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桂亮邮箱

《金针探秘》系列及略评蒋氏大小周天针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9 07: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先生的答复!

我决定去试一试针刺.希望在针刺的帮助下, 能够不再依赖人工激素.

以后会将练功和针刺的情况写出, 还请先生指点! 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疑难杂症的机会吧!

再次拜谢先生!
发表于 2007/1/29 08: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54楼3wxing朋友的建议!

我也希望可以求诊于倪医师. 但针刺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不是一,两天的时间就解决问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还没有足够的假期去佛州治疗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6: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针探秘十九

金针探秘十九


论《内经》、《伤寒》关系


其实我们所探讨的是《内经》与《伤寒论》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他某氏意气之争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中,抛开针与药,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实质性的东西,研究的是《内经》理论与《伤寒》理论的撞击和共鸣,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刻的剖析蒋氏针法理论与<伤寒>理论的共同点和欠缺之处。

如何看待《内经》与《伤寒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能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医辨证理论,笔者认为《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为本体,而《伤寒论》是将从中医理论提炼升华,形成了辨证论治的体系,去真正系统性的去治疗疾病。因此《内经》为体《伤寒论>为用,所以研究中医必须同时深入研究《内经》与《伤寒论》,不应该顾此失彼,才能达到全面的体用结合。

比如病人患病,如果依靠自己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正气)无法恢复,那么他的病情转化方向必定是由浅至深影响到五脏六腑极其相关联的十二经络。中医的诊断核心是察其外而知其内,这就需要扎实的《内经》理论基础,而疾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外而内,而疾病在经络中的传变也必定有其规律性,当然五脏六腑的传变也是如此。而《伤寒论》就是总结了这些规律性,张仲景就是从他当时伤寒肆虐中的背景中,从伤寒入手根据伤寒发展规律,依照《内经》理论,创造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巨著,而笔者认为《伤寒论》最大特点就是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其变化贯穿了五脏六腑极其相关联的十二经络,所以《伤寒论》不仅能够治疗伤寒,也能治疗各种疾病和杂证。

笔者谈到《伤寒论》的系统的治疗和丝丝入扣的变化,不但贯穿了六经辨证和传变的整个过程,它以六经为病为提纲,其提纲又将人身表里分为六大证型,而且每个证型都有进退变化,环环相连,并且对于太过或不及都有相应的挽救弥补的变化方法。

例如: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还有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另外还有阳明病脉症大小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此三承气汤丝丝入扣的变化等等,在《伤寒论》巨著中比比皆是。因此正是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理论精华,并且融合了脏腑、经络、气化理论建立了完整、完善的辨证理论体系。历代医家无不倾心折服,也未见有谁能超越此范畴,可谓光耀千古。反观蒋老刻意否定《伤寒论》是无知的表现,只能说明他没有认真的去领会其精华,蒋老针法虽有一定的见地,但缺少的就是《伤寒论》中的系统的变化,蒋老的针法只是适合经络敏感者,难道不是经络敏感者就没有办法了吗?其实只要在能得气的情况下,就应该有办法达到好的疗效。另外蒋老的治神针法,笔者认为蒋老应该少用。毕竟这是比较消耗自己先头及后天精气神的针法。

针药虽殊,其理则一。虽然在用针和用药是二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它们的中医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及用药准则,用针的原理也是如此,难道能超越六经辨证的体系吗?所以我们用针也应该有进退变化,按照《伤寒论》的辨证体系进退自如,层层推进,变化则丝丝入扣,这样才能真正领会《伤寒论》的精神,形成与《伤寒论》相呼应的系统性的针法。

针药虽殊,其理则一,是指针灸与中药虽然是中医治疗的不同手段,但他们的中医理论与辨证是一致的,与西医无关。《内经》中虽然言针灸十之七八,但更多的是讲解中医理论根源,讲解古人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从长期观察实践中摸索出《内经》中的中医理论,所以笔者一直谈到《内经》是中医的根源,而张仲景《伤寒论》,则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和用药准则。这就是张仲景<伤寒论>的二个伟大创建。内经讲补泻,也必须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针灸理论如果能结合伤寒六经规律,则使针法更加有规律可循,使自己中医理论更加扎实,能分析抓住疾病的进退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应该融合<伤寒论>的辨证思维,能了解分析疾病进退规律,再结合针法使自己的针法也形成系统的进退变化。

笔者的本意就是应该将《内经》理论及其针法和《伤寒论》六经辨证系统有机的融合起来,以《内经》开、阖、枢理论来形成表有阴阳、里有阴阳、半表半里有阴阳的三阴三阳证型。张仲景正是发现了这一规律,进而结合六经六气奥义。由生理寻病理、由病理探病机、由病机摸病情、由病情落实到病位,创造性的提出六经辨证,由此把脏腑、经络及其所产生的气化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千姿百态的辨脉证,作了生理及病理的高度概括,究其根源仍离不开<内经>的理论及五运六气之气化。

蒋老看了笔者的系列文章后,曾来电交流,笔者就以此帖(笔者与解兄的探讨)来提示蒋老,希望蒋老通过此文,能形成有系统变化的针法,这样就不会被所谓经络不敏感者所难倒。

其实究其根源无所谓敏感不敏感,其实多想一下,为什么年轻者都是敏感者,年纪老者为何大多是不敏感者,疑惑自解。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


浅述整体系统针法

整体系统针法是笔者这些年倾尽心血所研究出来的针法精华。什么是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整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它以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和调控性作为基本原则,实现整体最优化为目的的。系统方法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只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人类科学研究成果,但系统方法的思想及其运用,在古代已经存在。近年来许多中医研究学者指出,《内经》创建的中医学理论和理论体系含有丰富的系统方法内容。虽说中医理论体系是由《内经》创建的,但其结构形式和基本内容却隐含在《内经》各篇之中,需要分析归纳整理;整体系统针法正是将《内经》中整体系统方法融会贯通于针道之中,不是简单的某穴治疗某病,而是通过穴位的组合配伍,启动人体自身调节机能来治疗疾病。这就是“配穴布阵,整体调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系统针法形成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笔者细致的观察以及扎实的中医理论为基础,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特别是运用了古代辨证法的哲学为指导,加以精细的分析,以求达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层次。其中的艰难痛苦和付出的代价,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但同时也造就了整体系统针法的经验,知识,理论,实践的客观真实性。有人责难中医治疗疾病经不起重复,针灸的手法“烧山火,透天凉,气至病所”也是经不起重复。笔者认为这是错误的理解,只是因为中医针灸还没有提升到完全整体系统的科学化。以笔者这些年的实践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气至病所”这些手法完全可以在整体系统针法中进行反复的重复,这就是整体系统针法独具特色之处。
整体系统针法融合了中医藏象,经络,气化及丹道理论为一体,并对历代各家针灸穴位处方进行整理,最终研究出攻守兼备的九套针方。整体系统针法的针方彼此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首尾相接,最终打通全身经脉。但其理论依据和建构模式仍以中医学的元气论和命门学说为根本,培养肾中元气为核心。通过针法培养先天元气,直至元气充足二肾发热之时,再以整体元气力量攻击患处,立于不败之地。中医的气化理论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组成之和,而整体是有天一生水先天元气所发。所以整体系统针法将养生治病合二为一,完成了针灸学的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
近代所谓的科学化,即是将归纳法和推演法结合起来。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中医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而推演法的一个精髓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整体系统针法却将此二者进行了结合,传统上医治疗疾病,诊病辨证施以针药,形成了一种谨慎小心,却又如将帅临敌,大胆布阵攻守的心理习惯。即所谓“用针如用兵”论。“胆大心细,智圆行方”,是兵家的谋略和用兵原则。临病如临阵,用药(针)如用兵,最好地概括了医家的心理。用药(针)之难,恰如用兵用权之难。又如张景岳,武夫出身,《景岳全书》中竟以古方八略,八阵等用兵之道为用药准则。整体系统针法更注重配穴布阵,环环相连。通过经络从整体观去分析和归纳各个环节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由于经络的变动,疾病的产生有虚有实。有高有下,而散于经络,分配五藏。因此必须根据经络反映推求其原因和性质,诊查其部位和变化。外邪必先通过经络进入五藏层递而入内,在针灸过程中也必定历五藏通过经络层递而出。此传送之次序也,因此这种传送之次序也有其规律性。笔者就是通过这种规律性而研究出整体系统针法,而每一路针法都有其侧重点之纲领,却又留有灵活的变化的余地,主次次序是万万不能颠倒。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仲景完成了六经辨证的系统化。即任何疾病都可以按照六经辨证的系统分类进行诊断治疗,虽然各种疾病症状千变万化,但仍不出六经辨证体系范围之内。而近代针灸发展是快餐文化,只求速效。最好能找到哪个速效穴,以至于穴位发明越来越多,根本谈不上有“用针如用兵”的心理准备,更不会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临证态度了,所以针灸必须向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发展。笔者对历代针灸处方进行了整理和研究,虽然针灸配穴处方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却没有提升到整体系统的高度,也就是没有一条主线将穴位的攻守结合起来,形成整体阵方。整体系统针法先以扶正守中为核心,立于不败。再在其基础上进行扶正祛邪,达到攻守平衡兼备。先由外而内步步为营,再以整体之力形成合围之势,将邪气完全排尽。最终打通全身经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完成了针灸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学习针灸之术,必定要研究到经脉科学。它是古代医家以针灸为手段治疗疾病的实践中,在观察和运用经脉现象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及基与疾病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医学。因此在针灸过程中必须出现经脉循行感觉(气至病所)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内经》中虽然有阴阳二十五人不尽相同,所以针下也各不一致,我们可以认为阴阳二十五人是一种阴阳不平衡的病态。犹如丹道修炼,虽然各人体质差异并不相同,但只要得到口诀心法,再加上持之以恒,最终都能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而且能够经得起反复的重复。而整体系统针法也融合丹道理论于其中,同样能使不同体质者,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而且整体系统针法的治疗过程中,“烧山火,透天凉,气至病所”这些手法的感觉,必定也必须反复在过程中重复。因为笔者的取穴方法都以五俞穴为主,如果做不出手法,就根本谈不上是整体系统针法。
自笔者所写《金针探秘》系列文章以来,许多朋友都希望与笔者能进一步探讨针法。只是整体系统针法仍在整理之中,故一直闭门研究,故没有和朋友做深一步的探讨。直至看到木人经脉图,才豁然开朗,从真正意义上完善了整体系统针法。整体系统针法在这些年的研究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完全依靠四诊所得的信息和患者的经脉循行感觉,来探察内部的阴阳平和的状态或偏倾的程度,性质。在摸索整体系统针法中,在几次针灸后通过患者的反映,就需要重新调整以为适宜。经过了反复的归纳分析,提取精华,才真正创建了整体系统针法体系。所以笔者一直强调中医理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依据,如何进行这种经验性的尝试,验证。正是这种中医学的最原始基本的方法,才保持了中医旺盛的生命力,检验愈成熟,可靠性也愈大。所以中医针灸必须实现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才能代表中医的真正生命力。欧几里得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也许整体系统针法已经符合了这个支点的要求。借用《经脉医学》书中最后一句话“沉睡千年而一朝复苏的中国古代经脉医学,它将在这场中医学革命中重现辉煌!”。
作者:桂亮
   
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


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
当今中医药针灸面临了几千年历史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冲击和压力。空谈保持中医药针灸特色,优势都是无济于事的。中国针药必须面对西方科技和西医发展的速度和气势,面对它汹涌猛烈的冲击。中医针药需要改造,综合,提升自身固有的理论。更要将这些完善的理论运用在临床实践中,以适应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需要。
自笔者的《金针探秘》系列一文登出,许多友人希望笔者能够将具体针法进行传授普渡。笔者并非保守守旧之人,只是觉得时机并未成熟,因为整体系统针法(以下简称整体针法)仍在实验实践阶段。直至今时经过反复实验实践完善,终于彻底圆满完成了整体针法,才算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具备。但对于针道精微之处必须口授心传,文字很难写得清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加深,仍觉有守秘密的必要。要想达到普渡的结果,先要独立自成一派,需要本派针法的优势是其他针法所不具备的,也不是其他针法门派所能知所能言,而后才有独立的资格,将来不断的推广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人民。若完全公开,我等针法之优点和特长他人都以明白,就不能成立门派。而且若完全公开,笔者的多年的研究,经历的苦难就显得毫无意义,他人也将视为无足轻重,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在当今中医针灸的严峻情势下,各种针法泛滥成灾。大多数所谓的针法脱离了《内经》的宗旨,或将《内经》著作断章取义,或脱离《内经》著作凭空想象发明,完全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经不起理论的推敲。研究学术,首先要读书明理,学理不明如夜行无灯,待学理透彻之后,方法一说便知。而这些所谓的针法创始人,不能重其本,顾其末,查其源,问其流;反而混淆后学者之视听,使后学茫然无所知盲目跟从。由于没有完善的中医理论为支撑,这些新针法不能成为一套有理论有实践的系统性针法,以至于各执一端使针道日趋衰败。所以这些所谓新针法的创造者们其实是针灸界的罪人,他们不去认真探索《内经》针法的奥秘,只知道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却没有实质性的研究。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正本清源,笔者将多年研究《内经》针法之心得体会及师承针法包括殷铁珊殷氏针法和单氏针法,一并公诸同好,以正视听。笔者认为这些年所研究的针法,能够独当一面,自成一体。特别是子午流注针法和整体针法,已经完成了科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九套针法可以分可以合,分则也可针对性治疗疾病,合则层层递进形成整体,因此有能力有水平自成一派。整体系统针法解决了在针灸过程中几个主要问题:1打破了经络敏感人与不敏感人之间的界限,运用整体针法可以使不经络敏感人转化成敏感人。2传统中医和经络中的“气”属于哲学范畴,而运用整体系统针法可以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经络之气在体内流通的感觉。3整体针法是真正的丹道筑基针法,它以中医命门学说和丹道先天元气为核心进行培补,直至二肾发热,完成丹道筑基,最终一气贯通真正的丹道周天。4在运用整体针法中,每个人都能同时体会“烧山火,透天凉和气至病所”等手法感觉。
  师承授受是古代中医的一种传统的教育形式,也是《黄帝内经》中教育的唯一形式,它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是教师课徒的经验之谈。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学习内容集中,能较快地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度。而且在师承教育过程中进行答疑解惑,发现疑问,再向老师提出质疑,进行切磋辩难,这种教学的方法,可使学习者记忆深刻,终身受益。这种教育方法最终使学者达到“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的直观形象化教学的境地,是任何其他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和相提并论的。所以笔者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进行尝试性的培养一批针灸精英,来将本派发扬光大造福天下。另外笔者也有一些想法,就是各个针灸流派在研究《内经》的基础上进行切磋,从而产生新的针灸理论体系。而笔者的整体针法则属于抛砖引玉,希望能产生更新更系统的针法来替代整体针法,只有这样才能使针灸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正道上。而对于想要进入本系统者,笔者也有几点要求。
1对于针道立志上进者,但苦无根基,可先阅读《金针探秘》系列,不必急于求学,可先来电交流探讨。
2对于《金针探秘》有相当认识者,而欲再求深造者,须正式归入本门系统,方可为他详细解说。
3若其人自尊自满,不虚心谦下,只想得便宜,则不可进本系统。
4若其人江湖习气,与我辈性情不投,虽有谦虚之态度,也不能进入本系统。
5如归人本系统则先拜师后须立誓:不得妄传匪人。
6如进入本系统后,笔者将长期指导学徒临床实践,帮助学徒在实践中克服困难。
笔者也深知,要想独立自成一派也非易事。任何事情都是开头最难,如能走出这一步,也是走出普度的第一步,更是走出突破和完善针灸理论实践的第一步,这一步代表中医针灸的真正生命力。
作者;桂亮
电话:0512-67171772或013013790108
发表于 2007/10/31 22: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谢谢!
发表于 2007/11/1 10: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您的邮箱好象不对,我发的邮件都退回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5: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原帖由 人生观价值观 于 2007/11/1 09:10 发表
老师,您的邮箱好象不对,我发的邮件都退回来了.

回复:
您可直接来电联系交流.电话:0512-67171772或013013790108
                                                                                           谢谢
                                                                                                           桂亮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17: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针探秘之与蒋维明学生切磋探讨记录
近来笔者巧合与蒋老学生在网上进行学术交流,虽然探讨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因为笔者的一些提问,蒋老学生有时避而不答,但总体代表了蒋氏针法的理念。笔者认为这样的交流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纯学术的探讨,只有多方位的进行交流探讨,才会有所进步,这的确是学术交流的好开端。以下便是交流之内容,如果再有新增内容,也将继续记录,所以也希望网友们也加入进行交流,以求共同进步。在问答过程中笔者分别以桂和蒋来区分。
蒋回:针道关元穴——蒋维明找到了人体健康的总开关在人体上的几百个穴位中,如果只准你选一个穴位来治病,你选哪个?
在我学习针灸的第一阶段,我肯定选择“合谷”。在我的眼里,“合谷”穴是四总穴歌中的一个穴位,它具有消炎止痛,回阳救逆之功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通过针刺“合谷”穴,可以产生吗啡样物质,对止痛、消炎有显效,而且韩济生用它来戒毒,有人用它来戒烟,可见它功能之大。
在我学习针灸的第二阶段我会选择“足三里”。因为四总穴歌中说“肚腹三里留”,而且一直以来,还有“要得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从补土派的观点来看,而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刺激足三里有调整肠胃的功能,帮助消化吸收,即中医所说的健脾胃,所以我会向朋友们推荐“足三里”。
现在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关元”穴。因为从蒋老师的施治与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治病主要选用“关元”穴,那么他的这种选择是不是科学的呢?但从他的疗效来看,我们不能否认他的这种选择是正确的,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选择的正确性,因为不管是“合谷”还是“足三里”,它都只属于一经,阳明经,但从“关元”所处的位置来看,它处在任脉与督脉所形成的一个圈上,同时又处于绕腰腹一周的带脉这个圈上,而带脉绕腰一周又联系了几乎人身体上的大部分经络,所以“关元”是这个两圈的交汇点,真正的处在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位置上,这也说明了过去养生家、气功家、道家为什么会把“关元”穴称为下丹田,安炉鼎炼内丹的道理。
蒋老师对“关元”穴重要性的认识不是偶然的。我虽然没有问过他为什么要选择“关元”穴,但是我认为这与他相信气功,并修练气功,再结合用针灸打通周天的实践有关。那些只练气功不懂针灸的人和只懂针灸不懂气功的人都不可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桂回:对于关元穴的作用笔者已经在<金针探秘>系列中解释了原因.但如果任何疾病都取关元穴,那就不妙了.如果患者本身元气亏损,如果强行打开那就有脱症的危险.您考虑到了吗?而且打开了关元穴,要元气传到全身各部分,路程这么远力量与能量够吗?只怕是纵火容易救火难.
蒋回:对于你的以上回复,我认为你所说的“强行打开,那就有脱症的危险”,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因为烧山火手法是一种补法,补什么?补正气,所以它本身就有回阳救逆之功效。
其次,它不存在什么强行打开的问题,打不开周天就打不开,说明正气不足以打开,我认为一次打不开周天的人,多次施以这种手法,正气充足了,有可能打开,我本人就不能打通周天,所以正准备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检验这个问题,如果有什么新的收获,一定与大家分享。
桂回:烧山火手法是一种补法,补什么?补正气,请问正气从何而来? 打不开就不打开,请问元气已经启动,打到一半打不开,元气怎样再回到关元处,难到启动以后不用其他方法能自行回来?打不开的标准是什么?就算打开元气走向的规律是什么?笔者想这些都不涉及手法,您应该能够解答吧.而且人体元气并不是无限的,元气启动后元气储藏之处必定空虚,因为元气的能量要打通其他经络.如果患者本身元气不足,为什么不会产生脱症?您自己为什么不能打通周天?您只要多做几次烧山火不就可以了吗?您有没有试过一次针关元打不开,多针几次就能打开的案例?
蒋回:1、烧山火手法是一种补法这个问题,应该好理解。众所周知,针刺的手法有补、泻和平补平泻三种手法,其中的补法就是补正气不足,泻是泻邪气有余。显然,打通周天不是泻邪气,只能是补正气,况且从蒋老师给我用的烧山火手法来看,也确实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不是我想得这么简单,是事实就是如此。
2、至于你所说的元气已经启动,打不通就无法回去,看来是你的思维已经走入死胡同了。这个问题,我给你打个浅显的比方,农民放火烧山时,或因火力太小,或因山上的草木湿度过大,只燃了一小片就熄灭了,我们还需要担心那火该如何烧回去吗?
3、至于你所说的有没有实力回答你的问题,我就不用回答了。你就静静的等待着看吧用不了多久,针灸界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桂回:您还是没有正面回答我提的问题,人体元气是有限的,正气从何而来,烧山火只是启动了元气,并没有增加了元气.其二,您的比喻实在不确切,人体的复杂性远比山上的草木多得多正所谓一发牵动全身,哪能没有连带关系.其三,您只是逃避问题.其实大家只是探讨问题,何必故做神秘呢?
蒋回:针灸治病其实不神秘,就是对人体进行双向调节,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请特别注意是“双向调节”。
我不想把精力花在钻牛角尖的问题上,应该在针灸治病的科学性方面多下功夫,比如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呀?中医治病的本质区别呀?
君不见,方舟子等废医之流是如何侮辱中医的呀,说什么,十二经络是无中生有等等,他们对像《中国针灸》这些权威杂志上的大量的针灸治病的案例、数据视而不见,全部以一个“假”字概之,对中医的理论一概以“空”论之,对中华五千年文化以“虚”言之,总之就是“假”、“空”、“虚”,摧毁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为何这样?不就是我们找不出经络是什么东西吗?所以,只有把经络找出来了,我们才不再郁闷,才能让那些所谓的什么科学搏士、院士为他们在科学上的浅薄而无地自容,他们将永远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
桂回:研究学术必须精益求精,怎样理解“双向调节”,关键是怎样去调节它。好比刀刃一样,即可救人也可杀人,而刀本身只是一器具,主要看谁去运用怎样运用.所以“双向调节”也是人为的调节,并非所有任何人都能来调节的,不然的话就没有水平高底之分了,而笔者所谈到的并非是钻牛角尖的问题,如果元气之根不是在下丹田,又何必取关元穴,而且我们所研究的是实实在在的元气,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怎么可以说是钻牛角尖的问题呢?
蒋回:双向调节是利用经络治疗疾病的独有特色,药物一般是不能做到的,比如,止泻的药物,肯定不能治便秘,反之,治便秘的药物也不能止泻。所以药物对人体是单向调节的。利用经络治病就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足三里就可以在病人腹泻时起止泻的作用,而在病人便秘的时候能起通便的作用。这就是针灸治病之精彩所在,优势所在,而且还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存在抗药性的问题。针灸治病的巨大优越性终将被世人所认识。
经络治病的双向调节有点象汽车的动力一样,当汽车上坡的时候,它起牵引的作用,当汽车下坡时,它又起着制动的作用。
至于你所说的如何双向调节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就能做到这一点。
对于你所说的实实在在的元气的问题。现在还不能回答你,但是,请你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告诉你它的实质是什么,我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说明它。
桂回:蒋老针关元穴目的就是激发打开元气之门,双向调节其实是看各人的水平来调节,例如有的人由于手法不明,虽同样针刺关元穴却达不到激发打开元气之门之效果,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元气不足无法启动元气.所以笔者告诉您蒋老之针法也是以元气为根本,如果离开元气的核心,蒋老也根本无法研究出针法的.手法只是针灸治疗疾病中的一个环节,没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是不行的,如果元气不足再烧山火透天凉也没用的,您自己的情况就说明了这问题,如果不从源头上去找原因,那只能以敏感与不敏感来搪塞,现在蒋老也知道敏感与不敏感,是与元气足与不足有关了.蒋老不管将来发展如何,但目前其针法上仍有其缺陷,笔者也希望他能建立更完善的系统.我们是研究学术之人,以研究针道为己任.蒋老也不是看不起德高望重的邱茂良吗?因为蒋老认为自己的针法远远超过于他,笔者认为这是很正确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某人名声多响声誉多高,就盲目崇拜,我们所要看的是其学术水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到什么程度.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5: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体验整体系统针法
作者:姜廷海
点评:桂亮

本人姜廷海,1968年生,湖北当阳人。自幼体质虚弱,不善运动,不耐劳作,初中毕业前还时有尿床现象,现刚进40,便已精神疲乏,牙齿松动,并已脱落一颗。本人尝自学中医,并有幸考取执业资格,学习颇为勤勉,治病声誉良好。然一日不午休,当日下午和晚上便无精力读书,更无力为人疏方治病。多年来一直想改变自身体质,曾服肾气丸、还少丹等中药,均效不明显。改变体质之难,更甚学医之难也。
从中医网上看到桂亮先生大作,心中极为振奋,决心以身试针,遂不远千里,于2007年11月13日抵达苏州。桂亮先生原计划为本人调理一疗程15天,但本人有事只能进行为期12天的调理,现将针灸过程感受略记录于下,请同道给予指点:
11月13日下午:桂先生说要对本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三天摸底,暂时不一定会有烧山火透天凉感觉,进针不痛,但自觉针下紧涩,行针时痛感明显,留针过程中有不稳定凉热感。
14日上午:无昨天紧涩感觉,但气感也不如昨天。
15日:忘了记录。
16日:每天针之前都排空小便,留针也只一小时。今天膀胱经跳动感觉明显,有小便不能忍之感觉。下午及晚上小便明显增多,其他无任何不适。
需要补充说明一点,本人在二年前骑车摔倒,引起右股骨骨折和右膑骨粉碎性骨折,导致右腿不能正常弯曲。桂先生在针前就说可能会影响疗效,因为动过手术后会影响经脉循行感觉。
17日:忘了记录。
18日:第二次运针后,右手心出汗,右腿同时发凉,左腿发热。桂亮先生说这就是烧山火与透天凉。在留针过程中,右腿继续发凉,涌泉穴处更凉得透骨,就象小时候脚浸在冰水里一样,冷得发痛,二腿温差特别大。
19日:小腹出现了温热感,觉得腰部紧了一圈,人扎实了一些。
20日:今天针灸时,左腿出现明显热感,以涌泉穴周围最明显。右腿感觉膀胱经有气流动感,我疑心是自身压迫所致,就有意识的缩腿,再有意识将气往上收,结果马上感到百会穴剧痒,用手抓了好一阵才好。桂亮先生说针灸时只要全身放松就可以了,不要自作聪明用意识去导引。另有一新感觉是以前气流的跳动都在体表,今天觉得跳动都到了内腔中,二腿没有发凉的感觉了。
21日:留针过程中,双腿同时又有发凉的感觉了,明显感到有气在脚下往上窜,腹内气的运动加强,留针过程中有好几次矢气。
22日:今天针灸改为下午,右腿跳动明显,桂先生说这是元气去打通淤阻所形成的反映。有一瞬间,一股热流同时从双腿冲到脚心。第三次运针后,任脉有明显声响。会阴处有一股大的气流,一下跑到右腹腔内,使得左右二边气压不平衡,好象隔了一层薄膜。这时又感到右腹腔内的气将这一层薄膜冲破了,二面的气压得到了平衡,人就感觉舒服了。第四次运针后,右肋里有气向背后督脉窜动靠近,但始终没有到达督脉。气感很强,仿佛内腔分成了二层,气就在二层之间流动,引起全身颤抖。第五次运针后,左右腿同时有气往上窜,此为第一次正式感觉气往上走,以前大多感觉有气和热往下走沿经络放射。
23日:昨天针后,全身气感明显,一直到深夜,全身也一直在跳动。行针后右腿极其热,腹腔内气动,引起全身震动,右面整条腿都是热的,受伤膝盖部位热更甚。起针前尿意明显。
24日:针后两腿发凉,二侧少阳经同时有热气往上走,右肾有明显热感,后来左肾也有微热感,但范围不如右肾。桂亮先生说二肾有温热感,说明肾中元气得到了补充,初步达到培养元气的疗效。
25日早:因有事缠身,今天中午须回去。桂先生说只能先进行收口,不会有所感觉。留针过程过中,无明显感觉,但尿意仍是很明显。
在这十几次的针灸过程中,我注意到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人比针灸之前瘦了一些,眼睛有力睁得也比前大了,眼光有神了。午睡变得浅,养神半小时,精神也已经恢复,不象以前睡8小时还不够,午睡要睡满近2小时,而且必须是睡熟,否则精力不能恢复。在这次针灸体验及与桂先生的交流过程中,实实在在反复体验了烧山火透天凉和气至病所的手法,与桂先生所写文章是表里如一的。在针灸学习过程中还讨教了一些针灸疑问,皆得到了桂先生的答复,使我的针灸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次苏州之行,比我预想的要满意得多,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明白,也曾在其他地方针灸过。再次感谢桂亮先生的指教,明年必再来苏学习。谢谢桂亮先生。
                                                 当阳后学  姜廷海
                                                      电话:013487258362


桂亮点评医案
姜廷海本身精通中医,去年曾至四川某处体验针法,被归到经络不敏感一类人中。余观其色、听其诉,属于肾阳不足却又湿热内积。必使肾气蒸腾,化其湿热。气化为水则湿气除。针灸前几次,针下紧涩,为湿气流注于四末,气不得行。气不得行,故无经络传导之象。加之肾气不足,故不能鼓动行气。经络是否敏感与元气是否充足有密切联系,只有元气充足了才能使所谓“经络不敏感人”转化为“经络敏感人”。遂以补其元气为核心,在补充元气的过程中,行气感觉也随之出现,使其明显体会到了烧山火透天凉和气至病所等感觉。在针灸过程中,尿意明显是肾气蒸腾化湿热的表现;任脉有反应当为脾主湿运化的结果……皆因辨证思路正确,配穴手法到位,才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比较遗憾的是时间过于仓促,谈不上什么治疗,只能简单的先做些调理。如想达到真正的治疗效果,还需要专门安排时间制定较为详细的治疗方案。
发表于 2007/11/27 17: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桂亮老师您好,本人对中医很感兴趣,特别是针灸,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起?而且,自学有很大的难度,知识又浅,希望老师您可以指点一下,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