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882|回复: 8

当心孩子患上智力“厌食症”[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4 17: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余逸群(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   


       当今家长绝大多数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目标,往往尽自己最大努力,在孩子的教育和智力投资上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幼儿智力的玩具、图书更是多多益善。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位年轻爸爸告诉我:孩子看见小伙伴玩变形金刚也吵闹要买,买回来才玩了两三天便没了兴趣。孩子的屋里,遥控小赛车、各种拼装玩具、神奇画板等,应有尽有,他的小人书和卡通画可以开一个小型的阅览室。可是孩子对这些都没有兴趣。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孩子的兴趣不稳定、无常性;也可能是由于家长只顾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而疏于对孩子的正确引导。除此之外,也许是孩子得了智力“厌食症”。  


        著名的日本心理学家山下俊太郎指出,在智力培养的过程中,过多过分的智力刺激,使刺激处于饱和状态,会使孩子产生求知活动的“厌食症”,即对求知缺乏兴趣,进而会妨碍智力的发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智力发展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万事都有个适度问题。只有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智力刺激,才能为孩子所接受,才能对孩子智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给孩子过多的美食,什么都让孩子吃个饱,孩子会出现挑食、消化不良,甚至产生“厌食症”。同样,智力训练也有这种情况。所以,在给孩子智力刺激时,要讲究刺激的数量和程度,既让孩子“吃饱”又要让孩子感到还“很想吃”,保持孩子在学习求知中一定程度的饥渴感,以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求知欲。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需要欲望来自于兴趣、动机,适宜的刺激可以促进需要的产生。因此,家长要避免在孩子尚未产生需要时,过多过分地给予不适宜刺激。在购买图书、玩具时,应从孩子需要出发,不在于多而杂,而在于适宜,使孩子形成比较稳固的兴趣。  

        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智力刺激的方法,但也有技巧问题。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母亲给小莎士比亚讲故事时,每次总是讲到故事的关键处停顿下来,让孩子自己去想像故事是怎样发展的,第二天再给他接着讲。这有利于从小培养莎士比亚的记忆、想像、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使莎士比亚产生了一种迫切了解故事发展的心理需要,一种“饥渴感”。而我们有些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就缺乏这种技巧,不管孩子的反应如何,讲了一个又一个,致使孩子对故事的兴趣由浓厚到乏味,甚至成了孩子的催眠曲。还有些家长则不分场合,动辄给孩子来个所谓“智力刺激”,甚至在吃饭前,还让孩子必须算出数学题或背出英语单词才给吃。试想,孩子看到香气诱人的饭菜,因为算不出题或背不出单词而吃不上东西,他对数学、英语还会有好感和兴趣吗?这种不分场合,不从孩子实际需要出发而滥用的智力刺激,对孩子成长实乃害多益少。  

         总之,家长在给孩子智力刺激、创造教育条件时,一定要注意适时适度,要从孩子需要入手,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孩子患上智力“厌食症”。
发表于 2007/1/5 08: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条件容易达到,技巧需要提高.
发表于 2007/1/5 09: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家中指导孩子读经,也一直不让他“吃饱”,他一天能背300字,我仅给他200字的量;能背200字,我仅给他150字量的任务,不过也是在督导的基础上定的任务,不能让他偷懒荒废时日。这样,孩子读经很容易消化。在背诵相当熟练的基础上,小孩子有一种成就感,对读经也有饥饿感。但还要大大限制课外读物,不光是不好的书不让读,就是善书也限制量,可谓是“教之道,贵以专”,"童蒙养正"。

[ Last edited by 杨福德 on 2007/1/5 at 16:01 ]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9: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杨福德 at 2007/1/5 09:23:
我在家中指导孩子读经,也一直不让他“吃饱”,他一天能背300字,我仅给他200字的量;能背200字,我仅给他150字量的任务,不过也是在督导的基础上定的任务,不能让他偷懒荒废时日。这样,孩子读经很容易消化。在背 ...


楊君對“教之道,貴以專”,“童蒙養正”的不準確理解,很具代表性
发表于 2007/1/5 0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怀师兄:
"教之道,贵以专","童蒙养正"如何正确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0: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杨福德 at 2007/1/5 09:59:
云怀师兄:
"教之道,贵以专","童蒙养正"如何正确理解?



我今早起想到了該寫一篇"教之道,貴以專"略論,感覺很有必要。找時間試寫一下。看看我妄评人是否有站得住脚的依据。
发表于 2007/1/5 15: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开示(对"教之道,贵以专")

「教之道,贵以专」。我是特别重视这一句,要专,不能杂。杂,那个教育只能说是知识的传授;专,专是智慧的觉悟,不一样。杂修,你只能修到一些皮毛、知识,不是智慧。专修开智慧,为什么?专修跟佛法里面讲的那个教学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佛法教学的总原则。戒是方法,你一定要遵守方法。譬如我们念的这八句,遵守这八句,这是戒;专学一门,这是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开;智慧开了,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障碍没有了,所以这个绝对不是记问之学。你能够记得多,听得多、记得多没有用处,你不开智慧,你所学的全是别人的,不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是从你记忆里面流露出来的,这怎么行!
发表于 2007/1/5 16: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开示(对"教之道,贵以专")(二)

「教之道,贵以专」在教导儿童读经的时候,要有耐心,长远心!不可希求速成,特别应注意「广博不如专精」,是故一部经典,应读诵百至千遍,根基扎得深,果实才芬芳。苏东坡云:「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圣先贤常说:「经读千遍,其义自见。」孔老夫子读易经至『韦编三绝』,编串书的绳子,断过三次,可见夫子用功之深。
发表于 2007/1/6 05: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孩子还好,没有那么多的玩具。老大小时候在北京的时候我更是挑选玩具很费心,现在想起来只给他买过一次拼图,还有一个可以拼装的卡车,再没有别的了,儿子从不吵闹要买别的孩子喜欢的玩具,因为他知道他不会得逞的。到他五岁的时候他爸爸教他下围棋,从此他开始迷上围棋直到现在。他八岁离开北京时他是海淀棋院的业余四段,来加拿大后因为没有老师教,他的围棋水平的提高全凭他自己的兴趣和自学他爸爸给他买的围棋书,2005年他回国拿到了五段证书。其实段位证书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正的围棋水平,下围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我是门外汉,我也说不清楚,但我要说的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他自学的能力,就像我儿子说的,在加拿大老师也教你很多东西,但是你不愿意学你就学不到,全凭自己。但在国内就不一样,孩子不管愿不愿意学都得学,所以学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我唯一逼迫孩子学的就是背经典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根本智的开始,只有根本智有了,才会有未来的后得智,后得智不是靠学习书本知识学到的。而如果孩子的后得智开发出来了,那孩子学什么知识都能学出自己的东西出来。

可惜不能逼着一个人学习佛法,因为有一个师兄告诉我学佛修行不是逼出来的,佛缘也不是那么容易断掉的!!!只有等待机缘了,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