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昔日孔圣人周游列国,遇二孩童争辨日之远近,童甲说:人所视物者近者大远者小,早晚日大,日中日小,故早晚之时日离人近。童乙说:人之受热,近者热而远者凉,因是早晚凉日中热,故日中之时离人近。孔圣人听后不能复答。
这是二千多年前的故事,尽管我们现在的人能够正确回答童子的问题,但这问题在当时却无法回答,这是由于人们不清楚日大日小的产生机制,故有此惑。
今日的经络争辨,与二千多年前的童子辨日何其相象,说句毫不客气的大话,现在对经络叽叽喳喳的人都象二童一样,既有知又无知。
自即日起,本人将陆续将经穴的深层意义向各位展示,相信诸君读完人体361个经穴的全部解析之后,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各位自有自己的结论。
诸位在阅读本经穴解析时,如有不明之处敬请详读本人在本栏目早些时所发的中医原理之一、之二贴子。
一、手太阴肺经 少气多血
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经脉气血以气向液转化为主。
1 中府 手足太阴之会,肺募。
[别名] 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注:本书中的所有穴名,包括别名皆直接引自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发行的
《腧穴临证指要》一书。)
[穴义] 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
[名解]
1)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
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输送之意。府,脏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
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
3)肺募。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中府穴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经
经脉的起始点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处?这是因为,其一,肺所主的物质为人体中比重最小的气态物,气态物在人体系统中通过运动后它总是向人体系统重力场中的最高位置聚集;其二,从不同的系统角度考察,人体中有多个不同系统层次的重力场对人体中的气态物起着制约作用,有局部的三焦腑重力场,有整体的脊骨重力场,而除人体系统自身的重力场之外还有地球重力场。在以二肾为重力场坐标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场中,离肾最远的胸上外部为最高,在以脊骨中心为人体整体重力场坐标中心的脊骨重力场中,离脊骨最远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从地球重力场来看,人体无论是平趟还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处于三焦腑系统的高位之处。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穴就成了在人体系统及地球系统两个重力场合作用下的最高位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中府穴处聚集并向肺经传输,中府穴也就成为了肺经募穴。)
4)手足太阴之会。中府穴为手足太阴之会,非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
物质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同时具有此二经气血物质的特性,以“手足太阴”名之是为了和其它的交会穴统一说法。(中府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三焦腑中各个脏器的气化之气,它不光包括肺的气化之气,也包括心的气化之气、脾的气化之气和肾的气化之气。由于肺的气化之气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所聚集的肺之气最多。由于脾脏的燥热之故,脾脏气化的气态物中比重较小的部分它也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聚集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中府穴中的气血物质分布是肺气最多,脾气其次,其它脏器的气化之气很少,肾的气化之气最少,它主要体现了肺与脾二脏的气血特性,故称手足太阴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气态物,以肺气和脾气为主,分布为少气多血,即
是气压低、温度高。
[运行规律] 体内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三焦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
[功能作用] 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统向体表系统输送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
营养物质;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的形式来调节改变三焦腑系统和体表系统的温、压状况。
[治法] 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
2 云门
[穴义] 肺经气血由此传输四极。
[名解] 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将穴内的微观物质放大到宏观状态
并以类象的方式来形容本穴气血的特征。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云门名意指肺经气血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传输经穴之外。本穴物质为中府穴传来的水湿气态物,因其从体内的高温区外出体表的低温区,外出至体表后它仍高于体表的环境温度,因此它会继续向云门穴上行。行至云门穴后,此水湿气态物缩合并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云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云状气态物,比中府穴的温度压力要低,所处位置为
肺经气血中的最高点,热能的吸收和扩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运行规律] 气血物质的运行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肺经以外的皮部
传播,一部分以冷缩后的雨状云系循肺经路线传向天府穴。
[功能作用] 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
说明如下: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低、湿度偏大时(此即气虚的状态),由于经脉
内部的气血物质亦不饱满,因此云门穴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不及,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偏多。反之,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高、湿度偏小时(此即气实的状态),由于经脉内部的气血物质饱满有余,因此云门穴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偏多,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不及。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3 天府
[穴义] 输供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于天。
[名解] 天,天部也。府,府宅、门府也。天府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本
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穴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穴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天府。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气态物,其存在形式为雨状云系,比云门穴的温度、压力
要低,所处的天部空间层次也比云门穴的要低。
[运行规律] 气血运行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云门穴传来的雨状云系气态物进一步散热缩合冷
降,化为密度、比重更大的雨状云系并向侠白穴传输,二是随着穴内物质的热散,一部分气化的阳热之气上升于头面的天部。
[功能作用] 承传肺经的气血物质,通过热散的方式传递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天之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4 侠白
[穴义] 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
[名解] 侠,挟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气血物质在经过本穴的变化转变后
所表现出的特征。侠白名意指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府穴传来的雨状云系,由于气血物质不断地远离人体的胸腹高温区,因此水湿云气在本穴处的变化乃是一个散热冷降缩合的过程。由于不断地散热冷降缩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气血物质以雨降的形式从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从皮层降到了肌肉层。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挟挤则下,天部乌云化雨而落由此变得清白之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雨状云系和地之上部的冷降经水。
[运行规律] 天部的雨状云系散热缩合后以雨降的形式归降地部并循肺经流行。
[功能作用] 清降肺浊,润脾除燥。
[治法] 寒则先点刺出血后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藏象] 人体肺经中的气血物运行是从中府穴循臂走手,它有如自然界由西向东运动的冷湿
气流,冷湿气流的水湿浓度超过了它的临界饱和值,云团就会化作雨水从天而降,雨降之后天空会变得晴朗清白,雨水也完成了由天空向地部的位置转换。侠白穴即是人体内的降雨点,正常情况下,肺经天部的冷湿云气由侠白穴从天部(皮部)降至地部(脾部),以保证肺气的清和脾部的润,体现肺气的宣降特征。但是,侠白穴之雨气是否归降于地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侠白穴处的温度场、压力场高低,局部区域的温度场、压力场偏高可使气化成为穴位的主导运动而雨气不降,二是天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本身水湿浓度就小就燥,到天府穴后未达到雨降的云气水湿浓度临界值而不降,因此而造成天部与地部阴性水湿分配的不均匀。
5 尺泽 肺经合穴,属水。
[别名] 鬼受,鬼堂。
[穴义] 肺经浊降的阴液在此汇聚而成小泽。
[名解]
1)尺泽。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区域的干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
2)鬼受、鬼堂。鬼者,与神相对,神为天,鬼为地,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是肌肉层所主的地部经水。受,为收受、接受,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收受之所。堂,为厅堂,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聚散之处。鬼堂、鬼受之名皆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经水。
3)肺经合穴。指肺经流行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侠白穴雨降后的地部经水,侠白穴所居为高位,尺泽穴所处为低位、为肉之陷处,上部下流的经水皆在此穴处汇合,故本穴为肺经合穴。
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其意有二,一是本穴的气血物质本身就是地部的经水,二是指本穴气血为肺经经水之源,起着对整个肺经经脉的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少,性温热(即是血液)。
[运行规律] 气血物质的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汇合本穴的经水循肺经下行孔最穴,二是穴
内的经水不断气化并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汇聚肺经阴液并循肺经的地部渠道运行。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补之(灸胜补),热则凉药水针或泻针出气。
[藏象] 尺泽穴气血所处的位置为肌肉层的地部,所接受的气血物质为侠白穴雨降后流
行于地部的经水,其对应的四时为秋季,而秋季的特征为燥,其所降之雨水与春季相比亦少,所以侠白穴所降之雨汇聚于尺泽穴只能形成小泽。尺泽穴处小泽之水对于秋季的脾土和肺气的燥与寒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雨降太过脾土受之,脾土受水之累致使脾寒;泥沙随水而下则造成人之绞肠沙痛,泥沙冲于江河渠道则肾水不清肾水为脾土所害以致人腰腹痛;雨降不足则累及脾阴不足,脾土的阳气气化主事,脾之燥又转变成肺之燥,故而脉浮细数、发热怕冷、大便干小便少等。
6 孔最 郄穴。
[穴义] 肺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渗入脾土。
[名解]
1)孔最。孔,孔隙也。最,多也。本穴为肺经之穴,肺之时序应秋,其性燥,肺经所过之处其土(肌肉)亦燥(肺经之地为西方之地),尺泽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大部分渗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运地部的经水时如过筛一般,故名孔最。
2)肺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而承运本穴经水的地部脾土性干燥,经水流经本穴时大部分漏失脾土之中,脾土如有众多空隙一般,故为肺经郄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性温热。
[运行规律] 经水一部分循肺经向列缺穴流行的同时又不断地渗入脾土之中,另一部分则在
吸收脾土之热后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将肺经冷降的水液分润脾土。
[治法] 寒则灸之或深刺补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7 列缺 络穴,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
[别名] 童玄,腕劳。
[穴义] 肺经经水在此溃缺破散,溢流四方。
[名解]
1)列缺。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物质为孔最穴下行而来的地部经水,因其位处桡骨茎突上方,下行的经水被突出的桡骨(巨石)所挡,经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
2)童玄。童,少儿也,与老人相对,少为阴,老为阳,此处代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水液。玄,带赤的黑色也,即暗红色。赤为火之色,为热,意指穴内气血特点有温热之性,黑为肾之色,表示穴内气血为水液。童玄之名所指乃穴内气血为温性水液,即是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血。
3)腕劳。腕,手腕也。劳,劳作也。腕劳名意指本穴分配血液给手,手受血而能握也,而能劳也,故名腕劳。
4)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向外分流,向外侧流向了阳明经,向内(里)流向了任脉,向下流向了本经,故其为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
5)肺经络穴。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并向手阳明、任脉分流,它有联络其它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其为肺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即血),性温热。
[运行规律] 本穴的气血走向有三支。第一支经水流向任脉,第二支经水流向大肠经,第三
支经水循肺经主干道而下行于经渠穴(当肺经经水量大并超过上述渠道的分流作用时,肺经经水则循脾部溢流)。
[功能作用] 将肺经经水分流于任脉、大肠经。
[治法] 任脉不通则向内直刺多提插捻转,表里不通则横向外刺,本经受阻则循经而通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皆无灸,灸亦无功。
[藏象] 列缺穴有如人体上源的水利枢纽,左右肺经、大肠经、任脉则如肺经经水输供
的不同对象,经水分配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各经所管辖区域的阴阳虚实,从而导致不同部位的各种病变。
[注] 四总穴歌曰“头项寻列缺”,其意二。一是头病多因风,取列缺穴可通肺气,金
可制木。二是列缺穴经水为上源之水,水善调寒热,而头为人之上部,泻皮层之液则头部阳气生,故列缺穴列为四总穴中调治头项的要穴。
8 经渠 经穴,属金。
[穴义] 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名解]
1)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经渠。
2)肺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因肺经的经水由本穴经过,动而不居,故为经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
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变化是蒸发散热,为生气之穴,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之气,地部经水性温热,天部之气性凉湿。
[运行规律] 本穴的地部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太渊穴,一方面又不断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以气化水湿的形式将肺经气血的热能传输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9 太渊 俞穴,原穴,属土,脉会。
[别名] 太泉,鬼心。
[穴义] 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
[名解]
1)太渊。太,大也,极也。渊,深涧也,言穴之形态也。太渊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征,指肺经水液在此散化为凉性水湿。因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太渊。
2)太泉。太,大也。泉,水流、源泉也。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
部流向地之地部,且如瀑布飞落而下,为山上落下之大泉,故名太泉。
3)鬼心。鬼,与神相对,神处为天,鬼处为地,鬼在此代表地部。心,内部也,中心也。鬼心之名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流向地之地部。
4)肺经俞穴。俞,输也。指本穴为肺经经脉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穴位。本穴的气血为地部的经水,流行方式是从高位流向低位,如瀑布飞落而下,经水落下之时向空中散发大量凉性水湿之气,为肺经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之处,故为俞穴。
5) 肺经原穴。原,6) 源也。本穴为肺经凉性气态物的输送之源,7) 故为肺经原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土者,生金之物,因本穴为肺经天部之气的主要输供之处,表现出土的生金之性,故其属土。
7)本穴为脉会。脉,脉搏也,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本穴形如深渊,上接天部,下通地部,天、人、地三部之气皆会于此,故为脉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性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本穴气血的运行是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在由高位流向低位时,经水大部
分化为水湿气态物逸散于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 散化肺经地部水湿,向天部输送肺气。
[治法] 寒则灸补,热则泻针出气。
[藏象] 太渊穴之形态有如山涧深渊,太渊穴之气血则有如山涧流趟的溪水,溪水的寒
热温凉及流至的溪水多少,其变化导致了穴位局部环境场的改变,这种改变它是通过深渊中散发的水气而实现的。局部环境场的改变进一步又影响到更大的环境场,此即是太渊穴的内在作用机制。
10 鱼际 荥穴,属火。
[穴义] 肺经经水吸热气化上达于天。
[名解]
1)鱼际。鱼,水中之物也,阴中之阳也。际,际会、会聚也。鱼际者,水中之阳聚集也。本穴气血为太渊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肺经经水经过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失散,因此传至本穴的地部经水已较稀少。而本穴所处为西方之地,地性干燥,故其经水吸收脾土之热后大量蒸发上达于天。鱼际之名即是意指穴内气血由阴向阳的这种主要变化,故名鱼际。
2)肺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指本穴的经水经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散失后流经本穴的地部经水极为细小也。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因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量极少,受脾土之热而较多蒸发上达于天,表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少量经水及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 本穴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少商穴,一方面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气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
[治法] 寒则补而留之,热则泻气摇孔出针,或凉药水针。
[藏象] 鱼际穴内的物质运行有如不太多的寒冷水流流至热燥的地面,因热燥的地面作
用于寒冷的水液而使水液快速的气化,气化后的热燥水气则上炎于天并作用于天部,从而导致天部环境的改变。此亦即是鱼际穴作为荧穴有主治疾病显见于面的特异性原因。
11 少商 井穴,属木。
[别名] 鬼信。
[穴义] 肺经体表经脉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经内部通道回归肺脏。
[名解]
1)少商。少,与大相对,小也,阴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虚少且属阴。商,古指漏刻,计时之器,滴水漏下之计时漏刻也。少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流注方式为漏滴而下。本穴物质为鱼际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经过上部诸穴的分流散失,因而在少商穴的经水更为稀少,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少商穴在拇指之端,其滴下的位置是从地之上部漏落到地之下部,即由体表经脉流向体内经脉。
2)鬼信。鬼,与神相对,指地部或阴类之物。信,信用。鬼信名意指本穴流注的地部经水遵守其规律而运行。因本穴为地之天部与地之地部的连通之所,肺经体表经水的运行为漏滴般滴向肺经体内经脉,有如计时之器的漏刻般遵守其运行规律,故名鬼信。
3)肺经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流注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并从孔穴通道而流,故为肺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物质的流注方式是经水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而温热水湿之气则从地之地部向天部蒸发,此向外蒸发的温热水湿之气因其水湿含量较大只能上行于天之下部,只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并不表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天部之气,经水量极少,经气量较多。
[运行规律] 经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经气则由地之地部外出天部。
[功能作用] 将肺经体表经水导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
[刺灸] 点刺出血。
[藏象] 由膜质包裹密闭的肺脏有如一个锅炉,心室提供的热源则如炉堂内的火,肺脏内的
阴液则如锅炉内的水,肺脏内的气则如锅炉内的高温气体,中府穴则如锅炉的放气阀,肺经体表经脉亦如与放气阀相通的输气管道,而少商穴及其与肺脏相通的内部经脉则如锅炉下部的回水管口,同时,少商穴还是输气管道和放水管道的交会点。经过上述比喻,我们就不难理解了肺经的内外经脉、气血物质、少商穴和其它穴位了。少商穴作为井穴,它能够主治心下满,它的作用机理有如锅炉的放水塞放水一般,是通过肺经的体内经脉的泄水而实现的。
[注] 井穴皆可治“心下满”,心下满所描述的对象是心,而少商穴能调节心的状态是通过
肺之母脏来实现的。“心下满”是指心的状态为满实之状。实又有阴之实与阳之实之分,阴为液、阳为气,气为无形之物,无满之状,即使是在密闭的容器内也只有鼓胀和凹陷之别,心的满是阴液的满。心与肺相连,仅以膜质相隔,心与肺都可看作是在胸腔限制空间内的软质皮囊,心内的阴液不可能被肺内的气体压缩成满实之状,只有肺内的阴液才能使心内的阴液挤压成满实之状。而少商穴通过井穴与肺经相通的体内经脉放泄了肺内的阴性水液,减少了肺内水液与心内水液的空间争夺,心的膜质皮囊得以舒张,心内阴液的水位得以下降,心之皮囊内的满状即得以消除。
(转贴-若重复勿怪)
[ Last edited by 灸道小虫 on 2005/9/13 at 11: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