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507|回复: 0

陈苏生内科的临床经验选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3 2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苏生(1909~),男,江苏武进人。16岁师从上海幼科名医沈仲芳,三年后返里,半耕半医。后复赴沪,得钟符卿收列门墙。于1932年在上海市卫生局开业考试中名列前茅,遂悬壶沪上,医名日著。

为求医技更上一层楼,于1943年又拜中医革新派元老祝味菊为师,探求医学真谛。1951年奉召进京,为中国中医研究院32位元老之一,任编审研究员、并兼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首席教授。1961年下放新疆自治区中医院。1973年抱病回沪疗养,受当地卫生部门之邀再度出山,任卢湾区中心医院、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中医顾问,及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1981年任中医文献馆馆员。1990年列为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著有《伤寒质难》、《温病管窥》、《陈苏生医集纂要》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

    一、学术思想

    陈老临床治疗十分重视“人”和“郁”二个方面,认为,疾病的立脚点是“人”,疾病是人与致病因子在斗争中的产物。因而治病的方法,如能直接了当地去病(祛邪)固好,否则,就必须注重“人”这一有机整体。人体对于病邪的侵袭,本来就具有天赋的自然疗能,作为一个医生,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体力,也就能有效地操纵疾病。陈老称这种以“人”为主的治疗方法为“本体疗法”。它可包括增加体能,排除障碍,调节偏用,缓和痛苦等,这些方法,目的都是以调节人体来控制疾病。“郁”就是多种疾病所共同存在的共性之一,提出“凡病多参郁,治郁当以调气为要”的学术观点,以此来指导临床实践,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人体的脏腑气血津液,无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故内在环境,当以气血和畅为根本,若气血和畅则百病不生,如有拂郁,即可出现气滞、湿阻、痰凝、血瘀等病理现象。因此,气机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必要保证。不仅需要充盈,还要通畅无滞。如《金匮要略》中即有“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说,明确地指出了五脏精气通畅的重要性。气机障碍是所有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之一,而障碍的主要表现是郁滞。

    由于气血郁滞常见于各种疾病之中,因此陈老认为治疗的关键是使气血通利。由于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畅则津布,气郁则津聚,气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因此,临床虽有先瘀血而后引起气郁者,但大都是先气郁而后引起血瘀。血瘀症多见于疾病的中后期,而气郁症多见于疾病早中期,其发病范围比血瘀症相对要早要广,并更具共性。故而可以说治郁实应首重治气,以治气为要。而此治气,实质上是调气。只要脏腑气机调畅,亦即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则各种郁滞乃至各种疾病也就无从发生了。有鉴于此,陈老从发挥脏腑气机的功能亦即发挥人体的自然疗能出发,提出了“宣畅气血”法,以适应“郁”症的治疗。其自拟之宣畅气血的经验方“舒肝和络饮”,在用药上,气分药多,血分药少;在方法上,升降通利者多而补益者少。意在通过斡旋人体大气,来保障人的食、寐、便这些基本生理功能。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不失常度,自然气血和畅,运行无碍。气血运行无碍,则诚如《医方论·越鞠丸》条下所说:“气得流通,郁于何有?”

    二、临床经验

    陈老临床擅长内科,尤其对于肝病,哮喘和中风,有独到之心得。对于肝病,他将治疗归纳演化为清肝、舒肝、保肝三条治疗大纲。前者(清肝疗法)适用于肝病急性期,重点赏用抗病毒(清热解毒)之有效中药,包括清热、解毒、利胆、退黄四个方面。后者(保肝疗法)适用于肝病后期正气日漓之时,选用助阳、育阴、醒脾、悦胃等方法以振奋人体之元气,恢复脏器功能之疲劳。而舒肝疗法,实质上是肝脏的祛障疗法,所包括的调气、活血、化瘀、解凝、通络、利湿等方法,均是一种祛除障碍的手段,以适应“肝主疏泄,性喜条达”的生理特性。临床以自拟之舒肝和络饮为基本方,几乎适用于肝病各期,并根据临床见症,予以加减。

    对于哮喘,陈老认为在病为实,在体为虚。发时当治其实,平时则兼治虚。其治疗原则为:(一)、调整肺气。哮喘以外邪诱发为多,故发作时往往兼见表闭失宣,因而治疗多用宣肺散表之品,但哮喘多有宿根,久病表卫不固者多,若宣散太过,肺气受损,造成开合失司,反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所以当兼予固表敛肺之品同用,一开一合,以调整肺气之宣肃功能,使之恢复正常。(二)、排痰除浊。陈老常说:“肺有上口,而无下口,痰浊蓄积于气道,随呼吸上下,则成痰呜。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成败之关键”。(三)、脱敏止咳。根据这三个原则,创立“二麻四仁汤”作为治疗哮喘之基本方,针对不同见症而适当加减。

    对于中风,虽然历代对本病之病因的立论有内外之不同,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之别,但陈老认为,总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因而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这一角度着眼,创立柴牡三角汤为主方,随症加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验方选介

    陈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研订了不少卓有疗效之经验方,介绍于下。

    (一)、舒肝和络饮:

    组成:柴胡10g,牡蛎30g,香附、乌药、郁金、石菖蒲、苍朮、厚朴各10g,夜交藤、合欢皮15g。

    主治:消化、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气机不畅、血行不利、消化障碍、湿热郁滞等症。

    按:此方体现了陈老“病多参郁、调气为要”的指导思想,临床适应面广。方中柴胡、牡蛎合用,一升一降,宣畅气机,软坚散结,推陈致新;香附行血中之气,乌药气中和血,二药合用,行气解郁的功效更为完善;苍朮开提中焦之气以升之,具斡旋大气之功,厚朴温中燥湿以下气,二药同用,使中焦大气升降之枢得旋,痰湿之郁得解;郁金、菖蒲行气解郁,开窍化痰;夜交藤、合欢皮同用,通络解郁,和血安神。全方以气药为主,重在解郁除烦,宣畅气血,使人体气血津液流通正常,食欲改善,睡眠好转,二便通调,为疾病治愈创造良好的内环境。

    (二)、二麻四仁汤

    组成:炙麻黄4.5g,麻黄根4.5g,桃仁、杏仁、白果仁、郁李仁、百部、款冬花各10g,车前草24g,生甘草4.5g。

    主治:哮喘

    按:麻黄辛散、宣肺平喘,但发散力强,体虚多汗者忌之,且能收缩血管,高血压者不宜。而麻黄根与麻黄作用相反,不但能固表止汗,并且还能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呼吸幅度增大。二药合用可谓乃陈老之独创,一开一合,开合相济,既调整肺气,又不致使肺气开泄太过,既能加强肺的活动功能,又无升高血压,助长兴奋之弊;杏仁、桃仁一气一血,既能顺气降逆,涤痰解凝,又能流通肺部郁血;郁李仁、白果仁一滑一涩,使已成之痰能化,未成之痰可敛,上(痰)下(便)分消;再佐以其余止咳排痰诸品,制成治疗哮喘之效方。

    (三)、柴牡三角汤

    组成:柴胡9~12g,牡蛎30~40g,山羊角15~24g,水牛角15~24g,生鹿角6~9g。

    主治:中风及其它因脑部血流不畅,凝瘀潴留所致之病症。

    按:柴胡宣畅气血,推陈出新,生牡蛎潜阳软坚,消痰行水,有降泄疏导之功;山羊角替代羚羊角,能平肝熄风,善解脑血管之痉挛;水牛角替代犀角,清心凉血,治神志昏迷,起醒脑解毒作用;生鹿角行血消肿,以治脑部凝血留瘀。诸药合而为方,对脑部气血郁滞,水液潴留,有疏通消散之功。然中风之因,有出血与缺血(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所致供血不全)之不同。临床还应区别“闭”与“脱”,或用潜阳或用温阳随时加以矫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7 18: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