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763|回复: 0

张锡纯治痹证学术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9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讨张锡纯治痹理论、方药及验案,颇有启发。归纳其特色如下:
  重用山萸 补肝通络
  张锡纯认为:“脾虚令人腿痛,大体皆能知之,肝虚可令人腿疼,方书罕言,即深于医学者,亦恒不知。”“《内经》谓‘过怒则伤肝’,所谓伤肝者,乃伤肝经之气血,非必郁肝经之气血也,气血伤,则虚弱随之。因肝主疏泄中藏相火,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痛。”指出肝经气血不足,不能疏泄,相火郁于经络之间,气血凝滞而闭阻作痛。从而创立了治肝虚腰痛的曲直汤。方中萸肉一两为主,以补肝经气血,并辅佐以化瘀通络之品,以达到肝经气血充足,疏泄正常,经络通畅,痹痛自消的目的;在既济汤中论述到:“凡人身内外有疼处皆气血痹阻不通。《神农本草经》谓‘山萸肉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是萸肉不但酸敛,而更善开通可知。李士材治肝虚作疼萸肉与当归并用,愚治肝虚腿疼,曾重用萸肉随手奏效。盖萸肉得木气最厚,酸敛之中大具条畅之性,故善于治脱,尤善于开痹也,大抵其证原属虚痹,气血同虚不能流通而作疼。”指出山萸肉治疗痹证的依据及来源;还在加味补血汤中记载了山萸肉治疗痹症的案例,方中用萸肉一两,取其善补肝又善舒肝之意。
  张氏在治肝虚、气血不足、上热下凉经络痹阻的腰痛、腿痛中常重用用山萸肉。认为“过怒则伤肝”,所谓伤肝者,乃伤肝经之气血,非必郁肝经之气血,气血伤则虚弱随之。
  腰痛多瘀 注重祛邪
  张锡纯认为:“此证(腰痛)属于肝肾虚者少,由于气血瘀者颇多,若因努力任重而腰疼者,尤多瘀证。”特别是负重用力而导致的腰痛,尤其如此。文中记载曾治一例34岁的腰疼患者,“其疼剧时不能动转,轻则似痛非痛,绵绵不已,亦恒数日不痛,或动气劳力时则疼痛。……脉左部沉弦,右部沉牢,一息四至强。”张氏认为:“此证是痛则不通也。……其为腰际经络有瘀而不通之气无疑,拟以利关节通经络之剂。”用生怀山药一两(一两相当于31.25g,约为30g,下同),枸杞八钱(一钱约为3g,下同),当归四钱,丹参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生五灵脂四钱,穿山甲二钱,桃仁二钱,红花钱半,土鳖虫五枚,广三七二钱为方。先煎前十一味送服三七粉。连服三剂腰已不痛,加减连服数剂而愈。对此长期绵绵不已、劳累后加重似属于肾虚的腰痛,张氏独用化瘀通络的方法而取效。对于瘀血腰痛的辨证要点,张锡纯谓“凡其人身形不羸弱者,大抵系关节经络不通,其人显然羸弱而腰痛者,或肝肾有所损伤而然也。”辨证特点是身形羸弱与否,只要身形不羸弱者,均为此证。
  张锡纯还创立了治疗气血凝滞而致腿痹痛、心腹疼痛等证的有效方剂——活络效灵丹,并详细记述了其加减:腿痛加牛膝;臂痛加连翘;疮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白硬属阳者,加肉桂、鹿角霜等。张氏记载:“曾治一妇人,年五十余。项后筋缩作痛,头面后仰,不能平视,腰背强直,下连膝后及足跟大筋皆痛,并牵引周身皆有痛意。医多用散风、和血、润筋、通络无效两载,病剧不能起坐,诊脉数而有力稍弦,知其为宗筋受病。治以活络效灵丹,加生薏米八钱、知母、玄参、白芍各三钱,连服三十剂而愈。”其活络效灵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痹证临床,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心绞痛等,颇有效验。
  痹在肢体 调以脏腑
  腰疼治疗,补肾入督。张锡纯认为:腰脊为督脉主之,凡腰痛肾虚者,皆有督脉不足,治疗应在补肾的基础上,加用入督之品,指出“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痛。治斯证者,当用补肾之剂,而引以入督之品。”并拟益督丸,加减应用于肾虚腰痛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寒热杂痹,治以调肝。张氏曾治一四肢痛、腿畏凉、臂畏热者:上热下凉,因肝木稍虚,或肝气兼有郁滞,其肝中所寄之相火不能下达,所以两腿畏凉,其火郁于上焦,因肝虚不能敷布所以两臂畏热。投补肝兼舒肝木。方中净萸肉一两,当归五钱,乳香、没药、续断各四钱,连翘、甘草各三钱。奏效甚捷。虽然张氏对痹证寒热错杂的论述并不多,但其观点在临床上颇有指导意义。痹证出现寒热错杂,不能一概以热痹与寒痹辨之。且在治疗上开辟了调肝的新途径。
  治痹祛邪,莫忘脾胃。张氏指出“(臂痛)纯为经络之病,治之者宜以经络为重,而兼顾其脏腑,盖欲药力由脏腑而达经络也。然用中药宜用中药健运脾胃通经络之品辅之。因而常用白术健脾开痹。”“对于下焦相火虚衰(腿疼),兼有气虚者,即不能达于四肢运化药力,是以服之药纵对证亦不见效。此当助其相火祛其外寒,而更加补益气分之药,使气分壮旺自能运行药力以胜病也。”认为痹证病虽在经络,但治疗要靠脾胃的运化功能,药力方能到达病所。因而,在痹证的治疗中,很重视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在方剂中多加健脾益气之品以助药力运行。这一观点的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病人因大多须长期服药,易于伤及脾胃,且大多要服用对胃黏膜有影响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因而常有胃部疼痛、饮食减少、胃胀不适等症,如果不注重脾胃的虚实,损伤叠加,中焦无力将药力达到经络四肢,且由于胃部的不适,病人难以坚持服药。
  衷中参西 灵活变通
  张锡纯熟读经典,取其精华,师古而不泥古,临床应用灵活变通。张氏根据《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方,创立了加味黄芪五物汤以治历节风证,周身皆痛或但四肢作痛,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有热者加知母、生薏米、鲜桑枝、牛膝、木通,若无热者,即用原方。
  在灵活应用经方治痹证的同时,也参用西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在《医话·答因××为母问痛风证治法》中记载:治膝、踝、趾热肿痛,连臀部也肿,又兼目痛的重症痹证患者,用阿司匹林一片半,生怀山药一两,鲜茅根二两,中药煎汤,送服阿司匹林治疗。这种中西同用的方法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目前,对重症痹证病人,采用中西同用,取长补短的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单用中药取效缓慢,大多是在关节肿胀消除以后,疼痛才能明显减轻,为了及早减轻患者病痛,可以在应用中药同时,合用非甾体抗炎药,使病人的疼痛很快缓解,待中药起作用时,再停此类药物。这样既可以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可以减少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张锡纯的这种衷中参西的方法,在现代痹证的治疗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介绍:张永红,1958年3月出生,主任医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风湿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中医风湿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南省医师协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洛阳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198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先后师从路志、焦树德、吴东海等。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幼年慢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1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