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之为性,降则通畅,升则堙郁,郁则苔生,
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
郁于土,则苔黄,
郁于金,则苔白,
火盛而金燥,则舌苔白涩,
火衰而金寒,则舌苔白滑,
火衰而土湿,则舌苔黄滑,
火盛而土燥,则舌苔黄涩。
五行之理,旺则侮其所不胜,衰则见侮于所胜。
水者,火之敌,
水胜而火负,则苔黑而滑,
水负而火胜,则苔黑而涩。
凡光精滋润者,皆火衰而寒凝,
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结也。
卢崇汉是这样讲的:
舌有齿痕,是水湿壅滞的一个铁的指征;
白滑苔,是阳虚失于温化的一个表现;
白腻苔,是阳虚寒湿阻滞于下焦的一个表现;
苔底为白苔,上面罩着一层黄胎,是阳郁日久化热。虽然是化热,但是本质仍是阳虚。
这是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抄的:
舌色絳紅,中有黃胎者,是胃間兼有熱滯。
[ Last edited by hillman on 2006/12/16 at 11: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