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邵健民向记者介绍,在她科室有位韩国留学生正在实习。韩国人学中医本没什么特殊,毕竟中医在国外是很受推崇的。然而,这位韩国留学生和其他留学生相比却有着众多的不同,总的来说,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按照中医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
传统文化对于中医并非可有可无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古典哲学被运用到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学有很大的影响。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是中医的哲学方法,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所以,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就必须对中国古代的主要哲学思想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了解这些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运用。
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郑洪益形成了多种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给他学习中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中医的理论。
郑洪益的求学之路与在中医院校学习中医的普通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明显不同,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目前,在许多中医院校课程安排上,别说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也被列入选修的行列而被打入“冷宫”。是不是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抛弃中医的经典理论,中医才能进行“现代化”发展,才能与国际接轨?在模仿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下“复制”出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中医学习下来,不但没有真正弄清中医的内涵,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对中医没有多少信心。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反思:是不是传统文化对于中医的学习真的可有可无?为什么用这种“现代”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医没有多少信心?为什么临床医生碰到一点困难不在中医里想办法,不会在中医里想方法?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认为:要想成为一位水平很高的“大医”,仅仅懂得医术是不够的,他在《千金要方》一书中曾经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五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中医的理论和儒、释、道、武等各家各门息息相通,相辅相成,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高的造诣才能学好中医,成为“大医”。如果不下一番功夫,仅凭着读了几本中医书(恐怕还不是经典),便想在中医领域得其要道,是不可能的,多年的中医教育已经证明这个问题。
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郑洪益已经深深体会到,广泛涉猎对于学好中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影响了他的一生。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的邵健民主任医师表示,在不长的接触过程中,她感到:正是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郑洪益对中医的理解和把握在一般的学生中是出类拔萃的。
中医应该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
谈到中医的发展和传承,郑洪益对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很多中国人感到羞愧。在采访中,郑洪益不止一次地强调:中医是国粹,中国人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郑洪益到过很多国家,他说,中医可以治疗很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外国人对中医很重视,认为它太有魅力了,中医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
西医依靠机器来检查、确定病人得什么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大脑思考,辨证施治。西医理论是建立在对死人的解剖、分析上,以死人为基础;而中医则是几千年来对活人进行研究,除了考虑病人本身,还要考虑时、空等诸多因素。这么好的医学为什么不寻找适应它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而要去学习西医呢?说到这些,郑洪益的激动和遗憾溢于言表。
中医需要发展,中医需要传承,中医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中医需要什么样的传承?希望通过这位韩国留学生的经历能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这些问题,不要等到中医的内涵和精髓都断了的时候才想到:其实,中医需要走自己的路!(来源:当代健康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