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8 19: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罗诗荣老中医铺灸疗经验介绍
罗诗荣老中医铺灸疗经验介绍针灸聚英网B?8UF~eY TU+?x
针灸聚英网.Bx-Y7H)d9V0KMY6G W#\
罗诗荣,男,生于1923年,安徽合肥人氏,主任医师,现为杭州市、浙江省、国家级名老中医,杭州市针灸学会会长。1938年矢志岐黄,师从伯父罗茂洲。1943年悬壶杭州开业针灸从医。1958年参加联合诊所(杭州针灸专科医院)至今,从事针灸临床50余年。罗老重视督肾证治,善用“铺灸”疗法,享誉海内外。曾发表“铺灸治疗寒湿痹”、“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临床观察”等论文10余篇,其“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的课题研究,获浙江省医药优秀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其多次荣获杭州市、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罗老临证50余年,运用各种艾灸疗法治疗疑难杂症而取得较好疗效,享誉海内外。现将其临证点滴介绍如下。
重视督肾证治,擅用“铺灸”疗法 针灸聚英网
“铺灸”又称长蛇灸,是罗老在国内独一继承和发扬创导的独特灸法,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痹之证。铺灸疗法时间选暑夏三伏天,以白天为宜。取督脉,从大椎穴至腰俞穴。灸料以斑麝粉、大蒜泥、陈艾绒组成。
操作时令患者俯卧,裸露背部。督脉穴(脊柱)上常规消毒后,涂以蒜汁,在大椎至腰俞穴处敷上斑麝粉,斑麝粉上铺5cm宽,2.5cm高蒜泥一条,蒜泥条上再铺以3cm宽,2.5cm高锥形艾炷,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让其自然烧灼施灸,燃尽后,再铺上艾炷灸治。灸2~3壮,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灸后皮肤潮红,让其自然出水泡,在此期间严防感染。至第3d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揩干后搽以龙胆紫药水,覆盖一层消毒纱布,隔日1次,直至灸疤结痂脱落皮肤愈合。灸后1个月内饮食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等。慎洗冷水,可用温水,避风寒,忌房事,全休1个月。
本法适用于虚寒性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腰肌劳伤、增生性脊柱炎、神经衰弱等。孕妇及年幼老弱者或阴虚火旺之体,不适宜用本法治疗。
1.支气管哮喘案 患者,男,16岁,农民,1980年7月16日初诊。咳喘气急反复发作10余年。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自汗畏风,易外感,呼吸短促,舌淡苔薄白,脉象细弱。法当温肾壮阳助运,补肺益气固表。铺灸2壮。经铺灸治疗后哮喘3年未发,参加劳动至今。未服其他药物。
按 哮喘一证,病由痰浊内伏,感新邪触发,肺失宣降所致。本例证系幼年外感伤肺气,后天失于调养,哮喘又反复发作,肺气受损,病久不愈,累及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而致痰浊伏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气虚易外感,而致咳喘频作,缠绵难愈。遵治病求本之训,用“铺灸”法治之,取其温肾壮阳助运以化宿痰,补肺益气固表以绝诱发之因,从而使多年痼疾治愈。
2.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患者,女,28岁,农民。1983年7月28日初诊。四肢关节肿痛变形6年余。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少口淡,四肢欠温,畏寒喜暖,经少带多,便溏,关节晨僵,两手指、腕及踝关节呈对称性棱状畸形,肿痛,昼轻夜重,行动艰难,颈部活动受限,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法当补肾壮阳散寒,行气活血通络。铺灸2壮。10月25日回访,各关节肿痛消退,指、腕、踝及颈部活动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能做家务。12月
27日来院复查:抗“O”正常范围,类风湿因子(-)。以后经多次实验室检查,均属正常,经追访2年,症状稳定,一直参加劳动,未服其他药物。
按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常由素体阳虚,卫外不固,复感风寒湿邪,迁延日久,内舍肝肾,邪留肢节,脉络痹阻,用“铺灸”督脉意在补肾壮阳散寒,活血通络止痛,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病情从而获得了改善。
3.慢性肝炎案 患者,男,28岁,工人,1986年7月13日初诊。右胁下隐痛,纳呆乏力2年余。面色苍白,两胁隐痛,腹胀,食后为甚,纳差,厌油,四肢酸软,溲黄,便溏,舌淡苔白腻,脉象细缓。黄疸指数6u,麝浊8u,锌浊7u,谷丙转氨酶151u,r-谷氨酰转肽酶99u;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期。治拟行气血,调经气,温阳化湿健脾。“铺灸”3壮。8月25日回访,灸后两胁隐痛已除,腹胀消失,纳食增。谷丙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转为正常范围,唯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仍为阳性。3个月后,经多次肝功能检查均恢复正常,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转阴(乙肝三系检查均为阴性)。在此期间未服其他药物。
按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肝气郁结,血运失调,经气不利,则两胁隐痛;肝病及脾,脾失健运,则见神疲乏力,四肢酸软,纳呆脘胀便溏。证系肝郁气结,脾虚湿阻。用“铺灸”温运气血而疏调经气,温阳化湿健脾,则肝郁解,脾运健而病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