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frankieyin

第二次开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0 1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做个标记,有机会再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语

谢谢各位鼓励。

五十楼希望能将这个帖子续下去,可是我却正感到难以为继而打算结束这个帖子。

本来这个帖子的缘起,是我第二次开方,克服了第一次的慌乱和很多的错误,用一剂桂枝汤治好了我女儿的感冒发烧,效果远好于以往去医院打针输液,使我对中医治病的信心大增。后来陆续几次尝试用《伤寒论》上的方子治老婆孩子和邻居孩子的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的经历也附丽于此,参杂一些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啰里巴嗦,拉拉杂杂的写了很长。因为是治的是妇幼的一些小毛病,所以发表在妇幼课堂,原本希望得到行家的指点,所以不怕露丑,将我所有的思考,不管对与不对,都如实地写出来,希望真正的大夫能够给我指出来我的错误,使我能够有所依归。

但是好像不能如愿。如同这个版面的其他浏览者一样,大家都是来取经的,都希望看看有没有什么“秘诀”、“高招”,能够治疗自己孩子的各种毛病,似乎不见多少有经验的医生来指点、回复。我的帖子就成了我一个人的“经方实验录”,但是没有一个“曹颖甫老师”来评按点拨,我渐渐感到惶惑。

工作之余,我正在学习,这条路似乎会很漫长,够我学一辈子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我感到我的桶里面才有半瓢水,而且跳荡得厉害。越学习越觉得我差得太远。妇幼之疾,更加不可轻忽,不是现在的我能够胜任的。胡希恕老先生一生都不肯发表文章,就是怕万一自己的文章流传开去,难免产生流弊而遗患将来。在这里发表我的菜鸟经历,我也有同样的担心。

在这个版面看到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的疾病倍感无助。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个药王菩萨站在你身边给你指点就好了。有时候你只能在心里祈祷。佛说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我的朋友林先生是个信佛的台湾人,他说娑婆的意思是堪忍,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本不完美,可堪忍受,是名堪忍。哪里有完美呢?那就只有西方净土,阿弥陀佛的世界。所以要诚心念佛,祈求佛的护念,可得往生。你本是不信神佛的,但这时候你不知不觉就信了,一往而深。
发表于 2006/11/14 0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经验记录,望继续

虽然没有名师教,但是却可以让大家来借镜你的观察与经验
很好的经验记录,望继续
发表于 2006/11/14 09: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我儿子这次发烧六天,一直在服中药,但我不如你有慧根,对中医有灵性,给我儿子用药没有药到病除,走了弯路,让孩子受了罪。
我也准备好好学习一下中医,请问有什么推荐的好书吗?我也在深圳,深恶儿童医院每次都是吊水,有机会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吗?
发表于 2006/11/14 09: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的疾病倍感无助。-----是啊,多有智慧多愁烦.增添了知识增忧伤.
发表于 2006/11/14 10: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06/11/15 10: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从哪儿买的《郝万山讲伤寒论》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57楼:
我是从民间中医下载的Hillman等整理的《郝万山讲伤寒论》。pdf格式的,电子版,看起来好累。但是内容很精彩,对于初学如我这样的菜鸟,感觉非常有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5: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咳嗽(再续)

就让我的经历来当作大家的垫脚石吧。

下面再谈谈我女儿的咳嗽治疗的后续。

我女儿的咳嗽依然继续。上次分析,我认为是痰饮致咳。

上次谈到《胡希恕》一书中胡老治痰饮所致咳嗽的经验,胡老最常用的方子是半夏厚朴汤。在介绍半夏厚朴汤方加减时冯世纶提到“方中苏叶,胡老常用苏子。如表证明显,可以同时加苏叶,或据证合用桂枝汤或麻黄汤;如热相明显者,可加生石膏;如久咳寒饮明显,而表证不明显者,可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我女儿咳了一个月了,算是久咳;而表证不明显,没有发烧也不恶寒,只是有些盗汗。于是我没有用半夏厚朴汤,而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于是去同仁堂抓了两付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茯苓10g  炙甘草5g 五味子5g 干姜5g 细辛5g 法半夏10g), 两剂吃完,咳嗽依旧,没什么效果,也不见坏也没有好,每天出汗就咳的症状仍然断断续续存在着。

我记得《郝万山讲伤寒论》上面提到用小青龙汤治咳嗽急性发作,缓解之后用苓桂剂温化水饮来善后,以及刘渡舟老年自己预防冬咳而提前喝苓桂术甘汤的经验。《金匮》上面咳嗽一章也有用苓桂术甘汤治痰饮所致咳嗽的条文。我于是又去抓了两付苓桂术甘汤(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术15g 炙甘草10g),参考的是仲景原方剂量,取汉代一两约合15g,我也常常眼眶下暗兼有胖大齿痕舌,我觉得是水饮,也想试试苓桂术甘汤,就煎了一剂,自己喝一碗,给女儿也喝一小碗。我喝了睡下,觉得身体内有水饮汩汩流窜的感觉;而第二天早上孩子咳嗽依旧,也没有加重,就没有吃第二付。孩子的妈妈看看这咳嗽迁延一月未愈,虽不严重,也总闹心。女人的唠叨是最厉害的,我太太算很好的了,我还是感到压力重重,这个苓桂术甘汤也仍然没效,我越来越觉得沮丧。

这外无表证、内有痰饮,在我看来是很明显的。怎么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和苓桂术甘汤下去一点动静也没有呢?上次用厚姜半甘参汤治好孩子的腹胀的同时咳嗽有减轻的倾向,那么半夏厚朴汤加减呢?其中也有半夏厚朴,只是配伍剂量不同。要不参考胡希恕医案试试半夏厚朴汤?我于是又去抓了两付半夏厚朴汤加减(法半夏8g 厚朴6g 茯苓8g 苏叶6g 苏子6g 橘皮10g 杏仁6g 桔梗6g 生姜6g ) 熬了一付喝了头煎,第二天早上天气变凉,深圳吹起北风。我熬好了二煎,结果放得太凉了,而且孩子要去幼儿园吃早餐,药就空腹喝了。太太刚送去幼儿园回到家就接到老师电话,说孩子咳的非常厉害。我太太赶紧又去幼儿园,看到女儿持续的咳嗽,直至呕吐,药全吐出来了,还有如我上次看到的同样的粘乎乎的痰涎样的东西。咳得比以往任何一天都厉害,咳个不停;而且流清鼻涕,咳的时候喉咙里有痰声,可是也从不见她吐痰;这回不止是出汗咳,无汗时也咳。就把孩子接回家。

我下班回家,太太坚持要带孩子去医院或者去看中医诊所,她已经对我治咳嗽失去信心了,我自己也觉得老没效果而很沮丧。我们不想去妇儿医院,可是抱着孩子去社区里面的中医诊所时人家已经下班关门了。

我想这是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证,虽然没有白泡沫痰,但清鼻涕、面色都可以肯定外有表寒。的的确确是这两天受了寒嘛。本有咳,遇风寒加重,不发热也不恶寒,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我还是把不好。但可以肯定是小青龙汤证。半夏厚朴汤偏于治痰饮,而不能治表寒,虽然加了苏子苏叶,也还是力道不够,所以不对证,反而咳得更厉害;服药也不得法,不该空腹喝太凉了的药汤,所以呕吐了。

《伤寒论》40.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于是停服半夏厚朴汤,连夜去同仁堂抓了付小青龙汤加茯苓(麻黄6g桂枝6g 白芍6g 细辛3g干姜6g 炙甘草6g 五味子8g 法半夏10g 茯苓8g)本来开的细辛6g, 抓药的姑娘说太多了,还搬出药书给我看。我说细辛散用不过钱,这个汤剂应该没什么关系,但还是听从她的建议用3g 。 一剂喝了三回,第二天孩子没去上幼儿园,整天待在家里没敢出去吹风,我下班回家,太太说咳嗽好多了,稍微还有点咳。还得接着吃。

于是又去同仁堂抓药,孩子也出门活动活动,这次遇到一个老中医坐堂。老中医是个退休教授,七十七岁了,名片上写着早年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善治慢性病疑难杂症。于是想让他给看看,抱着孩子让他号脉,告诉他咳嗽一个多月了,起先出了汗才咳,不出汗就不咳,孩子晚上睡觉老爱出汗,白天也是,常汗溻了背。他看看孩子面色偏白,看看舌头,说这是湿热。问我们有没有去医院拍片,有没有吃药,我怯怯的说自己给孩子照书上开了几次中药吃,总不见效。他问什么方子,我说开始吃了麻杏石甘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不管用,又用过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苓桂术甘汤也不管用,再用半夏厚朴汤也不行。他责备我们说要去医院拍个胸片,说自己哪能随便开方子呢?我请他开方,于是写了一个方子(明党参8g 黄芪8g 桑白皮6g 川贝2g 分三次冲服 紫菀6g 葶苈子6g 苏子6g 冬花6g 杏仁5g 甘草3g,三剂),先写下药名,再斟酌了一下在药名边写下剂量克数。

我拿着他的方子,另一只手里还揣着自己昨晚的方子,走去中药柜。我心里面犹豫不决,是用他的方子呢还是用我的方子?我的小青龙汤加茯苓刚有一点效果,而孩子表证未罢,我还想接着用一剂。我太太说那两个方子都抓。抓药的女孩是我的老乡,看见我女儿非常喜欢她,跟我也极熟了,就跟我说老师傅的方子偏于治咳,而我的方子偏于解表。我想表证未除,用他的方子怕不太好。而且刚才主诉时忘了告诉他这两天受了风寒咳得更重,只是用了一付小青龙汤才好些,刚才号脉时孩子很平静并不咳,老师傅的方子黄芪、人参是补气而对治盗汗之意,其它几味药止咳化痰,实在没有细究病机。抓药的姑娘说可以帮我保留方子明天来抓也可,我想也对,就还只抓了一付小青龙加茯苓,又抄下他的方子回家研究。

晚上又煎了药给孩子喝, 第二天又煎了二煎三煎。下班回家,太太说已经不咳了,即使出汗了也不咳。只是胃口没有恢复,大便也稍干。吃饭的时候总要喝水,一气喝完一大杯水又不想吃饭了。

太太这几天照顾孩子又感冒了,晚上就换我陪孩子睡。整晚上还是翻来翻去踢被子,大概三四点钟的时候咳了两声也就停了。早上起来也没再咳嗽。

我想这次这个小青龙汤加茯苓的方子似乎对证了,看来这迁延一个半月的咳嗽差不多就好了,前前后后试过五六个方子,最后用两剂小青龙汤加茯苓搞掂。其欣喜为何如!

我想起《郝万山讲伤寒论》中讲小青龙汤证和大青龙汤证比较时提到了一句,小青龙汤的主要作用是化饮,没有表证也可以用。而我记住的是小青龙汤治外寒内饮,心中总存着一个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才是小青龙的主证的概念。所以我一直以孩子无明显表证,用温化痰饮的方子时,只考虑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等方子,从不敢想用小青龙,总觉得是外寒内饮,内饮由外寒所激而急性发作咳嗽时用小青龙,没想到没有表证时也可用。而且郝老师强调这个方子偏于辛温燥烈,不可久服,我又和大青龙汤的峻烈联系起来了,心里面有些怕用的意思。只有明显出现了表证,又有痰饮,我才敢用小青龙汤!

没有体验,光看了书听了讲还是不行的,怎么能够理解这句“没有表证也可用”!

《伤寒论》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那么孩子喝了小青龙汤口渴,这就很容易明白了。更何况其中加了利尿去水的茯苓,加上小青龙的辛温燥烈,口渴、大便稍干就很容易理解了。
发表于 2006/11/28 14: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录翔实,分析丝丝入扣,如果职业医生们都能向楼主这样的有心人一样,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不是做无用的口水之争,以讲求实际临床疗效为中心,中医还怕被灭了吗?

再赞一个:真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楼主的睿智让我这个所谓的医生感到无比的惭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