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517|回复: 7

中西结合浅谈糖尿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9 16: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联的全身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尿糖为其共同特征。临床表现:多饮、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其病程绵长,调治失宜易并发多种急性合并症以及慢性神经及血管合并症。
临床分型:
一::原发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产生和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在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称为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出现胰岛素产生、分泌过程缺陷。
3:妊娠糖尿病:妊娠妇女发生的糖尿病。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在早期阶段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引起病人的重视,以致高血糖状态长期存在,出现心、脑、肾、眼、神经等多种大、微血管病变,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有许多类型,有些是遗传性的有些则是后天(成人型糖尿病)因饮食不当而造成。遗传性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早,体型消瘦且往往英年早逝。成年型糖尿病则可由适当的饮食来预防或控制。
二: 继发性糖尿病   
以某些明确的原因或疾病为基础继而发生的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常见的原因有:   
(1)药物: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某些利尿剂等;   
(2)疾病:如慢性肝炎、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   
    三: 营养不良性糖尿病   
   又称III型糖尿病。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主要见于一些贫困地区(非洲、南亚)以木薯为主食的人群,在我国罕见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不足或胰岛素的功效下降所致,因此胰岛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可以降低,也可以正常甚至升高,所以不能仅根据胰岛素水平来诊断糖尿病。
关于糖尿病,中医称为脾瘅、消渴、消瘅。
中医认为由于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损伤、嗜食醇酒肥甘等多种因素所致以热结伤阴为基本病机,以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尿有甜味、疲乏无力、或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以气阴俱伤、脉络瘀阻。晚期气血阴阳俱虚,痰瘀互阻,多脏受伤,筋脉肌肤失养。可发生水肿、胸痹、中风、目盲、痿痹、脱疽等多种并发症。
《素问•奇病论》云:“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于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冶之以兰,除陈气也”
上文论治消渴说明其特点是口甘,由多食甘美肥厚所致。如长期所食甘美肥厚,可使形体肥胖。甘美肥厚蕴而为热,内聚陈气阻滞气机,进一步发展可转为消渴,治疗可用佩兰除其陈气。
《灵枢•本脏》云:“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脾、肝、肾脆“善病消瘅易伤”。
《素问•通平虚实论》云:“凡冶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上述二条:前者指出心肺脾肝肾诸脏脆弱,则消渴会进一步损伤内脏“消瘅易伤”。后者则把消瘅列为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等消渴病常见并发症之首,提示消瘅病的进一步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6: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张仲景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隋•甄立言
《古今录验方》:“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消而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若消渴者倍黄莲,消中者倍栝蒌,肾消者加芒硝六分,服前件铅丹丸。栝蒌散:栝萎、麦冬、甘草、铅丹、得小便咸苦如常,后恐疲惫者,并宜服此花苁蓉丸:苁蓉、泽泻、五味子、巴戟天、地骨皮、磁石、人参、赤石脂、菲子、龙骨、牡蛎、生地、禹余粮、桑螵蛸、栝萎、甘草”。
唐•孙思邈
   论曰: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觴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鮓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曰: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发于春,经一夏,服栝蒌、豉汁,得其力,渴渐瘥。然小便犹数甚,昼夜二十余行,常至三汁,得其力,渴渐瘥。然小便犹数甚,昼夜二十余行,常至三四升,极瘥不减二升也,转久便止,渐食肥腻,日就羸瘦,喉咽唇口焦燥,吸吸少气,不得多语,心烦热,两脚酸,食乃兼倍于常而不为气力者,当知此病皆由虚热所致。治法可常服栝蒌汁以除热,牛乳、杏酪善于补,此法最有益。
    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方:
   麦门冬  茯苓  黄连  石膏  葳蕤(各八分)  人参  龙胆  黄芩(各六分)  升麻(四分)  枳实(五分)  生姜(屑)  枸杞子(《外台》用地骨皮)  栝蒌根(各十分)  
  上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茅根一升,粟米三合煮汁,服十丸,日二。若渴则与此饮至足大麻亦得。  
  又方  栝蒌根  生姜(各五两)  生麦冬汁  芦根(切,各二升)  茅根(切,三升)    上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6: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张景岳
  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使治消证而不辨虚实,则未有不误者矣。    一、消证有阴阳,尤不可不察。如多渴者曰消渴,善饥者曰消谷,小便淋浊如膏者曰肾消,凡此者,多由于火,火甚则阴虚,是皆阳消之证也。至于阴消之义,则未有知之者。盖消者,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故不可尽以火证为言。何以见之?如《气厥论》曰: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此正以元气之衰,而金寒水冷,故水不化气,而气悉化水,岂非阳虚之阴证乎?又如《邪气脏腑病形篇》言五脏之脉细小者,皆为消瘅,岂以微小之脉而为有余之阳证乎?此《内经》阴消之义固已显然言之,而但人所未察耳。故凡治三消证者,必当察其脉气、病气、形气,但见本元亏竭及假火等证,必当速救根本,以资化源。若但知为火而专务清理,未有不阴阳俱败者矣。

   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见消败,益以困矣。
    一、上消善渴,中消善饥。虽曰上消属肺,中消属胃,然总之火在中上二焦者,亦无非胃火上炎而然,但当微为分别以治之。若二焦果由实火,则皆宜白虎汤主之。若渴多饥少,病多在肺者,宜人参白虎汤主之。若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有不得不清者,宜玉女煎,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宜降火清金,以兰香叶、白葵花、黄柏、知母,少加升麻以引清气上升,而渴自止,此说亦可酌用。
   一、中消火证,以善饥而瘦,古法直以调胃承气汤及三黄丸之类主之。然既以善饥,其无停积可知,既无停积,则止宜清火,岂堪攻击,非有干结不通等证而用此二剂,恐非所宜。若其果属胃火,别无虚证,则三补丸、玉泉散、白虎汤及抽薪饮之类,皆可择而用也。
   一、下消证,小便淋浊,如膏如油,或加烦躁耳焦,此肾水亏竭之证,古法用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固其宜矣。然以余观之,则亦当辨其寒热滑涩,分而治之,庶乎尽善。若淋浊如膏,兼热病而有火者,宜补而兼清,以加减一阴煎,或补阴丸、大补阴丸,或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之类主之。若下消而兼涩者,宜补宜利,以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若下焦淋浊而全无火者,乃气不摄精而然,但宜壮水养气,以左归饮、大补元煎之类主之。若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犹当以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若下焦无火而兼滑者,当以固肾补阴为主,宜秘元煎、固阴煎及苓术菟丝丸之类主之。
   一、三消证,古人以上焦属肺,中焦属胃,下焦属肾,而以固肾补阴为主,宜秘元煎、固阴煎及苓术菟丝丸之类主之。
   一、三消证,古人以上焦属肺,中焦属胃,下焦属肾,而多从火治,是固然矣,然以余论之,则三焦之火多有病本于肾,而无不由乎命门者。夫命门为水火之腑,凡水亏证固能为消为渴,而火亏证亦能为消为渴者何也?盖水不济火,则火不归原,故有火游于肺而为上消者,有火游于胃而为中消者,有火烁阴精而为下消者,是皆真阴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也。又有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证也。阴虚之消,治宜壮水,固有言之者矣。阳虚之消,谓宜补火,则人必不信。不知釜底加薪,氤氲彻顶,槁禾得雨,生意归巅,此无他,皆阳气之使然也。亦生杀之微权也。余因消证多虚,难堪剥削,若不求其斫丧之因而再伐生气,则消者愈消,无从复矣。


    《巢氏病源》曰: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者是也。由少年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石气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及至年衰血气减少,不能复制于石,石势独盛,则肾为之燥,故上为饮水,下为小便不禁也。其病变多发痈疽,此因热气留于经络,血涩不行故成痈脓。  
陈无择曰:消渴属心,故烦心,致心火散漫,渴而引饮,诸脉软散,皆气实血虚也。消中属脾,瘅热成则为消中。消中复有三:有因寒中,阴胜阳郁,久必为热中。经云:脉洪大,阴不足,阳有余,则为热中。多食数溺为消中。阴狂兴盛,不交精泄,则为强中。病至强中,不亦危矣。消肾属肾,壮盛之时不禁,而纵欲房劳,年长肾衰,多服金石,真气既丧,口干精溢自泄,不饮而利。经云:不渴而小便自利,名曰肾消,亦曰内消。
    洁古老人曰:能食能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干葛治之,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前人用药,厥有旨哉。  
  东垣曰: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逆调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叔和所谓口干饮水多,食饥,虚瘅成消中是也,以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轮焦,溺如膏,所谓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未传能食者,必发痈疽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皆谓不治之证。
   丹溪曰:消渴宜养肺降火生血为主。三消者,多属不生津液,宜四物汤为主。上消者,本方加五味子、人参、麦门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黄汁、人乳。饮酒人加生葛汁。中消者,本方加知母、石膏、滑石以降胃火。下消者,本方加黄柏、知母、熟地黄、五味子之类,以滋肾水,当饮澡丝汤代茶。天花粉,消渴神药也。三焦皆禁用半夏,血虚亦忌用,口干咽燥大便难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已,必用姜盐制之。
   徐东皋曰:消渴虽有数者之不同,其为病之肇端,则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鲜有也。凡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则治可瘳。若有一毫不谨,总有名医良剂,必不能有生矣。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6: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刘完素   
《易》言:天地自太虚至黄泉,有六位,《内经》言:人之身,自头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间,自肺至肾,又有六位,人与天地,造化五行,同一炉备,知彼则知此矣。故立天之气,曰金与火,立地之气,曰土与水,立人之气,曰风与火,故金火合则热而清,水土合则湿而寒,风火合则温而炎。
    人胸腹之间,亦犹是也。肺最在上,为燥金,主清,心次,为君火,主热,肝又次之,为风木,主温,胆又次之,为相火,主极热,脾又次之,为湿土,主凉,肾又次之,黄泉,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脾肾象地,肝胆象人。不知此者,不可与论人之病矣。  
  夫土为万物之本,水为万物之元,水土合德,以阴居阴,同处乎下,以立地气。万物根于地,是故水土湿寒。若燥热阳实,则地之气不立,万物之根索泽,而枝叶枯矣。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是为动物,根本在于中也。根本者,脾、胃、肾也。(解经牵强,经义不如此也。经文本有两义,一言动物之官骸,听命于中,是根于中也,植物之枝叶,发生于下,是根于外也,一言人神明思虑发于中,故曰根于中,营术气血运于外,故曰根于外也。中废则无知,外息则不动矣,非脾肾之谓也。后《原病式》所论,极是。)
   食入胃,则脾为布化气味,荣养五脏百骸,故酸入肝而养筋膜,苦入心而养血脉,甘入脾而养肌肉,辛入肺而养皮毛,咸入肾而养骨髓。五气亦然,故清养肺,热养心,温养肝,湿养脾,寒养肾也。凡此五味五气,太过则病,不及亦病,惟平则安矣。(观此则上文偏重湿寒,而恶燥热,亦属未是。)故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是其理也。又,大阴阳明论云: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于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颈足,不得独主于时也。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尔,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足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不用者,谓不能为之运用也。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不用者,谓不能为之运用也。由是观之,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禀受于脾胃,行其津液,相与濡润滋养矣。后之医者,欲以燥热之剂,以养脾胃,滋土之气,不亦舛乎!况消渴之病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更服燥热之药,则脾胃之气竭矣。  
  叔世不分五运六气之虚实,而一概言热为实而虚为寒,彼但知心火阳热一气之虚实,而非脏腑六气之虚实也。(热实寒虚,义亦本于《内经》,以人身发生之元气言,先生乃以五行之生制言。二者之理,均所当究,未可互非。)盖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假若胃冷为虚者,乃胃中阴水寒气实甚,而阳火热气衰虚也,非胃土湿气之本衰,(此段义论精切,所谓五行各有阴阳也。)故当温补胃中阳火之衰,退其阴水寒气之甚。又如,胃热为实者,乃胃中阳火实而阴水虚也,故当以寒药泻胃中之实火,而养其水虚。然此皆补泻胃中虚热水火所乘之邪,非胃为湿者之本。其余例同法。夫补泻脾胃湿土之本气者,润其湿者是补湿,燥其湿者是泻湿,土本湿故也。(指明本气,是先生独得之秘,是从五行立论。)
    凡脏腑诸气,不必肾水独当寒,心火独当热,要知每脏每腑,诸气和同,宣而平之可也。故余尝谓:五行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成。但有一物,皆备五行,递相济养,是谓和平,交互克伐,是谓衰盛,变乱失常,患害由行。故水少火多,为阳实阴虚,而病热也,水多火少,为阴实阳虚,而病寒也。其为治者,泻实补虚,以平为期而已矣。故治消渴者,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散结濡枯利涩,为治消渴妙谛,亦治万病之准绳也。以上论脏腑五行之本气,为第一段。)况消渴者,本因饮食服馆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故《济众》云: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煿,饮酒过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积久食热,结于胸中,下焦虚热,血气不能制石,热燥甚于胃,故渴而引饮。  
  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如此三消者,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   
余闻世之方,多一方而通治三消渴者,以其善消水谷而喜渴也。然叔世论消渴者,多不知本。其言消渴者,上实热而下虚冷,上热故烦渴多饮,下寒故小便多出。本因下部肾水虚,而不能制其上焦心火,故上实热而下虚冷。又曰:水数一,万物之本,五行之先,故肾水者,人之本,命之元,不可使之衰弱。根本不坚,则枝叶不茂,元气不固,则形体不荣。消渴者,下部肾水极冷,若更服寒药,则元气转虚而下部肾水转衰,则上焦心火亢甚,而难治也。但以暖药补养元气,若下部肾水得实,而胜退上焦心火,则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若此之言,正与仲景相反,所谓巧言似是,于理实违者也。非徒今日之误,亦已久哉。又如,蒋氏《药证病源》中,(今无此书。)论消渴、消中、消肾病曰:三焦五脏俱虚热,惟有膀胱冷似冰,又曰:腰肾虚冷日增重,又曰:膀胱肾脏冷如泉。始言三焦五脏俱虚热,惟有膀胱冷似冰,复言肾脏亦冷,且肾脏冰冷言为虚,其余热者,又皆言其虚,夫阴阳兴衰,安有此理!且其言自不相副,其失犹小,至于寒热差殊,用率相反,过莫大焉。(先生之辩,固极有理,然虚热、虚寒,常为病者所兼有,不独消渴也。《内经》亦曰: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是无实乎?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气血相失,故为虚焉。故一身而兼有寒热之两虚者,亦非甚悖于理也。但用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须有权衡,岂可谓火虚者必水实,阴盛者必阳衰耶!后来薛立斋辈,谓阳盛者不必抑阳,但益阴以配之,阴盛者不必消阴,但助阳以配之。此即一偏之论也,未始非滥觞。于先生之说矣。)或又谓:肾与膀胱属水,虚则不能制火,虚既不能制火,故小便多者,愈失其远矣。彼谓水气实者必能制火,虚则不能制火,故阳实阴虚,而热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阴实阳虚,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岂知消渴小便多者,非此谓也。何哉?盖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泄,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肠胃之外,燥热太甚,虽复多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故渴不止。小便多出者,为其多饮,不能渗泄于肠胃之外,故数溲也。(此段议论,精确绝伦,学者当能参透,即万病俱贯通矣。而徐灵胎、陈修园,每诋叶天士通络之议,何也?一部《原病式》,只说得经络气化四字。)  
  故余著有《原病式》曰: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汗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者,谓泄气之门户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之隧道纹理也。一名鬼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之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脏,是知出入升降,无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则不能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营卫、清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为病之大小焉。病在表,则怫郁腠理,闭密阳气,不能散越,故燥而无汁,而气液不能出矣。叔世不知其然,故见消渴数溲,妄言为下部寒尔,岂知肠胃燥热怫郁,使之然也,予所以举此。  
  世谓消渴之证,乃肠胃之外燥热,痞闭其渗泄之道路,水虽入肠胃之内,不能渗泄于外,故小便数而复渴。此数句,足以尽其理也,试取《内经》凡言渴者,尽明之矣。有言心肺气厥而渴者,有言肝痹而渴者,有言脾热而渴者,有言肾热而渴者,有言胃与大肠热结而渴者,有言肠痹而渴者,有言小肠瘅热而渴者,有因病疟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药而渴者,有因醉饱入房而渴者,有因远行劳倦遇大热而渴者,有因伤寒胃干而渴者,有因病热而渴者,有因病风而渴者。虽五脏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异,其归燥一也。(以上发明病根,是本段之前半截。下乃备引经义,以证其实而足其理。)
     所谓心肺气厥而渴,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注曰:心热入肺,久而传化,内为膈热,消渴多饮也。所谓肝痹而渴者,痹论曰: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所谓脾热而渴者,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所谓肾热而渴者,刺热论曰: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论曰: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叔世惟言肾虚不能制心火,为上实热而下虚冷,以热药温补肾水,欲令胜退心火者,未明阴阳虚实之道也。夫肾水属阴而本寒,虚则为热,心火属阳而本热,虚则为寒,若肾水阴虚,则心火阳实,是谓阳实阴虚,而上下俱热,明矣。故气厥论曰:肾气衰,阳气独胜。宣明五气论曰:肾恶燥,由燥,肾枯水涸。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夫寒物属阴,能养水而泻火,热物属阳,能养火而耗水,今肾水既不胜心火,则上下俱热,奈何以热药养肾水,欲令胜心火?岂不缪哉!又如,胃与大肠热结而渴者,阴阳别论曰:一阳结,谓之消。注曰:二阳结,胃及大肠俱热结也。肠胃菀热,善消水谷。又,气厥论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中消,善食而瘦。如肠痹而渴者,数饮而不得中,气喘而争,(痹论作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今以不得中为句,是谓不得留于中,而即出也,恐非经旨。)时发飧泄。夫数饮而不得中,其大便必不停留,然则消渴数饮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热怫郁而气衰也,明矣,岂可以燥热毒药助其强阳,以伐弱阴乎!此真实实虚虚之罪也。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故也。或热甚而膀胱怫郁,不能渗泄,水液妄行,而面上肿也。如小肠痹热而渴者,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便坚不得出矣。注曰:热渗津液,而大便坚矣。如因病疟而渴者,疟论曰:阳实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饮冷也。然阳实阴虚而为病热,法当用寒药养阴泻热,是为泻实补衰之道也。如因肥甘石药而渴者,奇病论曰:有口甘者,病名为何?岐伯曰:此五气之所溢也,病名脾瘅。瘅为热也,脾热则四脏不禀,故五气上溢也。(脾属土,土数五,故曰五气,非谓五脏之气也。)先因脾热,故曰脾瘅。又,经曰: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通评虚实论曰: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之人,膏粱之疾也。或言:人惟胃气为本,脾胃合为表里,脾胃中州,当受温补,以调饮食。今消渴者,脾胃极虚,益宜温补,若服寒药,耗损脾胃,本气虚乏,而难治也。此言乃不明阴阳、寒热虚责、补泻之道,故妄言而无畏也。岂知腹中论云: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注言: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食数溲,谓之消中。多喜曰癫。多怒曰狂。芳,美味也。石谓英、乳,乃发热之药也。经又曰:热中消中,皆富贵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药之气悍,二者之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所谓饮一溲二者,当肺气从水而出也,其水谷之海竭矣。凡见消渴,便用热药,误人多矣,故《内经》应言渴者,皆如是,岂不昭晰欤!
   (以上论理升降出入,是病机也。推病根,为第二段。)
   然而犹有惑者,诸气过极,反胜也,是以人多误也,如阳极反似阴者是也。(推进一层,发明化气,则前半义理,更觉圆道矣。)若不明标本,认似为是,始终乖矣。故凡见下部觉冷,两膝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状类寒水,宜加寒药下之三五次,则火降水升,寒化自退。(此下谓清降之也,非攻下也。此等上热下寒,固是火不下降,然火之所以不降,非有寒以格之耶,治此者,成法甚多,未可概用寒下。且上热下寒与内热外寒,皆真寒真热也,与真热而现寒之假象,尚隔一层。)然而举世皆同执迷,至如《易》、《素》二书,弃如朽壤,良可悲夫!故处其方,必明病之标本,达药之所能,通气之所宜,而无加害者,所以制其方也已。  
    所谓标本者,先病而为本,后病而为标,此为病之本末也。标本相传,先当救其急也。又云: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盖为病,藏病最急也。又云:六气为胃之本,假若胃热者,胃为标,热为本也,处其方者,当除胃中之热,是治其本也。故六气乃以甚者为邪,衰者为正,法当泻甚补衰,以平为期。养正除邪,乃天之道也,为政之理,补残之义也。大凡治病,明知标本,按法治之,何必谋于众。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于众谋。标本病传论:知标知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至真要大论曰:知标知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适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起,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浅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言标与本异,易而弗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天元纪大论曰:至数极而道不惑,可谓明矣。所谓药之功能者,温凉不同,寒热相反,燥湿异本,前已言之矣。(以上推论化气,发明标本,是补足前半篇义理,为第三段。以下论五味补泻治法,结束通篇,为第四段。)  
  斯言气也,至于味之功能,如酸能收,甘能缓,辛能散,苦能坚,咸能轻。酸属木也,金燥主于散落,而木反之。土湿主于缓,而水胜之,故能收也。苦能燥湿而坚、火者苦也,《易》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凡物燥则坚也,甘能缓急而散结,甘者土也,燥能急结,故缓则急散也。辛能散抑散结润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况抑结散,则气液宣行,而津液生也。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咸能轻坚,咸者水也,水润而柔,故胜火之坚矣,此为五脏之味也。其为五味之本者,淡也。淡,胃土之味也。胃土者,地也,地为万物之本,胃为一身之本。天元纪大论曰: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之本,淡也。以配胃土,淡能渗泄利窍。夫燥能急结,而淡能缓之,淡为刚土,极能润燥,缓其急结,令气通行,而致津液渗泄也。故消渴之人,其率与食,皆宜淡剂。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坚、或轻,随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也。
   《本草》云:药有三品,上品为君,主养命,小毒,以应天,中品为臣,主养性,常毒,以应人,下品为佐使,主治病,大毒,以应地。不在三品者,气毒之物也。凡此君臣佐使者,所以明药之善恶也。处方之道,主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之用者为佐使。适其病之所根,有君臣佐使、奇偶小大之制,明其岁玫、君臣、脉位,而有逆顺、反正、主疗之方,,随病所宜以施用,其治法多端,能备所用者,良工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之,甚者从而去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坚者轻之,轻者坚之,急者缓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劳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衰者补之,甚者泻之,吐之,下之,摩之,浴之,搏之,劫之,开之,发之,灸之,刺之,适足为用,各安其气,必清必净,而病气衰去,脏腑和平,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治不法天之纪,不明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又,六节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6: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集诸经验方,附于篇末。  
神白散:  治真阴素被损虚,多服金石等药,或嗜炙爆咸物,遂成消渴。   
桂府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生用)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或大渴欲饮冷者,用新汲水尤妙。   
猪肚丸 :治消渴、消中。   
猪肚(一枚)  黄连(五两)  栝蒌(四两)  麦冬(四两,去心)  知母(四两。如无,以茯苓代之)  
  上四味,为末,纳猪肚中,线缝,安甑中,蒸极烂熟,就热于木臼中捣可丸,如硬,少加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至四十丸。渴则服之。如无木臼,以砂盆中,用木杆研亦可,以烂为妙矣。
   葛根丸: 治消渴,消肾。  
  葛根(二两)  栝蒌(三两)  铅丹(二两)  附子(一两重者,炮,去皮脐用)
  上四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进三服。治日饮硕水者。春夏去附子。
    胡粉散: 治大渴,百方疗不瘥者。亦治消肾。
  铅丹  胡粉(各半两)  栝蒌(一两半)  甘草(二两半)  泽泻  石膏  赤石脂  白石脂(各半两)  
   上八味,为细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壮者一匕半。一年病,一日愈,二年病,二百愈。渴甚者二服。腹痛者减之。如丸服亦妙,每服十丸,多则腹痛也。
    三黄丸:  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并妇人带下,手足发寒热者。(此方见《千金翼方》第十九卷中,分两少有不同。
    (《赤水玄珠•三卷•口问》载此方云:主三焦实热。分两俱与此同,惟夏三月黄连作五两。)
   春三月: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翼》作三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一两,《翼》作七两)    秋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二两,《冀》作三两)  
  冬三月:黄芩(三两)  大黄(五两)  黄连(二两)  
  上三味,随时加减,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不去者,加七丸。服一月病愈。尝试有验矣。
   人参白术散: 治胃膈瘅热,烦满,不欲食。或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或燥郁甚而消渴,多饮而数小便。或热病,或恣酒色,误服热药者,致脾胃真阴血液损虚,肝心相搏,风热燥甚,三焦胃肠,燥热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不得润湿,故瘦瘁黄黑,而燥热消渴。虽多饮,而水液终不能浸润于肠胃之外,渴不止而便注,为小便多也。
   叔世俗流,不明乎此,妄谓下焦虚冷,误死多矣。又如周身风热燥郁,或为目瘴、痈疽、疮疡,上为喘嗽,下为痿痹。或停积而湿热内甚,不能传化者,变水肿腹胀也。凡多饮数溲或停积而湿热内甚,不能传化者,变水肿腹胀也。凡多饮数溲,为消渴,多食数溲,为消中,肌肉清瘦,小便有脂液者,为消肾,此世之所传三消病也。虽古所不载,以《内经》考之,但燥热之微甚者也。此药兼疗一切阳实阴虚,风热燥郁,头目昏眩,中风偏枯,酒过积毒,一切肠胃涩滞壅塞,疮癣痿痹,并伤寒杂病,烦渴,气液不得宣通,并宜服之。
   人参  白术  当归  芍药  大黄  山栀子  泽泻(已上各半两)  连翘  栝蒌根  干葛  茯苓(已上各一两)  官桂  木香  藿香(各一分)  寒水石  甘草(各二两)  石膏(四两)  滑石  盆硝(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半盏,绞汁,入蜜少许,温服。渐加至十余钱,无时,日三服。或得脏腑疏利,亦不妨,取效更妙。后却常服之,或兼服消痞丸。似觉肠胃结滞,或湿热内甚自利者,去大黄、芒硝。  
   人参散; 治身热头痛,或积热黄瘦,或发热恶寒,蓄热寒战,或膈痰呕吐,烦热烦渴,或燥渴泻利,或目疾口疮,或咽喉肿痛,或风火昏眩,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一切邪热变化,真阴损虚,并宜服之。   
石膏(一两)  寒水石(二两)  滑石(四两)  甘草(二两)  人参(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或冷水亦得。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6: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喻昌
      喻昌曰: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始如以水沃焦,水入犹能消之;既而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至于饮一溲一,饮一溲二,则燥火劫其真阴,操立尽之术,而势成熇熇矣。《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矣,而集书者采《伤寒论》厥阴经消渴之文凑入,后人不能抉择,斯亦不适于用也。盖伤寒传经,热邪至厥阴而尽,热势入深,故渴而消水,及热解则不渴,且不消矣,岂杂证积渐为患之比乎?谨从《内经》拟议言之。《经》谓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此中消所繇来也。肥而不贵,食弗给于鲜;贵而不肥,餐弗过于饕;肥而且贵,醇酒厚味,孰为限量哉?久之食饮,酿成内热,津液干涸,求济于水,然水入尚能消之也,愈消愈渴,其膏粱愈无已,而中消之病遂成矣。夫既瘅成为消中,随其或上或下,火热炽盛之区,以次传入矣。上消者胃以其热上输于肺,而子受母累,心复以其热移之于肺,而金受火刑。金者生水而出高源者也,饮入胃中,游溢精气而上,则肺通调水道而下。今火热入之,高源之水,为暴虐所逼,合外饮之水,建瓴而下,饮一溲二,不但不能消外水,且并素酝水精,竭绝而尽输于下,较大腑之暴注暴泄,尤为甚矣,故死不治也。所谓由心之肺谓之死阴,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者,此之谓也。故饮一溲二,第一危候也。至于胃以其热,由关门下传于肾,肾或以石药耗其真,女色竭其精者,阳强于外,阴不内守,而小溲浑浊如膏,饮一溲一,肾消之证成矣。《经》谓石药之性悍,又谓脾风传之肾,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液,名曰蛊,明指肾消为言。医和有云:女子阳物也,晦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此解冤热及蛊义甚明。王太仆谓消烁肌肉,如蛊之蚀,日渐损削,乃从消字起见,浅矣浅矣。夫惑女色以丧志,精泄无度,以至水液浑浊,反从火化,亦最危候。《经》云: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故阴精有余,足以上承心火,则其人寿。阴精不足,心火直下肾中,阳精所降,其人夭矣。故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开,则水无输泄而为肿满;关门不闭,则水无底止而为消渴。消渴属肾一证,《金匮》原文未脱,其曰:饮一斗溲一斗者,肾气丸主之。于以蒸动精水,上承君火,而止其下入之阳光,此正通天手眼。张子和辄敢诋之,既诋仲景,复谀河间,谓其神芎丸以黄芩味苦入心,牵牛、大黄驱火气而下,以滑石引入肾经,将离入坎,真得《黄庭》之秘。颠倒其说,阿私所好,识趣卑陋若此,又何足以入仲景之门哉?何柏斋《消渴论》中已辨其非。昌观戴人吐下诸案中,从无有治消渴一案者,可见无其事,即无其理矣。篇首论火一段,非不有其理也,然以承气治壮火之理,施之消渴,又无其事矣。故下消之火,水中之火也,下之则愈燔;中消之火,竭泽之火也,下之则愈伤;上消之火,燎原之火也,水从天降可灭,徒攻肠胃,无益反损。夫地气上为云,然后天气下为雨,是故雨出地气,地气不上,天能雨乎?故亟升地气以慰三农,与亟升肾气以溉三焦,皆事理之必然者耳。不与昔贤一为分辨,后人亦安能行其所明哉?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6: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冶疗方案::二、五、八疗法:
二,是指糖尿病冶疗的两个目的;1:长寿   2:健康
五,是指治疗中必须观察的五项指标,1:血糖  2:血脂  3:糖化血红蛋白  4体重  5:症状
八,是治疗糖尿病所用的八种措施,1:饮食  2:心理  3:运动为必要措施。另外还可根据情况选用;4:口服降糖药或其它药、5:胰岛素、6:中医药、7:针灸按摩、8:气功。
二治疗目标:不少一,二型糖尿病患者防治得法,同样可以长寿,不少病人可以生存到80岁以上,甚至90岁。
八种治疗措施:三种基本冶疗措施。
一:心理治疗:1:解除疑虑,担心,害怕心理,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2:解决麻痹、轻视、满不在乎,盲目乐观的思想。如对用药、饮食、生活随意增减和轻意更换等。
3:正确处理家庭、社会、工作、学习
              4: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二;运动治疗:适量的长期运动。
1:可增强体质,改善肌糖原氧化代谢,使心血管功能改善,摄氧量增加,肌肉活动能力增强。
2:可使肥胖体重减轻,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加。还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反应减弱,葡萄糖耐量升高。
3:可使肌肉利用脂肪酸,增强脂蛋白酶活性。
三;饮食治疗;
糖尿病不仅引起糖代谢紊乱,还会引起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以在饮食方面,不要过于偏食,而要合理地调节饮食结构和总热量。是最基本的措施。
五种选择措施。口服降糖药或其它药、胰岛素、中医药、针灸按摩、气功。
1:口服降糖药或其它药
糖尿病要正确选药除胰岛素必须注射治疗,属替代疗法外。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五类
第一类是磺脲类。包括D860、优降糖(消渴丸)、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等。此类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人。主要是通过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来达到降糖的目的,用药不当易发生低血糖现象。
第二类药是双胍类。包括二甲双胍、格华止等。此类药促进糖酵解,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等改善糖代谢。同时兼有降糖、降脂和减肥的作用,最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
第三类药为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拜糖平、倍欣。此类药可延缓食物中的葡萄糖的吸收,达到控制餐后血糖升高的目的,适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大多数
。 第四类药噻唑烷二酮类,为胰岛素增敏剂。包括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适用于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糖尿病患者。
第五类为苯甲酸衍生物,是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诺和龙等,为速效餐后降糖药。因人而异科学用药选好药物,具体药量必须因人而异。要有专业医生的指导,根据血糖的高低、体质的不同、年龄老少等,决定具体的用药量。不要盲从说明书或照搬别人的用量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用药量宜小不宜大。                                                                  要重视服药的时间和方法。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药方法。
第一类药(磺脲药)应在饭前半小时服。
第二类药(双胍药)一般应在饭后服
第三类药(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服。不按规定服,不仅会降低疗效,而且会增加副作用,产生不良后果。
此外,不同类药可联合应用,或二联、或三联,可增加降糖效果。同类药则不要联用。常有病人将消渴丸与优降糖同时服用,这非常错误,增加了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
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单位:mmol/L)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要与医生保持联系,用药按医嘱。        空腹血糖3.9~6.7     餐后血糖≤8.3     清晨3时血糖3.6~6.7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6: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2:胰岛素:
胰脏中胰岛B(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是胰脏中的内分泌组织,由大小不等的细胞聚合成群,岛状分布于分泌胰液的腺泡组织之间,因而得名。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在调节机体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是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的主要激素之一。胰岛素一方面能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肌肉和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细胞内合成糖元或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贮存起来;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机体利用。由于胰岛素既能增加血糖的去路,又能减少血糖的来源,因此其最明显的效应是降低血糖。当胰岛B细胞破坏或功能减退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使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从而引起高血糖;由于血糖水平超过了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部分血糖随尿排出,从而形成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是因胰岛分泌胰岛素缺乏或不足引起的。近来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证明,有部分患者血液中具有正常或超常量的胰岛素,这说明其他因素也会使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引起人的糖尿病。如人体血浆内有胰岛素原存在,分解后可转变为胰岛素,故推测胰岛素原激活失常,也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因素。
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就使用动物胰脏(古老的胰岛素)治疗消瘅病。
如:猪肚丸 :治消渴、消中。   
猪肚(一枚)  黄连(五两)  栝蒌(四两)  麦冬(四两,去心)  知母(四两。如无,以茯苓代之)
          又如;猪胰散。将猪胰焙干,研未冲服。
          又如:猪胰黄莲散。     猪胰黄莲天花粉。
          西医胰岛素。根据胰岛素的来源不同,可分两大类,即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主要有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
人胰岛素:并非是在人体内提取的,而是借助先进的人工基因高科技生产技术合成的,其结构、功能与人胰岛素相似。

             动物胰岛素主要是从动物(猪或牛)的胰腺提取并纯化,由于与人体自身生产的胰岛素在结构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因而当注射进人体后,人体的"防御系统"即医学上所称的免疫系统会发生排斥反应(医学上称为免疫反应),产生一种称为"抗体"的物质、和注射进体内的胰岛素结合,因而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低血糖的功效,导致某些病人,注射的胰岛素不能发挥降低血糖的功效,注射的胰岛素剂量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导致胰岛素逐渐失效,少数病人免疫反应较严重,可出现皮疹、发热,全身发痒,甚至血压下降,休克等,这些病人就不能继续用这种胰岛素治疗。
由于动物胰岛素存在以上不足,目前已逐渐被一种新型的胰岛素-人胰岛素(人工基因工程合成人胰岛素)取代。
             人胰岛素:并非是在人体内提取的,而是借助先进的人工基因高科技生产技术合成的,其结构、功能与人胰岛素相似。
               长期以来,由于对胰岛素的误解,糖尿病患者常有一些顾虑:二型糖尿病一旦用上胰岛素,会不会转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为一名医生,经过十余年临床,对百余名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观察:二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绝不会变成依赖胰岛素一型糖尿病。对于早期糖尿病,早使用一阶段胰岛素可使胰岛修复,恢复。从而使糖尿病痊愈。关于依赖不依赖胰岛素跟患者病情有关,和使用胰岛素早晚没有任何关系。
3:中医药治疗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7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