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7297|回复: 24

卫气为何“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6 18: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卫气为何“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灵枢、卫气行篇》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问题:一、卫气本质是什;二、什么原因促成卫气“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我的观点:一、卫气本质是现代医学中的“组织部液”;二、《劳动性运动与休息性睡觉》是促成卫气“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的原因。

望各位批驳指正。
发表于 2006/9/27 21: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方法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08: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志一 at 2006/9/27 21:18:
思维方法不对。


愿洗耳恭听先生用“对的思维方法”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我本就是抛砖引玉吗!
发表于 2006/9/29 2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昼出于阴,夜入于阴.
发表于 2006/9/30 07: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陈鑫剑 at 2006/9/26 18:37:
卫气为何“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灵枢、卫气行篇》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问题:一、卫气本质是什;二、什么原因促成卫气“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我的观点:一、卫气本质是现代医学中的“组织部液”;二、《劳动性运动与休息性睡觉》是促成卫气“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的原因。


Originally posted by 陈鑫剑 at 2006/9/29 08:33:

愿洗耳恭听先生用“对的思维方法”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我本就是抛砖引玉吗!



回先生:
        先生认为“卫气本质是现代医学中的‘组织部液’(此处可能是‘组织间液’的笔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道可道,非常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医言的是道而不是器,这也是中医为什么没有向解剖结构深化的根源,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运动规律。而这是否就是中医的不足而需要发展的方面呢?在下认为不是,现代科学也已发展到了信息控制的阶段,输入某种信号以使其发生期望的变化不是比改变或作用其结构更合理更有效吗?况且,对生命而言,只有在不干扰生命过程的情况下才能更准确的把握生命过程。
        《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营卫本为一气,出于脉者为卫,入于脉者为营。昼阴出于阳,营化为卫,故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夜阳入于阴,卫化为营,故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
发表于 2006/9/30 09: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非要按照西医解剖化实物化的观点,卫气不仅包括体液的功能,还包括神经系统的功能。
  正如志一先生所言,中医所讲乃形之上,言其道也。卫气是人阳气整体功能的一种体现,非一两种物质形态所能概括。
  至于西医中的解剖学观点,若非要与中医相结合,那就要考虑的非常全面,要把所有实现卫气功能特点的器官系统都归纳起来才可,不可能用单一的某种物质代替卫气的功能。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志一 at 2006/9/30 07:17:
回先生:
  ...营卫本为一气,出于脉者为卫,入于脉者为营。昼阴出于阳,营化为卫,故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夜阳入于阴,卫化为营,故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


我认为,《营卫本为一气,出于脉者为卫,入于脉者为营》是对灵枢“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的曲解!

先生说“营卫本为一气”还许能凑合以《谷可生出营卫二气》为由,而站住脚。但先生说的“出于脉者为卫”,就与《灵枢“卫不能入脉”》相悖了!因卫就未曾入脉,怎能有“出于脉”的运动过程呢?

卫不能入脉!一旦入脉就不再是“卫”,而转化为病态的“高脂血液”使人表现病症了。
发表于 2006/10/1 15: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先生未能理解阴阳同出而异名,把营卫绝对化了。若要理解中医,还须在阴阳上下工夫。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8: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志一 at 2006/10/1 15:46:
看来先生未能理解阴阳同出而异名,把营卫绝对化了。若要理解中医,还须在阴阳上下工夫。


《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

这是我批驳先生《出于脉者为卫》的依据。

至于我是否未能理解阴阳同出而异名,好象与这个问题没关系吧?!

[ Last edited by 陈鑫剑 on 2006/10/1 at 18:31 ]
发表于 2006/10/2 09: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营卫皆秉气于水谷,得肺气之化,精专者行于经隧谓之营气,剽悍者布散脉外谓之卫气。然则卫不假道于脉何得布散流行?因知脉中非尽为营也;卫气温分肉、肥腠理而无气化乎?是知脉外亦非皆卫也。脉外之气不入于脉则五脏六腑何以受气?此乃“书不尽言”。在下因无专名,而以营指脉中之气,以卫代脉外之气,亦“言不尽意”之语。
    营卫必得合化始能常营不已。见异不见同,难识个中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6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