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中医是萎缩的,是西医的替代。就其病人的群体来说,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或做其他赚钱的生意,剩下的都是6038部队(老人和妇女)。青壮年身体好,即使有病也青睐西医,要求迅速治疗好。没有时间煮药,而且对中医的印象是疗效慢,适合慢性病。老人是家庭的弱势群体,老年病原本就是伴随年龄的。他们没有医保,没有退休金,有时间看病,有时间煮药,唯一没有的就是经费。本来生活都要向儿女伸手,有病了,很不好意思开口,实在忍不下去了,只有逼着开口。而农村的风气也在世风日下,重视下一代忽视上一代。不孝顺的事件司空见惯。妇女的妇科病也很多,但有许多鉴于家庭经济的拮据而放弃治疗。在他们看来,不耽误吃饭的病就不是病。而在结婚之前的妇女则是积极治疗的。许多人迷信偏方,比如用威灵仙煮水冲服朱砂治疗关节炎。这有反映了他们追求简、便、效、廉的风格。大部分吃药3~5付效果不明显就放弃了治疗,给医生转方的机会不多。因此在农村做中医很艰难。
问题的两个环节是“钱”和“人”。谁替农民看病买单?医生开便宜药给病人,谁来为医生的工资买单?靠政府?政府才不会做这种好事!相对于修路和盖大楼等形象工程来说,这种事看不到政绩,也没有回报,地方政府能干吗?农村的中医不多,优秀中医更少,中医的市场潜力很大,但谁来开发?谁来宣传?谁来引导?谁来运作?这一切都需要人才。但谁又愿意上山下乡呢?没有优秀中医,就无法形成固定的中医信仰人群,于是,中医的市场也就只能走向萎缩,利益受损的不仅是中医人,也包括病人本身。整个中医资源也是在浪费。说到底还是目前医疗体制的问题。倘若不从根子上解决,一切的努力都是量变,都是暂时的一阵风。农民怀念毛时代“一根针,一把草”的医疗模式,但一切都是“逝者如斯”了。
对策一:人才培养,包括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培养农村中医人,包括村里卫生保健室的人员。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政策鼓励。
对策二:组织专家下乡支农,做到定期化。
对策三:教给农民多发病、常见病的简易治疗方法,象唐代把常见病的验方刻在村头石碑上一样,作好宣教工作。
问题是:谁出钱?谁来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