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984|回复: 24

叶天士医案评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6 1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先生,请允许在下说几句,诸位莫怪。诸位对中医的热爱是令我敬佩的。诸位对推广中医和发展中医的责任感也是值的赞赏的。但是这些也不能让我们因门户之见,而对问题的认识有偏颇。在下以为一个好的中医,首先要有一个中正的心。叶天士江南名士,享誉大江南北,在那个没有网络,信息传递不发达,没有造星运动的年代,能有如此盛誉,应该说叶老绝非浪得虚名,其治病的疗效绝对有过人之处。我们都习惯把叶老成作温病派的创始人,但是这却不是叶老自封的,他自己却从没有吧自己当作什么派,他一生只是忙于诊病救人,在做苍生大医。叶老从不写书,不是他不想写,而是他怕自己的认识不够,写出来留传后世而误人,这一点足说明了叶老对治学的严谨,不象现在学术腐败的风气,谁都想出本书,谁都能出本书,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就敢说话,嗨,人心不古呀。叶天士留下的著作都是他的门人帮著他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是其弟子记录了叶老日常的诊病记录和给学生说的诊病心得,其形成的方式有点象儒家的《论语》。就连对后世影响甚大的《温热论》也不是叶天士自己写的,是在一次同弟子出去游玩的过程中,先生心情舒畅,虽口说出了一段,被弟子记录了下来,就有了温病派的经典之作。叶天士不仅温病治的好,伤寒,杂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是叶天士对于经方的使用范围十分宽广。与传统经方家的墨守成规不同,叶氏对于经方的化裁加减,十分灵活,穷极变化,曲尽其妙。这也是对于经方深刻理解的结果。仅仅因为叶氏在温热病治疗方面的贡献,掩盖了其他方面的成就,致使后人往往忽视了叶氏在经方应用方面的精彩内容。除人所共知的叶案温热诸治法外,今人应作为专题学习者,尚有经方,如桂枝汤、大小建中汤、大小青龙汤、苓桂味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都气丸、理中汤、真武汤、乌头汤等均应作重点分类研究。叶天士对《伤寒论》的理解程度和对经方运用的熟练程度,绝对可以称的上是数一数二的经方大家,只是在温病方面有更突出的贡献,人们把其它方面都忽略了,一个医家没有读过《临证指南医案》而说自己是经方大家,说自己对《伤寒论》的成就如何如何,恐怕这种认识有井底之嫌呀。吴鞠通并不是叶天士的弟子,只是有一次吴鞠通去北京的时候顺便带了一本《临证指南医案》。到了北方刚好赶上瘟疫流行,那个时候北方还是伤寒的天下,但是时医应用辛温发汗之法,病者死亡无数,医者束手。在这个情况下,吴鞠通应用《医案》中关于温病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活人无算,吴鞠通才认识到了这本书的价值,吴氏根据叶老医案中的论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才写成了《温病条辨》,这本书的出现才改变了当时北方诸家对外感热病只能辛温发表的认识,对当时的患者来说可算的救命菩萨。当然《温病条辨》是脱胎于《临证指南医案》,大部分内容都出于案中,因此后来有医家抨击吴鞠通剽窃之说。叶天士是一个温病大家,他也是一个伤寒大家,他对经方运用的熟练程度恐怕不是我辈能忘其项背的。因此我希望各位如果是临床医生,而且把自己定位为仲景后学者,一定要读读《临证指南医案》,不然你对经方的认识可能是不全面的。如果你只是一个中医爱好者,那你不读也无所谓,但是在同意一种观点的时候,其码要了解一些,不然就变成了盲目的跟风。
   浅陋之见,同道指正。
发表于 2006/8/6 12: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山六合掌 at 2006-8-6 11:30:
尊敬的各位先生,请允许在下说几句,诸位莫怪。诸位对中医的热爱是令我敬佩的。诸位对推广中医和发展中医的责任感也是值的赞赏的。但是这些也不能让我们因门户之见,而对问题的认识有偏颇。在下以为一个好的中医, ...


先生既然读过《临证指南医案》,咱们就针对指南中具体医案探讨一下如何?请先生先精选一则印象深刻的称道一番,看看有没有先生所赞叹的那般完美无缺。
发表于 2006/8/6 13: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案以桂枝汤化裁,去芍药加利肺化湿之杏仁薏仁,有桂枝合麻杏薏甘之意。然既云寒伤卫阳,应当无汗,桂枝即当禁用。桂枝为风伤卫阳之方,寒伤当为麻黄汤所主。仲圣殷勤告诫: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今此老并未明言有汗无汗,然既云寒伤,自当无汗,无汗而用桂枝,此为误也。不知此老因何明知故犯?抑或于此不知乎?
又此案不了了之,实不知疗效如何,纵属伤风,寒伤为记录之误,亦难见其高明之处。请先生再找些效果好的来看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06/8/6 13: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这样推断似有不妥。本案的主症是咳痰,寒伤卫阳是叶老认识的病机。本方应是叶老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的,去芍药之敛,加薏苡仁之健脾利湿。一加一减其中自有深意。此患者是以咳嗽为主症,并非外感发热。有汗无汗,只有叶老知道。如果先生尚怀疑叶老是否知道仲景的告诫,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先生自可把《指南》放如炉火中烧掉了。
    有汗无汗案中没有讲明,所以才有先生对叶老能力的猜测。但是这不是叶天士的过错,《指南》为其学生所记录,非叶老所书,所以说《指南》中病情记录的部分是不详细的,叶天士处方用药的时候面对的是病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遣方用药,自然有其目的。我辈见到的只是其学生记录的残缺不全的病情,或症状不全,或有证无脉,或有脉无证,若我等以此不全之资料,而断然认为叶老处方用药有误,其间之差岂止千里乎?
 楼主| 发表于 2006/8/6 14: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批叶氏也是因其是温热派的代表,不知顾护阳气乎?先生再看一案:
  某,色白肌柔,气分不足,风温上受而咳,病固轻浅,无如羌防辛温,膏知沉寒,药重已过病所,阳伤背寒,胃伤减谷,病恙仍旧,身体先惫,问谁之过欤?小建中汤。
  从此案中,可以看出叶天士对阳气、胃气的重视程度,提出了治病必须顾护阳气和胃气。遣方用药,要直达病所,不能是病清药重,使“病恙仍旧,身体先惫”,此非仲景“中病即止”的告诫吗?叶老在此处用小建中汤,温补中州,徐大春称其“此方为宜”。可见叶老深得仲景遗旨,以护阳气,保胃气为己任。谁言叶老只知滥用寒凉?我辈用药能及叶老项背乎?在下在临床上遣方用药小心谨慎,处处以顾阳气,保胃气为根本。此正是得益于《临证指南医案》。
    浅陋之见,先生正之。
发表于 2006/8/6 15: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山六合掌 at 2006-8-6 14:07:
先生批叶氏也是因其是温热派的代表,不知顾护阳气乎?先生再看一案:
  某,色白肌柔,气分不足,风温上受而咳,病固轻浅,无如羌防辛温,膏知沉寒,药重已过病所,阳伤背寒,胃伤减谷,病恙仍旧,身体先惫,问谁 ...


小建中乃为伤阴者立法,是以倍芍药加饴糖,全是滋阴之意,所主“心中悸而烦”、“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疼,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皆是伤阴动血之象。今已阳伤背寒,显系太阳不开,当加桂方是。胃伤减谷,中气已虚,当以新加汤不加芍药加桂枝生姜人参益气补阳为宜。明知伤阳,反去益阴,虚虚实实,内经所忌。此老如此南辕北辙,先生如是指鹿为马,是先生故意揭此老之短,还是此老当真一无是处?
发表于 2006/8/6 15: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提供两篇,请批判:

《叶案存真》案:舌缩,语音不出,呼吸似喘,二便不通,神迷如寐,此少阴肾液先亏,温邪深陷阴中,已见,厥阳内风上冒。
处方为阿胶,鲜生地,玄参,黄连,鲜石菖蒲,童便。

程门雪按:叶氏此方实从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化出,彼则寒伤少阴,故用附子,干姜温经,葱白通阳,人尿,猪胆汁反佐为引;此则热伏少阴,故用阿胶,玄参育阴,鲜生地,川连清温,鲜石菖蒲通窍达邪,童子小便为引。一寒一热,两两相对。仲景之秘,唯叶氏能通变之。

《存真》另有一案,证见脉微,下利,厥逆,烦躁,面赤戴阳,即用白通加人尿汤,处方为泡生附子,干姜,葱白,煎好冲人尿一杯。

两相对照,益见本案是以阿胶,玄参,生地当白通汤中附子,以川连当干姜,以菖蒲当葱白,而用人尿则相同。护阴清温之法从通阳温经之方脱胎而出,可谓推陈出新。
发表于 2006/8/6 15: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证指南医案》肿胀门

曰:朱,初因面肿,邪干阳位气壅不通,二便皆少。桂附不应,即与导滞。滞属有质,湿热无形,入肺为喘,乘脾为胀,六腑开合皆废,便不通爽,溺短浑浊,时或点滴。视其舌绛口渴。腑病背胀,脏病腹满。更兼倚倒左右,肿胀随着处为甚。其湿热布散三焦,明眼难以决胜矣。

经云:从上之下者治其上,又云:从上之下而甚于下者,必先治其上而后治其下。此证逆乱纷更,全无头绪,皆不辩有形无形之误。

姑以清肃上焦为先:处方:飞滑石钱半、大杏仁去皮尖10粒、生薏仁三钱、白通草一钱、鲜枇杷叶去毛三钱、茯苓皮三钱、淡豆豉一钱半、黑山栀壳一钱,急火煎五分服。此手太阴肺经药也,肺气滞塞,当降不降。杏仁微苦则能降,化石甘凉,渗湿解热,薏仁通草,淡而渗气分,枇杷叶辛凉,能开肺气,茯苓用皮,谓诸皮皆凉,栀豉宣其陈腐郁结,凡此气味俱薄,为上焦药,仿徐之才轻可去实之意。
发表于 2006/8/6 15: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少阴篇之三急下证,仍在拖泥带水,老程太也巧言令色。
发表于 2006/8/6 15: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惜全是臆测之言,并无脉象凭据。舌绛口渴,腑病背胀,阳不入阴之象也;脏病腹满,阳不化阴,氺湿停滞之象也。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开窍于二阴,司开合,今下窍闭塞不通,显系坎阳离位,气化不行。当以真武汤化气行水,引阳归位。此老断以湿热,恐热去人亦归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