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东华子

中医入门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3: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葱姜蒜辣椒药用

葱:祖国医学对葱的药用功效早有记载《神农本草》指出:葱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出汗"。《名医别录》说葱可"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现代医学指出: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族、C及钙、镁、铁等。
  此外,葱还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葱辣素,也叫植物杀菌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更强。从葱中提炼出的葱素,用于心血管硬化治疗已初见成效。
  流行病学观察到,经常吃葱的人,虽有脂多体胖者,但胆固醇并无过高表现,并且体质强健。北方人有句俗话这样说:"大葱蘸酱,越吃越壮。"这是许多人的养生经验之谈。

蒜:《本草纲目》指出,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通肿,化积肉食,此其功也。"现代医学指出:大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族、C和钙、磷、铁等。
  蒜的药用功能主要是大蒜精油,含硫化合物,对高血脂症有明显防治作用。国外医生还发现大蒜有溶解体内瘀血的能力,因此可用于冠状动脉血栓等病。大蒜精中含植物杀菌素,对流感病毒、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副伤寒、痢疾杆菌及霍乱、白喉等致病菌均有杀灭作用。如果把蒜瓣放在口内嚼5分钟,就能杀灭口腔内潜藏的各种细菌。
  据研究,大蒜还含有激发人体巨噬细胞吞噬力的有效成分,常吃大蒜还有防癌作用。

姜:姜味辛,微温,为芳香性辛辣健胃剂,有解表、散寒、温中、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功能。药用以老姜为佳。
  姜含辛辣和芳香气味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姜油萜、姜酚、龙脑、枸橼醛等,具有增强和加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等作用。
  姜中的姜辣素为黄色液体,是结晶性姜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赋予姜以辛辣气味。
  有试验证明,姜能抑制葡萄球菌,对阴道滴虫及至色毛癣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辣椒:辣椒性温辛热,作为药用,具有兴奋、发汗、驱寒、行血、散风、导滞和开胃等效能。
  辣椒含有辣椒素、辣红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C和钙、磷、铁等。
  辣椒制成酊剂内服可健胃;制成软膏外用可消炎止痛;以辣椒汁作为洗剂可治尚未溃烂的冻疮;以酒泡辣椒涂敷可助秃发再生。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3: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如何成为一名大医

博极医源  勤于实践 乃能成大医
近现代112位名中医成才因素探讨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 琦

  不断提高中医药的防病治病能力,是中医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拥有一批适应时代需求的理论深厚、医术精湛、知名度较高的临床家是其根本保障。时代召唤大医,大医离不开临床。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五”期间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以培养新一代中医临床家,其意义深远。
  如何培养与造就临床家?前辈的名中医成才规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楷模与借鉴。兹根据《中国现代名医传》、《名老中医之路》及近现代著名医家的著作等资料,对张锡纯、曹颖甫、金子久、萧龙友、张山雷、冉雪峰、王朴诚、陆渊雷、恽铁樵、曹炳章、袁鹤侪、叶熙春、汪逢春、施今墨、孔伯华、吴佩衡、章次公、程门雪、蒲辅周、秦伯未、赵炳南、承淡安、叶橘泉、刘惠民、岳美中、朱小南、邹云翔、任应秋、姜春华、金寿山、方药中、赵绍琴、祝谌予、张赞臣、刘渡舟、刘树农、李聪甫、魏长春、王伯岳、赵金铎、张泽生、张伯臾、沈仲圭、朱仁康、楼百层、陈耀堂、刘炳凡等112名近现代名医的成才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后,感受最深的是所有著名医家成功要素中都不外乎两个共同点,即善于治学、精于临证,别无它途。
  善于治学
  所有著名的医家都善于治学,而治学之道,一是勤,二是恒,三是精,四是博。勤,就是勤奋读书,医家们都强调背诵,认为对经典著作的背诵是掌握中医理论的基础,再则是勤问,勤于总结;恒,就是坚持不懈,著名医家几乎都是自学一生,手不释卷;精,就是精研细读,反复揣摩,尤其是对经典著作,强调宁涩勿滑;博,就是涉猎广泛,能精通经、史、子、集、释、道、儒、天算、四大经典,旁及各家著作,112名医家仅资料中记录的学习书目即达200多种。从其学术构成而言又有以下特点。
  熟谙经典为其本:
  把握中医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为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历代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著名医家张山雷即主张学习中医应从经典入手,认为《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犹如儒家之《四书》、《五经》,必须于此精研有得,打好基础,然后阅读后世各家著述,才能有所依据,有所底蕴。文献调研表明,112名著名医家,其学术基础无一不以经典著作为根本。无论是跟师、自学、科班出身,或是由流及源,即先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即四小经典)开始,或是由源及流,都曾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白文(即未加注解的原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诚如周凤梧教授指出:“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至神明变化,出乎规矩之外,而仍不离规矩之中。”,“规矩”就是经典著作中基础理论,从而明确指出,只有掌握好经典著作才能“出神入化不逾矩”。
  旁及各家为其川
  各家学说是中医的主要内容,也记录了中医的发展与提高历程。112名医家除经典著作外,都能旁及各家,他们中大多医家都阅读过的书籍就有:《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本草纲目》、《丹溪心法》、《脾胃论》、《格致余论》、《景岳全书》、《类经》、《医宗必读》、《内经知要》、《证治准绳》、《医门法律》、《医方集解》、《本草从新》、《证治汇补》、《温热论》、《温病条辨》、《成方切用》、《成方便读》、《临证指南医案》、《医宗金鉴》、《医学心悟》、《本草备要》、《四言脉诀》、《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类证治裁》、《本草经疏》、《柳选四家医案》、《兰台轨范》、《杂病源流犀烛》、《笔花医镜》、《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张氏医通》、《沈氏尊生书》、《济阴纲目》、《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等。通过对历代医家著作的学习,丰富学养,从中受到启迪并进行创新。如岳美中教授说:“治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这正说明了著名医家,通过学习前人之长而为己用的特点,各家学说是其学术构成的支流。
  学以致用为其充
  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在应用于临床,而在临证中常常会遇到新的问题,大医的成长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充实与提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彭静山教授说:“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这是其最深的感受。著名医家都能做到学以致用,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再通过向书本学,向民间学,吸取各种有用的经验,提高临床疗效。郭士魁教授在对冠心病的研究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反复临床实践,在查阅文献中,看到一治牙痛验方“哭来笑去散”而受到启发,终于研制出宽胸丸,使中医对心绞痛的疗效有了明显地提高。岳美中教授在总结他的学医过程中介绍,其开始只是学习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后在临床中发现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然后转学温病,再到钻研《伤寒论》继而涉猎《千金方》、《外台秘要》,正是通过他的实际应用,然后体会出:“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病易涉于轻谈。”的感受。所以说著名医家的学术构成正是在学以致用中得到了充实。
  精勤不倦为其博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仅本专业现存书目就有19000余卷宝籍,欲成为大医,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内经》中就要求习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著名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他们一生的精力。
     在《中国现代名医传》中记述张山雷“先生毕生好学不倦,他在晚年仍手不释卷”;陆渊雷“精天算、经学、小学、熟读诸子百家、史、地、理、化、数、善书法、通梵文、藏文及因明学”;曹炳章“对天文、地理、生物、理化、西医理论均有研究,一生爱书,以至‘书富家贫’”;程门雪先生常以“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为铭;任应秋教授四岁开始通读十三经,然后学医仍精勤一生;112名医家中有50多人读过《四书》、《五经》、《春秋》、《汉书》、《二十四史》、《古文观止》等人文著作,可以说,精勤博学,是著名医家学术构成中最深厚的底蕴。
  勤于实践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著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通过临证来验证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理论,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认同,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实践而言,著名医家又有以下特点:
  勤于实践为其恒
  著名医家在中医学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精湛的医术都是其寻求古训、立足临床的结果。中医历来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医临床成才的规律。《褚氏遗书》中说:“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这里的“博涉”、“多诊”、“屡用”都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而“知病”、“识脉”、“达药”都是医家通过实践获得的本领。岳美中教授自称其成长过程中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十几年的旧教育,培养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一是几十年未脱离过临床”;王伯岳教授在其成功经验中写道:“歧黄之道,为东方医学之佼佼,渊博精湛,蕴藏真知,旨趋微妙,自成体系,故其治学方法亦与一般科学有所不同。苟非参透经义,临床验证,则必难登堂入室而味其腴膏也”;贺本绪教授的经验是:“学贵有恒,实践第一”;沈仲圭先生强调学中医须“十年读书,十年临证”。有许多著名医家,虽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仍坚持临床,持之以恒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成为临床大家。
  精于临证为其巧
  中医治病取效的关键在于“治病求本”,而“求本”的要求就在于细致分析,得其要领。古代医家罗天益说:“医之病,病在不思”。著名医家的高明之处往往就在精于临证,王伯岳教授总结其经验时提出治病九要:“一曰明理,二曰识病,三曰辨证,四曰求因,五曰立法,六曰选方,七曰配伍,八曰适量,九曰知变”,体现了其临证时的细微之处;赵锡武教授治心绞痛强调“抓住气、血、水三字”,并特别重视“心胃同治”,因为心绞痛严重发作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等症状。这些都体现了著名医家,在临证过程中善于思考、匠心独运的特点。
  融会古今为其变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正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实现继承与创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疾病谱的改变,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继承与创新。著名医家在临床中多能融会古今,学贯中西,知常达变。张锡纯先生精研典籍,学习西医,在对中风的论述时,结合西医脑血管病变的观点,提出了“脑充血”的概念,创用建瓴汤;岳美中教授根据《类聚方广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疥癣内陷的一身搔痒、发热、咳喘、肿满的记载,运用该方治疗肾炎合并皮肤湿疹的患者,并将此方合甘麦大枣汤加生地、紫草、女贞子等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些都体现了著名医家在临床中善于融会古今,不断创新的特点。
  自成机杼谓之家
  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临床医家各自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如张元素擅长脏腑辨证;李东垣在师承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形成了独特的脾胃学说;朱丹溪学承罗知悌,为河间学说的第三传弟子,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思想,创立了滋阴学说。著名医家在各自的师承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特长,自成机杼。如施今墨擅用对药,蒲辅周善治温病,魏长春喜用花类药,朱良春善用虫类药等。这些都表明临床大医之所以称为医家,多有自己的独自特长,由博反约,术有专攻,而成为一代医家。
  通过对112名著名医家成功因素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医临床家的培养,并无捷径可走。包装,成不了大医;拔苗助长,造就不出大医。可从政策、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大医的成长创造条件,但最终要通过优秀人才的勤奋努力,博极医源,精勤实践,乃能成为大医。 B16.2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3: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摘选医学名言

为医

1.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2.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3.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4.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5.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6.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7.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8.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9.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十问篇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头身, 四问便,
五问饮食, 六问胸,
七聋, 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 十问因.
上床萝卜,下床姜
 在中国有句谚语:「上床萝卜,下床姜」。萝卜有助消化,所以不活动时就吃萝卜,但活动时必须先让胃活动,所以要每日吃生姜之意。这都是由长久的生活经验所得到的智慧。

 适应症

 中老年人的脾脏及胃机能减退、胃弱的打嗝、吐水、头痛所引起的单纯性下痢、受风寒而身体冷虚时、头痛、鼻塞。

 解说

 生姜的「姜」字是「最强」之意,由于此种植物可预防、防御人体内最重要部分的病魔、病因,因此被命名为姜。生的称为生姜,干燥的称为干姜。古代中国又称之为「炎凉子」。

 现在我们要吃冷食或生食的时候,都会利用生姜做为调味料,这是因其可预防胃之冷虚的同时,生姜本来的辣味可刺激胃壁使其活性化,这是古人由长久岁月中所获得的智慧。

 古代医学书对生姜有记载「为寒气所伤的身体、为感冒所伤的身体,可治疗头痛,使身体的九穴﹙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大小便出穴,人称九窍﹚畅通。生姜的成分进入肺,可开胃,去除腹中的寒气,解除臭秽。生姜可辅助人体内部所有的滋养分平均分布于体内各角度……」,而推荐病人吃生姜粥。

 生姜的这些作用是其中许多有益的成分所形成的。例如生姜特有的辣味是姜醇、姜酮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此外,生姜还含有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

 我们吃下生姜时,体内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全身感觉舒畅有温热感,促进发汗,对御寒很有效果。

 老人的胃、脾脏等机能降低,消化机能衰退,容易下痢,或体内的水分增多而引起浮肿,胸腹部会疼痛。

 由于以上的理由,中国人从一千数百年前开始就经常食用生姜粥,以对应大陆剧烈的气候变化,预防感冒或胃冷虚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1.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2.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3.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4.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5.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6.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7.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8.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
9.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0.《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大医精诚

唐·孙思邈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行跡之心,如此可做蒼生大醫,反之則是含靈鉅賊。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ù)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贰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眩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寡思虑以养神,剪情欲以养精,靖言语以养气

刘渡舟教授指出,自学有“三忌”,即一忌浮、二忌乱、三忌畏难

(一)忌浮 
  是指对学习内容,用心要专,要深入理解。切忌只满足于一般的理解。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浏览,或是“一目十行”的不求甚解,那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为了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必须既要勤读、勤写,更要勤思、善思。即不仅要认真读书,更要勤于思考。可通过书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将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与归纳综合,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便能学得牢靠扎实,收获较大。如前人所谓:“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近代著名学者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二)忌乱 
  是指自学要有完整的计划和循序渐进的步骤。正如宋代大儒朱熹之所谓:“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如蜻蜓点水般杂乱无章,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甚至是事倍功半以至劳而无功。我们认为按照由浅入深,从基础到临床的原则,对中医专业(专科段)自学考试所列课程的自学,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两个方面、三个阶段。其主要方面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辩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掌握运用作为大专层次的中医师所必备的西医知识。在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是哲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及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前三者与后两者分别为学习中医与西医学的基础学科。第二阶段以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为重点。第三阶段则以临床课即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基础及中医妇科、儿科、外科、伤科学中的一门选考课为主要内容。学员在自学时大体上可按以上所述,结合各个时期的开考课目,分阶段分层次地来选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总之要注意使学习内容做到前后贯通、承上启下、循序渐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方能事半功倍。

  (三)忌畏难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恒心,刻苦钻研知难而进。正如叶剑英元帅所说:“攻书莫畏难。……苦战能过关。”自学是艰苦的劳动,经常会遇到困难或挫折,特别是对身处基层的为数众多的成人学员来说,可能遇到的困难会更大更多,例如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有时对学习中的某些内容困惑不解。看不懂甚至学不下去,因而感到难以坚持。殊不知,凡是自己感到困惑或看不懂之处,往往也正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之所在。因此如果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能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那就一定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和进展。反之若是受到挫折就畏缩不前知难而退,或是虎头蛇尾,只有“三分钟热度”,点完“三把火”就偃旗息鼓,那么则必然是半途而废无所收益。《荀子·劝学》说得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2: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3: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4:学者研经,旁及诸家,泛览沉酣,深造自得,久之源流条贯,自然胸有主宰。
     第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唯博也,故腕妙于应,而生面别开;唯精也,故悟彻于玄,而重关直辟。


5:有师易学,无师难。无师学成,难上难。难上之难既已矣,再复遍学诸细知。

夫习医者,当先须明经;经书既明,则医经,方论何患其不明? 昔之明医者,皆自儒而至之 。盖医经浩博,奥妙难究,而儒者行之,虽其辞益远,其旨宏深,有所不思,思则得之。今儒入 乎医,医本乎儒,或谓之医,信乎?东坡《梦溪文集》有脉说等论,医方数卷,岂非医自儒者哉! 盖医之一科,亦非细事,若不通明经书,则医科之文,何得而通数千百卷者耶? 国朝立科设校,可谓得其法矣。有所谓文学,武学,医学者,盖欲得其专守一法,精一而不二,若欲兼之,非有全 才则不可也。抑尝观《千金方》论医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 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别, 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惟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也,吾见其难矣!故医学者必须博极 源流,精勤不倦,使道听涂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以此论之,则治医者当先明经;经既明矣, 则医经之妙可以随取而随得。苟怀一毫苟简,耻于访问,终不得造医道之妙矣。学者当有味 于斯。《杏苑生春》
发表于 2006/9/20 1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家论



医道之晦久亦。明人有四大家之说。指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人。谓为千古医宗。此真无知妄谈也。夫仲景先生乃千古集大成之圣人。犹儒宗之孔子。河间东垣乃一偏之学。丹溪不过斟酌诸家之言而调停去取。已开学者便易之门。此乃世俗之所谓名医也。三子之于仲景未能望见万一。乃跻而与之并称。岂非绝到如扁鹊.仓公.王叔和.孙思邈辈。则实有师承。各操绝技。然亦仅成一家之言。如儒家汉唐诸子之流。亦断断不可孔子并列。况三人哉。至三人之高下。刘则专崇内经而实不能得其精义。朱则平易浅近未睹本原。至于东垣执耑理脾胃之说。纯用升提香燥。意见偏而方法乱。贻误后人。与仲景正相反。后世颇宗其说。皆由世人之于医理全未梦见。所以为所惑也。更可骇者。以仲景有伤寒论一书。则以为专明伤寒。金匮要略则以为不可依以治病。其说荒唐更甚。吾非故欲轻三子也。盖此说行则天下惟知窃三子之绪余。而不深求仲景之学。则仲景延续先圣之法从此日衰。而天下万世夭扎载途。其害不小。故当亟正之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四大家论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愚然可化 at 2006/9/20 15:18:
四大家论




金元四大家的学说一无是处吗?
四大家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因为当时的政治,人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人民出现了当时容易出现的所谓“偏病”,他们为这些偏病研究找到了可以供当时历史时期其它医生参考的治疗理论和方法,其功也大。至于以后改朝换代,政治,人民生活各方面发生了变化,如果死板的照抄四大家的理论和方法治疗,当然不灵了。我们作为现代人,应该辩证的去认识。

至于东垣执耑理脾胃之说。纯用升提香燥。意见偏而方法乱。贻误后人。李杲治病也有用别的方法的时候,他也是辨证论治。

古代知识分子的尊古崇古复古的思想太严重,好多后世创立的新方法虽然比古代先进,但是还是被这些老顽固不是闲置不用,就是摧毁。例如,有故事传说中国造就会科隆人了。还传说死人能变成活人。这些虽然有待考证,但是我国古代的医学水平有过小范围的跨越式提高,如开膛坡度,刮骨料伤等等,但是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没有得到继承。

[ Last edited by 东华子 on 2006/9/20 at 16:20 ]
发表于 2006/9/20 16: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东华子 at 2006/9/20 16:13:

古代知识分子的尊古崇古复古的思想太严重,


现代搞创新发现的人太多了。
尊古崇古复古的人太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6: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愚然可化 at 2006/9/20 16:18:


现代搞创新发现的人太多了。
尊古崇古复古的人太少了

说的很对,在中医的发展上,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要“古为今用”,要继承,要有所创新。这一点好多80年代前的老中医做到了。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学院派中医,他们思想浅薄,否定过去,一味的崇洋媚外,把宝贝当垃圾,这种做法严重错误!

[ Last edited by 东华子 on 2006/9/20 at 16:32 ]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2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http://wave99.bbs.xilu.com/

蒙古医学(其实就是中医的一个分支)
http://www.mongolculture.com/medical/01/index.asp

[ Last edited by 东华子 on 2006/9/21 at 08:17 ]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1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谷类果类药用(供初学者为身边的人提供食疗保健建议使用)

粘米
性甘平温补。早晚煮粥吃,有畅胃气,助消化,生津液之功。
早上吃白粥可以长肌肉,增加食欲。
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高热患者、胃肠道手术后均不宜吃粘米饭。
粳米
性甘凉,清胃热、生津止渴。
陈仓米(储存多年的旧米)有清湿热、利小便、除烦渴之功。
虚寒体质者不宜吃粳米。
糯米
性甘温,脾肺虚寒者适用。
但性粘滞,煮熟性热,多吃发湿热,动痰火。热病者不宜吃。
麦面
性甘温,补虚养气,充五脏,。
但能壅气作渴,气滞,口渴者少吃。
玉米
性甘平,益中补脾,止渴消肿。
黑豆
性甘寒,补肾、明目、安神、养阴活血。
常用治肾虚腰痛。
黄豆
性甘寒,有排脓拔毒、消肿止痛作用。
炒熟吃则健脾。
绿豆
性甘寒,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暑止渴。
虚寒体质者忌吃。


李益民02.6.6



花生
性香辛甘,益脾、润肺、补血。
核桃
性甘温,润肺温肾,定喘,壮阳,缩小便。
红枣
性甘温,补血健脾。
甘蔗
性甘润,有生津养阴作用。肺、胃干燥者最适宜。
香蕉
性甘寒滑,润肠通便,降火生津。
龙眼
性甘温,补血健脾,安神宁心。
黑芝麻
性甘平润,润肺、胃,滋肝、肾,滑肠。
赤小豆
性甘淡,利水消肿。
苹果
味甘酸性平,补心益气,生津止渴,健脾胃,助消化。
山药
味甘性平,补脾、胃,益肺、肾,长肌肉,止泄泻,治消渴,固精,止带下。
百合
味甘微苦性平,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番茄
味甘酸性平,开胃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口舌生疮。
西瓜
味甘性寒,消烦、止渴、解暑,利小便。
葡萄
味甘酸性平,除烦止渴,健胃、利尿,益气补血。
桃子
味甘酸微温,治肺痨虚热,润皮肤,益颜色。
石榴
味甘微酸性微温,解酒、止渴、健胃、止痢。
菠萝
味甘酸微温,消食、止渴、止泻。
桑椹
味甘性寒,滋阴补血,止渴、解酒、安神。

韭菜
性辛温,行气活血,有散瘀止吐衄作用,又能助肾、治阳痿。阴虚阳亢者和孕妇慎用。
大葱
性辛散,能发汗解表,通窍、活血。胃热者少吃。
大蒜
性辛温,健胃通窍,祛寒解毒。多食生痰动火,阴虚者不宜吃。
生姜
性辛温,祛寒发表,调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热病和痈疮病人忌吃。
萝卜
性甘辛寒,有化痰、消食、解毒作用。但性寒,虚寒体质者忌吃。服人参时忌吃萝卜,胃痛病人吃了萝卜干会复发。
冬瓜
性甘寒,止渴利尿,消水肿,阳虚者忌吃。
茄子
性甘寒,散血,多吃令人目昏。
辣椒
性辛温,祛寒健胃。胃热和痔疮病人忌吃。
白菜
性甘寒,利尿,清肺热。肺寒咳嗽者忌吃。
南瓜
性甘温,补脾充饥,暖胃。胃热病人少吃。
苦瓜
性苦温,人多以为寒,实践证明多食腹痛,大便不爽,实是湿热性质。
黄瓜
性甘寒,止渴解暑,利尿。脾胃虚寒者忌吃。
四季豆
性寒有毒,煮熟透,并多加猪油可防中毒。胃寒者忌吃。
莲藕
性涩平,解热毒,止渴、消瘀血。藕节能止血。煮熟性甘温,益胃补心,止泻。
菠菜
性温涩,补血。胃热者少吃。
紫菜
甘寒滑,能降火祛热痰。肝阳上亢之头晕可吃,胃寒者忌吃。
洋葱头
性辛温,健胃滑肠。
芹菜
性辛香,发散活血,消滞。血虚病人忌吃。
土豆
性甘凉润,润胃滑肠。
李益民02.6.6
发表于 2006/9/27 13: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感谢东华子先生的经验之谈和无私奉献精神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