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法21条明确规定要“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但由于传统医药在教育及应用方面的被轻视,日渐式微,甚至有人提出中药彻底边缘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房书亭长认为
“取消中医”说法的历史:
1925年,北洋政府拒绝将中医课程列入医学教育计划;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扬言要取消中医;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拟正式决议取消中医议案。在全国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只得收回成命。
1950年,在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一个“40年消灭中医”的计划。
□本报记者王寿臣
近日,网上签名“取消中医”的活动,引起轩然大波。
中南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研究科学史的张功耀教授提出取消中医。他先后推出了《告别中医中药》、《再论告别中医中药》、《“中医科学化”失败的原因分析》等三篇文章,随后,借国家发改委为医改方案开门纳言的机会,在网上征集签名,目前已达万人。对此,有关专家纷纷表态。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优势和特色……我们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
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傅士垣:正是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才使中华民族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学会会长殷大奎:部里及时表态属于无知。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只是一场闹剧。
中医被指“三宗罪”
在《告别中医中药》中,张功耀给中医列举了三大罪状:一、装腔作势的医理解释;二、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 药”;三、以严格的“奇方”追求“奇效”为难患者,并为医生的无效施治开脱责任。
张功耀在该书中主张:一、中医药不能继续作为主流医学存在;二、中医药的存在不得占有我国医学和科学资源;三、中医药的思想和方法必须彻底根除;四、在“无伤害原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约束下,保留中医药作为我国公民的应急选择和最后选择。
在《告别中医中药民间行动纲领》中提出如下建议:一、修改《宪法》,删除《宪法》第21条有关中医的内容;二、采取适当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主流医学,中医以民间医术身份在 “无伤害”原则指导下,作为国家医疗体制外的一种补充存在,以便于集中使用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和科学研究资源;三、立即停止缺乏科学原理、违背科学精神、没有安全保障的中医中药研究,把这些钱节约下来,救助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民看病困难;四,在促使中医中药逐步退出国家主流医疗体制的过程中,善待已经取得相关执业和职称资格的中医师,引导他们主动转向主流医学。
凭化验成分断定药物价值是片面的
张功耀在《“中医科学化”失败的原因分析》一文中说,所有已经尝试过的“中医科学化”方法,没有一项是成功的,而且中医越是在科学化道路上迈进,其缺点就暴露得越多越充分。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消耗人参最多的国家,其基本消耗目的是用它来改善人的活力,消除疲劳。19世纪,欧洲人依据中国人的这个习惯开始研究人参真实的药用价值。其结果,居然是否定性的。20世纪,美国人也开始了对人参的研究。但是,所有的研究都没有发现人参有任何确切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于是,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严格审查确认,人参属于“一般认为安全”的食品,而不是药品。
人参是妇孺皆知的贵重药物,临床运用得当,功效卓著。10月17日,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傅士垣介绍,从事中医药研究、临床50多年中,曾经用独参汤抢救过不少危重患者。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许多全国著名老中医在独参汤的应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人参属于常用药,主要以补气为主,临床上对气虚、虚脱导致的大汗淋漓等危重病症,用独参汤,可以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关于人参的回阳功效,历代名医验案中有大量记载。“欧洲人认为没有确切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因为他们对中药特殊功效的不了解和无知。仅凭化验成分断定某一种药物的价值,这种结论是很片面的。”刚刚点燃的香烟,即被掐灭,傅士垣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怒,对不懂中药药性的说法进行了严厉驳斥。
中医药学经过几千年的发扬传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丸散膏丹的给药途径,现在中药静脉注射已被临床广泛运用,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丹参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等。同时,纳米技术也在中药制剂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自主开发的现代中药制剂青蒿素,被国际公认为是一种疗效良好的药品。由此证明,只要疗效肯定,谁都无可置喙。
其实,对中医药的科学性,以研究科学史著称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早就给予肯定:“中国人以他们特殊的天才发展起了中医学,这种发展所循的道路和欧洲迥然不同,其差别之大可能超过任何其它领域。”相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中医药必将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