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wyjk

思考中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3)辰戌丑未

  上面我们谈太阴、谈湿土,是从气的角度而言。《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时立气布”,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因此,在知道气的内涵之后,还必须清楚相应的时年。以太阴湿土而言,这个相应的时年就是标题所说的辰戌丑未。具体地说,辰戌之纪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其中司天管上半年的加布,在泉管下半年的加布。丑未之年正好相反,它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明确了时年与太阴湿土的加布关系后,太阴之气到来时,具体会产生什么变化呢?有关这一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从时化之常、司化之常、气化之常、德化之常、布政之常、气变之常、令行之常、病之常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即:太阴所至为埃溽(时化);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司化):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气化);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德化);太阴所至为倮化(德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布政);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气变);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暝(令行);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病);太阴所至为?满(病);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病);太阴所至为重胕肿(病)。

  去年是庚辰年,辰年的司天是太阳寒水,在泉是太阴湿土。我们看去年的下半年雨湿很多,特别是台湾地区出现了 50年未遇的洪涝灾害,还有泥石流灾害。很多房屋被冲毁了。本来洪涝多数都在上半年发生,在夏季发生,怎么去年的洪涝却移到了下半年?这显然与太阴所至有关联。太阴湿土在泉,“太阴所至”的机会必然相应增多,而太阴所至有可能为“终为注雨”,有可能为“雷霆骤注烈风”,所以,在这个区间发生洪涝也就不足为怪了。

  运气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不但有常,而且有变;不但有胜,而且有复。所以,把握起来很不容易。以上是灾害发生了,气已经来临了,我们再反推这个年时,虽然这有些马后炮,但对我们感受运气的意义,仍然是有帮助的。我们不妨由此下手,多做一些马后炮式的研究。将运气与气候变化及疾病变化的资料一一列出,分析其中的常、变、胜、复关系。这个研究娴熟了,有体会了,再把它转到“马前炮”的研究中来,这个时候就能“先立其年,以明其气”了。
(4)天地交通的标志

  由太阴去看气交。上面我们谈到太阴的气化之常,这个常就是“太阴所至而化为云雨”。作为太阴,其气化启动后,会产生化和云雨。化是什么呢?《素问》云:“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而《韵会》则曰:“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因此,化主要指的是万物的生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将“化”与“云雨”同列为太阴气化之常,是极具深义的。云雨之事我们司空见惯,但是,要回答它与化、与万物生息何以具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却需要我们从理上来作一番思考。

  云雨的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得十分清楚:“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云雨是天地产生的。更具体一些,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气交产生的。地气升,天气降,天地气交,这个过程我们在前面讨论否泰二卦时候已经谈到过。也知道天地气交的重要性。天地不交,则万物不通而死。天地气交,则万物通而生息。可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这个气交的过程有些玄乎其玄。能不能有一个方法使我们更直接一些地把握气交?能不能有一个手段使我们更明白一些地洞察气交?有!这个方法、这个手段就是云雨。

  参透云雨,造化可知。云雨是天地气交的产物,是天地气交过程中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天地气交,万物方生。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显而易见的事象中去探求玄乎其玄的天地气交,进而去探知这个万物的生息呢?所以,云雨的事你若参透了,它真是我们仰观俯察天地、妙解阴阳万物的一个极其方便的法门。

  你要考察万物的生息,你要考察天地气交的状况,你看什么呢?看这个云雨即可了事。扯远一些,火星上有没有生命?月球上有没有生命?用得着去登陆吗?不用去登陆,你就看这个云雨就行了。如果没有云雨,你就知道这儿的天地还没有交通,天地都没有交通,你去找什么生命?你去找什么万物?那不是白费心思。现在的卫星探测技术很发达,虽然确定一个星球上有没有生命还难以办到,但是,确定它有没有云雨,应该不会太困难。而云雨的事一旦确定,其实也就为我们寻找地球外生命奠定了一个大的方向。

  讲近一些,我们这个地球,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关系,天地气交的状况亦不尽相同。以地域而言,有的地方云雨多,有的地方云雨少,有的地方甚至终年都见不到云雨。云雨多的地方,云雨均匀的地方,天地气交的情况相对就好。你去看这些地方,不但万物生息茂盛,而且多半人烟稠密。大家看一看云南、四川,及江南大部分地区的生息情况,就知道笔者在这里不是胡说。而云雨少的地方,甚至是终年不见云雨的地方,你去看它,大都是沙漠、是不毛之地,是杳无人烟之区。为什么呢?因为天地的气交不行。天地不交,所以,万物不通,怎么会有生息?怎么会有人烟?从时间而言,上述这个特征更为突出。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以春夏二季降雨为多,秋冬二季降雨为少。而春夏二季万物发陈、蕃秀,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秋冬二季万物容平、凋零,一派荒凉景象。春夏二季以泰为起手,泰者天地交也,交故生云雨;秋冬二季以否为起手,否者天地不交也,不交故少云雨。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太阴至而有云雨,由云雨而知天地气交,而知万物生息。是知太阴在天地气交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现在我们由大天地拉回到小天地,在人体中“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化还是讲生息,生化,太阴脾(胃)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是应太阴所至的“化”。太阴脾(胃)为升降之枢纽,人体这个小天地如何气交?就要靠这个升降枢纽。那么,这个云雨呢?这个天地气交的标志,这个升降的标志,在人身与什么相应?在人身上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东西,用以反映其气交,显示其生化呢?当然可以。这东西就是大家熟知的“口水”。中医把它称为“涎”,西医将之称为“唾液”。涎也好,唾液也好,大家都不能小看它,它是人身气交的标志,生息的标志。经云:“言人者,求之气交。”既然人以气交为本,那你怎能小看它呢?
在天地自然里,我们以云雨去看它的气交,看它的生息,的确是一个再方便不过的法门。而在人身,从你口中的“涎”,从你口中的“唾液”去看,又何尝不最方便呢?对于生命的良好状态,我们可以用生息来形容,可以用化来形容。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通俗而直接的字眼,那就是“活”。大家看活字怎么构成?不就是舌水吗?舌上的水,或者是舌周围的水,这水是什么?不就是上面的“涎”,不就是上面的“唾液”。这东西就是“活”,就是生命生息状态的标志。你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活”,从这个“舌水”,从这个“涎”,从这个“唾液”,从这个你最容易体察到的东西,去探求生命内在的状态,去探求生命中那些最奥妙的过程呢?

  自然也好,人身也好,其实都有许多像“云雨”这样既显而易见,唾手可得,但又能说明很深奥、很内在问题的东西。可就因为它太“显而易见”,太“唾手可得”了,我们反而“不能见”,反而“不能得”。人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劣根,太容易得到的,反而不知珍惜。所以,孔子感叹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而太阴属脾,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五藏化液,脾液为涎。王冰注液曰:“溢于唇口也。”所以,这个涎,这个溢于唇口者,为什么不是云雨呢?你为什么不可以从这个“涎”入手,从这个“云雨”入手,去探知你体内的气交状况,去探知你体内的生息状况,进而去把握你的健康状况,其实,脾涎能不能反映气交,能不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大家一反观自身就知道了。道不远人。当你精神状态、身体状态最佳的时候,这个时候注意体会一下你的口中,看看是不是有一丝丝、一股股清香、甘甜的津液?要是有,这就是你要会的那“东西”。有这“东西”,就像自然有云雨,那你的气交当然是最佳,你的生息当然最佳。你的整个人身都处于“天地交而万物通”的状态,那你的精神状态,健康状态为什么不处于最佳状态呢?而反过来,当你疲劳的时候,当你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关注你的口中,这一丝丝、一股股清香、甘甜的津液还在吗?不在了。代之的是口苦,是口干,是口臭,口粘,反正口中不清爽。为什么呢?气交不行了,人身后天的这个根本出了问题。这样至简至易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用。所以,大家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用急着去搞化验、去做 CT,先感受一下你口中的“滋味”,看看这个脾涎、唾液,也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前面我们谈到,道家修炼的一个重要功夫就是打通大小周天。打通周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经过刻苦的修炼已筑基。前些年气功“大师”满天飞,都打着佛、道的旗号,传你一个功,三天五天就能打通周天。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可还是有太多的人去图这个便宜。结果是上当了事。周天贯通是要有应验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有客观指标。不是你那里想一想,它就贯通。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应验,就是这满口清香、甘甜的涎液。这涎液有的称甘露,有的称金津玉液。甘露也好,金津玉液也好,无非就是我们上述的“云雨”,无非就是脾涎,当然也还包括肾唾。从这个角度看,周天修炼,不就是提升人体的气交,使这个气交上一个层次,上一个台阶。所以,对我们口中的这点津液你要抓住它,你要看透它,你要真把它当作生命的源头“活水”。学医的人都知道燕窝,就是平常百姓也晓得它的价值不菲。燕窝不就是金丝燕口中的这点涎唾凝结而成的吗?小小金丝燕的涎唾都有这样的作用,那么人的呢?这就可想而知了。经言:善言天者必应于人。上述这个讨论真的参透了,又何尝不是一个“言天应人”的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5)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笔者于此部书稿的许多章节都谈到《易》,《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关这一点,孔子在《易•系辞》中曾作过一个十分经典和权威的交代,其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无独有偶,《素问•气交变大论》亦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易兼三才,而广大悉备;医知天地人,而可长久。从这里看去,古人言医易相通,医易同源,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

  医易是否相通?我们且看《易》坤卦上六爻之“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个龙是什么?龙战于野,何以其血玄黄?乍看起来,真是像二龙争战于野,打得两败俱伤,流出玄黄之血来。而古来确实有不少易家持此见解。如近代的一位大易家,即于上句下注云:“盖古人认为,龙本凉血动物,其血不赤,黑龙血黑,黄龙血黄,故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二龙相斗,两败俱伤之象。”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即是龙的传人。如果这样来看易中之龙,那不但真见不着这龙的首尾,且也将整个华夏民族贬低了。一个冷血动物,怎么能传承出这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因此,这样的看法,不但于理不通,于事亦不符也。

  那么,这个龙究竟指的什么?龙战于野,何以其血玄黄?兹引《周易尚氏学》于坤上六爻辞下的一段注释以资说明:“阴至上六,坤德全矣。故万物由以出生。然孤阴不能生也。荀爽云:消息之位,坤在于亥,下有伏乾,阴阳相和,故曰龙战于野。坤为野,龙者阳。说文壬下云: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乾凿度云:乾坤合气戌亥,合气即接。九家云:玄黄天地之杂,言乾坤合居。夫曰相合,曰合气,曰合居,则战之为和合明矣。皆与许诂同也。而万物出生之本由于血,血者天地所遗氤氲之气。天玄地黄,其血玄黄者,言此血为天地所和合,故能生万物也。易林说此云:符左契右,相与合齿;乾坤利贞,乳生六子。夫曰符契,曰合齿,则乾坤接也,即龙战于野也。消息卦,坤亥下即震子出,故曰乳生六子。彖传云:乃终有庆。庆此也。惟荀与九家,皆以血为阴,仍违易旨。易明言天地杂,则血非纯阴可知。纯阴则离其类矣,胡能生物。至侯果谓阴盛似阳。王弼干宝谓阴盛逼阳,阳不堪故战。以战为战争。后孔颖达朱子,因经言战又言血,疑阴阳两伤者,皆梦呓语也。清儒独惠士奇用许说谓战者接也。阴阳交接,卦无伤象。识过前人远矣。”

  《易经》以象寓理,又复以辞言象。是故象不离辞,辞不离象也。离辞则象无以明,象无以明,理亦无从明之。若以象为多余,离象而言辞。则势如空楼言鹤,鲜有不梦呓语者。即以龙为凉血动物,已足见一斑。龙绝不是什么凉血动物,战也非战斗、争斗。“龙战于野”我们当合起来看,它其实就是讲的乾坤和合,阴阳交接的这样一个状态。乾坤本有天地尊卑之别,阴阳本有“男女授受不亲”之异。从这个别,从这个异,现在却走到一起来了,和合了。为什么呢?当然是阴升阳降,天地气交的缘故。天地气交,则生云雨。刚刚还天高云淡,忽然间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天地一团,满地黄水。这不就“其血玄黄”了吗?

  所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它完全是讲的雷电云雨这样一个特殊的自然征象。其实这个征象的描述不足奇,奇的是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坤卦的上六爻来讨论。这就是说你要讨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意义,你必须要结合上六爻这个特殊的象。有这个象,易的真实义才能和盘托出。若离象来言易,离象来言义,那就如尚氏所云,多半是梦呓之语了。将龙作冷血动物,将战作争战,就是离象言易、离象言义的一个明证。

  前面我们曾探讨过龙的涵义,龙是主管兴云布雨的。看过《西游记》的人,对这一点应该很清楚。悟空想要降雨的时候,怎么办呢?就把龙王招来。龙王一现身,就兴起云作起雨来。要是小说家,我们可以就此打住了。将这云雨之事一概交与龙王老子。可是作为医家,作为易家,却还不能就此了事。还必须知道这个云雨是由“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由天地气交而生云雨。这样我们也就知道,龙实际上就是讲的天地的气交。龙为什么配属东方?惊蛰雷动为什么在春?四海龙王为什么以东海敖广为长?雨水节气为什么亦在春?春为什么主万物之生?这一切不都与天地气交相关吗?
《易•系辞》云:“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絪缊了,万物才化醇。那什么是天地絪缊呢?孔子怕我们这些后生小子悟性差,搞不清楚,所以,特别补出一句“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男女构精大家总该明白吧。尤其是现在的人,别说是大学生,许多中学生已然是过来人了,思来不免忧心忡忡。所以,絪缊讲的就是天地的交通,说得再俗一点,就是天地在做爱。这一做爱的结果,便是“万物化醇”。用做爱这个词还是觉得不恰当,有些亵渎天地,亵渎天地,则恐遭天谴,所以,还是用絪缊为好。

  絪缊这个词很有意思,有时是只可意会难以言说,更不可书之于纸。诸位只好将就会去。天地在絪缊的过程中,它是不欲人见的,因为这是隐秘事。怎么办呢?那就打雷下雨吧。雷雨来了,大家总要躲起来,乘这个时刻,天地也就絪缊了。所以,用絪缊这个词,用絪缊这个义,是很文明的。

  我们从“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知道它都是讲的一回事,言龙言战,便知道天地絪缊了。而天地絪缊,万物化醇。人虽称人,亦是万物之一。所以,人作为龙的传人,有什么不可以承当?

  我们看“三言”“二拍”这一类旧小说,古人将男女之事,阴阳交接之行作什么言?作交战言,作云雨事言。这一方面说明天人合一诚非虚语,另一方面亦证明尚氏及笔者之说非虚言。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为什么要放到坤之上六爻来讨论呢?以坤至上六,其德乃全。坤德一全,则与太阴无异。这“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天地絪缊,万物化醇”,与此“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还有什么区别么?要是没有区别,那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便没什么疑问了。

  太阴湿土的意义非常广大,单就这个“化”、这个“云雨”,已然举足轻重了。我的硕士导师陈治恒教授认为,中医最重要的问题是“两本三枢”。哪两本?就是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即此太阴脾胃。哪三枢呢?一个是少阳枢,一个是少阴枢,还有一个就是太阴脾所主的升降之枢。两本三枢中,太阴就占去一本一枢。所以,太阴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不可看太阴的篇幅最少,就以为可以一笔带过。像前面我们说的,研究倮虫,研究人,就要全仗这个太阴。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太阴病提纲
  讨论太阴病提纲,仍以 273 条提纲条文为依据。即:“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下面拟从几个方面来讨论。
1.太阴病机
  273条是太阴病的提纲条文,也是太阴病的病机条文,讨论太阴的病机,就要以这个病机条文为依据。为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将它改为病机格式,即:诸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皆属于太阴。
2.太阴的位性特征
   
  前面我们讲过太阴主要属坤土,而易曰:“坤也,至柔。”那在我们人身当中,这个至柔的地方在哪里呢?很显然,这个至柔的地方是在腹部。人身的其他地方都不像腹部这么柔软,其他的地方都有坚硬的骨头,惟独腹部没有。所以,人身的坤位,人身的太阴位,就是这个腹部。《易•说卦》曰“坤为腹”即是证明。而太阴发生病变当然就会首先影响到它的专位,故太阴病机条文首言“腹满”,再言“腹痛”。这是太阴病的定位问题。

  其次,太阴坤性还有什么特征呢?坤者,厚也。故《易•彖》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太阴的许多特性都与这个“坤厚”有关。首先是《说文》及《尔雅释诂》皆云:“腹,厚也。”这就与前面讲的定位相应了。腹部确实是反映太阴特征及太阴病的重要场所,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所以,凡是腹部的病变,都要考虑到它与太阴的相关性。

  另外,太阴篇主要是讲坤土,主要是讲脾胃,而《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言仓廪之官,言五味出焉,这就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仓廪者,言其载物也。载物则必以厚。故曰:坤厚载物。所以,我们观察坤土、观察太阴、观察脾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它的厚薄。厚是它的本性,说明它能载物,能为仓廪之官。若是薄了,那就难以载物,难为仓廪了。

  看厚薄主要从太阴的位上看,也就是从腹部看。要是腹部太薄,甚至成舟状腹了,那这个太阴的本性肯定有问题,脾胃肯定虚弱。坤薄就没有坤性,怎么载物,怎么为仓廪呢?看腹的厚薄还需注意一个问题,特别是看小孩。厚薄是指肉的厚薄,有的小孩肚子很大,肉却很薄,只是一层皮包裹着,这个不能作厚看。另外一个看厚薄的重要地方就是肚脐,肚脐的浅深、厚薄甚能反映太阴的强弱、脾胃的强弱,这是我们观察太阴脾胃的一个很方便而直观的法门。当然,太阴坤土宜厚,薄则有失坤性而为不及,然太厚亦不宜。太厚则变生肥胖,在《素问》则云敦阜,这是要生亢害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问题,就是《易》坤彖所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其实就是,《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五味出焉”的问题。在自然界,坤元资生万物,在人体呢?就是这个“五味出焉”。五味的问题相当重要,我们在《素问》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原文:“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讲实在的,我们要维持生命,靠的是什么呢?一要靠这个天气,因为我们不能没有呼吸,一时一刻没有呼吸都不行。这个呼吸之气就是天给人的五气。剩下的就要靠地的五味,所以,我们除呼吸之外,不能不吃东西。我们吃进的这些东西,就是地给我们的五味。

  现代医学对我们进食的各种食物主要是从营养的角度去考虑,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可是中医呢,它就用两个字,就是“五味”。我们除了要食天气,要呼吸以外,其他的一切营养都可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都可以用这两个字来思考。不管是蛋白质还是脂肪,不管是维生素还是矿物质,都叫做五味。西医看一个皮肤干燥,认为是缺乏某种维生素,看你头发脱落,认为是缺钙,所以,要补充这些维生素和钙。要是作一个中医你也这样去思考,西医认为缺钙你就加一些龙骨、牡蛎,那这个思维就成问题。

  搞中医的人不是不可以借鉴其他的东西,借鉴和吸收都是可以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但得有个主干思维,不能反奴为主。这样不但对中医没有好处,对其他学科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中西医结合应该是1+1>1的结合。最近,拜访了云南著名老中医吴佩衡的嫡传长孙吴荣祖先生,吴先生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当前我们搞结合要设法搞 1+1大于 1的结合,而不能搞 1+ 1 小于 1 的结合。为什么有这个提法呢?因为吴先生眼里看到的中西医结合大多是这类小于 1 的结合。比如,炎症用青霉素治疗已经绰绰有余,但是为了搞结合再加上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这样反而降低了青霉素的效力。没有增加药的效力,反而增加了医用成本,现在许多中医院的病房就是搞的这一套。谈起这些,吴先生流露出无奈和痛心。

  内五味与外五味。什么是中医的主干思维呢?以上面讲的营养话题为例,如果你也跟着喊维生素、矿物质,要补充这个维生素,补充那个矿物质,那你就没有主干思维。作为中医你要思考这个五味。五味有外五味和内五味,外五味就是坤卦里说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就是大宇宙的坤地所生出的五味。内五味呢?就是《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讲的“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这个五味。是由人身这个小天地的脾胃坤土所化生的五味。我们临床上看到很多病人,在饮食摄入的质和量上都相差无几,也就是这个外五味的摄入上没什么差别。同吃一锅饭,同吃一样的菜。为什么就你缺乏维生素,而别人不缺维生素呢?很显然,这个缺乏不是出在外五味上,外五味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内五味。你的太阴,你的脾胃,你的仓廪之官不能很好地“五味出焉”,那这个内生五味自然就缺乏了。这个时候你去补他的外五味能起多少作用呢?起作用也是一时的作用,也是权宜之计,不是根本的方法。你应该着眼于他的太阴,他的脾胃,他的内坤元。让这部分厚壮起来,正常起来。中医的主干思维不能丢。这部分能够“万物资生”,能够“五味出焉”,那这个维生素的缺乏、矿物质的缺乏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这就是运用主干思维。中医的这个主干思维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3.太阴的病候特征
  (1)其用有二,其病亦二

  上面我们谈到太阴脾胃的性用有二,其一,就是坤厚载物;其二就是万物资生。载物讲的是装载、藏纳;资生讲的是运化、变化。太阴的这样一些性用也充分体现在它的病变上,提纲条文里提到的“吐,食不下,自利”,其实就是载物出了问题。太阴坤土不能载物,那当然就会患食不下、利、吐之证。因此,食不下、利、吐这些就是太阴不能载物的一个特征。另一方面,就是资生的问题,资生障碍会影响“五味出焉”这个功能。如果这个障碍得不到及时的解除,那就会进而全面影响到太阴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的作用。虽然,这个作用的丧失是渐进的,不会一夜之间形成,但是,值得我们高度地重视。提纲条文提到“腹满,时腹自痛”就是上述运化功能受到影响的一个表现。

  (2)太阴利的特点

  下利是太阴病的一大特点,是坤不载物的表现。这里提请大家注意,张仲景在条文里用的是“自利”两字,这就需要我们作一个区分。什么是自利呢?假如开一个大承气汤,病人吃了以后拉肚子,一天甚至拉十多次,这个算不算自利呢?显然,这个不能算自利,这个应该算“他利”。又比如,朋友到外面聚会,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大家都下利,这个利也不叫“自利”,因为有一个很明显的导致下利的因素。所以,自利是有范围的,有特指的,没有上述这些明显的因素,他也拉肚子,他也下利,这个才能叫“自利”。这是太阴病的一大特征。

  太阴病的这个利除了自利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相伴的特征就是“不渴”,这在 277 条里有明确的指示,即“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为什么要把这个“不渴”作为太阴下利的特征呢?因为一般的下利很容易发生口渴。下利就会有大量的水分丢失,所以,口渴很容易发生。而惟独太阴病的下利不伴随口渴,因此,这个不渴就具有特异性,对太阴病就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3)藏寒

  太阴的许多病变都与藏寒有极大的关系,所以,277 条明确指出:“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藏寒对太阴各方面的性用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载物的性用会受影响,资生万物的性用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太阴提纲条文所提到的诸证都与藏寒有直接关系。《内经》云“藏寒生满病”,而太阴提纲条文的第一个证就是“腹满”,这一方面说明了藏寒与太阴病的密切关系,另方面也说明了《伤寒论》条文的叙证次第是有严格把握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现在研究《伤寒论》的人太不注重这个问题,条文的次序可以任意改动,因此,对每一条文孰证在先孰证在后也就根本不在意了。

  太阴病为什么藏寒,我们在第三章曾作过专门讨论,大家可以参考前面的内容。藏为什么寒?当然是藏的阳气太少了。阳是主温煦的,阳少了自然就不温,这就是藏寒。因此,我们讨论引起藏寒的因素,应该围绕着阳气来谈。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① 素体关系

  素体因素也就是先天的因素,父母媾精的时候给你的阳气就少,所以生出来以后阳气自然就弱。阳气弱,藏就会寒,这一种藏寒比较难办。因为先天的因素你没法改变,你只有通过后天来调理。后天也就是太阴,也就是脾胃。所以,藏寒的问题放到太阴篇来讨论是有特殊意义的。

  ② 嗜食寒凉

  这是后天的因素,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南方人。南方人,像是南宁人,动不动就讲上火,你看 10 个病人,有 9个都说火气大。这个也热气,那个也热气,都不能吃。能吃什么呢?就能吃寒凉的东西、清火的东西。而现在要吃寒凉非常方便,打开冰箱就是了。所以,我说冰箱造出来有一半的功,一半的过。我们好不容易养就这一团阳气,让这个寒凉的、冰冷的东西下去就给糟蹋了。(善护这一团真阳!)我在门诊看病,对上述的问题体会很深。病人只要是本地人,有80%~90% 平常都在喝凉茶。有的病人已经虚寒得很厉害了,用附子尚恐不及,可病人还在喝凉茶,医生还在清热。看到这样的情况,真是十分痛心。

  造成上述的局面,很显然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病人的医学知识太贫乏,这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医学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医生,医生根本弄不清阴阳,也跟着病人凑热闹。切勿人云亦云。病人说热,他就跟着清热,也不管脉证是否真的有热。是热是寒、是实是虚这是要有实据的。不能光听病人的一面之词。现在确实有很多的人稍吃一点煎炒就咽喉痛,就鼻出血,这是不是真的有火热呢?这个也还得看舌脉,看是否真的有火热的证据。我曾经在前面举过一个例子,久旱的土地本身很干,很需要水,可是我们把水淋下去以后它却不吸收,水又从旁边流走了。看起来好像是土里面的水太多了,满出来了,可实际上干得很,一点水都没有渗下去。为什么呢?土地太板结了,土一点也不松动,所以它不吸水。对这一点农民非常有经验,对久旱的土地,对板结的土地,要淋水前必须先松土。先把土的“经络”疏通,“经络”疏通了,再一淋水,它就全部吸收了,再也不漫溢出来。

  人的情况也是这样,你吃一点油炸的东西就上火,甚至闻到一些油炸的东西也上火,上火了——不要轻易吃凉药。是不是你体内的火太多了?阳气太旺了?实际往往不是这么回事。是你的经络堵了,气血不通了。经络不通,这就像上面的淋水一样,稍微淋一点,它就会漫出来。所以,稍微吃一点油炸你就咽喉痛。咽喉痛了,病人认为热,医生也当成热,于是就用寒凉,就打青霉素。殊不知寒则凝滞,寒凉下去,青霉素下去,经络只会越来越堵,越来越不通。就这样三五年,七八年,甚至十余年,寒凉的药还在用,可是这个“火”照“上”不误。真是苦海无边,迷不知返啊!

  我们看临床上的这类“上火”病人,有几个见得到火热的真凭实据呢?大多数没有!舌脉上反映的多是一派虚寒景象。这个时候你给他用温药,附子、干姜、肉桂放胆用去。温热药下去,经络的凝滞温通了,松动了,再多的“火”它也能吸纳。加上真水不寒,汞火不飞。再去吃油炸,再去打火锅,怎么就没事了呢?

  清末名医郑钦安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因此,作中医的应该在阴阳寒热的辨识上下功夫。如果阴阳识不清,寒热辨不准,没有热你去清热,结果受害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阳气。阳气的功用大家应该知道,特别是《素问•生气通天论》讲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为了一个咽喉痛把阳气损伤了,这个代价就太惨重了。

  现在有不少的人喜欢中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中医药没有副作用。中医的副作用。而做中医的本身也这样认为。我是坚决反对这种认识的,我以为中医的副作用可能比西医还大。何以见得?因为西医的副作用很容易识别,每一药物有什么副作用它会清楚地告诉你。青霉素容易导致过敏,它提醒你必须做皮试。利福平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这就告诉你要定期做肝肾检查,以便对有可能出现的肝肾功能损害作及时的处理。可中医呢?中医披着一层没有副作用的外衣,什么都可以用,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这是草菅人命。如果把阳气耗损了,这个副作用就不仅仅是肝肾损害的问题,而是要折寿的问题。中医治病是以偏救弊,用寒去治热,用热去治寒。热者寒之,前提是真正有热,你才用寒。如果没有热,你也用寒,那结果会怎样呢?这就是《内经》说的“久而气增,夭之由也”。所以,诸位能说中医没有副作用吗?中医的副作用太可怕了!要不然古人怎么会说“庸医杀人不用刀”呢。你要想做中医,尤其想做一个好的中医,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含糊。这是由寒凉引出的一段话,这个问题不但患者要注意,医生尤其要注意。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③ 烦劳太过

  《内经》讲:“阳气者,烦劳则张。”这个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弛张,就是向外,就是发泄释放。前面我们曾经讲过,太阴一个很重要的功用就是开。太阴一开,阳气就入内,阳气入内以后,不但温养藏府,而且得到休养生息。倘若烦劳,则阳气必外张而不得入内,不得入内则阳不蓄养,久之亦亏虚而藏寒。故烦劳太过者,阳气多易亏损。此亦与太阴开机障碍相关。

  ④ 作息非时

  阳气的耗损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没有吃生冷、没有吃寒凉,会不会造成阳气损伤呢?同样会的。比如我们作息非时,也可以成为耗损阳气的一个原因。前面曾谈到“冬三月,此谓闭藏”,在这样一个闭藏的时期,我们的作息也要与它相应。就是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如果冬三月,天地在闭藏,你不闭藏。你还是很晚睡觉,那这个阳气就得不到应有的蓄养,得不到蓄养当然就会亏损。阳气亏损了自然会藏寒,藏寒了就会导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发生。

  诸位应该清楚,饮食靠什么来消化呢?靠阳气来消化。现在相当多的医生碰到病人“食不下”只会用山楂、麦芽、神曲,这些药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在的确有食滞的情况下,用上这些药是会很见效的。可是如果不是食滞,这个舌脉根本不是食滞的舌脉,而是一个阳虚的舌脉,藏寒的舌脉,那这个“食不下”就不是上述这些消导药所能解决。这个时候必须温养阳气,必须用理中汤一类。理中汤下去,阳气起来了,病人自然就胃口大开。

  (4)谏议之官 将脾定为谏议之官真是太重要了。

  谏议之官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中,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曾经谈到十一个官,即“心者,君主之官”、“肺者,相傅之官”、“肝者,将军之官”、“胆者,中正之官”、“膻中者,臣使之官”、“脾胃者,仓廪之官”、“大肠者,传道之官”、“小肠者,受盛之官”、“肾者,作强之官”、“三焦者,决渎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在这十一官里,除脾胃外,都是单独谈。惟到“仓廪之官”的时候,将脾胃合起来了。合起谈,脾胃各自的功能特性就不容易区分。所以,到《素问•刺法论》里,就将脾胃的官位区别开了。原来的“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继续由胃来担当,而脾则定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将脾定为“谏议之官”真是太重要了,单是脾家的这一定位,你就应该知道《刺法论》非等闲之论。切莫以为其为遗篇而小视之,若轻视此论,那就当面错过了。谏议为古官名,后称谏议大夫。何为谏?《说文》徐注曰:“谏者,多别善恶以陈于君。”所以,谏议之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位,他享有特权,可以将任何的善恶之事直接面禀君王。有了谏议之官,君王就不会被蒙在鼓里,就不会因一面之词而作出错误的决断。也就是有了这个谏议之官,君主才会真正的神而明之,才不会做昏君。这就是所谓的“知周出焉”。所以,这个“知周”实际上是针对“君主之官”而言的。《易•系辞》所云“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君王要想没有过失,要想真正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就要靠这个“谏议之官”。

  通过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应该对“谏议之官”的意义有所了解。人的生命,乃至国家的兴衰,虽系于“君主之官”,然而君主却要仰仗“谏议”方能神明,方能知周,从而道济天下无有过失。可见这个“谏议”的官位非同寻常,不是小可之辈能够担当的。要担当这个非常之位,至少得有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要正直,不正无以明是非,无以别善恶,故《广雅》释谏为“正也”;第二必须重义,倘无义薄云天之气概,你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时时想着要保乌纱,那这个谏议就名存实亡。《旧唐书•职官志》言:“凡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要是没有这个义,就是一谏也难以做到;第三就是要有大度,要大公无私。如果你的亲朋好友,如果是给过你好处的人,他有恶你也不谏;如果是你的怨敌,你就无事生非,那这个“谏”也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9: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谏议之官”的三个基本条件回看《素问》的“刺法论”,就知道“谏议”的这个官位非脾莫属。因为只有脾具备这些条件。脾属坤土,具坤之性。我们翻开《周易》,其坤卦之六二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何为“直方大”呢?其后之象云:“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由此“直方大”,则知脾为“谏议之官”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又,坤卦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杀其君,子杀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积者,言坤厚载物也。故非坤无以言积。然而这个“积”有善与不善的区别,积善则有余庆,积不善则有余殃。臣杀其君,子杀其父,虽是骇人听闻的事。但却非一朝一夕所能造就。这个事看起来像是突发的偶然事件,但实际上却有一个必然的渐进积累的过程。可为什么没有在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及早发现呢?由“辩之不早辩也”。而这里讲的“辩”很显然就是一个“谏议”的过程。

  在坤卦里讨论“臣杀其君,子杀其父”,在坤卦里讨论“辩之不早辩”。这一联系起来,实在就是《素问•刺法论》里讲“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的最好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要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那就必须保证这个“谏议”的职责随时发挥作用。而作为我们身体呢?这个“臣杀其君,子杀其父”,当然就是指的那些暴病、坏病、恶病。像现在讲的癌症、恶性肿瘤,这个病被突然发现,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其实不然。正如坤卦所云:“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但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由来者渐”的过程中,机体没能识别,没能发现,没能及时予以处理,而等其殃成大祸呢?这就是因为“谏议之官”失去了作用的缘故。

  恶性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分化所致,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疾病呢?现代医学把它归结为免疫的问题。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其一是免疫防御功能;其二是免疫稳定功能;其三呢?就是免疫监视功能。如果免疫监视的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就能及时识别出机体异常分化的细胞,并通过各种途径,启动各项功能来清除和调整这些异常细胞,从而杜绝肿瘤疾病的发生。这样一个“免疫监视”作用其实与“谏议之官”的作用非常相似。《刺法论》为我们作出了脾的特殊定位,而坤卦为这个特殊定位的意义作了很具体的描述,再结合现代的免疫科学,我想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上应该大有文章可做。目前,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这些病人在接受各种治疗后,需要解决的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复发问题。肿瘤防治的突破口。怎么杜绝肿瘤的复发呢?在西医要求诸免疫,在免疫上下功夫。那么中医呢?我想作为“谏议之官”的脾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我们在新世纪里学习经典,在新世纪里研究《伤寒论》,会不会有一些新的收获呢?通过太阴篇的讨论,大家应该有所感受。前面谈到经典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历久弥新,就是说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你再新的研究,再尖端的课题,都可以在经典里找到落身处。就看你有没有悟性,就看你敢不敢承当。不敢承当,当然就失之交臂了。所以,传统与现代,诸位不要看绝对了。两者往往是相依而行。传统不离现代,现在是 21世纪,传统必须要适应现代、服务现代,乃至于最大限度地影响现代、引导现代。这一点搞传统的必须牢牢记住,这也是传统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如果不弄清这个所在,还是抱着长袍马褂、之乎者也不放,那这个传统还有什么意义。同样,现代又何尝离开过传统,只因我们先入为主,把传统看得太低了,所以,不自明,不自知,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亦是孔圣所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