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T 发表
清代的儒家,对四书五经有了很大的「革命活动」,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古经典的注疏,绝大部分都被宋朝的朱熹垄断了,朱熹乱改原文,后代也只好照单全收;朱熹说某句如何如何解,后代也不好意思说不是。可是,总觉得有问题。
但,离先秦时代那么遥远了,连同一个中文字的字义都古今不同了,要如何平反才是?于是清代的儒者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同时代的文献,做平行比对!」比如说《论语》中的某个字,朱熹说是这个意思,可是先秦时代的《庄子》、《列子》、《左传》、《诗经》、《尚书》等等其他书中出现这个字时,却都不是朱熹说的那个意思,于是他们就晓得:那是朱熹弄错了,那个字应当是某某意思才对。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习」字,先秦当时是「实践」之意才对(即使是现在的日文中也是『学到上手、会用』的意思,唐代传去的字义还在),「学到的常常能用在生活中,很快乐。」如照朱熹的说法,学了就一直温习,就会快乐了吗?正常人类怎会有这么一回事儿呢?
留言主題: | 清代考據 | 留言人: | 散仙十三天外 | 留言內容: | 請問JT叔叔,你在「藥勢」一文中所提到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習」字,
先秦當時是「實踐」之意才對
「學到的常常能用在生活中,很快樂。」
這種說法是出自清代哪位學者的著作?
版主回覆:
你問得對,是我記錯了。我一直誤記為是焦循駁斥朱熹所說,今日再查,才發現是民國的楊伯峻所說的。
|
按:“版主回覆”是JT先生的回复。
原址: http://blog.sina.com.tw/jt_station/guestbook.php?bbs_page=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