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赵御心

教授在孩子的背上摸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3 12: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太行郎中
我想教授摸的不单纯是有汗,感受是否有汗是很简单的,尤其是中医教授!!我开始以为是摸汗,看了这个医案想了很久,现在以为是感受阳气是否充足。10岁小儿已经阳气渐充,反而出现反复心力衰竭,估计小时一定多病多灾,体质差,出现喘促是容易的,也是常见的。教授根据病史及当时辨证论治,给予了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才使病情逐渐好转。经典的“喘家作,与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应用!!

还有一个问题请问“远志”,少阴病的阴寒证难道背部是凉的?那他的正常体温怎么解释?
发表于 2006/12/13 14: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平卧」…是否背部有……?

教授摸背,疑为进行痉病鉴别!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十二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通行本当为《金匮要略》之〈痉湿[日曷]病脉证治第二〉)

【12.24】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者,若脉沉迟,名刚痉。
(从行文来看,患儿汗象不显。御心老师提示「阳气已经虚弱,即使无汗也该慎用麻黄汤」……所以,教授即使是想确定汗象,心里想要鉴别的却不是麻黄汤而是…葛根汤?)

【12.25】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若脉浮数,名柔痉。
(患者恶寒甚…汗不显…)

【12.26】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脉象不明。能确定的是偏数,当有热。)

【12.27】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前医如何处置?用了什么药?会造成误汗还是误下?不明…)

【12.28】 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拘急”…「不能平卧」…?)

【12.29】 疮家,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教授在摸的是这个吗?)

【12.30】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则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脉长大者,为欲解;其脉如故,及伏弦者,为未解。
(“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背反张者,…”…教授摸背…为了确定身热和背反张--「不能平卧」--吗?)

【12.31】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12.32】 痉病,有灸疮者,难治。

【12.33】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儿儿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身体强儿儿然”……教授摸的是这个吗?)

【12.34】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者,葛根汤主之。
(“气上冲胸”……「症见小孩喘息气促」…)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汗再进一升,得汗停后服。

【12.35】 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脉沉弦者,风邪入厥阴也,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主之。
(无手足厥冷之象。)

【12.36】 痉病,本属太阳,若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宜承气辈与之。
(无明显汗象,不是这条。)

【12.37】 痉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齘齿,宜大承气汤。
(“卧不著席”…「不能平卧」…“胸满”…和「症见小孩喘息气促」有关吗?但是没有口噤,脚挛急,必齘齿等证。不是这条。)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2/13 at 20:13 ]
发表于 2006/12/13 14: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竹浅见, 请大家指点

我认为, 教授只是在摸汗, 或者是感觉一下贴着背的衣服, 是不是潮湿的, 以确定是不是之前出过汗.  因为前面已经提到说教授已经做了常规的检查, 我们可以想到,一位中医会进行的常规检查,望闻问切, 他应该有摸过脉, 结合前面观察到的恶风或者说是恶寒, 体温检查等等, 应该已经可以确定是六经中的太阳经病了(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严寒.), 最后摸汗再进一步的确定是麻黄汤证,还是桂枝汤证.  
我初学不久,个人理解可能过于偏面, 还请老师指正.

另外想请教古月先生, 您所说的("另同时确定是否「项背强儿儿」,无则排除葛根…),项背强儿儿,一般都是患者本人的感觉,医生手摸能够感觉到吗,是怎么样的呢?我没有临床经验,请您讲解一下好吗?
发表于 2006/12/13 16: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hnayyuan at 2006/12/13 14:57:
项背强儿儿,一般都是患者本人的感觉,医生手摸能够感觉到吗

很抱歉我没什么临证经验。从偶尔在别人肩背上按摩的经验看来,一个人的背部僵紧是可以觉感到的。供参考,请以将来老师的解说为准。
发表于 2006/12/13 17: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做了常规的体查,听听心肺,也没问多少情况,把手伸进患儿的背上摸了摸

医院常规体检,教授应该‘摸’过患儿的很多地方

“把手伸进患儿的背上摸了摸”---------是强调了查背,不算特殊的特殊体查罢了。不能理解成教授只摸了患儿的背,而其它地方没摸过
发表于 2006/12/13 2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渡舟医案:
刘某某,男,33岁,1994年,1,25.
苦干咳少痰,气促作喘,胸闷.伴头痛,汗出恶风,背部发凉,周身骨节竣(立傍改为病字框)痛,阴囊湿冷,舌苔薄白,脉来浮弦.证属太阳中风,寒邪迫肺,气逆作喘.法当解肌祛风,温肺理气止喘.
桂枝10,白芍10,生姜10,炙甘草6,大枣12克(?),杏仁10,厚朴15.

服7剂,咳喘缓解,仍有汗出恶风,晨起吐稀白痰,上方桂枝,白芍,生姜增至12,又服7剂,咳喘得平,诸症悉除.医院复查,肺完全消除.

按语:本案喘而兼见汗出恶风,头痛背凉,显为中风表虚兼肺失宣降之证,故径用桂枝加厚朴杏汤治之,刘老经验,本方用于风寒表不解,而见发热,汗出,咳喘,屡屡获效.

以上为刘老学生陈明所编书中节选出来.
发表于 2006/12/13 22: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的诊断是明确的,即“心源性哮喘病“,对于病毒性的心肌炎病,西医是没有特效药的,这个患儿发展成心衰,并发哮喘,有误治的因素在里面。当然,从病列资料中,教授开方以后效如莩鼓,我深深感受学好《伤寒论》的重要性。                                                                                                                                    桂枝汤乃调和营卫之剂。营血,卫气的生理概念是什么呢?《灵枢:营气十六》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桂枝汤和桂枝汤证御心老师曾经分析过他不是去专门解肌发表的,而是运用脾胃为营阴和卫阳升发 之本的原理。所以桂枝汤和桂枝汤证应该从“营卫”的生理 病理去理解。该病列中,患儿已出现心衰,反反复复误治20多天,心主血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血行于脉中,心衰时营血不能正常运行,卫气也相应的失调。我由此病例理解了营卫的生理和病理概念的应用,以及桂枝汤桂枝汤证的范围扩展。但是,好像还是有没有体会到的地方,谢谢老师,我还会努力!

[ Last edited by 追求自然 on 2006/12/15 at 14:39 ]
发表于 2006/12/13 22: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学员*见贤思齐

患儿口中叫冷,是表寒;身子向被中缩进,是身冷也欲近衣的表现,是里寒.从舌质淡红,苔薄白上看也是内寒.由来推论小孩喘息气促,是为寒入肺而肺寒.是阳虚的表现.小孩不能平卧,是头项强的表现,教授在孩子背上摸,是摸有没有汗,估计是教授在孩子背上摸到了汗,有汗是里气未夺,头项强又摸到了汗,是桂枝汤证,结合小孩喘息气促,开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方就不足为怪了.
发表于 2006/12/13 22: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新感新喘证
发表于 2006/12/14 09: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察舍按脉,当首别阴阳,司外猜内,是中医诊病最大的特点。中医和西医诊断疾病有显然的区别。西医完全是靠阳性体征,有形的诊断,也有疾病的分期与鉴别;中医诊断疾病大多是靠感性的资料,大的方向我认为应当从六经病的提纲证中去达到“见微知著”的目的;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从这两经的提纲中可以看出疾病大的趋势和病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表里的出入就是疾病的阴阳之分,阴证与阳证之分;  在本病中,教授的临床经验自不必说,首先,患儿口中叫冷,那么他是恶寒或是畏寒我们要区别,口唇提示肺上有寒证,喘息气促是热的表现,心动过数是阳性表现(这里就不用诊虚里脉),摸背,如果是寒的,一点热气也没有的话,那肯定要从寒热错杂中去鉴别了,如果是温热的,那即是阳性的体征,太阳的经气走表。这个触诊背部是有见微知著的意义的。当然,这个病儿喘家的特征是无疑的,通过用药方后的效果也可以体现这点。我想,御心老师给我们讨论教授的这个诊察手段的目的意义在此。不知我说的对否?还望老师同学指正!通过此病列我感觉我的中医基础不够,但进行如此的讨论会学到学不到的东西,希望老师能多出题目来讨论!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