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tiany9812

关于经方的加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0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的说,在中国持我这种观点的人是少之有少。好我发发一篇论文供大家讨论。名字是大青龙汤及其医案。发在伤寒研究的主题贴上,可以让更多的人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02: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在了伤寒杂病栏,请批评指正。关于临床经验。医案我不愿多发,其原因国内基本都是内经学派的,即使他们看了也不会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所以我收弟子必须是没有接受过正规中医教育的人,否则光是给他们洗脑就构烦人的啦。看看论坛上有一人对我的观点表示赞同吗?
发表于 2007/4/19 21: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泛泛争论无益,我们就看看仲师自己如何说的吧。大家都可仔细再参参《伤寒杂病论》上的“伤寒杂病论序”,就知道谁是谁非了。
发表于 2007/4/20 17: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any9812 于 2007/4/19 02:35 发表
不客气的说,在中国持我这种观点的人是少之有少。好我发发一篇论文供大家讨论。名字是大青龙汤及其医案。发在伤寒研究的主题贴上,可以让更多的人讨论。

该帖网址: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9184
发表于 2007/4/20 17: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1041
原帖由 tiany9812 于 2007/1/15 16:01 发表
明六经辨证,使用经方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很多人不懂经方是不能随意加减的,比如桂枝汤加减一味甚至改变一味的剂量就不是桂枝汤,其治疗的病症也就不同。中药煎剂不是物理上的加减,而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经方不用加减就可以治百病,加减经方纯粹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其疗效也就可想而知啦。学习经方必须明确的是辨证,而后使用经方,我国人就是被内经毒害,凡是适用于经方就必须加减,验之临床不效,就回过头了责难经方。日本人使用经方却有其长处值得我们学习,章太炎先生曾说“假使仲景在,其必曰”吾道东也“,现在我们的经方家不感到羞愧吗?我们不加减使用经方的经验太少,这点应向日本人学习,然后在超过他们。一人一个加减的方法或者叫经验别人能学来吗?有好的方法继承吗?能传之后世吗?我本人使用经方一般不敢加减,但临床效果确很好。楼主可能说我不懂所谓的医理,达不到运用自如的境界,我看了很多所谓名家的书和医案,其实能师法者很少,大多医案直接运用经方效果可能必他们组方和运用经方大加大减效果要好。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1
原帖为 tiany9812 之师之文

大青龙汤及其医案
...
当时所用大青龙汤的剂量为:
麻黄8g 桂枝10g 杏仁10g 石膏20g 甘草6g 大枣3枚 切生姜6片。
...
又,关于大青龙汤,同意大村光明氏的意见,内热重者可加大石膏用量,汗难出者可加大麻黄用量。日本书中,麻黄为桂枝的二倍,《伤寒论》中,麻黄为桂枝的三倍,笔者前述剂量,为麻黄略少于桂枝

原帖由 tiany9812 于 2007/4/20 15:29 发表
关于大青龙汤的剂量问题涉及到一个度量衡的问题,有人认为十两称一两50克,十六两称一两31克多,现代考证汉代的度量衡也又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两是6克多,一种认为是15克多。但无论那种我们在临床上是基本都不能用,试想大青龙汤麻黄六两,能采取那种哪?谁敢拿90到一百克麻黄来服啊,(也许不久出现新的火神派出来用,我没有否定火神派的意思,只是不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吧啦)我基本采用汉代15克多的方式来计算,然后除以10。各味药之间基本保持经方的比例关系。人的体质不完全相同,有时剂量大一点,有时小一点,基本配伍不变。楼上看到该方的反映是麻黄汤加味,看来你是内经派的,即没有不加减使用过麻黄汤也没用过大青龙汤。我在学医小史中已经声明不在参与讨论只看不说。把我发的几篇小文一起看看,基本可以代表我的学术思想。


按:
大青龙汤原方
麻黄两(去节) 桂枝两(去皮) 甘草两()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石膏如鸡子黄大(碎)

[ 本帖最后由 路人乙 于 2007/4/20 17:35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0 17: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3331&extra=page%3D4
原帖由 tiany9812 于 2007/2/16 15:33 发表
麻黄附子细辛汤如下:
麻黄6g 炮附子12g 细辛3g
水煎两次,第一次沸后煎3—5分钟,第二次沸后煎10—15分钟,两次混在一起,可以一次服下,亦可分二次服。
此方所治的为少阴病证候群。少阴病即伤寒病转为第 ...


按: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原方
麻黄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表于 2007/4/21 19: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否收我为徒,我没有学过医,但是我对中医很感兴趣,自己曾用中医冶家里人的一些常见的病.我的QQ号:563782952
发表于 2007/4/21 22: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人的质疑,经方加减运用虽各有见解。可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跑,没有《内经》基础,能说是中医吗?

[ 本帖最后由 民间中医平常 于 2007/4/21 22: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4: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产生的年代在战国末年到西汉年间,在此之前就没有中医吗?不思不想,也不去考证,难道只有内经才是中医吗?内经从唐代统治中医界,和伤寒论比较,到目前有进步吗?
发表于 2007/4/26 18: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也太极端了吧,连张仲景都要看内经,六经的概念不是内经先提出来的吗?另外什么是温病,发热不恶寒就是温病吗?许多小孩发烧都不恶寒,这都是温病吗?一定要用大青龙治吗?如果用桂枝汤就能治愈的话,那它还能算是温病吗?

[ 本帖最后由 ZL141418 于 2007/4/26 18:0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