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8 17: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泣
在《黄帝内经素问》一书中,常可见到“凝”与“泣”两个在同一句话中作因果关系使用。如: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五脏生成篇》)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调经论》)
许慎《说文解字》释“泣”为“无声出涕,从水”。无论如何,和“凝”沾不到边。或谓“泣”义同“涩”,诚是,但为什么“泣”字用在这里不通,不用“涩”而用“泣”呢?
20年前,作者读研究生的时候,便以此请教过任应秋老,任老说:“泣”当作“沍”,乃形近之误。”
于是作者去查了《辞海》、《辞源》等工具书,如《左传•昭公四年》:“固阴沍寒”;《列子•殷汤篇》“霜雪交下,川池暴沍”。知“沍”有闭塞、坚冻之义,任老之说是相当高明的。
《内经》中尚有一些“凝泣”放在一起作一个词用的,如: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天温日月,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
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
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
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食减,热反上行,头项囱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调经论》)
“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经络论篇》)
这里的“凝泣”,则当系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了。即“凝泣”就是“凝”的意思。
这类词,在古书中不少,如“日出东南隅,照作者秦氏楼”,这两句诗里的“东南”,就只是“东”的意思。
仲景《金匮要略》“胸痹缓急”的“缓急”,也是一个偏义复词,意为“急”。
现代语言中诸如“国家“指“国”;“作者的兄弟”指“弟”,也都是偏义复词。
后来,作者又从前人医著中查到“凝沍”一词,如《叶案存真•疝):“高年病证,是下之虚,气冷凝沍,会聚攻附,乃沉痛之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