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东华子

中医入门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儒释道 at 2006/9/19 14:56:
36楼的某些做法,我表示反对。


如果不这么做,没有考取职业医师的民间中医的出路在那里?还请指条明路。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前贤之言:学问少资质差就不能学中医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愚然可化 at 2006/9/19 18:36:
前贤之言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8825&fpage=1



医非人人可学论


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衣食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凡病之情,传变在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力盼,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病名以千计,病症以万计,脏腑经络,内服外治,方药之书,数年不能竟其说,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又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俚之说,纷陈错立,渐惑百端,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若今之学医者,与前数端,事事相反。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全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妄死者遍天下也。


1。“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衣食计耳”,把中医作为爱好当然不用为衣食计耳,但如果是那些成了名的民间中医或者想把中医作为一种职业的人来说,在现有的体制下,他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只要他们不害穷人的钱就行了。
2。“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为此道者,又能屏去俗事”,请君读张刘秀大师关于学中医的文章,他带徒弟有的三个月就出师了,难道他们都是渊博通达了,还是勤读善记了。学习中医要不论资质,只要有兴趣,有爱好,聪明的学一天,有点笨的学十天,目的都有一个,就是把中医学好,为劳苦大众服务。你可倒好,摆出几个前贤之言,你这不吓唬人吗?把中医弄的高深莫测,这样对中医的发展大为不利。80年代以前,中医被搞的很简单,很通俗,只要识字的都能学会,所以中医事业很兴旺。多了我不说了。

[ Last edited by 东华子 on 2006/9/19 at 23:05 ]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前贤之言 涉猎医书有罪吗

涉猎医书误人论



人之死,误于医家者十之三,误于病家者十之三,误于旁人涉猎医书者,亦十之三。盖医之为道,乃通天彻地之学,必全体明,而后可以治一病。若全体不明,而偶得一知半解,举以试人,轻浅之病,或能得效。至于重大疑难之症,亦以一偏之见,妄议用药,一或有误,生死力判矣。间或偶然幸中,自以为如此大病,犹能见功,亦复自信。以后不拘何病,辄妄加议论,至杀人之后,犹以为病自不治,非我之过,于是终身害人而不悔矣。然病者往往多信之者,则有故焉。盖病家皆不知医之人,而医者写方即去,见有稍知医理者,议论凿凿,又关切异常,情面甚重,自然听信。谁知彼乃偶然翻阅及道听途说之谈,彼 亦未尝审度从我之说,病者如何究竟,而病家已从之矣。又有文人墨客及富贵之人,文理本优,偶尔检点医书,自以为已有心得。旁人因其平日稍有学问品望,倍加信从,而世之医人,因自己全无根柢,辨难反出其下,于是深加佩服。彼以为某乃名医尚不如我,遂肆然为人治病。愈则为功,死则无罪。更有执一偏之见,恃其文理之长,更著书立说,贻害后世。此等之人,不可胜数。嗟乎!古之为医者,皆有师承,而又无病不讲,无方不通,一有邪说异论,则引经据典以折之,又能实有把持,所治必中,故余人不得而参其末议。今之医者,皆全无本领,一书不读,故涉猎医书之人,反出而临乎其上,至病家亦鄙薄医者,而反信夫涉猎之人,以至害人如此。此其咎全在医中之无人,故人人得而操其短也。然涉猎之人,久而自信益真,始误他人,继误骨肉,终则自误其身。我见甚多,不可深省也。

老百姓看不懂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就看些通俗易懂的中医书,以求对此有所了解,自己保健保健或者防止为庸医所害,这样不行吗?儒门事亲中写道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等必须懂写医学,仅仅懂一些也让他看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3: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前贤之言:经典是金,宋元明清各家都是垃圾吗?

医学源流论



医书之最古者<<内经>>,则医之祖乃歧黄也。然<<本草>>起于神农,则又在黄帝之前亦。可知医之起,起于药也。至黄帝,则讲夫经络脏腑7之原,内伤外感之异,与夫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神明夫用药之理。医学从此大备。然其书讲人身脏腑之形,七情六淫之感,与针灸杂法为多,而制方尚少。至伊尹有汤药治病之法,然亦得之传闻,无成书可靠。至扁鹊.仓公,而汤药之用渐广。张仲景先生出,而杂病伤寒专以方药为治,遂为千古用方之祖。而其方,亦俱原本神农.黄帝之精义,皆从古相传之方,仲景不过集其成耳。自是以后,医者以方药为重,其于天地阴阳,经络脏腑之道,及针灸杂术,往往不甚考求。而治病之法,从此一变。唐宋以后,相寻弥甚,至元之刘河间.张洁古等出,未尝不重<<内经>>之学。凡论病必先叙经文,而后采取诸家之说,继乃附以治法,似为得旨。然其人皆非通儒,不能深通经义,而于仲景制方之义,又不能深考其源,故其说非影响,即支杂,各任其偏,而不归于中道。尤其偏驳者,李东垣为甚,惟以温燥脾胃为主,其方亦毫无法度。因当时无真实之学,盗窃虚名,故其教至今不绝。至明之薛立斋,尤浮泛荒谬,犹圣贤之学,变而为腐烂时文,何尝不曰我明经学古者也,然以施之治天下,果能如唐虞三代者乎?既不知神农黄帝之精义,则药性及脏腑经络之源不明也,又不知仲景制方之法度,则病变及施治之法不审也。惟曰:某病则用某方,如不效,改用某方。更有一方服至二三十剂,令病者迁延难愈者。胸中毫无把握,惟以简易为主。自此以降,流弊日甚,而枉死载途矣。安得有参<<本草>>,穷<<内经>>,熟<<金匮>>.<<伤寒>>者,出而挽救其弊,以全民命乎?其害总由于习医者,皆贫苦不学之人,专以此求衣食,故只记数方,遂以之治天下之病,不复更求他法,故其祸遂至于此也。

给初学者提个醒:一切问题都要辩证看待!自己要有主见!千万不要盲从。今天张三这样说,明天李四那样说,到底谁说的对呢?
1。要辩证的看待前贤关于医学的论述。取齐精华,舍弃他的糟粕。
2。“皆贫苦不学之人,专以此求衣食,故只记数方,遂以之治天下之病,不复更求他法,故其祸遂至于此也。” 贫苦老百姓如果实在无以谋生,记几个疗效比较好的专方效方,治疗专门的几个病,也未尝不可。(但是反对一个方子什么病都治疗的骗子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3: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三论“前贤之言”是超级斑竹“愚然可化”给的灵感,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有些论点可能值得商榷,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2: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春温三字诀

春温三字诀  











温为病  虽分类   当顾名  思其义



仲景书  发凡例   后之医  仍寒治



方药杂  死亡继   伤心目  三字诀



何谓温  温是热   与伤寒  殊悬绝



初起时  口渴别   不恶寒  反发热



麻杏汤  有神效   或银翘  或桑菊



以辛凉  解表剂   误辛温  变重病



小迁延  大殒命   口大渴  津液伤



或白虎  承气汤   虽热饮  亦属阳



治之法  急下良   若谵语  舌红黄



在包络  非胃肠   用紫雪  清营汤



与至宝  及牛黄   至病久  气液损



宜甘寒  补而润   即下利  二甲症



变纷更  此大概   知寒温  能涵盖



一切病  迎及解   







成都张子培先生著  光绪戊申年上海章福记石印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2: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观趾诊断

观趾诊断

十二经与手足的关系



人的手有三对阴经和三对阳经,同样,脚也有三对阴经和三对阳经。手指尖和脚趾尖都是阳和阴经流注起始或终结的地方。


人体十二经分布: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太肠经,手太阳三焦经,手少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这十二条经再加上身体前面的任脉(腹部正中线)和后面的督脉(背部正中线)合称十四经。


十四经脉是人体气血流注的通道,较大的主干叫做经(Meridian or Channel),细小的支干叫络,大小交通互连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使身能得以正常运作和协调。这就是经络系统的重要性。经络中的气血流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人体的正常活动现象是经络气血运行顺畅的外在表现。反之,人体不正常的生理活动表现正是反映了经络运作的失衡。故此,从经络的诊断可以推知身体的健康状况。


六经辨证就是以人体的六条经脉(三阴和三阳)作为病邪进入或离开人体的一种分析方法。


正如前面表列,手指和脚趾都是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起始部分或终结部分。故此,手足全息疗法和中医针灸学有着很多理论上重合的部分。手足全息疗法起源于中国民间医学,跟中医学同出一源,由于「儒医」*视了足部的诊断和治疗,手足全息疗法渐渐被摒弃,脱离了正统的中医学,蜕变成为了民间及低下阶层的一种「雕虫小技」。


由于「手足全息疗法」跟经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研究这个学问,总要下一些功夫去学习经络理论的,这样才可以较全面地认识,解释「手足全息疗法」,才能在诊断和治上得心应手。   


日本人很早就对双脚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叫「足心道 」或「观趾法」,据说这是继承汉代名医华陀的绝技。他们怎样观趾呢?


据「脚底按摩」名家五十岚康彦的观察心得介绍:做事积极,有主见,富进取,战斗力旺盛之人是属于肝实型之人。他们的大拇趾是厚肉坚实的。反之,优悠寡断、消极内向,慢条斯理的人是属于脾虚型的人。他们的大拇趾是松软无力的。






观趾相病



大拇趾__肝、脾经



大拇趾肥厚(肝实型),然而却向两则扩张,底部柔软扁平(脾虚型)。此乃肝实脾虚型之人。这种人的性格,富有进取心,有强的意欲,可是却由于脾虚,有心无力,终于半途而废。这正是符合了中医的经络学说。「肝乃将军之官」,「脾为仓廪之库」。将军乃主谋略之官;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无力。肝实脾虚的话,纵有良好的构思和计划,岂有成功的机会呢?


其实,观趾法就是借助了经络学说的解释。看掌相的人也是掌握了这点中医学知识,加以推理,故此能准确道出来者的性格和他的「运程」。


我重命名「脚底按摩」为「足部全息疗法」就是这个道理。原因就是手和足这个全息胚(身身体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份)都包含了人身全部的信息,这个信息既提供给我们诊断所患何病,同时又利用这个全息胚上的反射区加以刺激,以调整身体的失衡,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是不是叫「足部全息疗法」更为正确呢?


大拇趾正常应该是厚肉,按压它时是有弹性的。如果是松软无力,肌肉横向突出,这是脾虚现象,一般的表现是缺乏精力,思睡,每天睡上八个小时仍是想睡觉。放假也懒得外出,喜躲在家中睡大觉。这些朋友,最喜爱说:「睡觉是我最好的享受」。这是脾虚气弱的表现。


这类病者在平日最常见,多由于吃药太多(如果大拇趾底部有凹凸不平,则鉴别更明确)。喜吃寒凉、冻饮,西瓜、啤酒之类。由于肝的功能是解毒的,可说是人体的污物处理工厂。大量吃药和饮下太多的酒精,肝脏岂有不超负荷,岂有不疲劳之理呢?


寒凉之食物最伤脾胃,脾胃虚寒,最易生痰,故此,喜冻饮之人最常见就是痰多咳嗽,鼻敏感和气管过敏,晚上咳嗽,眼胞浮肿及黑眼圈。脾统血,脾虚故容易出血,女性最常见腿上有「紫癜」,月经量多且行经时间长。脾主四肢,故手脚无力,懒动,思睡。   


大拇趾往上跷,趾头尖削,趾甲往上反起。这种类型的大拇趾代表眼睛疲劳,近视,弱视或老花。皆因肝开窍于目之故。拇趾瘦小,尖得像毒蛇头一样,趾甲卷起像竹筒,这类人性格是焦躁不安,心烦,易生气,如果第四趾也弯曲的话,是患神经官能症的典型。到这个阶段,应从速治理。一些猝死的病例,多是这种型的。起码,到这个阶段,也是毛病多多。


第二、三趾__胃经



据说,日本人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患上胃的。特别在八九十年代经济起飞的年代。日本的工人、办公室的员工患肠胃病都很普遍。这是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正常之故。办公室女性患上便秘和胃病十之八九。据说,日本的老板请员工有一个秘传绝招,他们叫应征者到饭堂吃饭,最先吃完饭的才会得到老板的接见。原因就是:吃饭快的人,肯定肠胃是正常的,将来请病假也少,工作也勤快。这也是很现实的。


从侧面观看,第二、三趾屈曲像锤子,英国人叫它做Hammer toe。这是反映胃有毛病了。第二、三趾长得像竹节状或葫芦型,也是患有胃病的症兆。


第二、三趾变硬,趾关节粘连在一起,不能弯曲活动。这是一种严重胃肠病的症兆,甚至可能患上胃癌。


第四趾__胆经



第四趾属于胆经,第四趾变硬、变曲,是胆囊炎、胆石或便秘的症状。其次腰痛,坐骨神经痛、女性附件炎、阑尾炎等都都会在第四趾有所反映。


胆囊是贮存胆汁的地方,胆汁有乳化脂肪、把脂肪分解、帮助小肠吸收的作用。胃部充满食物后,就会刺激胆囊收缩,把浓缩的胆汁射出,流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有些人完全不吃脂肪,原因是怕体重增加。特别是不吃早餐的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胆汁分泌、贮存量已达饱和。这个时候,如果吃早餐,特别是吃牛油或煎蛋,这时就会刺激胆囊收缩,胆汁就会射出,帮助消化这些脂肪。这也可以减轻胆囊的压力。


如果不吃早餐,胆汁浓度升高并进一步浓缩。有些人平时患有慢性胆囊炎的、一些脱落的死皮或是一些蛔虫卵就成了胆石的晶核,胆汁一层又一层地包裹这个晶核,就像珍珠的形成过程一样,制造了一颗纹理像雨花石一样的胆石。所以,奉劝一句,那些盲目追求减肥及闻胆固醇丧胆的人士,如果你是这样做的话,连一口的肉也不吃,胆石正在恭候着你啊。


在胆经上的地五会和足临泣穴有强烈的酸痛感,可能是胆否或胆囊炎的症兆。并且可以留意一下外眼角至太阳穴处有没有出现啡褐色的斑块。因为这个地方是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__「瞳子廖」。


第四趾代表胆经,因为「胆主决断」,故此,忧郁、喜生闷气、喜疾妒、患有慢性疼痛者,如坐骨神经痛的病者,第四趾大多数是屈曲和僵硬的。


第五趾(小趾)__膀胱经



小趾乃足太阳膀胱经的所过的部位。小趾是反映泌尿系统的,同时也是反映生殖系统的。小趾弯曲可以反映妇人的子宫有前屈或后屈的现象。男性的小趾(手小指也如是)如果短小、弯曲且硬,是性功能低下的表现,阴茎也短小。成年人有这个情况,出现小便次数频密、腰痛、性欲减退、性交后腰柢酸痛。


小孩的小趾弯曲就会出现遗尿(尿床),这是因为膀胱括约能力衰弱的关系。近年,香港的青少年健康普查发现,从1-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尿床习惯的,大幅上升。可是西医却束手无策。他们的解释认为是膀胱括约能力差、膀胱过敏、心理问题(父母责备)。其实,这正是倒因为果。


中医解释「儿童尿床」是肾气未充或肾阳虚衰,才会膀胱括约能力差、膀胱过敏。治法乃是补肾。因为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按摩足太阳膀胱经对治疗尿床有效。


日本东京有一位小学老师叫稻木祯子,她是从事保健教育工作的。她留意到她的小学生有小趾弯曲的现象,她查询该等学生是否晚上有尿床,结果发现大多数与观察符合,她耐心地为小孩按摩,结果,全数治愈。这些小朋友以前曾经看过泌尿专科,医生的意见就是如上所述,却是无可奈何。结果,只*简单的按摩就成功解决了问题。


事实,中医在处理这个问题有时也挻简单,例如烤白果(银杏果)、蚕蛾公补丸、缩泉丸等也功效显著的。无论小孩或成人,只要经过中医师诊断,符合肾阳虚的辩证的话,服用该等药物就会药到病除。


小趾末端有个穴位叫至阴,它位于趾甲角旁。这个穴位在针灸科是治疗胎位不正的常用穴。妇女临近分娩,发现胎儿头向上,臀部向下。现在当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可以用分娩手术取出胎儿。可是在古代,面对这个问题,产妇就要面对难产及死亡的威胁。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的斗争中,累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就在这个小小的地方用艾灸就可以令胎儿而翻筋斗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2: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年前在黑龙江工作的时候收集的医学网站

由于是两年前收集,有些可能已经失效。

中医药在线(中医学专题类,研究类)
http://www.cintcm.com/default.htm
养生主网(中医养生短文)
http://www.yangshengzhu.com/index.asp
中医艺林园地(中医学历史,等)
http://tcmgarden.8d8d.net
中国中医药论坛
http://www.cntcm.org/cgi-bin/leoboard.cgi
神州养生世界
http://szhealth.22data.net/shenz ... D=14&LayoutID=1
医学古籍网(繁体)
http://www.theqi.com/cmed/oldbook/oldbook_top.html
道学论坛(有医学古籍和导引按摩)
http://wdb.taoistic.org/wdblist. ... ffd76ae066ec9ee4847
中国中医药信息网
http://www.cintcm.ac.cn/lanmu_ac/baike/jibing/baihou.htm
香港地区中医通论坛
http://www.tcmworld.com:8080/bbs/index.asp
中医按摩(内有中医典籍节选,草药图谱等)
http://www.amw99.com/qq11.asp
中华中医药教育在线
http://gb.itcmedu.com/yls/mjsh_05.html
http://www.cntcm.org/hyforum/fra ... mp;fb=1&class=5
药师在线论坛
http://bbs.lpol.net/
秘方大全(
http://www.mfdq.com/
佛山市一医学下载站
http://download.fsyyy.com论坛 :bbs.fsyyy.com  
中国食疗网
http://www.shiliao.com.cn/htm/me ... 0031231C131618.html
中医药健康咨询服务网(台湾)
http://nricm2.nricm.edu.tw/
中医五绝网
http://www.wujue.com/

猎人医药网站联盟
http://www.yaoyi.net/categry/freebook/
中医书下载
http://www.ad68.com/a/
有价值的医学网站
http://www.qy99.com/yxwz.htm
医药网址大全
http://www.myb518.com/ndz/yywz/yywz1-20.htm
医学资源
http://202.109.195.141/fjxuning/med/medre.htm
塞狐医学网(western medicine)
http://www.saihu.net/bbs/show.asp?id=79&bd=1
王勇在线
http://www.qltj.net/zbmx/xuesheng/wangyong/yixueshuji/
医师在线
http://www.orthopedicscn.com/netdoctors/yszy.htm
心灵家园
http://www.cd-psychologist.com/yxrj.htm
世纪医学网
http://www.21med.com/wenxian/main.asp
骨科
http://www.99gk.com/
mifadaquan
http://www.mfdq.com/
放心120求医问药网
http://www.fx120.com/pfmfx/yjf.htm
验方秘方网
http://www.fs999.com/yfmf.htm
免费中医网
http://www.cqybzy.com/Article_Index.asp
民间秘方
http://2sr.home.sunbo.net/show_h ... p;xpos=8&page=1
中医外治杂志
http://www.zywzzz.com/
zhangzhongjingzongyi
http://www.zhongjing.net.cn/
daoyiwang
http://www.daoyi.com/tcm/list2.asp?typeno=15O4O1O
aiaiyiyixueluntan
http://www.aiaiyi.com/bbs/forumdisplay.php?fid=86&cateid=2
sohuyixueluntan
http://club.health.sohu.com/main.php?c=19&b=doctor
yixueluntanlianmeng
http://bbs.21med.com/
dingxiangyuan
http://www.dxy.cn/bbs/
健康报
http://www.jkb.com.cn/
guangyizhongyijiankangshequ
http://www.tcm369.com/vb/forumdi ... db74&forumid=20
beijingzhongyishequ
http://www.bj-tcm.org/bbs1/
jiankangwangzhongyishequ
http://www.healthbbs.net/list.asp?boardid=44
kangyizhongyiluntan
http://bbs.511511.com/dispbbs.as ... ID=22612&page=1
yixuezhuanyewang
http://www.med618.com.cn/synr/ywss/ywss.htm

http://jfjkc.bbs.xilu.com/
http://lijie.a2.cn4e.com/bbs1/
http://www.zylijian.com/asp/

http://210.77.146.154/itcmedubbs/index.asp
中国医药大联网
http://www.15688.com/asp1/index.asp
中药习题库
http://ite.stu.edu.cn/zyx/xt/main.htm
广义中医
http://www.tcm369.com/down/list.php


中国中医药信息资源
http://www.sdb.ac.cn/chinesedrugs/chinesedrug2.html
中医古籍数据库
http://www.tcmet.com.tw
中草药图谱:分类较全,只是图太小,难以仔细辨认
http://bencao.wangking.com/zcytp.asp
英文中药数据库
http://fruits.sdb.ac.cn/chinese/
中草药数据库:有中英文名,拉丁文,但目前正在建设中,可查一些词汇
http://www.herbasin.com/herbs.htm
中医癌症信息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ttp://www.bufotanine.com/chinamedicine/
中医图鉴[繁体]
http://www.herbno1.com/html/herb-cmed-database.html
中药创新数据库
http://202.127.145.116/chmed.htm
中医药在线
http://www.cintcm.com/
中医药相关的数据库链接
http://www.bioon.com/datebase.htm
中药基本信息数据库
http://www.sdb.ac.cn/zyxxk/


不可多得的中药学习园地
美丽中药房,看后就知道了。
http://home.njenet.net.cn/njsf/mei.htm

其他相关网站:

中药网:
http://www.cmn365.com/
包括:食疗保健、中医常识、中药学习、科研天地、中成药介绍、名人简介、中药导航等栏目。

良方在线:
http://tcmonline.51.net/
包括:杂病秘方、心脏秘方、呼吸秘方、消化秘方、泌尿秘方、内分泌方、妇儿秘方、癌症秘方等栏目。

药师天地:
http://www.yaoshi.com/
包括: 执业药师 、继续教育、交友园地、药师书店、药师论坛
现代中药网:http://www.chinamtcm.com/

中国中医药论坛:
http://www.cntcm.org/cgi-bin/leoboard.cgi

http://www.cntcm.com.cn/ 中国中医药报,free

http://www.acutimes.com/ 中华针灸信息网 版权所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http://sshtm.ssreader.com/html/26/2644a0a.htm 超星的中医书,海量
http://jy.ssreader.com.cn/bookhtm/index.htm 医星网,有些图书超星主页中没有。

http://202.195.210.5/ 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中药彩色图谱动画 http://www.15688.com/coolweb/dh5.htm
中国针灸网 http://www.zhenjiucn.com/
中医五绝网 http://zbzwj.myetang.com/
中伏中医网 http://www.drzhongfu.com/

中医古籍网上读
http://www.okbuy.com.tw/medicine/main.asp
这里可以下载
http://www.ccmp.gov.tw/index-c/infomation/download.asp
http://myweb.hinet.net/home1/lotusea/lotusea-books-giga.htm
有几十本古籍,台湾对中医古籍早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很多都可免费下载的

yixueshipin
http://www.dekun.com.cn/jz/jzml.htm
伤寒论论坛
http://www.shanghan.net/index.php?
http://www.et66.com/医话通www.51uc.comUC聊天软件

http://www.etiandi.com/
医学资料总汇
http://chinaseek.cn/default3.htm
http://home.njenet.net.cn/kejie/new/downloadcmed.htm
素材库之医学图谱
http://www.sucaiw.com/pic.asp?sortid=3&id=资料图片
医典资料库
http://www.okbuy.com.tw/medicine/main.asp
数字书库之医学类
http://www.digiark.com/tushu/gjtsk/yijia.htm

朝华网
http://health.zhaohua.com/tcm/index.asp
香港中医药论坛 name:qinniu密码:074745
http://hk.ktop.com.tw/
天然药物集
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6/index.HTM
中医诊断学
http://class.ibucm.com/zyzhenduanxue/zz.htm
http://www.5jk.com/ygmy/Article_Class2.asp?ClassID=9
中医肠胃网
http://www.zycww.com/Article_Index.asp
人民健康网
http://www.people.com.cn/wsjk/wsjk11/113/pvw2.htm
新医学网
http://www.newhealth.com.cn/
100md
http://www.100md.com/

http://www.39.net/
http://www.37c.com.cn/
医学网站总汇
http://8v7.net/4320060/721.htm
医学网
http://medindex.myetang.com/
医学在线
http://www.m-ol.com/
医学空间
http://www.medcyber.com/
医学软件共享中心
http://www.gdsoft.net/
大众医药网
http://www.windrug.com/pic/30/13/33/0907.htm
医学下载网
http://download.fsyyy.com/SoftList/Catalog_4_SoftTime_Desc_1.html
新浪医学网
http://511511.sina.com.cn/M5/1602.aspx
中国医药健康网
http://999cn.com/health/2/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3: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社会应酬多,解酒方来帮你忙

千杯不醉


饮酒时口含绿豆干粉(采摘绿豆之花)晒干研成粉备用可千杯不醉。(2)用硼砂10克,枳壳子10克共为未炼成蜜丸,如姆指大小,饮酒前先服一丸,钦酒当中口内始终含一丸药何可纵饮不醉。

醉酒速醒:
用生绿豆一两研未,加茶叶泡水服下立解酒醉。

提高酒量:
酒醉恶心,十分难受,你可用樟木葛根各一两,煎水半碗,在喝酒前半小时服下。在吃酒半小前用几片甘草,一两白糖兑开水小半碗服下。两种办法都可大大提高酒量。


(1)食醋解酒
用食醋烧1碗酸汤,服下。 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 食醋与白糖浸蘸过的萝卜丝(1大碗),吃服。 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大白菜心(1大碗),吃服。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吃服。 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 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机酸,随立脚点消化吸收,在人体的胃肠内相遇而起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了酒精的毒性。

(2)豆腐解酒
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3)"醒酒茶"解酒
据报道,杭州市临安县理化研究所根据唐代廷"醒酒汤"秘方,以现代工艺研制出一种醒酒灵丹--"醒酒茶",对酒后头痛、头晕及身体不适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4)糖果解酒
河北省生产一种解酒糖果,醉酒后吃上几块即可解酒。

(5)酸枣葛花根解酒
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6)绿豆、红小豆、黑豆解酒
3种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酒精中毒。

(7)生蛋清、鲜牛奶、霜柿饼解酒
将三者煎汤服,可消渴、清热、解醉。

(8)葛花解酒
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9)糖茶水解酒
糖茶水可冲淡血液中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10)芹菜解酒
芹菜挤汁服下,可去醉后头痛、脑胀和颜面潮红。

(11)绿豆解酒
绿豆适量,用温开水洗净,捣栏,开水冲服或煮汤服。

(12)甘蔗解酒
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13)食盐解酒
饮酒过量,胸膜难受。可在白开水里加少许食盐,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14)柑橘皮解酒
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

(15)白萝卜解酒
白萝卜1公斤,捣成泥取汁,分1次服。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

(16)鲜橙解酒
鲜橙(鲜橘亦可)3~5个,榨汁饮服,或食服。

(17)橄榄(青果)解酒
橄榄10枚,取肉煎服。

(18)甘薯解酒
将生甘薯绞碎,加白糖适量搅拌服下。

(19)鲜藕解酒
鲜藕洗净,捣成藕泥,取汁饮服。

(20)生梨解酒
吃梨或挤梨汁饮服。
对酩酊醉者,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 醒转,可用干净鸡毛一支轻轻摩擦其喉咙或用手捏其喉咙,使其呕吐残留在胃中的酒液, 可使醉状缓解。若仍无效果,则应就医诊治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3: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草药名趣谈

中草药的命名,以大千世界的万物为模式,其特点是形神兼备,文字精炼,耐人寻味。

   以数命名的中草药:一柱香、二叶舞鹤草、三分三、四块瓦、五风朝阳草、六股筋、七星剑、八楞木、九龙吐珠、十姐妹、百舌鸟、千层塔、万丈深。

   以十二生肖命名的中草药:鼠曲草、牛含水、虎掌草、兔儿伞、龙船乌泡、蛇王藤、马钱子、羊蹄暗消、猴樟、鸡冠苗、狗脚迹、猪牙皂。

   以药物功能命名的中草药:调经草、益智仁、散血草、疗毒草、止泻木皮、定心散、胃友、扭筋草。

   以阴阳、五行命名的中草药:阴香皮、阳省花、木蝴蝶、火麻仁、土人参、金蛤蟆、水蜈蚣。

   以四季、方位命名的中草药:春不见、夏天无、秋海棠、冬青子;东方狗脊、南天竹子、西施舌、北沙参。

   以五色、五味命名的中草药:赤茯苓、青黛、黄花倒水莲、白头翁、黑大豆、酸水草、苦地胆、甘草、辛荑、咸虾花。

   有些中草药名,如张公鱼、李树胶、田施花、刘寄奴、何首乌、徐长卿等,酷似人名。再如细穗爵床、老鼠吹箫、观音苋根、红鸡踢香、鞭打绣球、大夜关门等中草药名,其形意结合,如诗如画,妙趣横生,惟妙惟肖。若只闻其名,不见其物,有谁能相信这是中草药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