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古月)

UC讲堂:070512御心老师将重讲【小建中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3: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理中汤】对照 (桂本,即白云阁藏本)

请注意:
在桂本《伤寒杂病论》中,理中汤各条中的“甘草”,有炙与不炙之异。
手边无宋本电子档,未查。

====================================
【5.22】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发为黄肿,宜麻黄茯苓汤;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麻黄茯苓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防己一两 赤小豆一升
右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

【5.50】 寒病,腹满肠鸣,食不化,飧泄,甚则足痿不收,脉迟而涩,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汤主之;其著也,则髀枢强痛,不能屈伸,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之。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方
枳实四枚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

【8.38】 伤寒,服汤药下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不已,复以他药下之,利益甚,医以理中与之,利仍不止;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故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乙禹余粮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

【9.98】 夫病人腹痛绕脐,此为阳明风冷,谷气不行。若反下之,其气必冲。若不冲者,心下则痞。当温之,宜理中汤。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10.15】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

======================================

【10.23】 太阴病,不吐、不满,但遗矢无度者,虚故也,理中加黄芪汤主之。

理中加黄芪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黄芪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12.4】 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12.10】 霍乱吐、利,口渴,汗出,短气,脉弱而濡者,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主之。

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方
人参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栝蒌根二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12.11】 饮水即吐,食谷则利,脉迟而弱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

理中加附子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12.12】 腹中胀满而痛,时时上下,痛气上则吐,痛气下则利,脉濡而涩者,理中汤主之。(方见前)

======================================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12.13】 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变故也。虚者脉濡而弱,宜理中汤;实者脉急而促,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理中汤方见前)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

【12.14】 霍乱,转筋,必先其时已有寒邪留于筋间,伤其荣气,随证而发,脉当濡弱,反见弦急厥逆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方见前)

======================================

【12.15】 霍乱,已,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泽泻一两六铢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将息如法。

理中丸方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可益至三四丸。

======================================

【12.42】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方见霍乱)

[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07/4/1 02: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3: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虛勞

(桂本,即白云阁藏本)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13.18】 问曰:血痹之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寸口微涩,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

【13.19】 血痹,阴阳俱微,或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
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

【13.20】 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

【13.21】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

【13.22】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

【13.23】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

【13.24】 男子脉浮弱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

【13.25】 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天雄散方
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匙,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

【13.26】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

【13.27】 人年五、六十,其脉大者,病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也。其脉小沉迟者,病脱气,疾行则喘渴①;手足逆寒者,亦劳之为病也。

民间中医网校对版注① “渴”:白云阁本与会通本作“喝”。

======================================

【13.28】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

【13.29】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黄芪建中汤方
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芪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

【13.30】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
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捣筛,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不能饮者,白饮下之。

======================================

【13.31】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酸枣仁汤方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一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13.32】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上庶+下虫)虫丸主之。

大黄(上庶+下虫)虫丸方
大黄十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上庶+下虫)虫半升
右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

【13.33】 女劳,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其腹胀如水状,
大便溏而黑,胸①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熬黄) 矾石(烧) 各等分
右二味,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大便黑,小便黄,是其候也。

民间中医网校对版注① “胸”:白云阁本与会通本作“腹”。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7/1/12 at 23:43 ]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3: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9.93】条提到「 诸黄…」,这个「黄」的相关资料,留给有心的朋友贴…。
发表于 2007/1/13 19: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古月) at 2007/1/12 23:52:
【9.93】条提到「 诸黄…」,这个「黄」的相关资料,留给有心的朋友贴…。

10天前,在 3楼提过了,昨天又提了一次,看来没有人对这个「黄」字有兴趣…

御心老师提示要立体的解读伤寒,而且老师是一个字一个字解的。不解开这个「黄」字(而且是「诸黄」呢),如何可能解开这一条?

奈何学力有限,只能将就把附近的几条贴上来了。
发表于 2007/1/13 1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时间整理了,大家将就着看吧,抱歉!

【9.82】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不可汗也,当于寒湿中求之。

【9.83】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方见前)

【9.84】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十五个(劈)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9.85】 伤寒瘀热在里,其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 连轺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斤(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半日服尽。

【9.86】 阳明病,身热,不能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此名谷疸,茵陈蒿汤主之。(方见前)

【9.87】 阳明病,身热,发黄,心中懊憹,或热痛,因于酒食者,此名酒疸,栀子大黄汤主之。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9.88】 阳明病,身黄,津液枯燥,色暗不明者,此热入于血分也,猪膏发煎主之。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9.89】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四两 黄柏四两 芒硝四两 栀子十五枚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9.90】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劈) 大黄二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二升①,日三服。

【9.91】 黄病,小便色不变,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除热必哕。哕者,
小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方见前)

【9.92】 诸黄家,但利其小便,五苓散加茵陈蒿主之;假令脉浮,当以汗解者,宜桂枝加黄芪汤。(五苓散见前,加茵陈蒿十分,同末②)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五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民间中医网校对版注② 白云阁本与会通本作“五苓散加茵陈蒿方,即五苓散加茵陈蒿十分,同末。”

【9.93】 诸黄,小便自利者,当以虚劳法,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9.94】 阳明病,腹满,小便不利,舌萎黄燥,不得眠者,此属黄家。

【9.95】 黄疸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

【9.96】 夫病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后必发黄。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7/1/13 at 19:36 ]
发表于 2007/1/13 21: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伤寒论》中有理中、建中,没有补中?
————————————————
回答:初学理解,错了请老师和同学们帮助。

因为真正的补中不靠药,而且是吃饭五谷杂粮来补充,没有能补中的药,所以伤寒论没有这样说。
发表于 2007/1/14 1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天上流云女士悟性很高啊!“中”是根本,人体的“中土”是后天之本,“建”和“理”的意义要比“补”的意义大得多。真正意义上的“补”就是食补和气补,只要把人体阴阳五行调顺了,人体自己会去“补”自己,人体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所以,滥食补品的人和滥用补药的医生,皆不知其罪过,贻害终生而不知,可怜啊!
发表于 2007/1/14 15: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与附子、地黄。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5258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极先生 at 2005/11/10 21:41:
凡饮食,药物,皆非人体之精。必经人体阳化、阴成之后,方可为精。
...


==================================
养病服药必读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3800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七生 at 2006/4/2 11:05:
无论外感内伤药害,用药不过戡乱,如用兵然。乱平则需建设,不可长期军管,否则资源必然枯竭。
       老子云: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岐伯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用药当适可而止,治不过三分,七分在养,不可攻伐太过。穷兵黩武,杀伐过重,必致生气受损,治国治病同所忌也,不可不慎!...



==================================
注意!服药当适可而止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6994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七生 at 2006/8/17 09:58:
药物是帮助身体在维持秩序,前提是身体失去了正常秩序,就像当年的军管以及联合国的维和部队。但药物在维持秩序的同时是需要消耗很大能量的,这个能量需要病人身体提供,如果能量提前用完,身体的寿命也就随之结束了。所以吃药绝不是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午餐费的价格是相当高昂的,这个费用指的是人体要提供给药物的能量,而不是医药费。真正负责的医生在身体的秩序已经走上正轨的时候就会把主权重新交给身体,不会永远代管下去,就像香港澳门的自治。对于药物过分依赖,一天不吃药就心虚,这种病人的心态相当于失去了民族自信心的伪满洲国的顺民,总想向鬼子请求庇护。
记住,在身体的状况逐渐趋于稳定(不要过于追求完美,用古龙的话说,只有死人才是最完美的)的时候,能及时把药停下来,你才重新拥有了身体的主权!
发表于 2007/5/5 2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御心老师将于5月12日重讲小建中汤

老师说以前讲的那一版(应该是今年1月13日讲的),请大家删掉它。
发表于 2007/5/16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月 于 2007/1/13 19:28 发表
没时间整理了,大家将就着看吧,抱歉!

【9.82】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不可汗也,当于寒湿中求之。

【9.83】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方见前)

【9.84】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十五个(劈)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9.85】 伤寒瘀热在里,其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 连轺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斤(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半日服尽。

【9.86】 阳明病,身热,不能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此名谷疸,茵陈蒿汤主之。(方见前)

【9.87】 阳明病,身热,发黄,心中懊憹,或热痛,因于酒食者,此名酒疸,栀子大黄汤主之。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9.88】 阳明病,身黄,津液枯燥,色暗不明者,此热入于血分也,猪膏发煎主之。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9.89】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四两 黄柏四两 芒硝四两 栀子十五枚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9.90】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劈) 大黄二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二升①,日三服。

【9.91】 黄病,小便色不变,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除热必哕。哕者,
小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方见前)

【9.92】 诸黄家,但利其小便,五苓散加茵陈蒿主之;假令脉浮,当以汗解者,宜桂枝加黄芪汤。(五苓散见前,加茵陈蒿十分,同末②)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五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民间中医网校对版注② 白云阁本与会通本作“五苓散加茵陈蒿方,即五苓散加茵陈蒿十分,同末。”

【9.93】 诸黄,小便自利者,当以虚劳法,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9.94】 阳明病,腹满,小便不利,舌萎黄燥,不得眠者,此属黄家。

【9.95】 黄疸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

【9.96】 夫病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后必发黄。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7/1/13 at 19:36 ]

今天因有一患者有黃汗,特搜索,然不果。

後經古月先生提示並幫助,找到了,感謝!
﹝我因是用繁體字,找不到 ....下次明白了,要轉簡體。再次感謝古月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