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38|回复: 0

振兴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3 16: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学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理论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当属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文精神在医疗中的体现。因此,弘扬我们民族的精神,发展和壮大中医事业当为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中医事业在解放后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高度的重视,毛主席多次对中医的挖掘和提高作过重要的指示。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医的临床与研究也得到了飞快地发展,但是发展速度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医疗事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在国际上,日本对中医(汉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对而言,我们的中医中药研究有落伍的趋势,形势十分严峻。
    回顾中医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古今有作为有贡献的医家,无一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采集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而后自成一家,故有唐宋四大学派以及明末清初的温热学派的兴起。中医独特的治学和研究方法,使之面对遇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是,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医疗的科学内涵,因此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到了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极大地冲击了本土文明,西医学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己,不少有着深厚的医术功底的饱学之士,坚持“中学为体”,“兼蓄并收”。当时的医学著述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等,善于吸收众家之长,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西医的某些发现和诊疗方法,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也有形成新学派的迹象。认真研究他们的成功之处,对我们今天的中医教育是有帮助的。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谨供有关领导参考。
一、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选一定篇幅的、至今仍被证明是科学的中医经典摘录,供学生诵读。如《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名著中,许多篇章脍炙人口,文学、医学价值都很高。如能这样做,既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也让学生从小对中医药学独到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大致的了解。中国的传统科学有着灿烂的辉煌历史,但是在近代落伍了,唯有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的确是值得探讨和学习的一个方面。另外,中医理论和思想根植于民族文化,又是民族文化(包括儒、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有“儒医不分”之说,许多大儒同时也深精医道。因此,让我们的子孙接触一些是完全应该的。从重要性来讲,中医经典的名句名篇,应和《唐诗三百首》处于同等地位。一些孩子由此对中医的神奇产生了兴趣向往,成为他们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另外,中医的一些重要常识的普及,有利于揭露一些自封“大师” 的江湖骗子,他们热衷于打着“妙手回春”“包治百病”等招牌坑害群众。
二、中医学院招生对象,应以文科生特别是有中文功底者为主。只有这些学生,他们报考中医院校才有可能是出于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而不是为了上大学拿文凭。理科学生报考中医院校,为数不少的人并不喜欢本专业,或者认为中医不科学,对中医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往往会用现代科学的标准和眼光看待中医理论,不能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有思维理解之。即使把有关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也只是随文顺解,不能阐发精义,不能把握中医科学之真谛,不能自觉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他们毕业之后大都成为用西医看病的假中医生,无法挖掘和发展祖国医学。
三、大学的人文学科和中文专业,特别是古代文学专业的院系,应开设一定数量的中医经典作为选修或必修课。如前面所说,中医理论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不去研究和学习,就不能全面了解几千年的民族传统,这样的学习和研究这是片面的。这些学生特有的文学修养使他们容易理解中医思想、观点和方法,达到心心相通的境界。一部分学生有可能因此走上从事专门研究和实践的道路上来。
四、在前面工作收到成效后,可以大力提倡学有建树的中医家去学习西医。事实证明,西医学习中医,容易流于形式,如抄一些名方名药,或做一些化学分析等等,生搬硬套的现象并不少见。他们往往忽略了中医治病的整体思想、理法方药、辩证论治。久而久之,中医只是成了“偏方妙药”,处于名存而实亡的境地。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史,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历程,许多遵古而不泥古的医学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面对新问题,能够自觉地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所创造地建立新思想,灵活地找出新的解决办法,这是中医科学的自身生命力所在。如能面对当今科学实践,继续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必能做到既保持中医特点,又能包容、汲取百家之长,创造出中医发展的独特的新路。而对于名中医来讲,恰恰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因为他们深得中医之道,反而容易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现代医学的长处,更能主动借鉴现代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来完善中医自身,自觉地中西医结合,有利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事业。
上述工作实施后,不能奢望短期收功,欲速则不达。需要教育界和医学界几十年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才有可能初见成效。以上提议,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7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