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2/4 09: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26)
运动神经元疾病在中医里面属于痿症。运动神经元病是指选择性的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运动神经核和锥体束的慢性疾病。发生的部位在上、下下两极运动神经元,其性质为运动神经元的变性。
本病临床之三大表现,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束震颤,由于运动神经元病病因未明,所以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及药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地办法能够终止疾病的进展。最后往往是因为呼吸困难死亡。
采用中医纯中药方剂和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等肌肉神经疾病、痿证,会取得良好的治疗功效。 运动神经元疾病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物理治疗加上心灵抚慰都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治疗最大的目标是维持较好的肌力与动作能力,并在身心舒适的状况下,保持日常生活功能的独立,以提升生活品质,彰显生命的光辉。
针对疼痛和肌萎缩的治疗,可采用针灸、火针、穴位注射、按摩、导药等方式治疗。
得这个病的病人由于肌肉萎缩比较厉害,所以一定要在正规的康复进行。肌肉萎缩很厉害的状况下,常规的按摩可能会加重你的损害。中医按摩治疗此病,一定要手法轻一些,不要盲目用力而导致病人更大的伤害。
针灸治疗此病,主要是对症治疗,取穴多与通络为主。配合火针对痿症治疗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本病之因多与肝、脾、肾亏损有关。肝主筋藏血,经脉之所宗。脾主肌肉,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气血之枢纽;肾主骨、藏精,五脏六腑之本。针灸应多从上述经络入手。
取穴:头针体针结合的方法,常用穴位内关、人中、上星、百会、印堂、风驰、太溪、脾俞、肾俞、三阴交等。
穴位注射多采用ATP、维生素B1、肌生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主要针对疼痛、萎缩、局部或针对经络取穴。常取足三里、肝俞、脾俞、肾俞。每穴注药2-3毫升。隔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
还可口服VE、VC.和黄芪口服液
在很多针灸刊物上都有介绍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