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037|回复: 5

从六味地黄丸谈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2 08: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朋友问我,她的同学因常年在医院夜班,缺乏睡眠,结果10多年不见,最近变的虚胖,脸色苍白,嘴唇无色,眼圈发黑,医院一查血色素变成了7.1。典型的贫血。可人家结婚几年,很想有自己的孩子,就去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给她开了六味地黄丸,说她老怀不上可能是因为肾虚,需要补补,朋友得知后就来问我。这个朋友虚胖,脾胃不好,贫血,应该考虑从脾胃治疗,改善睡眠,以解决贫血,此时六味地黄丸是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


借此话题,我来讲讲这几种叫人分不清的地黄丸吧!



受广告的影响,弄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肾虚,要补肾,人们几乎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六味地黄丸。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幼科(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哪位家长敢给孩子吃呀)。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其实名声显赫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灵丹,它有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付药。你可能分不清阳虚阴虚,其实判断肾阴虚只要记住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这么一界定,能吃此药的人就不多了。



哪些人不太适合此药呢?那些畏寒怕冷,不喜饮水,睡觉流涎,痰多湿重之人(尤其虚胖的人,脉缓之人(除了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湿寒体质;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容易咯出,并伴有胸脘满闷、呼吸不畅、纳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腹胀消化不良的人),就更不适宜了。

总之,此药无半点壮阳之力,阳虚(肾、脾)之人,绝对忌用;肝火过旺之人,服此药犹如火中添柴,亦不适宜。但平常体质的人,不寒不热,想用此药补一补也未尝不可,那就需在空腹饥饿时,或口干欲饮时,再吃此药,最易吸收且有益无弊。此药还有一些主要管肾阴亏虚的“兄弟姐妹”:


1.      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两药功效相似,后者去肝火的功效略强,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视物不明。还有防治高血压的功效。


2. 麦味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去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止咳嗽)两味药。

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就是经常讲话太多,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也可选用。(慢性咽炎)


3.知柏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知母、黄柏两味去火药,以治疗肾阴虚而又火气偏盛的人。和六味地黄相区别的是,在六味的症状基础上还有头晕耳鸣、咽干腰酸、小便黄赤或浑浊、尿频数而热痛 这是知柏地黄丸的主症 ,特别是小便黄赤。



4.耳聋左慈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上磁石、石菖蒲、五味子。

主治:耳内常闻蝉鸣声(耳鸣),夜间更甚,听力渐差、伴有心烦失眠、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状。适合阴虚型的神经衰弱患者。


下面谈谈肾阳虚的成药: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上肉桂、附子两味大热强阳之药。由于加了两位补肾的热药,许多中医师便把它当成了治疗阳虚症的法宝。只要患者说自己怕冷畏寒,手脚冰凉,腰膝冷痛,或阳痿早泄、倦怠乏力,那十有八九,便会给你开这个药了。其实,这个药对真正阳气虚弱体质的人,百无一效。

这方子的原意为“阴中求阳”,也就是说平常体质的人,由于饮食劳倦等原因,造成了体内的精血(阴)一时性的缺少,而不能及时转化成阳气来温暖四肢,造成一时性的虚寒。或先天体质中阳气略显不足,稍感怕冷,但又不是阴寒无火之人,这样才适用。所以如果总是口干,喜饮热水,而又畏寒怕冷的人,较为对症。


原创: 中里巴人  
来自:http://jinjiduli.blog.hexun.com/5594170_d.html
发表于 2006/9/23 0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味地黄丸只有在没有“阴邪”或“阴茎挺而不倒”的情况才能使用。如果“阴邪”尚存而服之,就会更加助长“阴邪”的实力,使经脉逐渐闭塞,从而使病邪深入并引发重病。
发表于 2011/6/25 06: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老师再像评论六味的兄弟姐妹那样,讲讲肾气丸的亲戚
发表于 2011/6/25 2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中里巴人老师的中医基础知识也不是很扎实。没有把八味丸和六味丸的关系搞清楚。同时也把金匮肾气丸和八味丸混淆了。
发表于 2011/7/4 23: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症下药,小心求证!
发表于 2011/7/11 09: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许多医案,好像都在试,确实难以识证,对证有好处,两副即见效,不对证重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