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固执力争的“寒温统一”论,终于可以在笔者的新三阴三阳“态”论上,高度统一了。因为三阴三阳,是一身之气所化,可以潜在不显,潜附于“一身之气”之中。只是不同的病因,将之开发出来,显示出不同的时态病。它是个时间概念,同样是个空间概念。准确地说是六大时空态。
伤寒,不是将六态病都开发出来,而是不同病人体质不同,所病各异。至于哪个脏腑生病,这就看哪个脏腑平时的状态如何。如同样太阳之为病,有人五行缺“金” ,多得肺系咳喘,如伤寒的“无汗而喘”。还有的人五行缺“水”,易得泌尿系感染的蛋白尿、尿涩痛等肾系疾病。所以,张仲景在太阳论纲下,列出的病种丰富多彩。无它,三阴三阳任何一态,感受病邪,都可开发出无穷多的脏腑病。拘于经络或所属脏腑,死读三阴三阳,是不符合临床。在这一点上,仲景也难脱《内经》的束敷,他的好多论纲,能读出《内经》的影子。如《素问·热论》有“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他仿而造他的太阳病论纲:“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由于将太阳态的全局整体思想,误读为经络或脏腑的原因所致。误认为“太阳之病”,是经络意义上的“头项”。所以说,读经是要读,要从广义的视野,全方位读,就不那么容易了。再,仲景三阳之病,论述条理清楚,但三阴经论述,大有差强人意之嫌。如厥阴病,实际很不象一个论纲,只象一个胆道蛔虫的病例。只是“气上冲”才抓住了厥阴病的“焦点”。从总体《伤寒论》看,大有为附合《内经》的“三阴三阳” 论纲而有生拉硬扯的感觉。可能在仲景时代,人们脱离不开“将无形三阴三阳与有形脏腑或经络”扯在一起的认识习惯。笔者在此毫无贬低古人的意思,而是想与古人平等探讨学术。
至于温病,因为是热性致病因子,所以,使肌体呈开态,是主要的病理表达。发热,是其表现。如卫、气、营、血,热是共性表现。热的散失方向是外开的,所以,使身体呈开态之势。温病,能伤三阳,但多伤三阴.
1.卫分证?
在卫分病,是温病之初,发热、微恶风。发热者,热自内外达,故身体呈开势。畏风者,肌表必收缩无疑,呈闭态。如果开态之势,大于因寒造成的闭态之势,病人肯定会汗出而破此闭态,病会愈或大热无寒,进入阳明态。显然没有,所以,从总体看,卫分还是类似伤寒(风),身体呈闭态。所以,仍然用解表治疗。只是用了辛凉解表。解表的目的只有一个,将这个“闭态”打开,使之呈开态(使汗出)。所以,本质而论,卫分证属于广义“太阳之为病”。
这一点上,金代医家张元素,显然是中医界对《伤寒论》感悟最深的人,它历史性地发现了:“寒藏于肌肤,阳气不行散而为热怫结,故寒者反为病热”。(《宣明论方·热论》)并认为,三阳证的表证、里证、半表半里,均为热病。只有表里之分,而无寒热之别。指出伤寒发而为热病,主要病机是寒化热。而且突出了“伤寒为热病”,只能从热治的观点。力主辛凉诸剂以清其热。革除了历代医家见伤寒必辛温的旧习。“怫结”是什么意思?不发越而内郁也,呈闭态也。这一闭不要紧,使正常的生理之热不能顺“太阳主开”外达也。这是伤寒发热最好的解释。
为什么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都用“辛”药?无它,因辛可散也。说明二者本质上统一于闭态的“太阳之为病”。卫分证,病在三阳,最象在太阳或少阳。寒与热,只是病性因子不同,作用肌体产生的闭态是一致的,产生的热,均由于因“闭”而热。
.
气分证
气分证,无疑阳明之为病也。大热、大汗、脉洪大的白虎汤证,阳胆不再是内阖能量,而是将多余之能以热的形式呈开态释放出来。所以,气分证属于阴阳之为病的“开”态”。
.营分证、血分证
营分、血分,仍然让热作主,但热伤营血,故可有三阴症表现。生风动血,为此阶段特点,似厥阴之为病。热性病的极期伤阴败血,热极生风,厥阴肝、心包因热而产生风症“神昏詹语” 。营血之病,复杂多变,可致多个脏腑损伤,可致腑证大便燥结,可致心衰。但总以神志异常最突出 ,可界定于“厥阴之为病中”。
所以,卫、气、营、血的温病论纲,仍然能归于三阴三阳六态中。卫、气,可归于三阳;营、血,可归于三阴.
只是传统的中医,卫气营血,多界于物质层上说事,重点关注的是“精、气、神”,似乎把人体比喻成个洋葱,从外向内剥,剥出四层皮。好多老师也这样认为。实际忽视了全局性的一个个时空“态”。哪来那么多葱让你剥?热邪,是广泛性的致病因素,哪能老实地让它层层递演?初热伤气,病多在阳(腑);后热伤血,病多在阴(脏)。
是否脏腑病,也可归于三阴三阳?理论上讲,完全可能。三、五,是演化基数不同,但统一于相同的公式中。三阴三阳之基数,三也。五,是五行之基数也。中医的脏(阴),以拟地之“五行”而演;腑,是仿天之“六气”而化。六、五之数,古人认为是常数,或天数,透露着无穷的神秘感。而三阴三阳,显然是仿天之“六气”而演化。所以,它的“六”,适合六腑,不适应五脏。怎么办?古人想出了不得而为之的拆积木法,将心“一分为二”,折腾出二脏:心、心包。将外在的三焦“孤腑”,也派上了用场,作为与其它腑等价的一腑,与心包作“表里亲家”。我总是担心,三焦与心包,都是空腔之囊,这两个“囊”怎能表里?但这样真管用,成了六脏配六腑: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肾与膀胱、脾与胃、心包与三焦。这种人造痕迹,一直让现代人笑话。但中医就这样弄得。因为,古人还不能从本质意义,将三才、五行,统一在一起
八.新三阴三阳六态与五脏、五腑配对
中医铁了心,将有形、无形,统一在“气”上,正所谓“通天下一气耳”。这样才放心。本书研究认为,三阴三阳,与五脏五腑,都是原始太极之气演化而来,它们没有本质区别,只有物化的差别。正如人体一个个有形之脏腑,统一在微不足视的“细胞”之上。将有形之器官,与无形之气,统一在太极“一”气,是可取的,也是合理的。正如大宇宙,找到了她的妈妈————奇点。
但三阴三阳,可比喻成六个蓝子,怎样装五脏(五腑)这五个果实呢?
因为古人炮制了六腑,所以,最后只好将心“一心二用”成两脏。所以最后成就了六脏,去嫁六腑。显然,是为了迎合阴阳之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了次不得而为之的愧心事。因为古人认为,“天六地五”是天意,是天之常。所以,腑为空主传化水谷,故为阳仿天数而造六腑;脏为实主泌化精气,故为阴摸地数而设五脏。这种“十一藏”的按排,是有历史源渊的,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有“十一经”之说,就是其证。但十一经,与三阴三阳的“六经”配伍,产生了困难。若阴阳都与脏腑一一相配对,只有十二藏才能满足条件。这正是古人狠着心将“心”瓜分为二的唯一动机。
本书显然不能仿古人生拉硬套“乱弹琴”。古人放着胆子炮制,是由于那个时候,没有发现“三才、五行”是一个东西。三有三的长处,五有五的妙用。二者同源“太极”一气而化,这一气,初化为三才,小显身手;次化是五行,大有作为。二者,成为身体任何相对独立器官群落演化的两个公因式。三为其小,五为其大。五行,是两个三才,共“中轴”而演化。正象你的手,两个三才也,如果是“并联”而化,是“六指”,难看的很。但上帝聪明,让两个“三才”共中指而化,于是长出的是“五指”————中国人从心眼里喜欢的奇数。
五脏,是承载三才之精气而化出的确确实实的器官,不需要“为赋新诗强说愁”,将好端端的脸扭成个“丑歪歪”。中焦之脾,就是那个太极之“中心”精气形化的一个器官。它承上达下,一体多用。三才之气:升势、中势、降势。又递演出五行之气:肺气、脾气、肾气、肝气、胰气。在身体中,你能找到第六脏气吗?显然不能。为与三阴三阳“六经”配合,是否一定学古人将脾一分为二呢?显然不能。三阴三阳,可认为是三类气演化而来,其中“中气”演化出一个脏(脾),其余的各演化出两类脏(降势之气演肺、肾;升势之气演肝、胰)。三阴之气与脏配伍,求实说,确实有一“阴”只好委屈求“一”,一阴配一脏————脾。五脏配三才之气如下:>
降势之气配————肺、肾uFn
升势之气配————肝、胰ngo|
中势之气配————脾|
在此,笔者在尊重科学演化事实基础上,提出了“五阴五阳”说。即是以“三才”为基数演化的“三阴三阳”(六态),跳跃到以“五行”为基数演化的“五阴五阳”(十态)。五阴五阳的科学意义在于,你在任何人体相对独立的器官演化群落,都会发现,“五”是最大公因式。五脏、五腑、四肢骨五骨序列、五指、五趾、五官、头顶骨五大板块、椎骨五类骨……这些伟大的“五”,说明了一个伟大的问题,“五”是生命演化一个没有超越的极限,这正是中医用它作为理论演化母基的主因。最终说明它对应于“五行”之精气、之器官。
在经络中,笔者认为,五阴配五脏,五阳配五腑。五阴、五阳经,共是十经,而不是中医生编硬造的十二经。五阴五阳经,均可到达每一个肢体与头部。否则,四肢上长出五指(趾),头上长出五官,如果没有五脏五腑光临,它们长给谁看,长给谁用?五脏开窍于五官,如果没有真实的五脏阴经或五腑阳经与之联系,怎样开窍?所以,应该从演生学的角度出发,重新构建科学的经络学说。时不我待。等着瞧!
五脏五腑,其精气在胸腹腔内高度统一于“一身之气”,该气常态下呈“中庸”之气,混沌存在,体腔内尽是它浑圆运作的舞台。它,可旁达四肢之未,上达头部元首。因中医喜欢“五”,所以,它也只达五个地方:四肢+头。(五角星)
在四肢内侧,五脏阴经行于内,止于指(趾)端。以上肢为例,中指是脾经(中轴),食指、无名指(一对阴阳),代表天(象人体的两上肢),为上焦器官,所以,食指为肺经所止,无名指为肾经所止。大姆指、小指(一对阴阳),代表地(象人体的两下肢),为下焦器官,所以,拇指为胰经所止,小指为肝经所止。相表里的五腑经,行于上肢外侧,并在指尖交于相表里的五脏经。如图5-7I
五指,实为“五行”之气流注所经过也。下肢同理。头部仍然如此,面部为五脏经所过,头后部为五腑经所过。所以,太极“一身之气”,在腹内混然“不觉晓”,在手指足趾或头部,就“五权分立”,不再独裁了。所以,从严格的生命演化角度看,四肢均可治疗相关五脏、五腑及全身的病。张颖清教授发现的“生物全息论”,就已经证明了,每一输穴治疗的“全能性”。如传统经络中,上肢的手太阴肺经的“尺泽”穴,并不只治近区的上肢及头疾,而是拚着命以治中焦的急性胃肠炎为乐,且功绩卓越。小腿后面腓肠肌肌腹面凹处的“通天”穴,虽地处下肢,但以治头疾鼻衄、癫疾为已任。笔者提出的五阴、五阳均达五未(四肢、头)说,一定会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因为这是基于生命演生的角度提出来的。而中医的经络,到现在也没证实,况且在理论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人造痕迹,让人信不过。有疗效,不等于科学。而五脏五腑,所以有五阴经、五阳经,是十经也。一定找到科学的理论,支起中医理论的科学解释。
————————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即版新书《脏腑演化律》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