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3 1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01/13 學習【小建中湯】
桂本《傷寒論》
【7.72】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方见上)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①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以甜故也。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去生姜,加干姜二两。
【7.74】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方见上)
① 书中卷九、卷十三、卷十六均出现小建中汤方,皆用炙甘草。
【9.93】 诸黄,小便自利者,当以虚劳法,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13.28】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16.35】 妇人腹中诸病痛者,当归芍药散主之,小建中汤亦主之。(当归芍药散见前)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匙,温酒和,日三服。
宋本《伤寒论》
一○○、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了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一○二、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 Last edited by 海韻 on 2007/1/13 at 11: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