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大熊猫

熊猫戏说脉(之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2 21: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259帖:熊猫请和子好好读读《伤寒》,不是故做矜持。少阴病当几日解、(虽然伤寒论里的日期都是概数)少阴病的脉象如何?和子所发脉象是不是属于“脉暴出”?伤寒论明明白白交代了,少阴病服汤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8/26 23: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析:脉分阴阳,何谓也?人禀天地之气生,天地者,阴阳二气也。阳在人为气、阴在人为血。脉者,周行一身气血外在之征兆也。元阳为气,元阴为精,精气之神脉可察也。脉者不离气血,而不囚于气血。脉之神韵随气血盛衰、精气盈亏而异彩分呈矣。故察脉为以外知内见微知著之法门。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病亦人感受天地之气而成。风寒湿燥火各随时而至则为正气,太过不及则为病气。病气之阴阳既成,脉之阴阳必应。脉合阴血阳气而成,然可察者必分以阴阳。阴阳合则为脉,脉分则为阴阳。不分则为太虚、为混沌、为鸿蒙,不分则不见其合矣。
    故脉分阴阳。以阴阳辨脉于太过不及之间,乃以阴阳之脉,辨察阴阳之病。病有形形色色,终不离阴阳、不外阴阳、不出阴阳。此为以一贯万之理,经言:“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之意也。疏忽阴阳,则必纠缠于枝蔓间。万千病症,茫无头绪,穷于应付。经言:“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之意昭矣。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阳脉者盛而盈,为气血之有余;“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脉者,衰而亏,为气血之不足。以阴阳为纲,立辨脉之根本,纵病症杂陈,真假混淆,而阴阳气血盛衰莫逃于指下。辨脉极其详,则辨病极其真,百病则毫毛毕现,无可逃遁。是故脉不论左右,不论寸关尺,不论单见、杂见、兼见皆同此理明矣。
    人病,审其病为阴病,感天地阴邪之气,遂成阴脏在里之病。必得盛而盈气血有余之阳脉,则正气足以制敌,病气必易治而可生也。审其病为阳病,感天地阳邪之气,以成阳腑在表之病。若得气血衰亏之阴脉,正气不足以御寇,病气必难治而死也。
    推之:阴病在里在脏,原难治,得阳脉知正气有余,尚可生。阳病见阳脉者,脉与病符,为顺,为易治。阳病在表在腑,原易治,得阴脉知正气不足,尚可死,何况阴病乎?故善诊者治肌肤而不待病邪深入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然亦如阴病见阴脉,为脉与病符,为顺,不可妄言死。假令脉之有根、有胃气,温之补之益之则可活。学者不可泥古而不化也。
    故:人之性命,不患病气之所加,而患正气之损。保持性命,以端持身应世本务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0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结阳结,何以别之?
     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析:脉有阴结阳结,何以别之?此为以阴阳之脉配阴阳之病以证之也。脉浮数,阳脉也;能食不大便者,阳病也。凡阳皆实,曰阳结。脉沉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阴病也。曰阴结。
     阳结者,为阳实,为阳邪有余。阳邪有余则为火,火与元气不两立,不两立则耗损津液。故阳结者,阳有余而阴不足也。阳结者十七日剧,以少阴之数八,二八一十六日,增一日方应阴虚,阳邪耗损阴液将亡,病邪日盛而正气日衰,故剧。
    阴结者,阳不足也,阳不足则阴寒凝滞而结。以十四日当剧,少阳之数七,二七一十四日,阳为阴邪所痼将亡,故剧。
    此段论结,俱验之大便,似乎专主阳明。但不必定属伤寒病之阳明,凡结证皆以阴阳辨之于脉证之间矣。

    推之:
    阳结者如伤寒病之阳明,需以承气类急下以存阴。杂病类阳结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者亦需下之。
    临诊失误最多当属阴结。受上火、宿便、排毒、养颜等之惑,遇有结而不通者,皆冠与三黄片、排毒养颜、麻仁润肠、泻叶之品。阴结本为阳之不足,泻下伤阳,此为虚虚实实之戒。
    然结者为急,不论虚实寒热阴结阳结,总以通为顺。故阴结者,温里散寒通阳之正治适配泻下之品,此等微妙之处医者不可不仔细揣摩。
发表于 2007/9/1 23: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熊猫老师给解释解释:“少阴之数八”和“少阳之数七”,加剧的天数阳结为什么还要乘以二加一,阴结乘以二不加一?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7/9/2 16:24 编辑 ]
发表于 2007/9/8 1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阴之数八:

帝曰:三气之纪,愿闻其候。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

发生之纪,是谓启陳,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其动掉眩巅疾,其德鸣靡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谷麻稻,其畜鸡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黄白,其味酸甘辛,其象春,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其虫毛介,其物中坚外坚,其病怒,太角与上商同,上徵则其气逆,其病吐利。不务其德,则收气复,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雕零,邪乃伤肝。

少阳之数七:

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气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热,其藏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谷麦,其果杏,其实络,其应夏,其虫羽,其畜马,其色赤,其养血,其病(目闰)瘛,其味苦,其音徵,其物脉,其数七。

赫曦之纪,是谓蕃茂,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鸣显,其动炎灼妄扰,其德暄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其谷麦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其象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藏心肺,其虫羽鳞,其物脉濡,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上羽与正徵同,其收齐,其病痓,上徵而收气后也。暴烈其政,藏气乃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好像还是不明白,唉,算了,搞不明白的事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7/9/8 10:05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1 21: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7/11/8 18: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韻 于 2006/8/15 08:09 发表
#20
看了一下,熊貓老師和vwxr老師的思路確實有點分叉。
要表達,長了,難寫;短了,不盡意。權且如下:

如果按史學家的口吻,您們倆都在講一個「後劉力紅問題」:﹝留意個「後」字」
熊貓老師的思路是 → 回歸陰陽 → 不能解決中醫前途問題, 可以用西醫的方法來占領陣地 →  這個市場很大..........。
vwxr 老師的思路是 →  回歸陰陽 →  不能解決中醫前途問題, →  還應該回到「形而上」的聖人境界去,那才是真正的中醫自由王國 ......。

呵呵,
彼此的心願緣起都是好的,願 殊途同歸 ─ 振興中醫

謝謝二位老師!

呵呵 ... ... 不知不覺,這一貼已發了一年二個月,
這幾天,福至心靈,又有一些新的想法──

我非常認同大熊貓老師關於中醫佔領市場的觀點,
中醫的市場非常大!

在近代的中醫復興史上,
劉力紅將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在這個標誌下,有更多的華夏子孫學習中醫,認祖歸宗。
可惜,這個標誌也未能打破宋明、甚至更長歷史的以儒釋醫。

歷史是不會在這里停步的,
五年十年以後,中國人將對中醫有新的演繹和作為。

中醫的先進性,決定她將為全人類服務,並作出更廣、更重要的貢獻,
中醫的先進性,決定她將涵盖西醫。
具諷刺的是,走到極端的西方醫務商界,將再次發現中醫的價值,並在中醫得到經濟好處。
更有趣的是,打破以儒釋醫的慣性,將有西方中醫學者的參與。

哈哈!
海韻天馬行空,
好象在說童話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非常认同。
    中医的继承、发展、光大肯定也必须以能为大众解决疾苦、颐养天年为根本。离开为大众服务的宗旨而自视为“阳春白雪”,那她也只能是成为一种文化、一种遗产。
    也许是“众人皆醒我独醉”呀!
发表于 2007/12/31 2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272楼开始为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脉法录音文字整理。
发表于 2007/12/31 2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

前言

在中医两千年的发展史中,伤寒学派是非常重要的学派之一,之中又有不少小的流派,他们虽然都源于伤寒论,但是对《伤寒论》也有些不同的看法。后世医家在注释伤寒形成伤寒不同派别的过程中,也丰富了伤寒的内容。只要是伤害学派的,不管他们如何解读伤寒,他们都源于伤寒,他们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他们所理解伤寒的侧重面不同,临床中见到的病人不同,决定了他们既统一又有分歧。《伤寒论》是东汉时期张仲景写的,限于当时的印刷及纸张不方便,都是在竹简上刻字,当时社会不稳定,处在动荡的战争时期,故成书后很长的时期都没有得到广泛流传,一直等到西晋时期,王叔和将散失的伤寒收集整理编纂,使后世得以见到《伤寒》的书,至于书的真伪我们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流传下来的书中去学习、去理解、去悟、去体会。

王叔合在编纂《伤寒》的过程中提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也就是说他从脉证方治入手,即从病证脉并治着手。

在他以后,唐代的孙思邈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对《伤寒论》进行重构,它体现在《千金翼方》中,孙思邈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认为张仲景的治法不过就三种:桂枝、麻黄、青龙,后世医家总结的“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小青龙”实际上是孙思邈的思想:“寻方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此之三方,不出之也。”凡是治疗伤寒基本上就是这三个大的类别原则。后世明代的俞嘉言、方有执把桂枝麻黄青龙的观点加以发挥,成为三纲鼎立的学说。

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进一步深化,学派开始形成,朱肱的《南洋活人书》,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郭雍的《伤寒补亡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在这时期基本形成了伤寒各家派别的雏形。

明清时期,围绕伤寒的注释编次,六经的本质,研究方法等,论证比较活跃,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不同学派。受明代的方有执的影响,方有执认为王叔和编纂的《伤寒论》颠倒错乱殊甚,必须重新考订,方有执采取整移改削的方法,对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大加改订,着重发挥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论喻嘉言著《尚论篇》,对方氏的考订大加赞赏在方、喻的影响,错简重订之风大扇。同时也出现了反对意见,认为王叔和的就是张仲景的本意,不必改弦更张,这些人推崇王叔和编纂的《伤寒》,比如陈修园,张志聪等。

还有一家介于二者之间比较温和,他们认为《伤寒论》的实质是辨证论治,只要是有利于辨证,真伪错简就不是主要的问题。这派人思想很活跃,他们从不不同的角度揭示伤寒辨证论治的规律,丰富发展了伤寒学说,分以下几种:(1)按方类证: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把一个个方证视为一个个独立存在的证候,以方名证,按方类证,将有关条文汇列于下,加以分析。其优点是能够完整地体现各个方证的脉证,明确分辨出主证与次证及其类似证的辨别,便于掌握应用。(2)按法类证:以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特点是以法类证,以证论治,将有关条文证汇列于大法之下,加以阐述,充分提示了伤寒治法规律。(3)按症类证:以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为代表,特点是以伤寒百余个主要症状为归类标准,将具有该证状的条文汇列于下,加以比较分析,充分阐明了伤寒主要症状的发生机理、表现特点及其治法异同。(4)按因类证:以钱璜《伤寒溯源集》为代表,采取以方证的原因为归类标准,将有关条文汇列于下,以突出方证的病因为特点。(5)分经审证:陈修园晚年吸取了其它流派的优点,著《伤寒医诀串解》立足于六经气化理论,创分经审证之法,体现出方证的联系及其传变、转归的机理。

《伤寒》语言凝练,高度概括,短短的几句话或几个字代表的意义非常丰富,后世医家包括不同的学派,不管他们怎么分,后世这些伤寒名家都是演绎、注解、发挥张仲景的伤寒学说,简单介绍伤寒学派,目的是为我们在学习伤寒时,我们应该理解后世的注解都是在从不同角度在阐释伤寒,不要相信一家之言,要视野开阔些,他们没有谁对谁错,都对伤寒的丰富作出了贡献。


一、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析:脉分阴阳,何谓也?人禀天地之气生,天地者,阴阳二气也。阳在人为气、阴在人为血。脉者,周行一身气血外在之征兆也。元阳为气,元阴为精,精气之神脉可察也。脉者不离气血,而不囚于气血。脉之神韵随气血盛衰、精气盈亏而异彩分呈矣。故察脉为以外知内见微知著之法门。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病亦人感受天地之气而成。风寒湿燥火各随时而至则为正气,太过不及则为病气。病气之阴阳既成,脉之阴阳必应。脉合阴血阳气而成,然可察者必分以阴阳。阴阳合则为脉,脉分则为阴阳。不分则为太虚、为混沌、为鸿蒙,不分则不见其合矣。

故脉分阴阳。以阴阳辨脉于太过不及之间,乃以阴阳之脉,辨察阴阳之病。病有形形色色,终不离阴阳、不外阴阳、不出阴阳。此为以一贯万之理,经言:“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之意也。疏忽阴阳,则必纠缠于枝蔓间。万千病症,茫无头绪,穷于应付。经言:“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之意昭矣。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阳脉者盛而盈,为气血之有余;“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脉者,衰而亏,为气血之不足。以阴阳为纲,立辨脉之根本,纵病症杂陈,真假混淆,而阴阳气血盛衰莫逃于指下。辨脉极其详,则辨病极其真,百病则毫毛毕现,无可逃遁。是故脉不论左右,不论寸关尺,不论单见、杂见、兼见皆同此理明矣。
人病,审其病为阴病,感天地阴邪之气,遂成阴脏在里之病。必得盛而盈气血有余之阳脉,则正气足以制敌,病气必易治而可生也。审其病为阳病,感天地阳邪之气,以成阳腑在表之病。若得气血衰亏之阴脉,正气不足以御寇,病气必难治而死也。
   

推之:阴病在里在脏,原难治,得阳脉知正气有余,尚可生。阳病见阳脉者,脉与病符,为顺,为易治。阳病在表在腑,原易治,得阴脉知正气不足,尚可死,何况阴病乎?故善诊者治肌肤而不待病邪深入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然亦如阴病见阴脉,为脉与病符,为顺,不可妄言死。假令脉之有根、有胃气,温之补之益之则可活。学者不可泥古而不化也。
   

故:人之性命,不患病气之所加,而患正气之损。保持性命,以端持身应世本务是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13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