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徐木兰

拯救我中华古医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9 23: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代宫廷医学

金代宫廷医学:金代(1125-1279)前之辽、夏,由于资料少,在此不作介绍,金代女贞族执政,建都北京后,翻译汉族经典,医事制度袭宋而有所改革,如将宋之翰林医官院与太医局合并,创设太医院,属宣徽院,置提点、院使、副使、判官掌管医药,其太医的品秩竟多达25阶。金宫廷医学医官由尚药局与太医院太医兼任,太后两宫设医令、医丞,东宫太子设侍药、奉药,宫人女官设司药、典药、女史各2人,掌医药。

  尚药局,掌宫中汤药茶果事宜,御药院掌进御汤药,均属宣徽院。各设提点、直长与太医等 。
发表于 2006/12/29 23: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宫廷医学

元宫廷医学:元代(1279-1368)为蒙族执政,继金之后,统一全国。地域扩展,形成地域广阔,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大一统局面,在元代宫廷医学方面也展现了多民族医学的特点。元宫廷医学沿袭金设太医院,秩正二品,为历代太医院秩最高者,可见对宫廷医疗与国家卫生管理的重视。太医院职掌医事,制奉御药物,属宣徽院,领各属医职,太医院有时改尚医监、太医监,或又复为太医院制。其管理官员名称亦随之而变者,置提点4人,院使、副使 、判官各2人,给银印。太医品级15阶,保宜大夫,保康大夫为从三品……医痊郎,医愈郎为从八品。?
  广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其医药人员以回回医爱薛为首的回回医药人员组成,除修合御用回回药之外,同时,也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其下设有回回药物院,秩从五品。?
  御药院秩从五品,与回回药物院同级,时有同一领导监管者,可见其关系之密切。又有御药局、行御药局之设,职掌与御药院同。
发表于 2006/12/29 23: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宫廷医学

明代宫廷医学:明代(1368-1644)推翻元朝后,先在南京建都,设太医院,后永乐年间(1403-1424)迁都北京(1421),建紫禁城(1406-1420),并于紫禁城东南同时建太医院。太医院设院使1人正五品,院判2人,御医4人,后增至18人,吏目1-10人,医士多人。医术分13科,诊视御脉,烹调御药由院官与内臣监视。其管理与御医等职称名目时有改变。?
  御药局:置于内府,设尚药奉御2人,直长2人,药童10人,俱以内官内使充之,设御医4人,以太医院医士充之,凡供御药饵,医官就内局修制,太医院官诊视。?
  御药房:提督太监正副2人,分两班,近侍医官无定员,职掌御用药饵,与太医院官相表里 。
发表于 2006/12/29 23: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宫廷医学

清宫廷医学:清代(1644-1911)为满族入主,建立满族统治,1644年于北京建立清王朝,清宫廷医学袭明制,实行太医院制,其管理体制与御医、吏目等时有调整,一般而言,仍设太医院院使秩正五品,左右院判正六品,医术初袭明13科,后改11科,因天花流行猖獗增设痘疹科,乃至其统治晚期,如废针灸,将正骨归上驷院等归并为5科。设御医、吏目、医士等数人乃至数十人不等。帝、后等有疾,御医不能取效者,则诏令地方推荐名医。?
  御药房:属内务府,初以总管首领太监管理,设主事1人七品衔,除在紫禁城宫内设御药房外,颐和园、圆明园与皇帝巡视中,避署山庄等也都设有。其后设御医等管理,并由御医教授太监学习医学以为管理者。?
  为帝后服务的宫廷医学,还设有生药库,负责管理各地贡奉之地道药材,属礼部,或改属太医院,由内府大臣领院务,定八品吏目10人,九品20人职掌,或由御医兼管。
发表于 2006/12/29 23: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主要发展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近代的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况。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许多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此时期中医的发展很有特点:一方面受到严重阻碍,一方面励精图治,所以涌现出了一批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医家,开办了大量医疗社团,创办了大量医学杂志;由于近代中国传染病流行猖獗,中医中药治疗热病(包括喉、痧、痘、麻等)有很好的疗效,政府的“软肋”给了中医一个空隙中的发展机会,近代医家趋于从临证实际出发,临证各科之间相互渗透明显,临床分科趋于细化。

在近代医学发展中,温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大亮点。在近代医学发展的历程中,对温病学最有贡献的医学家当首推王孟英。王孟英《温热经纬》中,突出的特点是,将温病分为伏气、新感两大类,详析其病因及辨治方法。

清代以后,由于中外交流日趋频繁,许多新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白喉、猩红热、实性霍乱等都严重地流行,1840年以后,虽然传染病学没有成为独立的专科,但却受到医学家的普遍重视。何廉臣编撰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记载鼠疫验案十余例,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医治疗烈性传染病的水平。在王孟英的另一部著作《霍乱论》中,详细论述了霍乱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并附有医案验证,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其治疗方法:热霍乱兼湿邪,分利阴阳,祛除暑湿,用胃苓汤;热邪甚者,清暑益气,用桂苓甘露饮。伤暑霍乱兼厥逆烦燥,用燃照汤;霍乱转筋者,用蚕矢汤。寒霍乱——病轻者,用藿香正气散或平胃散;病重者,见元气耗散,阴阳格拒,用理中汤或四逆汤加食盐同服。临床效果证明,这些方剂都是卓有成效的。

近代由于西医传播,中西医接触日益增多,一些医家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种医学的长短异同,以求正确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这一时期由于西医疗法的大量应用,使近代医家对内伤杂病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仅就“中风”一病,就有“百花齐放”的局面。

    费伯雄主张中风病由正虚而外风侵袭所致。人体正气虚弱,外风(外邪)乘虚而入,由表及里,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出现一系列。丁甘仁认为真中类中二者确有缓急之分。在体质方面必须辨别阳虚与阴虚,有痰与无痰,据此决定治疗方法。唐宗海的弟子张士骧(字伯龙),重视实证,对“类中”一病颇有研究。曾经亲自做过动物试验,用锥子破坏兔子的前后脑,观察动物的脑与知觉运动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西医以中风冲脑气筋,谓人身知觉运动专由于脑,”他通过实验,证实了生物的知觉运动“专由于脑”的说法。进而有“盖此症皆由水火内动,肝风上扬,血气并走于上,冲击前后脑气筋,昏不知人”的结论;张锡纯倡导“衷中参西”,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因而在对疾病的认识上接受不少西医思想,还创制了许多不同的。综上所述,近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真中类中之争,在病因发病方面倾向于内外因结合而以机体内在病理变化为主。对中风与脑的关系受到西医知识和近代科研方法的启发,从疾病学角度对中风本质有较前更为深刻的认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近代骨伤学的发展,受近代西方医学传入的影响,除在其原有体系中不断进步,产生一批著名医家与医著外,同时开始吸收西方医学长处,融于传统骨伤科医学体系之中。临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合信氏的《全体新论》就受到中医骨伤科医师的重视,尤其是其中关于肌肉、韧带等知识,更直接为一些开明医生所吸牧。如王子平就很重视西医的骨骼解剖及其肌肉、韧带的有关知识,他所倡导的手法治疗要重视点、面、线的结合,就包括了肌肉群、肌肉起止点及韧带的有关知识。他认为,只有广泛吸取新的知识,才能发展中医伤科学。进入20世纪,诸如X线等物理诊断技术的传入,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当时在上海等大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医骨伤医生,都尽可能的吸取
发表于 2006/12/29 2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主要发展

X线诊断知识,利用X光拍片来诊断疾病,大大提高了骨伤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传统的诊断技术仍有着广泛的实用性;正如20年代即悬壶上海的十五世伤科传人魏指薪(1894~1984)所言“X线摄片是重要的,必须的,但不能完全依赖它。有的骨裂或骨错缝,在X线片上由于摄片时的体位关系或其他因素等,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反映。”而魏指薪则能结合丰富的临证经验用触摸的方法予以诊断。可见,中西医在骨伤学内的碰撞是和缓的,中医既注意吸取西医之长,同时也注重发挥中医骨伤学几千年丰富经验之优势,这样和缓而理智的碰撞,为以后骨伤料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近百年气功养生的发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初叶在我国知识界兴起的静坐养生热潮,出现了讲静坐的专著若干种,其中最杰出的当推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蒋维乔自幼练习气功(静功),对气功有精深造诣。1914年,蒋维乔得知日本流行“冈田式静坐法”,很有感触,认为这是我国固有的养生法,于是根据自身的练功体验,写成《因是子静坐法》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分为“原理篇”、“方法篇”和“经验篇”。“原理篇”中,蒋氏运用西医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对静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述了人体的重心及静字的真谛;“方法篇”中介绍了练功的要求、姿式、时间和呼吸等,提出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和正呼吸(逆呼吸)两种呼吸形式,并专门论述了练功的反应(静坐时腹内之震动);在“经验篇”中介绍了作者自己从幼年、青年至中年长达20余年的练功经验和研究心得,记有“二十余年之研究”、“静坐宜知忘字诀”、“静坐不可求速效”、“震动与成效无关系”、“静坐方睡眠之关系”、“静坐与食物之关系”等l0节。书中介绍的静坐方法,主要是内丹系统中的意守丹田法(着重下丹田)与调息法,但他未用铅汞、坎离等内丹田术语,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所以颇受读者欢迎,1917年再次出版,在国内流传很广,使传习静坐法的人与日俱增,遍及全国及南洋各地。

   自1822年清太医院取消针灸一科后,针灸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阻碍,但由于针灸本身具有廉、简、便、捷、验等优点,因此很受劳动人民的欢迎,不仅能保存于民间,同时能有所发展。如“太乙神针”法,就是由明代的“雷火针法”发展而成,初现于康熙年间,有韩贻丰著《太乙神针心论》(17l7),惜书中未载组方和制针方法,故流传不广,至雍正年间(1723~1735)经范培兰努力推广颇具疗效,得以流传。咸丰年(1851)之后,不断有新法创用,如面碗灸、银盏灸,使药力更集中、应用更安全、疗效更可靠。并对后世器皿灸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维翻了清朝统治,旧的禁令被解除,针灸学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一拙著名针灸学家及百余部针灸专著,创办了针灸教育和针灸研究的学术团体,普及针灸知识,推广针灸技术。

    随着近代生物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不少学者、药学家注重对药用植物、常用药物作实地考察汇集,并对药物科属、形态、成分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拓宽了药物学的研究领域,其中成就较突出者有吴其浚、赵燏黄、杨华亭等。吴其浚(1789~1847)博学多才,“官迹半天下”。平生酷爱研究各种植物,公余闲暇常精心收录经、史、子、集、方志中有关水陆草木的记述,汇编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收载植物838种。

    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化完全是被迫的,是与近代中国的严重的民族危机联系在一起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也是对这种历史环境的一种反应——文化运动中,更有人提出要“剿灭”中国文化,废除汉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界兴起的旨在保存中医药学,反对废止的抗争运动,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无疑是一轮重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6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