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126|回复: 5

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作用
铁佛郎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与腰椎慢性损伤和退行性变有关。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8月运用针灸、理疗和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针灸对本症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78例,其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22~75岁,平均44岁。(44±13.31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2年;两侧腰腿痛26例,一侧腰腿痛52例;伴有肢体麻木9例;间歇性跛行7例;所有病人均有腰椎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CT检查阳性69例,MRI检查阳性17例;L1,2间盘突出3例,L3,4者8例,L4,5者21例,L5S1者19例,L3,4,5者7例,L4,5S1者14例,L3,4,5S1者6例,其中4例合并腰椎管狭窄;随机将以上病例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31例均予①针灸治疗:针灸处方:主穴:后溪,环跳,昆仑,足三里,太溪,病变节段夹脊或俞穴;配穴:三阴交,委中,风市,阳陵泉,承山,阿是穴。根据患者情况,选单侧或双侧穴位,每次选8~10穴。进针得气后,按后溪-环跳、后溪-昆仑或配对夹脊穴接一组针灸治疗仪导线,予疏密波,耐受量,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15天一个疗程。②针灸治疗前,给患者做超短波理疗,腰部上下对置或腰腿部并置,温热量,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10天一个疗程。③药物治疗:扶他林片25mg/次,每天二次,服用10天。云南白药胶囊2粒/次,每天2-3次;仙灵骨葆胶囊2粒/次,每天2-3次,服用15天。多数患者一个疗程有效,若需继续治疗,其间停5天。一般不超过二个疗程。对照组,除针灸治疗外,均同治疗组。
2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腰腿部活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70 o以上,能恢复原来工作。显效:腰腿部活动正常或基本正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疲劳后可出现轻微疼痛。有效: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受限,可以参加轻工作。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较少。
3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  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9        13(33.33)          18(46.15)            5(12.82)    3(7.69)      36(92.30)
对照组     39            6(15.38)     13(33.33)    12(30.77)   8(20.51)    31(79.49)
合  计      78        19         31            17            11            67(85.89)
X2= 8.5488;0.05>P>0.01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于腰痛范畴,考《内经》、《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中医针灸典籍,治疗腰痛症的有效穴位逾百十个[1],然而哪些穴位和穴位组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好,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脊椎与人体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足太阳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足少阴经“贯脊”;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脊”;足太阴之筋“其内者着于脊”;足少阴之筋“循膂内挟脊”;督脉“贯脊属肾”“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故腰痛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及筋经有关。故选夹脊穴,膀胱经的背腧穴、委中、承山、昆仑及肾经的太溪穴治疗。
夹脊穴,与督脉临近,靠近脊椎,故夹脊穴可通调督脉,通利关节,调节全身脏腑气血,善治腰脊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气海俞在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关元俞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小肠俞平第1骶后孔;膀胱俞平第2骶后孔,均可治疗腰痛。
太溪,足少阴肾经原穴。肾水出涌泉,过然谷,聚流而成太溪。可滋肾阴,壮元阳,利三焦,补命火,理胞宫,补肝肾,强腰膝,补肾培元,治腰脊背痛,足寒,下肢无力等。
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行,有宣通太阳经气,消肿止痛,散瘀滞,行气血,解肌通络,壮筋骨,健腰膝,强腰补肾。太溪—昆仑可相互透刺。
我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及疼痛放射部位,除了与夹脊、足太阳膀胱经非常密切外,还与足阳明经及足少阳胆经在下肢的循行非常一致。故此选用了足少阳经的环跳、风市、阳陵泉、足阳明经的足三里等。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之一。强壮要穴。主培中补元,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祛邪防病。可治疗下肢痿痹,腰痛不得俯仰等。《灵素·四时气》载:“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玉龙歌》曰:“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
环跳,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强健腰膝,宣痹止痛之效。后溪-环跳,出自《百症赋》:“后溪、环跳,腿痛刺而即轻”。二者伍用疏经通络,通痹止痛之功益彰。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脉气所注,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善治腰脊病痛,与阳跷申脉穴相通,疏调太阳膀胱气机,有宁神通阳,清热利湿,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之功效。《拦江赋》曰:“后溪专治督脉病”。
上述诸穴伍用,远取近取相结合,共奏宣痹止痛、通经活络、调理气血、强健腰膝、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使腰椎间盘突出之病痛得以消除。
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与腰椎慢性损伤和退行性变有关。局部的免疫性炎症、创伤性炎症、缺血性炎症和神经根的水肿压迫等参与发病[2]。中医认为与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湿劳损等有关。故选扶他林片来消炎镇痛;用云南白药胶囊活血化淤止痛,同时对抗扶他林的胃肠道副作用;取仙灵骨葆胶囊壮腰健肾、强筋壮骨。而超短波理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辅助采用针灸治疗较对照组疗效优的因素,除了中医认为的针灸通过经络的局部和全身调节作用外,针灸可以促使体内分泌内啡肽等神经体液镇痛因子,对急慢性疼痛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针灸可以调节机体免疫,起到消炎的作用[3];针灸尚可能直接通过促进损伤组织(尤其是神经组织)修复而发挥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广新、曲延华.疼痛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18
[2]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第一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61~471
发表于 2007/8/29 1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这种正规论文式的文章总是没有看下去的决心,呵呵,不知道坛子里其他朋友有没有这个不良习惯!呵呵,倒是很喜欢中里巴人那种信手拈来的经验之谈。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0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守真堂主 的帖子

哈哈,正规军也可以学学游击战,游击队也应该搞点军事训练撒。
发表于 2009/7/16 17: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论文,99%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编就的!
发表于 2011/5/29 21: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值得一看。
发表于 2012/11/15 15: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重点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