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腧穴主治的多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腧穴主治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其理论的合理性程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的优劣。自古以来的针灸文献一直是延用经络学说来阐释腧穴的主治作用,现代的实验研究也是围绕经络本质的主题而开展。然而许多事实表明经络学说并不足以完善地慨括古今丰富的临床经验。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它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经外奇穴的主治作用,也无法明确地区分同一经中诸穴的主治差别。由此可见,腧穴的主治作用并非仅由经络产生,如针刺麻醉的神经作用与刺血疗法的血管作用就不容忽视。又如耳廓上并无经络循行,而耳穴却具有全息的治疗作用。因此,不论经络的实质是什麽,腧穴的主治中包含有经络以外的作用因素是勿容置疑的。
笔者认为,腧穴主治作用存在多因素的原因在于腧穴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如经穴在经络线上,奇穴在经络线外;有的腧穴中有神经干通过,有的则有血管循行;有的以压力感受器居多,有的则以痛觉神经末梢为主等等。根据笔者的研究,影响腧穴主治的因素至少包括经络效应、神经效应与全息效应三大类七种因素在内。
并据此提出临床针灸俞穴配伍的三原则:1、重视阿是穴;2、主选焦点穴;3、配用补充穴。
现分述如下:
一、腧穴主治的经络因素
前人的实践经验以及循经感传的事实都体现了经络的真实性。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以祝总骧教授为代表的实验研究者们运用科学的手段多次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更使经络基本上成为定论。
经络是人体特殊生命能量运行的通道,循经取穴的原则已足以决定腧穴主治中的经络作用。具体地说,经穴具有主治循经部位疾患与所属脏腑疾患的作用。如手太阴肺经太渊穴主治咳喘、咯血、心痛胸闷、缺盆相引痛、手腕疼痛无力等。
然而,必须认识到,针灸文献甚至教材中许多经穴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上述经络的主治范围。比如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能治疗五脏六腑疾患,脾脏的募穴却在肝经上是大家熟悉的例子。另如肩井穴消乳痈、至阴穴转胞胎、内关穴治脱肛、承山穴疗痔疾等均难以经络理论作解。如果将这部分内容仍附会在经络作用上,经络理论在临床上就会缺乏准则性,因此,有必要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将其分离出来。
二、腧穴主治的神经因素
针灸腧穴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神经,大多数针灸实践还强调气至而有效,得气的感觉体现了神经的功能。神经的基本活动是反射活动,针灸腧穴治疗疾病的作用有下列四种反射效应。
1、躯体-->躯体反射效应
含有神经根、丛、干或束支的腧穴具有主治该神经支配区疾患的作用。如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若针感不能沿坐骨神经反射,则疗效就会大大降低。另如曲池穴治疗挠神经麻痹、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等属于此类效应。
2、躯体-->内脏反射效应
腧穴具有主治同躯体神经相应节段的内脏神经所支配的脏器与血管区疾患的作用。如膻中穴分布着来自T5的躯体神经,由T5发出的植物性神经分布到肺与心脏,因而膻中穴具有主治咳喘、心悸胸痛等心肺疾病。另如神门穴治疗心肺疾患的作用亦与这类反射有关。
3、内脏-->内脏反射效应
外周血管由交感神经支配,亦具有大体的节段支配关系。如头面部血管由T1-3(4)交感神经支配等等。血管壁及周围附近具有丰富的内脏性感受器,是腧穴的重要结构一。腧穴具有主治与同节段血管交感神经相应节段的内脏神经支配区疾患的作用。如足三里穴含有T10-L3上几个节段的交感神经纤维与支配上腹部脏器的交感神经(T6-12)有部分重叠,故能治疗上腹部部分内脏疾病,如胃脘痛、呕逆、消化不良等。又如内关穴主治咳喘、心悸胸痛、胃脘痛、呕吐、呃逆等亦与此类反射有关。
4、整体反射效应
超节段的整体反射效应是神经系统高级中枢作用的结果。针灸腧穴的整体反射效应与感受器类型及刺激强度有关。明显的整体反射效应常与下列几种结构有关。
(1)、皮神经
所有腧穴都可以称为皮神经穴。皮神经结构对一般痛症、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慢性病有较好整体效应。临床上在头颅部、脊椎两侧、四肢及耳部的穴位或皮肤行皮内针或皮肤针治疗,即与皮神经结构有关。
(2)、血管神经与淋巴管(结)神经
腧穴中含有血管神经称为血管神经穴,含有淋巴管(结)则称为淋巴管(结)神经穴。这两类结构对内脏以及血管的失常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对各种感染、炎症、高热等有效。如人迎穴有颈内外动脉与交感神经干通过,属血管神经穴;三阴交穴含有下肢内侧群淋巴管及神经,属淋巴管神经穴。
(3)、压力感受器与牵张感受器
腧穴中含有丰富的压力感受器与牵张感受器,称为压敏穴。这类结构能调节内脏器官,促进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强整个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起到平衡、镇静、镇痛的作用。许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及部分阿是穴属于压敏穴。
(4)、痛觉神经末梢
腧穴中含有较多的痛觉神经末梢称为痛敏穴。这类结构在短时间内强刺激下,对昏迷、休克、中暑等急症有效;弱刺激下对瘫痪、麻木等慢性病亦有一定疗效。如十宣、人中、素寥、少商以及部分阿穴属于痛敏穴。
三、腧穴主治的全息因素
早在<<内经>>中就有了人体腧穴的全息雏形。如<<脉要精微篇>>记载:“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竞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这段文字以前臂全息胚为例,将一节肢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别对应上中下“三焦”,分为前后内外分别对应躯干的前后内外四面,勾画出了一幅生动的二维全息图形。
中医理论历来以五脏六腑为人体中心而借三焦(区)以统属之,故<<内经>>这段文字所表述的是以三焦为中心的“三焦全息律。”
山东大学张颍清教授于1973年发现了腧穴的一维全息规律,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生物全息律”。后来又有人用实验手段在一节肢的不同侧面的三纵线上测出了新的全息穴位,至此奠定了腧穴二维全息的理论基础。
笔者受上述诸理论的启发,按横向三段、纵向十带的原则归纳出人体腧穴的二维全息坐标系统。经与部分文献对照,恰好弥补了经络论与神经论的不足。
笔者认为针灸全息腧穴对机体的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信息对信息受体的泛控效应来实现的。
腧穴具有主治各级同名全息区相应部位疾患的作用称为横向全息效应。如昆仑穴含有中焦区偏下的横全息因素,故能主治脐周下腹部的疾病,如腹满、大便难、难产、胞衣不下等;还能治疗头颅部相应区域的疾患,如鼻塞鼻衄,齿痛颊肿、喘逆等。另如少海穴治疗项强不得回顾,瘰疬等疾患就包含有横向全息的因素。
腧穴具有主治同号全息带部位疾患的作用称为纵向全息效应。如乳房位于2、3、4号全息带上,故乳房肿通,乳痈等疾患可选用2号带上的鱼际穴与3号带上的下廉穴治疗。又如承浆穴治疗鼻衄不止、头项强、落枕等疾患也包含了纵向全息的效应。
四、多因素分析法的临床意义
1、 解释腧穴的主治作用
前人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腧穴对某些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虽然通过文献记载下来,但由于不符合经络理论,因此在理解、记忆乃至临床运用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则很容易就能明了许多经验穴的主治原理。如至阴穴的转胎作用是通过如下两种效应实现的:一是至阴穴含有下1区的横全息作用能对下腹部产生横全息效应;二是至阴穴的血管交感神经节段与子宫交感神经节段全部重叠,产生内脏-->内脏反射效应。动物实验表明,至阴穴的感觉节段性支配在子宫浆膜下感觉节段性支配范围内,并重叠七个节段。用同样的分析方法还能明了肩井穴主治乳房疾病的作用包含有内脏-->内脏反射效应与整体反射效应;承山穴治疗肛门疾病包含有纵向纵向全息效应、内脏-->内脏反射效应,躯体-->内脏反射效应、与整体反射效应;二白穴、内关穴治疗肛门疾病则主要是纵向全息效应。再如背俞穴治疗脏腑疾患包含内脏-->内脏反射效应、躯体-->内脏反射效应及整体反射效应。至于脾脏募穴在肝经上的原因是因为章门一穴兼有脾经位于腹部的两穴腹哀与大横的内脏神经支配区域,其对腹部疾患的有效治疗范围是两穴中任一穴都不能比拟的。
2、 扩大腧穴的主治范围与发现新穴
多因素分析法可以推测腧穴未被发现的功能。作者曾用臂懦穴配二白穴治疗眼睛胀痛取得良好疗效。之所以如此选配,是运用多因素分析法了解了臂懦穴对眼睛具有内脏-->内脏、躯体-->内脏及整体反射效应;二白穴对眼睛具有横向全息与纵向全息效应。运用多因素分析法还可以发现新穴。作者曾选用少海穴与尺泽穴之间的压痛点治疗落枕取得良效。因为此点对颈部具有内脏-->内脏、躯体-->内脏、整体反射效应,以及横向、纵向全息效应。
3、 确定临床腧穴运用原则
(1)、重视阿是穴
阿是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包含有主治该疾病的经络、神经与全息三大效应因素,运用恰当能收良效。
(2)、主选焦点穴
所谓焦点穴是指该腧穴中包含有主治某疾病的多种有效因素。前人总结的一些效穴如“四总穴”多是焦点穴。象足三里穴就包含有治疗胃脘部疾患的四种有效因素。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将能执简驭繁,很容易找到主治某疾病的焦点穴。例如乳房疾病照例可首选足阳明胃经穴,而足阳明胃经穴的膺窗与乳根穴含有较多的主治乳房疾病的因素,故可选任一穴为主穴。此外尚可在上肢选穴,因为上肢穴位主治乳疾较下肢多神经因素、较背部则多全息因素。根据乳房所在全息位置,很快就可确定太渊穴至少商穴之间有良效穴,而此间唯鱼际穴是压敏穴,具有较好的整体效应,于是最终选鱼际穴为主治穴。对照文献,前人亦确有鱼际穴治乳痈的经验记载。
(3)、配用补充穴
主穴确定之后,如果分析出主穴还缺乏七类效应中的某些效应因素,则仍可运用多因素分析法选用包含有这部分因素的腧穴作为配伍腧穴,这样的腧穴即补充穴。如胃脘痛选足三里穴作主穴,经分析尚缺乏躯体内脏反射效应、纵向全息效应。中脘穴含有这两种效应因素,内关穴含有其中一种效应因素,故都是较好的补充穴。
多因素分析法可以说是临床选穴的优选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