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王海峰

中医藏象多元意义的解读(转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8: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4.肾系病的要素集合
好象国人最疼爱肾脏,也最关心肾脏,也最遭踏肾脏。记得前几年一些地方的电线杆上,贴满“肾虚”广告,污蔑中国男爷们“肾虚”、“阳痿” 。现在电视上肾虚广告,多得如满天星。我老是怀疑:一个生育率如此旺盛的民族,哪来这么多肾虚。
其实,中医的肾,说得科学一点,是功能性的器官,是反映本质的一种生命“源”的载体,是万物赖以生化的“活头源水”。唯独不是哪个器官,有这么大的胆承包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说白了,它是功能器官含义。
在古人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后,自然将男性龟头又射精、又泄水的现象,琢磨得上了瘾。从阴茎龟头上找其源,找到了膀胱;再上找,就找到了一对肾,于是乎得出了“肾主水、主精”。男性外生殖器的外在突出与夸张,肯定是古人认识生殖的特点的最佳载体。是男性贡献了这条理论。
水是什么?地是什么?
水,是男子之精,呈液态故类比水;地,是女子之精,承载男精而化育胎儿,如种子得水而生、得土而化。《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所以,水是生命之源,地是生命之根基或承载。在人类,水就是男性之精,地就是女性之月经。都是生殖细胞。
肾主精、主水,不在于是否真实,而在于由此炮制了一整套现在也有意义的认识方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于是,全中医最重要的一张肾系病清单,跃然纸上:北方、寒、水、咸、肾、骨、髓、黑、耳、恐。
你觉得可笑吗?
正好相反。我认为古人很伟大。地处北温带的中国人,捣鼓出这些玩艺,肯定是聪明的民族。冬天北方不寒吗?生命来源于水,精呈液态难道不能类比于水吗?咸,生命演生于古代的大海,海水是什么味?至于颜色,到青岛玩一下,从远从看到大海,海水难道不是兰中透黑吗?人老精亏,骨头变脆,得出肾主骨你有意见吗?恐则气下,吓得“屁滚尿流”,尿是什么,从哪里而来?
(1)寒之有理?
前天有个学生问我,说肾与寒联系在一起,不好理解。我说:你快热爬下了,想找水套近乎,还是想兜个火炉子“锦上添花”?用凉水洗澡,立刻有种寒风刺骨的感觉;用热水洗澡,洗后更有冷的感觉。无论热水冷水,都叫你偿够了寒的滋味。太阳,冬天主气。“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疼而恶寒。”太阳病,最易由表入里,产生脏腑症。如感冒病大热引起蛋白尿、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等肾或尿道实质的病。太阳主开,阳气可外越,以防体热内蓄而火郁;外感寒流,太阳由开态,立即鸟枪换炮,转开为闭,使入侵寒流布于皮下,故有寒意。
至于有人问,太阳与阳明相比,太阳之“太”应该是“阳”气多,为什么还寒呢?其实,中医三阴三阳是一个与一年主气相对应的概念,不只是表面字意显示的内容。理解这点,对学好中医很重要。将在后章有详述。太阳与冬季相应。太阳之“太”,只是言其太阳经分布之大、之广、之表。它上达头顶之脑,行于背而分布于表,面积极大极广。太阳主气在冬季。部位在表在上,所以,易感受风寒二邪致寒性之病。因为它主外,所以《内经》说,“太阳主开”。这个开,意义重大,它指阳气出与释的双重含义。因皮肤肌表,卫阳主司开合。身体阳热,必夺毛孔而后出,使体温下降(凉);风寒之邪,亦必夺毛孔而后入,故易感寒凉。阳开者,蒸腾水气出、带走大量热量,故感冷也;阳闭者,多遇寒阴之邪入而布于皮也,故有寒意。太阳主开,一个“开”字,值千金也,指太阳经内蕴能量的释放与闭藏。阳气多时,冲破毛孔肤腠而散热,而体凉;阳气少者,毛窍关门不及时或无力关门,易招伤寒而获寒病。正因如此,人体需要卫气以固守其表。伤寒初期,多有寒象,与冬季相应。待当寒象消失,只剩下“但热不寒”的大热,太阳病就改朝换代了:阳明病。
(2)左归丸、右归丸,归到了八卦阵只剩下一塌糊涂
六味地黄丸,能大补肾阴,好象人人都能哼唧上一二。但左归丸、右归丸,到底是补肾阴或是肾阳,就没有理直气壮的胆了。因为我们有个惯性:男左、女右;男阳、女阴;左阳、右阴。顾名思义,左归丸,肯定入左肾补肾阳,右归丸肯定入右肾补肾阴。答对了吗?
回答:大错特错。
错误的焦点是:误把阴阳的人为界定,等同于生命之肾演化的阴阳界定。
在阴阳规定中,中医认为,左阳、右阴。这是五行的“左升、右降”五方说的认识惯性使然。古人认为,一个老皇帝面南而坐,左方是东,主日升为阳,右方是西,主日落为阴;面南太阳,背北为阴。左升(阳)右降(阴)、左阳右阴观念,于是产生。左男、右女的概念,也一起炮制而出。就误认为,左归丸,应该补阳,右归丸应该补阴。
其实,左升右降理论,从本质上就错误。都是“地心论”惹的祸。古人认为,地球是固定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它浑然之体,悬在太空,成为“浑天说”的中心。日月星辰,均围绕地球转动。尤其太阳,在视觉上造成了“东升西落”现象。其实这是种假象,事实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但由此而炮制的“左升右降理论”,却成了中医一条铁律。《内经》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并导出了“肝左升肺右降”的结论。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升降正好相反。心偏左,心肺主气血,以心的主动脉弓向下弯为证明。心肺相依,最终将全身所需之血,从偏左边导向身体下边。而肝在右边,将血直接从右边上承给心,完成了疏泄上达的功能。是“肝右升肺(心)左降”。
左升右降或左阳右阴的规定,是人为的,它在不同的体系中,规定可以不同。阴阳定性标准,时刻在变化着。如“有形为阴,无形为阳”,这只是个规定而已。如从密度看,无形物体密度小,应该为阴;有形物体密度大,应该为阳。
所以,阴阳的比较,应该涉入范畴概念,把要比较的属性,纳入可比较的统一范畴来比较,才科学。否则就会旋于自相矛盾的怪圈。再如,中医惯性说法,气为阳、血为阴,就是个似是而非的比较。气有阴气、阳气,与血怎样比?准确地说没可比性。但如果你把它们解析出相关要比较的范畴,立即产生了阴阳对待关系。如在运动范畴,气主动而动、血被动而动,所以气为阳、血为阴;在营养范畴,气温煦为阳,血滋养凉润为阴。如果离开了范畴而随便比较,就把科学的中医遭踏得如橡皮图章,只堕落得“自圆其说”。
而右归丸补肾阳、左归丸补肾阴,只能从肾脏演化中,得到科学的解释。自越人提出“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就代替了生命本源的东西,在生命演化中,倾注了无穷的想象。明代大家孙一奎,破天荒发现了命门偏右演化原则。认为命门是每个器官演化的核心或源头,常匿藏或潜在于它所演化出的右侧器官里。“言右肾,则原气在其中矣,盖人身之所贵者,莫非气血,以左血右气也。观《黄帝阴符经》曰:人肾属于水,先生左肾,象北方大渊之源,次生右肾,内有真精,主五行之正气。” [6]  
生命发动机的“原气”,或命门,在所化器官的右侧,这才是重大发现也。命门,永远不会消失,它永远在生命演化中,扮演着自始至终的作用。
命门是什么?是生命演化之源,之动力,之命门之火。它是一身阳气之本,却潜藏在器官右侧。肾,右为命门之火,左为命门之水(相对而言)。所以,右归丸,入右肾补的是肾阳,而非肾阴。左归丸入左肾,以补肾阴,而非肾阳。将在命门论中有详述。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8: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给脏腑号脉
确实应该从本质上,把握中医脏腑:
1.结构层次上的脏腑
在这个层次上,中医与现代医学心心相印,如出一辙:源于实体器官的解剖观察。如心主血、肺主气、肝藏血、胃为水谷之海,等等,都与现代医学认识雷同。但中医重功能轻实质的惯性,使它又极力忽略或简化实际脏腑的作用,或只述其大要而不详。如《伤寒论》215条:“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乍一看,觉得认为很荒唐,谁家的胃里有“燥屎”?其实,这里的胃,是模糊概念,指代“胃肠”。《伤寒论》是关于“三阴三阳”的论纲,关注的是无形之气血,忽略的是有形之脏腑。这恰恰是中医特点。
2.思维层次上的脏腑
中医极力夸张“藏者,象也”,以五行之属性,靠抽象联系,无限扩大了中医思维,让脏腑属性,几乎无所不包。如“东方、青色、怒、酸、目”等等,让现代人看晕了的“肝病”要素。这恰恰构成了中医藏象活的灵魂。如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让许多人费解。但要知道,吴茱萸入“肝肾脾胃”,尤其厥阴肝经。“巅顶之上,唯厥阴能到”。木者,主疏泄上达,树尖冲入云霄,一个绝美的比喻。巅顶处,唯有风木可上达。肝在五行属木,故吴茱萸能入肝经治“厥阴头痛”。中医讲究神似,讲究悟性。正象一个出色的枪手,随便手一挥,却枪枪命中。而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书生,狠着心描准,又是计算又是测量,嘴里还念道着“勾三、股四、弦五”,仔细得让你心疼,但枪法总是“一地鸡毛”。无它,神似与形似,相差九重天。以五行为联系纽带,将中医的脏腑,与宇宙许多看似奇奇怪怪的事物,发生了感情,于是织成了一张“五行网”,让人费解的,不再是脏腑本身,而是五行,它包含着的重大宇宙演化律。脏腑的研究,就是五行的研究,就是太极、道、元气、三才、五行、七行、九行,等等的数字规律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规律,就是数学规律。
3.无形层次上的脏腑
形而上,为之气;形而下,为之器。中医恰恰专注于“形而上学”的“为之气” 。
前天,一个读过我书的甘肃读者,在电话里说风谅话让我听:中医够歪门的,脏腑解剖研究得一塌糊涂,但治病效果却很好。其实朋友的话,恰恰说出了中医的妙处。正如臭豆腐,闻着臭,吃着却香。中医脏腑的结构,虽然没西医研究得一丝不苟,但治病的水平,却一向招人喜欢。原因很简单:中医在无形层次上,把握了脏腑。精、气、神,中医三大要素,尤其气,中医最活泼的小不点,它“其大无外,其细无内”,构成了每个脏腑、细胞结构的唯一本源。又谦虚地成为脏腑的守候者。气,是精的建筑材料,亦是神的精神食精。而五脏、六腑,演化同源精卵,又消耗相同气血。这种相同性,从肾阴、肾阳,为各脏腑阴阳之本,就知道,五脏六腑的阴阳是统一的,统一在肾阴、肾阳。只是此处的肾,仍然不是个具体的器官,而是一种生命本源意义上的模型指代。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就是对肾实质的认识。正如命门,中医从“眼睛”,追到“肾”,又一鼓作气追到下焦,对“生殖器”又发生了兴趣。说不定,人类基因的破译,中医人又把命门,追到“基因”,寻找这个“生命的门户”。
中医忽略或简化脏腑的结构,并没影响它在无形层次上,对生命最本质的把握。生命的本质,恰恰表现在最细微的“气血”上,表现在各个器官发生的联系上。精、气、神,恰好把握了生命本意。不知道化验单没关系,不知道蛋白质没关系,只知道将人体气血调整到“阴平阳秘”,就足够让中医自豪一万年。
结论: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的科学要义在于,它从“象”上,成功构织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它以有限人体解剖为参考,重点从“关系”上,从无形的“精、气、神”,准确而生动地把握了生命实质。器官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器官背后,那共同的一群活泼可亲、含情默默的“无形”英雄————阴、阳;气、血。同源性,产生了中医“异病同治”。如无论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治疗均雷同:补元气,参、芪等补气药为主。元气者,同源、同宗之气也。而不计较心、肺、脾三脏差别得不共戴天。中医脏腑有三大层次:结构层次、功能层次、信息层次。
忽略或简化结构层次,重点把握功能层次,切入“藏者,象也”的信息层次。在无形的精、气、神三要素中认识脏腑,中医脏腑灵魂也。结构认识正确与否已不显的重要,重要的是,把握好脏腑的“精、气、神”,并使之“阴平阳秘”。这点,对认识脏腑本质,至关重要。
脏腑,以五行为联系模板,将自然宇宙的许多内容物拷贝到“五行”网上。最后,形成了伟大的中医藏象学说。这种认识论特点,不是一般的思维所能达到的,正是“希声之妙,非开指所能知也。(《诸医论》)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跋————

祖国医学在其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它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就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日俱增。中医理论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揭示人类生理病理的客观规律,探求人类保健的真谛,作为防治疾病的指南。
王全年,原是我的学生,他以锐敏的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读出了新意,进而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脏腑演化。并著成《脏腑演化律》一书,实乃稀世之作。
太极、阴阳、三才、五行、三阴三阳……一串串中医承载的哲学概念,成了他谱写“生命之歌”的一个个音符。人体肚腹脏腑器官,演于原始腔肠的“太极”之点,生命器官,呈奇数而演。以脏实腑空,为阴阳定性;以“三才”为之初化;以“五行”为之大化。三才、五行,一体两制,是众多演化模式中的两个类型,却成了地球生命演化最佳选项。二者统一于“一”气真元。脏腑演化公式的推导,意义重大,人体五脏、七脏、九脏、十一经……一群勾勒出中医脏腑演化轨迹的“奇数串”,均毫无例外地落户于同一个公式中。并推导出中医安身立命的“三阴三阳”,是生命演化中,基于“三才”而演必然的六大时空态,是高于经络、脏腑之上的六组生命基元态势。合理可信地解释了六经的“开、阖、枢”。并从严格的逻辑学与生命演化事实中,对《易》的二值阴阳定律,提出了质疑。从多价阴阳定律,还原了中医阴阳演生中的实际。无论在理论,或是临床治疗都有重大意义。
该书别出杼机,妙趣横生,如浮云流水。思维放得开,又收得紧。能使内行读出新意,外行读出兴趣。在《脏腑演化律》即将付梓之际,有幸先睹。应其相嘱,聊作数语,以之为跋,以期为“点睛”之笔,此所谓“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

                                               班兆贤
                                     岁在丙戌季春既望,山东烟台

————————摘自《脏腑演化律》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8: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医脏腑命名原则
脏腑,是中医语汇中特殊的称谓,现代医学以器官赅之。它是生命演化出的具有相对独立、又宏观可视的机体形态结构单元。是脏是腑,中医有严格的命名原则,能透视出中医对生命演化许多本质的思考。
1.结构性命名原则
所谓结构性命名原则,是从器官形态学的结构特点,来命名脏腑。结构决定功能,这是现代系统论的主旋律。因此,脏腑命名,最重要表现于它的结构差异。脏腑结构性命名原则:脏实腑空。
这是中医几千年一直没有指明的大问题。脏是组织特化产生的实体器官。最大特点,器官内在充实而不空。根据生命演化的先后顺序,哺育类动物,一共演化出五大类实质的脏————胰、肾、肝、脾、肺。
腑,是组织特化产生的空腔类器官。最大特点,器官内在空虚而不实。中空性,是它的定义依据。如内源演化的五腑:肠、膀胱、胆、胃、心。
至于心,两室、两房的内在空虚性结构,定义为腑而不是传统认为的脏[1]。是脏是腑,有其统一的结构命名原则,与器官重要与否无关。参看图1 中医传统认为,有形者为阴,无形者为阳。所以就广义脏腑而言,内实者有形为脏,内空者无形为腑。这样看来,传统意义上的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观点值得商榷。骨、脉、胆、女子胞内化为空,应该叫夺恒之腑。而脑、髓内化为实,应该叫奇恒之脏。在此,从《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相对待规律出发,笔者在奇恒之腑的基础上,提出了奇恒之脏的概念。以性器官为例,女子胞内在空虚,是奇恒之腑;男子睾丸、女子卵巢内在充实,所以为奇恒之脏。性器官只是众多脏腑演化的一个特例,但却能体现脏实腑空的结构学特点。
2.功能性命名原则
结构决定功能,这是现代系统论最主要的结论。而传统中医的脏腑概念形成,专注于生理功能的差别,《素问·五藏别论篇》有:“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腑功能性命名原则:藏而不泻为脏;传而不藏为腑。
五腑内化为空,所以传化水谷;五脏内化为实,所以但藏精气。可见,功能性命名原则,亦是基于脏腑的结构而化演的。
3.方向性命名原则
《素问·阴阳别论》记载:“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从方向上命定阴阳。“一辟一合”、“一出一纳”,去者离开,至者进入。比喻脏器产生的物质在相表里脏腑间的流注方向,可以开拓出脏腑方向性命名原则:流出者为脏;流入者为腑。
脏内化充实,分泌的精气物质,一定要流出,纳于其相表里之腑。如,肾泌水出,下纳入膀胱,故肾为脏,膀胱为腑。男子交合,男精出,入女阴道。故男子阴茎为奇恒之脏,女子阴道为奇恒之腑。
其实,脏腑方向性命名原则,是中医阴阳定律中的相对待属性,在方向范畴里的简单外延。植物花开结果,雄蕊授粉,雌蕊受粉。授受方向相反,故雄蕊为阳,雌蕊为阴。元素化学反应,失电子一方获正电;得电子一方获负电。获正电一方为阳,获负电一方为阴。这种阴阳在方向上的反映,显然以其间的物质流注为研究切入点。 4.运动性命名原则
所谓运动性命名原则,是从脏腑在演化过程中习得的运动禀性,为研究对象并推求脏腑。它的脏腑运动性命名原则:相对运动强者为脏,相对运动弱者为腑。五脏内在谦虚充实,本性喜静故为脏;五腑内在虚浮空虚,本性善动故为腑。
如五腑善动:肠,蠢蠢而动;膀胱微微而动;胆、胃如蠕而动;心勃勃律动。五脏均善静文雅,除了肺因胸廓收缩而被动而动,其余脏多按兵不动。
五腑运动程度,还与生命进化时间的积累度成正相关。越是最早进化出的腑,其运动程度越弱,反之越强。如心腑 ,是内源性各腑最后一个演化器官,它强有力的收缩,是其它四腑“肠、膀胱、胆、胃”望尘莫及。心腑当仁不让成为人体的动力泵而冠以“君主之官”的美名。
5.序位性命名原则
《国语·周语》:“天下之气,不失其序”。适应重力而演化出的相表里脏腑,位置井然有序,脏腑序位性命名原则:上位者为脏,下位者为腑。
这种雷同的表现如下:肺上位、心下位;脾后上位、胃前下位;肝上位、胆下位;肾上位、膀胱下位;胰左上位、肠右下位。这种井然的定位顺序,是生命长期与重力适应而化演出的空间位格。也是脏腑生命功能顺利实现的唯一服从条件。脏上腑下,脏产生的精气才能最顺利下纳于其相表里的腑。如肝上胆下,肝汁才易下流于胆。其余类推。
6.奇偶性命名原则
  《灵枢·根结》:“阴道偶,阳道奇”。推论,脏为阴,所以演化多呈外在的偶数存在,如左右两个肾体、左右两个肺、两个睾丸、两个卵巢等等;腑为阳,所以演化多呈外在的奇数存在,如一个心、一个胃、一个胆、一个膀胱等等。奇偶性命名原则:
呈奇数存在的器官,多为脏;呈偶数存在的器官,多为腑。
结论:中医思维里的脏腑,有天然的演化禀性,有诸多差异性的特殊要素表述。它们构筑了脏腑命名的六大原则,从高端定位上,反映了中医理论对生命演化非同寻常的壑智。
    参考文献:
[1] 王全年·心为腑之商榷·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4(29),302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8: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学说的演生,经历了从散在偶然的穴位发现,到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创建这样一个必然的过程。其中,中医思维模型的建立与导入,是经络学说创建必然的思维准备。其中,太极、三才、五行,是中医承载的哲学衣砵,实际反映了一种早期人类认识宇宙自然的思维模型,但对经络学说的建立与完善,至关重要。试述之以期争鸣。

1.模型论

模型一词起源于拉丁语Modulus,本意指样本、尺度、标准。可分为物质模型和思维模型。“物质模型是模拟实验赖以进行的物质手段。思维模型不是认识的物质手段。思维模型是人们思想中理想化、纯化的映象、摹写。思维模型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并且运用它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演算和‘思想实验’,可分为形象的(唯象的)模型的符号的(标志性的)模型,前者是惟理想的或想象的形态去近似地反映客体的一种思想形式,后者是借助于专门的符号、线条等,并按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去描述客体。”[1]
思维模型反映着中医对生命独特的思维认知惯性。“一方面将自然与人视为相关统一体;另一方面以自然界生化模式去类比、演绎人体的生命过程,以自然之常拟人体之生理,以自然之变喻人体之病理;并通过辩证思维予以归纳、综合为效法自然的抽象生理、病理模型,作为生命表现的“神似物”,如藏象说学、经络学说、八纲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等,都是经过思维再创的抽象模型,而不是对具体实在过程的机械描述。” [2]
可以说,中医的气血阴阳、太极、三才、五行、经络、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等,均是一种经过抽象化的思维模型。真实的物质结构或成份,被强烈地简化或有意识地忽略了。其中太极、三才、五行,就是三个重要的思维模型,并固化成中国人一种思维惯性,在经络学说的构建中,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

2.太极模型与经络始态论

什么是太极?《说文》云:“极,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有:“极,凡至高至远皆谓之极”。《玉篇》曰:“极,尽也。” 极的原始本意,指“屋脊之栋也”,引申为一个物质演化系的“尽头、最根本的基态”。太极,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一个时空概念,指演化系演化的尽头、始态。如宇宙演化的“奇点”。我们完全灵活理解它,认为每个自组织物质系,都有一个演化始态之“太极”。如同一棵植物,演化于一个太极“种子”。
所以说,太极,反映了先民质朴的思维中,万物同源的思维定势。由此可推导出经络也是从纯朴的原生态演化而来,经络肯定也从单一的“太极”之始态演化而来。根据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全息论思想,每一相对独立的器官或器官群落,都同源演化于统一的“全息胚”。每一个全息胚,都源于一个原始态的太极,这个太极的中心或中轴对应的始态经络,笔者称其为“元经”。这样一来,推导出在胸腹内,五脏、五腑作为相对独立的器官演化群落,有共同的“元经”模式,它是未来五脏阴经、五腑阳经演化的母基。而四肢作为相对独立的器官,在其过中趾(指)的中轴线,也有其“元经”存在,它是未来手足三阴经、三阳经演化的母基。
元经,是器官或器官群落未来经络演化的母基或“太极”。它自我高度统一、自恰,阴阳之性潜在不显,即所谓“阴平阳秘”。生命是演化而来的,那么经络也必然符合相同的演化规律而演生。元经,就是演化的始态之太极。

3.三才模型与经络初态论

三才,即天、地、人。《周易.系辞下传》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周易.系辞上传》亦有:“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易 · 说卦》也载有“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三才,自然万物演生之大序也。《释序卦》曰:“三才之序,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圣人之道,周万物而济天下,则万物复附于圣人,与天地相似,是以万物盈天地,圣人之道,亦盈天地。物尽则圣人之道尽,孟子所谓塞乎天地之间者也。”
每一器官或器官群落,以其中轴或中心的“元经”(始基太极)为母基,按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演化原则,以三才的“一源三岐”的演化模型而初化,演化出了包括中轴元经在内的三经:阴经、元经、阳经。在四肢部,内侧(阴面)有一条阴经,外侧(阳面)有一条阳经。它们又各自构成 未来三阴经三阳经的母基(初级太极),再按照三才模型,阴经演化出了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阳经也演化出了三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在胸腹部,腹侧(阴面)有一条阴经,背侧(阳面)有一条阳经,二者各自演化出腹面的三阴经、背面的三阳经。
所以,从演化模型上看,三阴经、三阳经,都是从单一的太极“元经”演化出的子代经脉。三才模型是中医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如 “督脉、冲脉、任脉”所谓的“一源三岐”的概念产生,也是三才模型思维的简单推导。在四肢针灸,下针的方向一般要指向四肢中轴的“元经”。经络演化,从太极模型到三才模型,从始态之元到初态之化,完成了从“元经”到三经(三阴经、三阳经)演化的历史跃迁。

4.五行模型与经络次态论

宇宙变而成章,化而有序。五行,产生于人类对自身五指的应用与崇拜。五行理论,是三才之后的又一种思维模型,即“一源五岐”的思维模型。它是继三才之初化的次化。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实际表示自组织物质系五个彼此有重大差别的演化过程。对于生命体,五行是生殖之精,在元气推动下,生命气化的程序表达。五行,是统一精元在气化过程中显示的五大序态。是一气五态。正象《春秋繁露.五行相胜》所言:“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而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是太一(始态)元气,以阴阳为反属性气化的五个变态,《御纂性理清义.卷一》曰“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
  按照五行模型,中轴“元经”演化出的阴经、阳经,就不是按照三才模型演化出三阴经、三阳经,而是按照五行模型演化出五阴经、五阳经。与五脏、五腑高度相合。中医只所以最后取五行模型为演绎工具,是因为五行比太极(一行)、三才(三行)容纳了更丰富的生命演化内涵。可以说,太极为始态,三才为初态、五行为次态。始、初、次,反映了太极统一精气演化的序次或能级差别。五行模型的建立,最终使有形的五脏、五腑、五指、五趾、五官,与无形的经络(五阴经、五阳经),统一起来了。此处的五脏是:胰、肾、肝、脾、肺;五腑是:肠、膀胱、胆、胃、心。这其实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经络的演化与脏腑的演化高度统一;五脏、五腑与10指(趾)有关,同理,10条经络与10指(趾)也有关……五阳经、五阴经都达五指(趾)、五窍;五脏、五腑、五官、五窍、五指(趾)等等,一切人体组织或器官,都会在五阳经、五阴经的连接下,构成一个整体”。[3]

5. 经络奇素数演化公式

笔者在发现植物叶脉演化简式N=2m+1,发现其具有较广普的使用价值,简称素数演化简式。[4] 它最终统一了太极(1)、三才(3)、五行(5),这些呈奇数存在的思维模型。
当m=0,代入素数演化简式,则N=1。即同源演化的物体系的“太极一气”,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始态,即“一”态、“元态”或“基态” ,此时存在阴阳演化之潜势,但表达不出有差别的阴阳属性。此时精气高度统一。对于经络,此时处于太极模型之“元经”始态。。
当m=1,代入素数演化简式,则N=3。即物质演化系的“太极一气”,演生出三气或三类气,呈现“一源三岐”的“三才”演化模式。此时有一对阴阳演化部分,一个中轴(或中心)部分。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三才模型对应的“初态”之三阴经、三阳经。
当m=2,代入素数演化简式,则N=5。此时物质演化系的“太极一气”演化出五态或五气、五类气,即“一气五态”或“一源五岐” ,就是“五行”演化模式。此时有两对阴阳部分,一个中轴(或中心)部分。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五行模型对应的“次态”之五阴经、五阳经。
在此,太极、三才,五行,统一于同一演化公式N=2n+1,都是某一同源演化源(太极原态)所化,只是模型不同,才有了“三才”、“五行”之差异。二者“一体两制”。一体,即三才、五行演化于同一个太极始态;两制,即演化的基数不同。三才为之初化(小化),五行为之次化(大化)。同源演生物,初化为三才,次分是五行,在太极处统一。
其实,当m取0、1、2、3、4、5……,得到的N值是奇数系统:1、3、5、7、9……“即组成该系统的要素的个数是奇素数(素数是大于1而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整数,除2以外,所有素数都是奇素数。3、5、7、11、13、17、19、23等)。五行的“五”是个奇素数,五行关系符合拓朴学的许多严格规则,如系统的种类为(n-1)/2(n=系统中要素的个数),五行是(5-1)/2=2,即相生相克两种基本关系”。[3]
从这里可以看出,生命喜欢以奇素数为演化数字选项。太极、三才、五行,分别对应着素数1、3、5,只是众多素数中之三元,却成为演绎中医思维模型最佳的三个参量值。而传统中医的三阴经、三阳经,只是众多素数系统中的一个模型,即三才模型,却开采出如此珍贵的经络学说(三阴经、三阳经)。可以推论,有许多模型远远没有开采出来,如五行模型。而五行模型,统一了中医几乎所有的理论,所以,从三阴三阳的三才模型,发展到更能表达生命演化内涵的五行模型,提出五阴经、五阳经,就显得意义非凡。而经络演化数量的计算,也由于素数演化简式N=2m+1的推导,而变得易如反掌。中医当务之急,就是开发五行模型,建立科学的五阴经、五阳经之十经学说。开启新的中医经络理论。
结论:
1.经络学说,经历了从不自觉的穴位发现,到运用思维模型使之系统化的历程。
2.经络数量的演化律,符合素数演化简式N=2m+1。
3.太极、三才、五行,只是众多经络演化模型中之三个基本模型。分别对应于元经、六经、十经。
4.三阴、三阳,只是按照三才模型演化出的六经。
5.用素数演化简式,科学有效地构建全新的经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其成·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1),24
[2]杨光华,等·中医临床思维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8
[3]王全年,等.走近中医.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365-367
[4]王全年.中医圈里的生命思考.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123
[5]视世讷.五行行学说的方法论价值.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8,12(1),5
作者简介:
王全年,男,1965年生,山东莒县人。高中文化。出版论著《走近中医》、《中医圈里的生命思考》、《脏腑演化律》。在导师孙广仁教授指导下,开创了从进化论与发生学,研究中医理论的新领域。在中国医学界第一次开始进行课题“论形态脏腑演化律”的研究。用纯数学的方法,寻找任何生命器官演化背后的数学表达。开创用中医思维研究生命演化的先河!一向遭传统中医派的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8: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造态大论

王全年  济南250014

指导  孙广仁  

中医治疗的手段是什么?
是造态,是造势。
什么是态?《说文》:“態,意态也”。段注:“ 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 。不同的态,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态,就是一个东西,处于一定的“发展形势及状态”中。因为它“必见于外”,故可产生中医“藏者,象也”的信息,让人们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用药如用兵,治病的唯一手段,就是造态,就是造势。有是态,必有是势。
正象因热度不同,宇宙一再变脸:气态、液态、固态。态,或态势,是一个时空概念。宇宙的黑洞,就是一个物质密度大得惊人的“特区”,一个针尖大小的体积,竟然有10,000,000,000吨重。黑洞引力大到连宇宙极速之光,也逃不出它的“黑口”吸引。
药物造势的结果,产生一个个新的时空态,代替疾病已适应的时空态。正如,将污水放掉,让鱼儿阔步 “走进新时代”。病,总是与一定的“病态”相勾结。如太阳之为病,总与寒邪造成的“闭态”狼狈为奸。这一闭不要紧,肺宣发受不了,宣不出去了,所以闹着别扭“无汗,鼻塞、流清涕”以示抗议。所以,治疗的手段,无非是消灭这个病态,创造新的生态。发汗法,显然是破此“闭态”,恢复“太阳主开”的有序“开态”。

一.植物有灵,造态演五官

脏腑演化律的课题研究,收入丰厚,找到了万物一统的脏腑或生命演化公式: N=2m+1
而这个公式,揭示了许多中医重大理论真谛。其中,太极、三才、五行,历史性地统一起来了。
1.植物演化潮流

每一植物,以种子为“太极”之元;三才,为植物器官演化之大略;五行,为植物器官演化之细纲。大致而论,植物种子,以“五行”模式大显才华: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并出息得“五官”秀丽:根、茎、叶、花、果。
同样,种子植物,也以三才为演化基调:柱(根、茎多为柱状)、片(叶、花多为片状)、球(果实多球状),可抽象成几何中的“线、面、体” 。
根与茎,叶与花,互成阴阳对待。根,土中生也,土为阴,所以根为“阴中之阴” ;茎,根生也,根生而出地,故为“阴中之阳” 。根多汁多补,茎少汁多疏。根、茎互成对待而演生,是一对阴阳。
而叶,花之母;花,叶之变。花与叶,其脉演化共式,统一在生命演化简式中。叶、花互为对待可见,成阴阳对待分演。
而果,是植物精华集大成也,“独立寒秋”,春华秋实,又回归种子的“土”生万物的德性。所以植物五器属性:果(土)、根(木)、茎(火)、花(金)叶(水)。

2.美丽的花朵,恋爱的季节,恋爱的舞台

而花的演化,争奇斗艳,好不威风: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又一个“五行”含情默默。花托,星星之“绿包”,似“土”化无穷。先吐出一双儿女“花萼、花瓣” ;再吐出一双性器风流“雄蕊、雌蕊”。大化是“三才”模式:花托、花片、花蕊(花萼为小花片、花瓣为大花片;花蕊是雄蕊、雌蕊) 。细化是“五行”模样:花托(土)、花萼(木)、花瓣(火)、雄蕊(金)、雌蕊(水)。想一想也怪有意思,我们常常喜欢献花,其实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我们是将植物的生殖器,献给亲爱之人。但在献花时,断不会想到,花里边蹲着伟大的中国人发明的“太极、三才、五行”。

二.药物有性,四气五味具全,尽显“姿态”风流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包含在三才、五行揭示出的演化模式中。

1.四气寒凉意,冬夏两重天
四气,实为五气,与五行演化模式高度吻合:寒、热、温、凉、平。寒、凉多为降势之药,如石膏、芦根;温、热多为升势之药,如附子、干姜;平,升降之势均不明显,如补气的甘平之山药。
故五气,也可概括为三才演化模式:升势(热、温)、降势(寒、凉)、平势。

2.五味俱全在,人生得保险

五味,也符合五行演化模式:辛、甘、酸、苦、咸。其中,酸性收敛、苦性泻下、咸性散结重镇,均为降势之药;辛性多发散,为升势;甘性多平势。故五味,在药性之势上,仍然有三才演化记忆:升势(辛、某些甘)、降势(酸、咸、苦)、平势(某些甘)。尤其辛味之散,只要吃一口辣椒,你的眼睛立即“飞流直下三千尺”,你立刻感到有股热力“腾”上脑巅,“升”态之势,自不待说。

3.气化情调,能上能下

药物因其寒凉、气味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运动变化,即为气化。因气化产生不同的运动势能“升、降、浮、沉、平”五性,又一个美丽的“五行”展翅亮象。有些药平补,不具有明显的升降之性,如某些甘性药。但五性之药,仍然界于三才演化之势态中:升、降、平。升、浮主“升势”;沉、降主“降势”;平,中庸之道,为“中势”。
所以,中医之药性,细化可五类,大化是三势。在植物演化史上,也许从太极“一气”所演。正如七色之光,由一味“白光”产生。药气、药味、药性,都会以其特质,细纳五行中,粗化为三势“升、降、平”。植物之药,凝结是太极,潜在是三才,细品是五行……无限分演,姿态万千,然其要一也,统一在生命演化简式中。

三.从脏腑演化看用药之大势

太极,三才、五行,对应脏器演化、植物药物演化,各有深意。
1.脏腑大势论
人体之演,始于星星之太极“受精卵”,演出三胚精元,再生五行之精气。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最终在美丽的肚腹里,安营扎寨,制造脏腑。而五脏、五腑,禀承“五行”美意,留恋“三才”痴情。升降之性各异,开阖性情反目:
肺金主肃降、肾水主润下,两者趋降为降势;
胰火主消化吸收,肝木主疏泄上达,两者主升为升势;
中焦之脾土,交通之中枢,可承上达下,为中势;
脏腑之演,既符合太极之化,演于一挂“腔肠” ;又符合三才之变,演于三胚层胚元 ;最终界于五行中,演出五脏、五腑。五脏的“升势、降势、中势”,是对三才“一源三岐”之演的最好记念。

2.药之大势论

植物药性之化呢?
亦与脏腑演化踏着同一舞曲。中医有归经理论。认为不同的药物,对某一经有“认祖归宗”的能力。我高度怀疑“归经”。哪来的些归经?实际是药物进入身内,造出了一个个态势。造出了一个个升降不同的内环境。这个环境,恰恰与脏腑升降本性,或相左,或相右。可逆之,也可顺之。直至将病所依赖的体内环境,彻底改朝换代,旧貌变新颜。不是归经,是药物造态也。
如升势之药,多使体态呈升浮上达之势。如,疏肝之药,木类性质。柴胡、升麻,升达为其本性,顺应肝木之升势,故造“升势”之态顺应肝木之“升”;有些甘温之药,多火类性质。如人参,甘、微苦、微温,黄芪甘、微温,药性以升势为主,故造“升势”之态顺应胰火之升势。所以健胰(传统认为脾)肠之药,多升浮上达,促进胰肠运化水谷,利于消化、吸收上达。
降肺、润肾之药,多造态呈降势。如杏仁、厚朴多降质敛,顺应肺金肃降之性,故造“降势”之态为降势之药。利水之药多入肾经,故造“降势”之态而顺应肾的主水之降势。
而一些甘补之药,是平势,谦和民主,造中庸之“中势”之态,以顺平补脾胃中焦,如太子参甘、微苦,平;党参甘、平,为顺应中焦的平势之药。
所以,中药的五味、五气、五势,实际与五脏的演化模式有相同之处;但药性的最终三势定论,又顺应了五脏的三势生理特点。中药与脏腑演化,都在生命器官背后,潜在着共同的“太极”、“三才”、“五行”。这才是本课题研究最有意义的思考。药之态势,顺脏腑者助其力,逆脏腑者,剥其功。无它,演化出一个个“升、降、浮、沉、中”的药态之势,造出“药控新生态”。正如气球,充氢气者浮,充氯气者降。无它,造态之气使其有升降之势耳。

四.造态大论

三阴三阳,生命演化六大功能态。以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主枢,为阳气之三大态;以太阴主开、厥阴主阖、少阴主枢,为阴气之三大态。态的意义,显然是个全方位的时空概念,抛弃了中医将三阴三阳经络化或脏腑化的恶习。它是包含无形之精气、有形之器官的一身之大综。合则“一身之气”,呈太极一气。初化“一源三岐”,呈三才“三气”;次演“一源五岐”,呈五行演“五气”……然而,基于三才而化的三阴三阳,是人体最基本的初化六态,代表六大阴阳消长有别的状态。可潜于一气,造化万千。只是六态,为其常见也。过度态品质,多得如天上的流星。
用药,造出一个个态,恰恰消灭或修正了异常病态,使扭曲的三阴三阳之为病,恢复到正常之六态的“开、阖、枢”也。以八法论之。

1.汗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在皮者”,是些什么东西?是水肿、疮疡、咳嗽、疟疾。为什么这些玩艺用“汗而发之”而治之?因为它们都兼有表证。表证是什么?是恶寒发热,是“太阳主开”受阻,转而鸟枪换炮,成为“太阳之为病”的“闭”。在这个闭态中,外达宣利失败,外越力量变小,一个因寒而产生的“寒则收引”,形成了一个以内闭为主要特征的“羞花闭容之貌”,是闭态。如果不是身体特弱,用汗法,是良策。
用发汗之药,干什么?造成一个个“开态”。发汗方向是什么?向外也,外越也。中医常说宣肺发汗,宣是什么?宣是向外布达,向外通告,所以叫“宣布”,叫“宣战”。宣的目的只有一个:向外传达,造一种声势也。发汗,就是那么一种治法,服发汗药产生一种向外宣达的“开态”之势,在开态中,汗孔开也,汗出也,所以叫汗法。汗一出,“太阳之为病”的闭态,就完蛋了,就闭不成了,就被迫开放了,禁固人的独裁皇帝们(闭着门子专搞遇民政策是其拿手好戏),就作不成了。随着病之闭,被迫因发汗药造成新态之“开”,太阳之病需要的病态之“闭”,消灭了,被扔进了历史垃圾厢,所以,以“太阳之为病”为生存条件的所有污七八糟,七大姑八大姨,统统大扫除,统统消灭掉。所以,汗法治病谱仍然很广,只要兼有“太阳之为病”的闭态,统统可以“汗而发之”。
汗法,造成一个药控“开态”新环境,对抗病态之闭。最终恢复正常意义上的“太阳主开”的开态也。。

2.吐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高者,是什么东西?是指部位,指身体咽喉、胸膈、胃脘等偏上的部位。此处的痰类、伤食之病,可用吐法。
老祖宗发明字是特讲究的。《说文》:“吐,写也”。《诗·大雅·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此处柔,指软食;刚,指硬食。吐,左为“口”,主会意,指口道;右为“土”,主音。而土,五行指脾,消化道也。意指从消化道“土”内上吐也。故“因而越之”。消化道是什么?在阳,则言“阳明主阖”;在阴,言“太阴主开”。怎么讲法呢?在三阳三阳论纲中,胃肠为阳明,而阳明主阖,说明胃肠以内蓄能量为其要,以关门为首务,所以才符合“阖”。阖,就是闭态也。但当伤食时,它就阖不成了,为了祛邪,只好忍辱负重,转阖为开。开者向外,故可用吐法。吐法是什么,一个使肌体向上向外宣达的治法,一个使身体激荡外越的“开态”。此开态,对抗“阳明主阖”。吐法也消耗人体一定能量,这个能量由阳明之阖内蓄的能量提供。食物在上消化道,还没影响到下消化道,所以,用不着“太阴主开”参加也。太阴在《伤寒论》中,特指腹部,尤指下消化道。
瓜蒂散,两味药“瓜蒂、赤小豆”,常用的吐剂。瓜蒂味苦性涌,一派外越之功。赤小豆,酸涩内敛,防吐药太猛,且有解毒之良效。二药合用,造成一派外开之态。适应于痰涎、伤食之实证。为治病,暂削“阳明之阖”的闭态。故《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因伤“阳明主阖”内聚的能量也。故临床慎用。但笔者用得很欢,还发表过《吐法探微》论文。

3.下法

张从正,就象李奎,有那么“三斧头”————汗、吐、下。老先生颇受三才启迪,酷爱三法,尤其精于下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虫积,这些鸡毛狗盗的臭玩艺,赖在体内不走。我们忽视了它们存在的状态性————内敛、自聚、成团性。它们自我组织,结成一个个自恋的“闭态”,与阳明主阖(关),可有一比。。怎么办?使闭态变开态也。用什么办法?使闭态变开态,使阳明之阖,变成阳明之开。用药造成开态之势,外越之势。如是肠内邪气,这个势,在肠道,方向是向下的。我们应该变个眼光看问题。在浑天说看来,空间没有上下,只有内外。所以,下法,吐法,就是广义的外开之法也。宿食在胃,吐法为其开,为其外越;宿食到下焦肠腑,下法为其开,为其外越。燥屎在肠,唯大黄最速,使“阳明之阖”立即由“阖”变“开”,从肛出。瘀血,一团自闭之凝血也,故活血化瘀,散之于内,好一个“开态”了的。
停水,太阴不开而反闭也。闭则不升清,不运化。唯有开态,才顺太阴之“开”性。正如地土板结,唯肝木之疏可松土宜耕。开态之药,补胰脾而助“土”、“火”之温运,逐水气而利土、火之自复。故十枣汤,外开荡涤水气最速,无它,造成“开态”之势也。顺“太阴主开”也。
下法,创造了一个“开”态,以破凝结之病的“闭态”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4.和法

《伤寒论》一个小柴胡汤,让中医界乐开了花。江苏邳州的老中医薛振声,以此为主方,通吃百病。薛老后半生只用这个方加减,处方几万张。并写出了一本虎虎生气的《十年一剑全息汤》。看来,大道至简,薛老抓住了柴胡汤能调“少阳主枢”的灵魂,并成功创新出“全息汤” :
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和法是什么,什么叫和?和,是调和也,左右逢源也。三阳中的少阳,就是这个角色,以和事老著称,天天调和诸态。所以“少阳主枢”。实际中医对枢,把握得不是太好,它实际是与“阳明之阖、太阳主开”相对比而言的。所以,它的功能应该是“少阳主开、阖、枢”。只有调和者,才“开、阖、枢”兼有,左、中、右通吃。
看看少阳之为病,就明白了。少阳,内有阳明之余热,所以“发热”,外有太阳之余寒,所以“恶寒”。发热恶寒,为其主旋律。这是一种状态,一种界于胜与败的状态。发热者,定有“明阳之为病”的“开态”;恶寒者,定有“太阳之为病”的“闭态”。故少阳病的确切意义,应该是开闭兼有,是“开闭态”。此时仲景胸有成竹,用柴胡、黄芩,以清阳明之余热,恢复“阳明主阖”(关);用参、草类,补气内敛能量,增加阳明主阖的内能,好外在冲出,破太阳病恶寒的“闭态”,最后恢复“太阳主开”。所以,小柴胡汤,开中有阖,阖中有开,并坚守“枢”要之地。开是为了阖,阖是为了开。补、清兼施,一派中庸之道。
中庸是一种境界,一种实实在在的状态也。现实中,有些人被定为“中间派,心最坏”,有失公允。实际,不偏激、中庸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中国人好极端,几千年刀光剑影不成样子,最后得到了什么?宽容性,就是兼容性,这正是现代民主社会最强调的作人原则与政治风范。一个只有一股力量独大的东西,都对主体是一种人为的扭曲或破坏。人体同样如此。所以,薛老用一个全息汤治了半辈子病,爱不释手,屡用屡效。无它,抓住了调和态的“开、阖、枢”兼有也。
和法,创造了一个“开、闭”态。

5.清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热、温是什么货色?是一些活泼外越的玩脾家伙。热胀冷缩,热开寒闭,小菜一碟的推理。
“阳明之为病”,大实热也,严重影响了“阳明主阖(关)”。为什么?因为其产热太多也。只好委屈阳明,使它“阳明之为病”变开也。开,为了散掉多余之热,最终恢复正常的“阳明主阖”也。我老觉着身体很聪明,它的一切作为,无非为着保护你。
清热药是什么?清其余热,杀其热势,造成一个“寒风刺骨”的严冬(寒),或“秋风扫落叶”的金秋(凉)。无它,清热药造出了一个寒凉闭态,与实热之开态针锋相对。当然前提是,先吃掉余热,然后才恢复“阳明主阖”。如果不消灭掉“余热”,谁家的阳明胆敢主“阖”(关)。用寒凉之药,造成实性的闭态也。
虚热呢?虚性之开态也。不富足,但穷且浪费着。正象有些穷乡镇的“富”干部,使出吃奶的劲遭践纳税人的钱,发着虚高烧。为什么虚性之热呢?因为它的热,不是由于“阳气”的富足而发热,而是由于“阴气”的不足而发热。阴虚则阳相对过亢,于是就穷大方,烧着早已虚亏的“阴气”,吃着老本发烧,或贷款过富日子。它仍然是“开态”,只是虚性的开态也。不象实热之实性开态也。所以,热不高,力不大。只能用补阴药,补其“阴亏”,用补的阴气,消灭低水平下的余热。补阴药,造成的仍然是闭态之势也。
所以,清法,造成一个“闭态”也。以恢复三阳病中的“阳明主阖”(关)。或恢复三阴症中的“厥阴主阖”也,或“少阴主枢”也。

6.温法

温之与清,相对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热以寒”。温法,以温助阳气,以消寒凉。你受寒后干什么?将身体缩作一团。缩一团有什么用?减少散热,使“阳明主阖”积蓄内能(热)。寒症用热药何干?产生一个“热态”之体,产生一个“开态”之体。开,因药为热性故也。
太阴主开,感寒故凝,所以由开而凝。阴气一凝,土难运化。故可见《伤寒论》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有人说,自利, 是否是个“开”态之症。回答错了。此外之“自利”,用得很妙。为什么自利?因为没有管理得了,土脏之脾(实为胰)罢工不运“水谷”了,它只好由肠道自我管理了,只能“自利”了。究其原因,是由于寒凝产生的“闭”也。使水谷闭于肠道而不能运化营卫。凝于肠腑,只能自找出路夺肛道而出(外出)。利,恰是内闭产生的“太阴不开”(不升清)所致。从事理根本看中医,非常重要。不能拘于一端,不解全局。
温性之药,如附子理中丸,治中焦虚寒性泻痢有良效,无它,因其温药,产生了一个“开态”,以顺应“太阴主开”也。太阴主开是什么意思?在肺能宣,在脾(实为胰)能升、能运、能化也。
而四逆加人参汤呢?它由生附子、干姜、灸甘草、人参,四药组成。附子、干姜,消灭寒邪,使身体造成一个暖洋洋的“开态”之势、“太平盛世”,以顺“太阴主开”也。因太阴得阳而能化“土”也。灸甘草、人参,大补元气。元气是什么东西,是能化阴、化阳的正气也。气足,利于“阳明主阖”。阳明一阖,内蓄无穷能量(热),才能有效地除“太阴”之寒也。才能助“太阴”化土耕作,才能使土运、升清、降浊也,才能“泻痢停,泻痢停,痢疾拉肚,一吃就灵”也。可见,古人设立四逆人参汤类,大有深意。我们解释得太肤浅。温阳药,是对“太阴主开”而设,使太阴寒凝之“土”得运;补气药,是对“阳明主阖”而设,使阳明得补气而有内阖(敛)之源。内在太阴得化,外在阳明得补。阴阳两顾,好不妙也。
是故,温法,造一个“开态”,顺应“太阴主开”,以利运化水谷。若兼补气者,增加“阳明之阖”的资本也。

7.消法

《说文》:“消,尽也”。是中医最革命的一类治法。通过“理气、化瘀、利水、软坚”等法,“消尽”结聚于体内的凝固类的“气、血、痰、水、虫”等有形病邪。《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剥之”、“结者散之”,一派杀气腾腾,而又热火朝天的革命形式。
气滞者,气不流动也,先有郁,后再“滞”。滞者,水不流也。不流故滞也。水不流干什么?结成团,或结成冰。在人体,可产生气滞症,或胀或痛,刺痛固定,一派赖着不走的“凝固态”也。怎么办?疏肝理气,用“开态”之理气药。为什么“开态”的理气药,多入肝经?如柴胡疏肝散,一听名字就猜得出入何脏了。这是因为,肝属木性,其性疏泄上达。气凝为阴,故治气症从三阴也。尤其厥阴肝。“厥阴主阖”,是说肝好惹事生非,升达犯上(脑),产生“诸风掉眩”。所以,为防止它时刻冲动上火,造物主让它“体阴而用阳”,主藏血以养肝体,内敛有余,故才有“厥阴主阖”之说。阖,是为了让它内摄余血,更防止它作上捣乱。肝郁之症,它内敛太过不疏泄故也(过阖);肝气上逆,是“怒则气上”的将军本性难改(过疏);肝郁化火,是气之郁从木性之势化火也。疏肝理气,是疏肝体,使其适度“厥阴主阖”而不是过郁过阖,由阖态,变成适度之疏态、开态。理气之药,顺肝之疏性,使木修直上达也,气顺也。气顺则滞消。气滞证消失。最后结果,恢复“厥阴主阖”也。自然生命,妙不可言。理气药助肝疏泄,气滞消失,立刻再复原“厥阴主阖”,防止“肝”这头莽驴冲动闹事也(太疏)。
瘀血呢?用活血化瘀药,使之流,使之散。所以,王清任老先生,发明了许多活血化瘀方,让中医界悠哉悠哉过着神仙日子,真是功德无量。只是有些没良心的中医人,只对他《医林改错》吹胡子瞪眼,说他“越改越错”。而不知道,他的活血化瘀方剂的发明,确实建立在解剖观察上。为什么血会凝呢?各种病因让血产生了太强的“凝聚力”也,闭态也。能使“瘀血”散,你说这药是什么脾气?是产生“开态”的脾气,产生破坏“凝聚力”的脾气,让瘀血外散成“开态”之势的脾气。桃仁、红花、丹参、三棱、莪术、穿山甲,等等,产生一个个让瘀血闻风丧胆的“开态”新时代。血为阴,故治血多从三阴。肝藏血,心主血,故治瘀血,从厥阴、少阴而治。“厥阴主阖”,故活血药中可配伍疏肝理气药,使肝之“厥阴主阖”适当转“开”。“少阴主枢”,所以治瘀血可配伍入心经之药(丹参),也配伍入肾之药(熟地),如桃红四物汤之类,以使中枢心肾积极参入,发挥“少阴主枢”作用。二者不服众望,开阖有度,左右逢源。对外,可助“太阴主开”,使土运正常,血化有根;对内,可助肝藏血,培养肝之疏泄。所以,活血药造一个“开态”之势也。
痰,一个因“炎”因“火”而“液炼成痰”的怪物。“百病多同痰多祟”也。它因液聚,故“闭态”无凝。为水化成,故为阴可从三阴而治。中医从脾、肺、肾而治,多有良效。“太阴主开”,故可宣肺以化痰,又可补土而运水。补气之药,多补后天之气也,补太阴之气也,肺脾(即胰)为其首补。补气之药多温性升达,顺其“太阴主开”,故开态之药,补中益气汤类是也。燥湿之药,也多温多燥,以利太阴凝土得解也。温肾阳者,盖是肾阳为一身阳之本,脾(实为胰)阳得之,能化太阴湿土。故祛痰之药,多入太阴、少阴,无非顺其“太阴主开”、“少阴主枢”(可化阴、可化阳左右有枢机)。皆为“开态”之药也。水类同治。
虫积,闭态之邪恶也。开态之药可消之。有些驱虫药多有麻痹作用,如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等等,均使虫体麻痹。麻痹是什么意思?是大意思,是使虫体结成的团伙松开也。为什么肠道痉孪?扭成一团故也,凝成一块故也,内闭故也。所以,驱虫药,可使内闭痉孪的虫体团伙麻痹外散,聪明也。只有外散,才能分而歼之,才能各个击破。故驱虫药,多有散性,多有“开态”之势。这种开势,最终瓦解了“敌人”的凝聚力。并迫使“阳明主阖”,变了会“阳明主开”,将肠道之门大开,将虫类杀掉并乘阳明肠道之“开”态,夺肛而出也。虫一驱出,阳明才放心大胆的“阳明主阖”也,关也。

8.补

补,中医拿手好戏。《素问·三部九候》:“虚者补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味”是什么东西?都指精气。不要将好端端的中医,故弄玄虚到让人看不懂。补是什么意思,往里填,往里入。人体什么虚,最常见的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气虚,是阴气阳气均虚而没有产生明显的寒热之象的一种“阴阳等度虚损”的状态。以“少气懒言,神疲泛力”为此态主候。一个虚性耗散结构,外散之象,跃然纸上。所以,中医大补其气。为什么补气而不说补阴气或阳气?因为阴气、阳气,都偏心眼,都有级阶性,都喜欢“横眉冷过千夫指”,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阴盛则寒,阳盛则热。所以气虚不敢补阴,也不敢补阳,只能补中庸、中和的“气”也。就是平常说的补气。气,是中性意义上的东西,似乎阴平阳秘,呈弱态“气虚”,亦可呈强态“气实”。《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气虚则补,四君子类可用。
补气的意义是什么?这要问气的意义是什么?是摄纳,是产生内凝之力。当年读研究生时,一次实验,用参麦饮注射大白鼠,测血凝时间。结果,用药后血凝时间大大缩短,老师说这是气的“固摄作用”。我不同意,我说这是气的凝固作用。为什么为了证明书上的论点,非要将灵活的中医气之凝血或凝固作用,说成“固摄作用”?气之摄,因为产生了“闭态”之势。一个使血产生闭态之势的“补气类药”,难道说它具有凝血功能,不是恰如其分吗?摄血,恰恰是由于补气药产生了闭态之势,才有“摄”,才有“凝”。补气药,顺应了“阳明主阖”。阖什么?将气内蓄藏而待用也。阳明胃肠,后天之本也。中医再三强调的脾,其实重点在胃肠也,阳明也。补气药,产生闭态之势。气足,可使它摄血(气虚崩漏)、摄汗(气虚自汗)、摄精(气虚滑精)等等。
阴虚呢?阴虚则热,一个虚性的耗散结构,一个虚性的“开态”。一个穷但被剥削着的状态。正象“屋漏偏逢连阴雨”。只能用补,补其阴。阴是什么,阴气也。阴性则凝,则寒。所以,呈“闭态”之势无疑。六味地黄丸,大补肾阴,治虚性发热因肾阴虚所致。熟地,大补肾阴,为主药。肾主水主精,精则宜补不宜泻。山萸肉,养肝肾。山药,益脾阴。三药峻补肾肝脾,以补肾为主。配伍三泻之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历来解释强差人意。认为三泻防止三补太过。实际没有洞悉脏腑演化之妙也。肾水主润,以降为顺,微用三泻,使渗湿下达,从小便而出,实际是顺应肾水之降势之性。尤其以“泽泻,直利肾水,单刀直入,与肾之降势相合”,可谓相得益彰也。牡丹皮,其凉,顺肾水之寒,其木性更顺肝之疏而清肝之火,防肝火旺太耗肾阴故用也。唯有茯苓,用之甚妙,助太阴之土可化运水谷,升达之势,三泻中唯一。因六味之药,多顺肾水有降势,而用茯苓助脾土之升,防止总药势太降大补有弊也。所以,六味地黄丸,补中有降,补中有升。升降双顾,正合肾之“小阴主枢”也。为枢之脏,多左右兼顾,不可一意孤行也。补阴之药,多从三阴而治,尤其以肾为主。因其为“少阴主枢”。
阳虚呢?阳虚则寒,一个虚性的闭态结构。故畏寒肢冷,需要多加衣被方可。无它,需要顺其内闭之态,增加“阳明主阖”积蓄热能也。传统补阳药,只重肾阳之补,忽视阳明之“阖”之大补,一大憾事。不但从三阴论治,更应从三阳的阳明论治。重视胃肠这个中医“后天之本”。补阳药,造成一“开态”之势。中医以补阴为主,微以补阳,张景岳认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在肾气丸中,大补肾阴,附子、肉桂,用量极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柯琴)这是阴阳互化理论造成的旧论。补阳不象不阳,到象补阴。尤其忘了补气。笔者治疗许多阳虚病的尿频尿闭、腰痛、阳痿之类的肾阳虚病,就是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大补元气,重视“阳明主阖”理论的思考,认为,一身之阳,内蓄于阳明胃肠。而胃肠,中医认为是“后天之本”,是传统的脾所辖之地,是气源物质唯一的来源。气是什么?是精的食粮。“精气神”三宝,只有气是唯一的能量来源与结构材料。消化道,是一切生命现象的“供给商”。肾精是什么,神是什么,均是气之演之变。所以,从总体意义上讲,任何虚离不开补后天之本也。补阳明之胃肠也,补太阴之土也(实为胃肠)。
所以,补阳虚之寒,不以补阳药产生的“开态”之速为所图,而是顺势大补精气、阴气,以培补“闭态”之肌体。并大补元气、后天之本,以充肌体之实。尤其重视“太阴主开”、“阳明主阖”的“土”气之补。而不应拘于传统的重阴(肾阴)、轻阳(肾阳)。

五.结论

全方位研究中医,力诫钻一孔而忽略全局。
1.用药如用兵,造态是方法,因造态产生造势。中药治疗,就是造态造势。
2.治病目的在于恢复无病时的原生态,把患者的身体调控到生病前的时空状态,治病就是调节身体时空态。当身体的时空态正常或前移,身体就病愈、不病或长寿。如果时空态异常或后移,身体生病、病重或短寿。
3.与生命三才演化相适应,人体演化出三阴三阳六大时空态。在生理情况下,它们都适应于身体波动的一定阀值,所以,它们潜在并默默无闻地运作着。每一态都具有“开、阖、枢”,只是各有偏爱。太阳、太阴主开;少阳、少阴主枢;阳明、厥阴主阖。
4.任何病理因素,都可作为独立或相兼的因子,作用肌体,开发出不同的六态之为病。与病理性质相反的演化定律是,六态总是演变出与病理因子性质针锋相对的“六态之为病”。如伤寒,“太阳主开”受激,产生“太阳主阖”。六态之间的过度态是无穷的,中医错叫兼病。
5.药用的唯一目的,是产生一个个药控态,与病态相反。最终目的,恢复“六态”生理意义上的“开、阖、枢”。这是中医整个治疗的灵魂。
6.由于三阴三阳六态,与经络、脏腑,都是历史上同一种三阴三阳之气(即三气,如三胚层)演变而来,所以,它们都以无形意义上的精气,而界于统一的三阴三阳六态中。《伤寒论》六经病的实质,就是寒邪破坏了六态,产生了异常的“六态之为病”。而不应该拘于经络或脏腑的旧说。三阴三阳之六态,是高于经络或脏腑意义上的生命存在时空概念。
7.人体有更多类型的态,正如生命以奇数为基数演化选项。如太极之“一”、三才之“三”、五行之“五”……正如现实的生命,没有富余到以与更大的基数而演化,而是偏受这三个最基本的奇数,是由于生命是最讲效率的一族。它不会狂妄到用更大奇数玩潇洒。尤其“三”,是三数之“枢”,具有显然的承上启下之功。五行,就是三才,就是太极。三才,是太极之初化,是五行之基。三才,是生命演化之“中流砥柱”,之基态。由之演出三阴三阳,六大子态也。
8.无论是局部病,或是全身病,用药的意义,都是在全局中,造成一个个新态。
9.从生命演化而论,“开、阖、枢”完全可以新用。太极之“一”,以开为主;三才之“三”,以枢为用;五行之“五”,以阖为务。因太极主外化,演万物,故开也;三才,承前启后,中态之势,为枢也;五行,满门五福,见好该收也,故阖。开、阖、枢,洞悉宇宙演变之妙也。
10.药物为什么织新态而治病,是由于,在历史上,它与人体在某一高度上,“一气所化”。按相同的太极、三才、五行而演。正合“通天下一气耳”的中医古训也。

                                       ——————摘自笔者待版拙作《脏腑演化律》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9: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懂三阳三阳的“开、阖、枢”

王全年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级  济南250014
指导  孙广仁  

由于笔者在《走近中医》一书中发现了脏腑演化律,并从数学的角度,论证了生命演化的有法可依。所以,笔者提出了新的三阴三阳论纲,并尽可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三阴三阳的生理与病理作用———开、阖、枢。
并认为,三阴三阳,是全方位的概念,不是仅仅局于脏腑或经络,而是一个时空概念,是身体所处的不同的时空状态。包含脏腑,但不等于脏腑。它是指全身无形的精气形成的一个个“态”。是有形器官背后,无形的“精气”构织的生命进行时。正常生理,呈常态处于“开、合、枢”;病理情况,开发出一个个异态病。中医有六经病,实际是六态之为病。详论如下:

1.太阳主开

开,本指关着的门打开。《说文》:“開,张也。”门打开是什么情况呢?出,入,双重意义。
太阳经,号称“六经之藩蓠”。太阳为开,说明在太阳态,肌表内敛之势,可有开态,使体内演生的余阳(热),极时从皮毛肌腠外达于外,防止体温过高。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自我发烧,恰恰由于皮肤烧毁结瘢,毛孔被毁,而使体内产生的大量热不能及时散出而内闭,即太阳主开的功能下降,不开反闭,才产生了类阳明态证(发热、脉大)。
太阳主开,是“开态”。一切内外病理因素,皆可影响它的开态之势。我们只重视了外在因素如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阻碍、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而内因也不可忽视,如阳气素虚,或者由于水饮、痰湿等因素阻碍了阳气的外出,太阳的开态也会出现问题。整个太阳篇之下的诸证,如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阻止阳气外越的病邪,使太阳开机不利有关。故合于太阳之为病用汗法为主。
但太阳主开,同样有“入”的功能。青蛙,靠外在皮肤毛孔呼吸,因太阳主开也(毛孔、肌腠开)。伤寒,寒邪从外入内,从开着的毛孔入内,布于皮下,故有寒冷之感。寒性收引,人体毛孔肌腠立即关闭而呈封闭态。太阳主开,因寒就变成了太阳之病的主闭了。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一个“寒”字值千金,它说明,外淫“太阳寒水”,入侵呈“太阳态”的身体,从寒先化寒,而不是先化热,故有寒冷感觉。寒与病邪之寒同性,即还没来的及化热。所以,伤寒是以寒为主,自觉怕冷,加衣被不减,不似内寒,加衣被可缓和。但寒性收引,使“太阳主开”变成“太阳主闭”。
由开态,变成闭态,这是太阳病的一切病理总因。
初期可只有寒,后则内在的阳明之热外释而使肌体产热形成“恶寒发热”。此时的热如果不高,就是生理之热,有利于调动免疫之力抗邪。如果热度太高,就成为“恶寒发热”的典型的太阳伤寒症。如果热到将“寒”吞掉,只剩下“但热不寒”,太阳之为病就改名换姓:阳明之为病。
张仲景说得明白,他只所以说“太阳之为病”,而没有说是“太阳病”,是有学问的。太阳是个时空态,是身体总的描述,它怎么能叫个病呢?你总不能把你白花花的身体,叫“身体病”吧?只能说身体生了病,只能叫“太阳之为病”。疾病是什么东西?《说文》:“疾,病也。” “病,疾加也”。病,是身体这个时空态,不正常的表现。中医局限于脏腑或经络研究三阴三阳有些年头了,但不明白三阴三阳,是生命演化的一组组时空态,是由高于有形之“器”的无形“精气”所酿造。更不是什么“六经病”或“经络病”。你见谁家的病是呈经络状的“线条病”?热或寒,是一种弥散状的病邪,那能规矩到蹲在脏腑或流在经络里?
太阳病重点有两大类型————伤寒、中风,“此伤寒乃指因皮肤末稍血管反应机制紊乱,末稍血管高度孪缩而令汗腺排泄功能受累;中风则未至于此”。所以,伤寒不一定发热,但中风可以发热。因寒而使肌体显示出强烈的守势,呈闭态,是基本特点,故可无汗。而中风,没这么严重,它可以有部分汗出,但仍然有寒,只是寒中有热,所以,内守呈闭态的情况,较伤寒弱的多。但二者均用汗法治疗,说明都呈“闭”态。
所以,太阳之为病,身体呈“闭态”。与太阳主“开”的生理特点(开态),恰恰唱反调也。用汗法治疗,破此闭态,恢复开态,恢复生理性的“太阳主开”也。

2.阳明主阖

传统对阳明之为阖,也解释得随心所欲,怎么有理就怎样哼哼,反正目的只有一个————强词夺理。阖是什么?《说文》:“阖,门扇也。” 《易·系辞上》:“是故阖户谓之坤”。既然太阳主开态,那么,用门作比喻,“阖”应该是“关闭”之意。当然关中有开,以关为主。
你理解了为什么阳明病“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这种外露夸张的描写,就基本上猜得出阳明“阖”的生理功能了————内敛、内守态。
阳明之为病,是阳气过亢外泄。所以,生理上的阳明,正好相反,肯定是阳气“内敛”。所以,阳明态的身体,阳明是“多气多血”之时态,是人体“气聚”的表现,气不无故泄也,气以“收敛”为主,多余之能(热),从太阳之开态顺毛孔释放(生理性)。气的收敛性,构成了气所有功能的演生:
推动作用————聚气之力,方可推移。人体之力,赖肝木、胰火之升达,肾水、肺金之敛降。只有敛降之势大于升散之势,方可蓄气以为功用。气虚者,气不聚也,阴气、阳气等比具减也,无力推动也。
温煦作用————气聚可生热;气散可耗热。“气有余便是火”。
防御作用————气聚内实,方可抵御;“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气化作用————气,演化“精、神”之材料。无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营养作用————气聚成多,方可炼精养神,方可有“精神”。
阳明之合,身体唯一的聚能源、供能塔。多余能量,以热的形式,从“太阳主开”的外在表皮,释放出去。所谓卫气布于体表,实为内敛之气化热慢慢外达所致。中医总是虚幻着一些思想模型,如卫气,就是与营气一起炮制出的一对“阴阳”孪生。笔者认为,卫气不是战士,不会听话到布于体表“国境线”,它只是一身之气内敛阳明态,化热后显示的散热现象, 象卫星一样的“卫气”是否存在,我高度怀疑。
当太阳寒水,抵不住“西北利亚”寒流,寒邪寄存于太阳后不甘心又突破“三八线”,直捣黄巢老家————阳明。
明阳是什么?
是一个状态,是一个勇敢抵抗外邪的激烈战场,一个充满着可歌可泣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状态,阳明态的内敛之气,化成无穷的力量与“敌”搏杀。杀出了毫情万丈,杀出了热火朝天。防御功能的免疫,冲锋陷阵。产生的大量热能,是战斗惨烈的表现。养兵(蓄)千日,用兵一时(出)。于是乎,在寒邪大敌面前,我们的身体,义无反顾,从守势(内敛),积极走向了攻势(出击)。所以,兵起云涌,热气腾腾,身体是“大热、大汗、脉洪大”外亢的表现。大汗者,因其内敛之“闭态”转为“开态”释放也,皮毛、孔窍由“内闭”转为“外开”也。大热,因热释放多也。脉洪大,阳热外达也。一切信息,显示着开放的意思。但开中有“闭”,开中有“敛”,毕竟“阳明主阖”也。阖,才能防止脱阳。阳明经证,用白虎汤,有新意。古人认为白虎主西方的神,主宰西方变化的东西就叫白虎。西方什么变化劳驾这个神?即阳气的收与降。所以,从阳明病用白虎汤,就说明阳气的收降出了问题,从而可以推测,阳明主阖,又适度主开。其实在本书中,笔者认为,三阴三阳六态的每一态,都具有“开、阖、枢”,只是侧重点不同。符合“一源三岐”的三才演化含义。不必拘于经文。
阳明之为病,身体呈“开态”。与阳明主阖,恰恰反目。用白虎汤清热,无非是泄掉多余的邪的热,恢复生理性的“阳明主阖”也。

3.少阳主枢

《说文》:“枢,户枢也”。少阳,是户枢,是机关,是秘而不宣,是一气三态演化的阳气中心 “冲气”也。它处世中庸,不事张狂。内有幽弱力量,而时刻处于潜态谦逊之状。能屈能伸,一大丈夫也。它里应外合,右右逢源;老谋深算,可升可降。感寒,可化太阳病之闭态;敛热,可演阳明病之开态。进退自如,由“中”作主。寒来可抵之于九霄云外;热来可消之于内在薮渊。气进,可化热;气退,可化寒。寒热往来,胜负不忧。不急不燥,立志打“持久战”。但战事久延,力亦渐亏。故仲景拟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以散阳明态之气分余热;人参、甘草,聚气内敛以驱太阳态之外在残寒。寒,似太阳之病有“闭态”之状;热,如阳明之病有“开态”之容。因寒故有闭,因热故有开。开闭交作,恰如其分。而不是什么半表半里的传统“糊思乱想”。寒热往来,是其主要定性论据。
少阳为枢  传统认为少阳属半表半里,主枢机出入,故为“枢”。关于半表半里,有二说:  一说认为少阳居二阳之中,出则太阳,入则阳明,故称半表半里。另一说认为少阳介于阴与阳之间,出则二阳,入则太阴,亦称半表半里。但本书作者认为,它是一个过度态品种。是一个特殊的态。
少阳之为病,身体呈“开闭”态。似太阳之病有“闭”(拒寒),象阳明之病有“开”(释热)。寒热交作,为其特征。小柴汤调和少阳态,消其寒热,恢复生理意义上的“少阳主枢”的开闭态。

4.太阴主开

太阴,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中医,让肺、脾,都姓“太阴”,叫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说明一个重大问题:肺、脾,统一于“太阴”。二脏的“太阴”是一个东西。或者再想得发达一点,太阴,是超脱于肺、脾,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精气,或一种时空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只是肺、与脾,比起其它的脏,更具有“春风得意”的资格,它非常适应于“太阴”气。再想得开一点,它们都是“太阴”气的子女,曾经是由相同的“太阴气”演化而来。
本课题研究,得出的脏腑或生命演化简式,已经从理论高度,统一了无形之“气”与有形之“器”。所以,完全可以认为,姓“太阴”的肺与脾,是由“太阴”类的“太阴精气”演化而来。肺、脾,只是这种“太阴精气”演化出的同源器官。现代胚胎学,证明了我的这种猜想。肺、胰、肝、消化管,都由胚胎的“内胚层”演生出的“原肠”演化而来。而脾是从原始消化管上皮分化出来的,加入并服务于循环系统。所以,肺、脾,同源演化,事实确凿。肺脾,主气源物质的生化,是“气源物生化之源”。肺,吸收清气(氧气),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并与营气、卫气结合成宗气;脾(广义消化道),将谷气演化成营、卫二气。正符合“太阴常多气少血”的规律。
太阴主开,开什么?
历代医家,极少详述其要。张介宾轻描淡写:“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正象“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 。其实,“在外者多开”,是主要旨意。太阴,为三阴之表,主持繁重的与阳气交感的义务,实际“有开有阖”,以开为主。如果联系到太阴气演化出的两脏“脾、肺”,立即就明白了。
只是笔者在发现脏腑演化律后,认为胰才是真正意义的上“后天之本”。实际的脾,只是循环系统的一个脏,与消化不搭边。胰主化谷,所以在五行属于火,主升。因为唯有“火”力,才能消化食物,故胰在五行属“火”。中医是科学,一定要与时俱进。
肺,将全身之气“宣发”开布到全身;胰(传统认为是脾)主火,升腾上达,将谷气化为营、卫上送心肺。肺之宣,胰之升,再加上肝木疏泄,组成了整个身体的向外、向上的主力军。所以,生理上“太阴主开”,恰如其分。肺之主宣发,布气于外,司毛孔之开合,助“太阳主开”,而肺所布之精气,均源于胰火、肝木向上向外输送的营卫之气。
太阴之“开”态,如遭外寒直中,或阳明误下,多伤阳气,使寒邪入侵。寒性收引,使太阴之“阴气”凝结而内敛。使太阴之开态,变成太阴之闭态。正象感受外寒后,人体将身体缩成一团(闭态),减少散热。太阴因寒而闭,实为不得而为之的下策,它是为了保护肌体才作出的相应“闭”而抗议。闭是为了更好地开,正如为了让打出去的拳头有力,将拳头先收回来是一个道理。
太阴之为病,寒气盛也;寒凝也。寒凝之性多降、多内收。故太阴肺(金),多失宣发而咳嗽;太阴胰(火),多不升清而致水谷滞留于消化道。胰不运谷,所以腹胀、腹痛、纳呆;胰不运水,所以大便泄或溏,或使水留体内致水肿。而《伤寒论》,详于太阴脾(实为胰,泛指消化道),而略于太阴肺,只有一条太阴脾的虚寒症的记载。所以,太阴从开态,转为闭态的病历描写如是:“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而同样因寒最易常见的太阴肺症“咳、喘”,被强烈忽视了。
太阴之为病,身体呈“闭态”。与太阴主开,恰恰相反。温里药治疗有效,如附子理中丸治虚寒性腹泻有良效。无它,破此闭态,趋驱寒凝,恢复生理性的“太阴主开”也。

5.少阴主枢

从演生学角度看,少阴主枢,确实是人体之大“枢”。父母之精卵,一气演化出“阳气、中气、阴气”。现代胚胎学证实,受精卵,演化出了三胚层,与中医“一源三岐”的演化模式,极其相似。而中气(或冲气),相当于中胚层。而中胚层,演化出了心血管系统、骨、肾、性腺。中医传统的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均演于中胚层。肾主骨,骨可造血,血由心主;而骨、与性腺(传统外肾),均由肾所主。而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基本单位的细胞,在于生殖之“精卵细胞”与物质运输的“血细胞”,而不是气。生命是以细胞为演化单元。所以,传统认为的“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均演化于“中气”的中胚层(枢),符合现代胚胎学考证。
有的医家认为,“少阴为枢  应作少阴为合。少阴包括心主藏神,肾主藏精,均宜内藏而不宣外泄,因称为合。少阴病证,除“脉微细,但欲寐”外,还有烦躁面赤,手足厥逆等,系少阴真闭外越,精神焕散之象,乃“合”之病证。少阴病之预后,重点视精与神而定,所谓“邪势虽盛,少阴根底末动,尚属可治”,外感内伤均是如此,这也是少阴主合的很好注脚。因此,以少阴为半表半里之说,似乎于理欠妥。”
但笔者反对以机械的观点曲解经文。应该从生命演化的全局,考虑到“少阴”心、肾在生命演发中的意义,之枢机。《说文》:“枢,户枢也”。《易·系辞》:“枢机之发”。枢是制动机关,演化生命,所以,《管子·水地》有:“其枢在水”。就是说,生命的“枢”机,在于主生殖的肾“水”。显然,这里的肾,承载了太多也许不应该由它独自承担的生命责任。所以,少阴主枢,应该从三阴三阳总体考虑。这正是笔者,将“六经”变成“六态”的原因之一条。每一态,对应着生命演化曾有的过程或时空。它是高于经络或脏腑之上的一个个生命演化的时空态。
所以,伤寒内侵,可伤少阴心、肾。《伤寒论》少阴病提及了两个病“少阴寒化、少阴热化”。
寒化之症,是肾阳虚所致的“虚寒”证,以“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为常见。寒性则凝,肾阳虚无力鼓动而内敛;肾阳虚致胰阳亦虚(传统脾阳)而致水谷凝滞于肠道故下利。一派凝象,一派“闭态”之状。
而伤寒亦可“少阴从阳化热”,产生肾阴亏心火盛的“水不济火”之虚热证,见“心烦不得眼,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一派虚火,跃跃欲拭,一派虚性的“开态”之状。可见,实热与虚热,均造成开态之势也。一个有力之开,一个无力之开。
故寒入少阴,病性变化多端,可热可寒,让虚作主。虚热可有虚性之开态,虚寒可有虚性之闭状。可闭可开,因寒、热定夺,好一个识时务的中庸之“枢”。
少阴之为病,身体呈“开闭态”。似太阴之为病有“闭”态,象厥阴之为病有“开”态。寒热均见,是其特点。

6.厥阴主阖

中医将心,剥下一层皮成为心包的意义,是显然的。心包代心受“过”,可以将病邪拒之“心”外,保卫心腑,起到“屏障作用”。正象关门以“拒”寇,好一个“阖”字了得。
传统中医,厥阴为肝与心包。
而肝,它最常见的脾气是“疏泄”太过。所以,肝藏阴血,可润木使其有柔和之貌,使它免于太多冲动。再者,金肺之降、肾水之潜、之润,也让肝的疏泄脾性,时时收敛,与邻友善,一派谦虚内敛之势。压抑自己的“过疏”,大丈夫也,也是好一个“阖”字了的。阖者,关也,闭也,内敛也。但阖中有开,让疏泄作主(疏中有敛)。
中医强调五脏神,意指神志,由五个脏所分担主持。但更重视肝与心包。
心主神,但心神之病,常由心包代过。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心包是什么,是心腑的外衣,是个捣媚鬼,好事挨不上,歹事它包干,正象“卫士”。热入心包,从来没说热入心脏。为什么影响了神?心包不阖而开,将热邪上传脑也。
肝,更是五藏中,最优秀的脑脏致病者。高血压它“肝气横逆”,使气行血也行,产生“脑充血”致“诸风掉眩”。肝主风,“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巅顶是什么地方,是脑,是“元神之府”(李时珍),是“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昂)。上帝造肝,让他老老实实“体阴而用阳”,让他含蓄,让它内敛,让它时时“阖”态有余,疏泄(开)适度。但肝这个“将军之官”, “怒则气上”,是他的脾性。上达巅项,时时犯“上”(神)。风吹草动,肝木直冲云霄,冲破闭态而呈开态之势(向上向外)。
无论心包,或是肝,其主神有一共同点,均是上达巅顶,直犯“元神”龙颜。可见古人早已认识了脑的重要性。只是整体观念,才将脑“神”之功,支离破碎到让“五脏作主”。中医神为心主,或神为脑主,其实早有定论。心主神,强调的是从物质供给层次上的“心主血”而论;脑主神,强调的是神志产生器官的“元神之府”而论。前者强调的是脑器官的物质供应;后者强调的是神志发生的器官承载。神由脑化,让心血供养,是正常的互惠形为。在本书中,笔者认为,五脏只有一个事情在做:提供能量。如果不演化出脏腑也能提供能量(象单细胞生物),何必在美丽的肚腹里,炮制出如此多的脏腑将你折磨得“大腹翩翩”干什么?中医不应该拘于这些鸡毛蒜皮小事上“怒则气上”,争论无聊的“心主神明”或“脑主神明” 。因为这些东西中医早已定论:神志所主在脑(脏),所供在心(腑)。都有原文可考。
所以,正是上犯神明,是厥阴之为病时的主要表现,仲景论厥阴病重点突出“厥阴之为病,气上冲心”。不要拘泥于原文理解中医,这里的“气上冲心”,实际反映了“厥阴之为病”的病理特点,是以“气上冲”为其病机。紧扣主题,言简意赅。热病极期,多伤厥阴,产生神症。为什么元神被扰,“气上冲”也。
厥阴之为病,身体呈“开”态(上达、外越)。与厥阴主“阖”,反目成仇。气上冲,为其特点;影响神志,是其首务。

结论

1.三阴三阳,是生命演化中必然的六大演化时空态。不是经络(六经),也不是脏腑,而是高于它们的六大包容度最大的身体状态类型。正如物质处于的“气态、液态、固态”的态势。
2.三阴三阳,是以3为演化基数选项,是太极一元的“一源三岐”演化的初化。而不象五脏、五腑,等,以5为演化基数选项而大化。本质而论,三与五,“一体两制”,生命演化同源而层次有别。“三”多处于无形精气;“五”可处于有形之器。
3.《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是寒邪,将生理意义上的潜在的三阴、三阳,开发出三阴之谓病、三阳之谓病等六态病,而不是六经病或六脏六腑病。
4.三阴三阳的理论意义,全在于它们对应的“开、阖、枢”,这一点,中医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每一态,其实都有“开、阖、枢”,只是各有所偏。太阳、太阴主开;阳明、厥阴主阖;少阳、少阴主枢。分别开发出不同的生理态势。
5.各种病理因子,只是引起三阴三阳产生相反对抗意义上的“六态之为病”论纲。一般规律,生理性上的态势性质,与病邪性质相反。如伤寒,太阳从开态(释放态),变成闭态(收敛态)。这样作的意义,为了身体自我保护。身体一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自我保护。或者说,生病,为了不病。如伤食腹泻,腹泻是为了对身体的保护。
6.经络、脏腑,从演生意义上讲,都统一于三阴三阳。正象它们统一于太极“一气”也。正象人体统一于一个受精卵也。
7.五脏、五腑之为病,是以其产生的无形意义上的精气,而界于三阴三阳的。在无形精气上,器官与气统一起来了。五脏、五腑与三阴三阳统一起来了。但三阴三阳,是六大时空态,是母态,显然对五脏五腑,具有包含它们的关系。正象太阳系一个个实心实意的星球,都由无形的引力场高度统一在一起。场者,时空态也。
8.三阴三阳,是众多时空态之一。太极,是一态;三阴三阳,是六态;五阴五阳,是十态……它们的态是无穷的。只是现实中的人类,只选择了“一、三、五”做为最优先演化的基数,所以,一态(一身之气)、六态(三阴三阳)、十态(五阴五阳),是最常见的类型,尤其三阴三阳。但重要的是,这些演化的奇数选项,都统一于有形脏腑演化的公式N=2m+1。这就从理论上,统一了三阴三阳是生命演化的规律,而不是什么“天人相应”的产物。它是生命演化中必然的内在规律。而且每两态之间的过度态,是无穷多的。这正是《伤寒论》有那么多兼病的原因。所谓兼病,本质上是过度态品种。正如大柴胡汤,寒热往来,又大便秘结,完全可认为它是“少阳———阳明(腑实)”之间的过渡态。正象小青蛙,是两栖类品种,一个界于陆生与水生的过渡类型。
9.理论上讲,任何疾病,皆可统一于三阴三阳中。它是中医最完善的六态病论纲。只是不同的病理因子,开发出不同的六态病的“开、阖、枢”。非常佩服古人的伟大,真心实意佩服!
10.明代医家张介宾,对三阴三阳颇有研究:“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谓阳气蓄于内,为三阳之里也;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 “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主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实际说明,六态生理意义上的“开、阖、枢”,只是六态合于一体,互生共赢,同舟共济。显然是广义上的时空概念,而不能拘于经络或脏腑去理解。
                            ————摘自中国医药出版社即版的笔者新书《脏腑演化律》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卫之气概念的炮制,显然是古人用逻辑学上的“二价法则”顺理成章的推论:非阴即阳。这种二价逻辑,显然有致命的硬伤,它容纳不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含互化现象。于是,古人聪明地发明了多值阴阳理论,如中医的三阴三阳,等等。

但逼着古人从演生学的角度,找出阴阳产生的根据,是勉为其难的。但古人毕竟也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哲学思维,弥补了逻辑学上的理论陷井。如老子的“三生万物说”。二值阴阳的缺陷是严重的,如生命演化,它就不是按二值阴阳只演化出 “植物、动物”,而是演化出“植物、原核生物、动物”。是“道生三”,而不是“道生二”。
原核生物是什么东西?是个中间品种,它似是而非,既象植物,也象动物;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可见,《易》中强调的二值阴阳,在逻辑学上是荒谬的。它只发现了事物浮浅意义上的“对立”二价属性,没有发现二价属性中应该有的多元值的阴阳事实。正象人们惯性思维里,只知道电子与质子对偶,电荷性质相反,而忽视了“中子”的存在。
自然界是很幽默,喜欢奇数上瘾,唯独不是偶数。光的三元之色;元素周期表里的三区分划,等等。下节将详说。所以,从严格的定律价值看,二值阴阳式的演化,是不存在的。这就为“营气、卫气”这两个概念的成立,泼了一瓢冷水:在逻辑上不存在。
本书鼓吹的新营气、卫气演生的模式,是按三才的“一元三岐”的三值阴阳而化:营气、谷气、卫气。本文无意挑战传统,而是想还原事物的本质。基于发生学方法,研究中医营卫之气理论产生与演进的轨迹,廓清营卫之气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并借此反馈中医理论形成的许多新规律。

一.二值阴阳,是营卫之气概念炮制的逻辑惯性

与其说,营卫之气,是实在之气,不与说它是中医一个思想模型。它是由传统意义上的二值阴阳逻辑,推理出的两类精微物质。“气、阴阳、一气分阴阳”,是营、卫二气概念演生的必须参考项。分别对应于:谷气、营卫二气、谷气产营卫二气。

1.首先是“气”概念的产生

“通于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宇宙一气而化的观点,一直是古人思维中的宇宙演化定律。自然之气神秘莫测,“下为五谷,上为列星”。(《吕氏春秋·季春纪·天数篇》)五谷的产生,为“以食为天”的人类,提供了演化前提。对于生命,是饮食在胃肠内演化出的“谷气”。由此谷气,产生了相反意义上的所谓“营气、卫气”。

2.其次是“阴阳”概念的产生

《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医理论承裁的哲学衣钵。易医同源,中医,正是基于哲学思维里的阴阳概念,修正并发展了医学中的阴阳之概念。“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古人认为,宇宙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抽象出某些相对待范畴的可比较属性,如上与下,大与小,明与暗,动与静,等等。这些恰恰是二值阴阳定律开采出的最肤浅的对待含义。它消灭了“中态”,只在极端意义上,直截了当找到了两个极端项:阴阳。但不符合逻辑学上的严格挑剔与生命演化的真象考证。
生命者,所赖谷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素问.六节藏象论》)谷气入胃,必亦化成清、浊阴阳两类。 “清者出上窍,浊者出下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者,再阴阳二从法,化为营、卫二气,上升,以养四肢百骸,五藏六府;浊者,亦二分法,化为糟粕、废浊之液,下达,成二便以排出体外。可见,营卫二气,是谷气中最精华的部分,根据“阴阳极端对待”的观点,而化分出的二个概念。
3.再次是“一气产阴阳”思维的形成
同源“一气分阴阳”,显然,是二值阴阳概念。 “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生万物”(《洛书原理》),宇宙同源演化于“太极一气”,又“一气产阴阳”再形成阴阳二气。一气产阴阳的哲学命题,是营卫二气产生的理论启源。同源谷气,其精华部分,再二分法,形成营气、卫生,就是顺理成章的推论。
可见,营卫二气,是同源谷气产生的清、浊二气中,由最精华的清气所演。都是谷气中精华部分所化生。生于肠胃的中、下二焦,上升到上焦心、肺,再宣发至全身而发挥其生理作用。
但在本书中,笔者显然不会满足这种基于二值阴阳逻辑上的“谷气二分”,而是三值阴阳的“谷气三分”。
什么是谷气,就是饮食物消化后产生的精华营养成份。它一部分化营气,一部分化卫气,还有一部分仍然以“谷气”而存在体内。营气化血;卫气充表;谷气流于脉中。谷气,是中间之态,它时刻准备着化营气、卫气。在血管里,营气、卫气,甚至可以潜在于“谷气”中,只有当形式需要,才可由谷气立即化营、化卫。但谷气仍然是血管里最主要的营养成份。化血的营气是很有限的。营卫二气,是饮食物所化“谷气”中最极端的两类:营气温柔似水,可化血充脉;卫气青春似火,可充表温煦。但大部分还是以“中流砥柱”的谷气存在于脉中。正如,常人是多数,极端的优秀,极端的恶劣,总是少数之例。

二.营卫之气的质地之别

对谷气而言,营卫二气,显然是偏激意义上的“左派、右派”。从发生学来看,它们的区别,在于其质地不同。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浊者,水谷之悍气也。”(《素问.痹论》)水谷者,气味也。“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声音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可见,气、味有别。
笔者认为,营气,多偏重于味;卫气,多偏重于气。味,可尝而不可闻;气,可闻而不可尝。营为味,为阴;卫为气,为阳。正合“阳为气,阴为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意。再,营,味也,有形质,为谷之清柔之体,故可尝之。因味非气也,不易挥发,故可尝而不可嗅;卫,气也,无形质可辨,为谷之悍烈之气,故可嗅之。因气非味而无形,易挥发升腾,故可嗅而不可尝。
有形之营气与无形之卫气,可互化。如“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可见,味之质重,气之质轻;味可尝而不可嗅,气可嗅而不可尝。味可化形,又可转气;气可化精,精可成味。
气与味互演,说明营气与卫气可互化。所以,营卫二气,同源“谷气”而化,又可相互转化,以成“阴阳互根”之妙。这里的根,显然是它们的母亲“谷气”也。正是由于营卫二气同源而异质,一个偏于形,一个偏于气,才是它们性质之“精柔”、“悍烈”之异的最好解释。
至于仍然呈中态存在于血管里的“谷气”,是脉容气源物质的主力军。时刻化出营气、卫气,以备所需。正象预备役部队,时刻可以化成正规军,“到敌人后方去”。

三.营卫之气的丰功伟绩

好象中医界,特别宠着营气、卫气,把它提高到无与伦比的地位。
卫气,以谷气精华部分的慓悍之“气”演生而来,无形质可见,易于流动与挥发升达。所以,它的功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本藏》),“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卫气的主要功能是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
营气,以谷气精华部分的清专精柔之“味”演化而来,有形质可现,故质重易静,富于营养。所以它能“营气者,泌其于脉,化以为血”。(《灵枢.邪客》)化生血液、营养全身,是营气的主要功能。
正是由于营卫二气的阴阳性质不同,才在人体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卫者为阳,营者为阴。且有营为卫之基,之养;卫为营之护,之固。如“阴者藏精气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说的“阴阳”,好象就是对营卫二气的“含沙射影”。二者同源演于统一“谷气”,又互根互用,又可潜在于谷气。

四.营卫之气循行部位的新思想

对于营卫二气,认识中最大歧义,产生于营卫二气的循行部位。因为经络到底是什么货色还没有“水落石出”,所以,古人对营气、卫气循行路线的臆构,一点不比对经络的臆构少。仅仅囿于《内经》中的文献记载或臆测,来完成营卫二气运行的研究是徒劳的。从发生学来看,产生歧义的根本原因在于:
将营卫二气区别绝对化;营卫二气产生与分离及相会的部位臆测化;对经文误解。
笔者的主要观点在于:
营卫二气,均产生于肠胃之中、下二焦,并同时到达于心肺。经过心肺布散于全身而发挥其生理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载有:“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脉。”
这是一段重要文字,对正确诠注营气、卫气的运行部位,意义重大。“食气入胃,淫精于脉”,这里的食气,完全可理解为水谷之气。“淫精于脉”,可正确理论为,水谷之气所化的精华之气,都进入血脉。这种精华,就是产生营气、卫气的水谷之清气。说明,产生营气、卫气的谷气清华部分,并不是在肠胃中就产生并分别出独立的营气与卫气,而是作为整体的形式,作为精华成份,被肠胃同时吸入于血脉,上达于肺。这也与现代医学对消化的描述相符。肠道消化的任何营养成份,首先进入肠静脉,然后再上输于肺,在肺中,再转化成动脉血的成份入心,再宣散到全身各处。
正是“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这里的脉气,显然是包括营气、卫气在内的营养成份。它们作为统一的“经气”,而“经气归于肺”。那种悍烈的卫气,决不可能在从肠胃到肺脏的血脉中,能逸出于脉而运行于脉外。因为大的血管,其管壁能阻止任何物质从脉中逸出。笔者认为,此时的营卫二气,是作为统一或磨合在一起的相同成份而存在,还不到“分道扬镳”的时候。它们也许合二为一,潜于一态“谷气”。即此时没有独立存在的营气、卫气。
所以得出如下结论:营卫二气,均产生于中、下二焦的肠胃,化演于上焦太阴肺与少阴心中。因“脉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血管,血府也。由心所主,但“脉朝百脉”。所以,脉由心、肺共主,更具有发生学意义。心、肺,一空一实,都是基于脉管而演化出的脏器。都是血液循环中的重要器官。心主血,肺主气。人身所养立命,无非气血。故,心、肺,人身动力之源。位高权重,故以膈与它脏腑隔离,自我组成上焦。这里的上焦,可理解为包括心、肺在内的整个血脉之系统,布全身而为之所用,大公无私而显君臣之怀。非拘泥于膈上的胸腔也。
所以,谷气产生的营气、卫气,都传输于肺,并经过肺之宣发,均行于脉中,而达全身各处的四肢百骸,五脏六府。如《灵枢.营卫生会》有“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生脉外。”
“人受气于谷”,这里的气,就是营气、卫气交织在一起的混合之清气。这种清气,在血府中,由于血管壁的“阻遏”,所以不能分离。但在一定的场合,如在毛细血管未端的动脉、静脉交合处,谷气中清气里的悍烈之卫气,由于毛细血管壁变薄,才能挣脱营气之胶合,逸出脉管而行于脉外。此时,才能产生独立的营气、卫生。即“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很显然,在大的血管中,营卫二气是不能独立而存在的,它们混合而在,交织而成,互根互用,对立制约。并以“中态”之谷气,为演化之源。并通过心、肺之主血、主气,而布散全身各处。只有在毛细血管的动、静脉交合处,由于微循环毛细血管壁特别薄,才能以卫气的细微与漂疾滑利而逸出脉壁之外成独立为卫气,发挥其作用。而营气由于质重有形质,逸出脉外的机会较之卫气大大减少,故,营气以在脉中化血为已任。但营气亦会部分逸出脉外而营养周身。
至于《内经.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并说卫气“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这是受天人相应理论的影响,而产生的思辨。卫气为阳,故在白昼阳旺之时,昼行于阳行于外;在夜晚阳衰之时,夜行于阴行于里。但有实际的医学意义。白天,人体主动,故卫气易于在皮毛处而逸出脉外,发挥其温煦及防御作用。夜晚,人体主静,故卫气逸出脉外少而滞留于脉中,与营气周游行于血脉中。这样,才能“至阳而起,至阴而止”。使人体“昼精而夜寐”。

五.营卫二气病理区别

  对于营卫二气,我们将之界定于物质,所以,只能循行脉中,只有在很特殊的地方,比喻毛细血管的薄壁处,才能让一部分最细微能流动的“卫气”跑出去,到皮下当“卫兵”。也许有的读者会发问:凭什么卫气就不能随时跑出脉外与营气相对而行?吃一口辣椒,刚一咬着你眼睛立即“飞流直下三千尺”,不是证明气行得快吗?你喝一口热水,立即就有“春天般的温暖”并有汗融融的感觉,这不是卫气不循常道可随时腾达于外的表现吗?我的回答时,你错了。此时恰恰不是叫卫气的“东西”跑到了外边,而是一种能量。前者是辣椒作为一种物质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联带神经反射;后者是热能传播外越的表现。直正的辣素或热水,还呆在胃里。物质与能量休要混为一谈。中医偷换概念的水平有目共睹。气概念有时指代能量,有时指代物质。物质的“卫气”不是飞毛腿导弹,哪有这般一触即发、越墙越壁的神功。本质上说,营卫二气,是一种理论模型,它是从“阴阳”反佐的二值阴阳定律中,仿造的一种影子概念。只是服务于临床说理所用。本书强调的,是还原事实真理,而不是照本宣科。饮食演化出的是三大类物质:营气、卫气、谷气。以谷气为主宰,是营气、卫气在血管里潜于 “谷气”。并与血细胞混合,成为“一脉血、谷向心流”。
中医临床,基于《内经》对营卫二气失调的病理,主要从三个症而论:

1.营卫俱虚,则“昼不精夜不暝”

“若白天营气不能随卫气运行于阳经或体表,卫气的温养作用和防御作用就减弱而出现“昼不精”的表现;夜间卫气不能随营气循行于阴经或内脏,则削弱营气的濡养功能则出现“夜不瞑”的表现。只有营卫相偕而行,和调共济,才能发挥正常的防御作用,使人阴阳协调,昼精夜瞑”[15]。如《灵枢.营卫生会》有:“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是营卫二气俱不足而运行紊乱的病理表现。所谓昼不精,就是白天没有精神;夜不瞑,就是晚上睡不着。因为白天营气不能随着卫气到达体表,所以卫气化生不足而使生命却少活力,故“昼不精”;夜晚卫气不能随营气入体内阴经或内脏,所以营气却少卫气的互生共济作用,就不能很好发挥“营者,营养也”的作用,所以“夜不瞑”。

2.营卫不和,则“太阳中风”

《伤寒论》太阳中风脉证提纲: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其病理机制是卫气虚,故有“玄府”之称的毛孔,开门关门不利,而致风邪乘虚入内。风邪中于卫表,卫气奋而抗邪,故发热。卫气围外不固,风邪性疏泄,致营气不内守可随汗外出,所以发汗。卫气虚而失温煦,故恶风也。卫虚又兼营随汗失,故气营两虚,脉鼓动无力脉缓也。本症病理机制在于,卫虚致营虚,最后是营卫俱虚,致营卫失调。桂枝汤治之。

3.营卫两虚,则“肉苛”无知

据《素问·逆调论》所言,“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独尚苛也,是谓何疾?歧伯曰: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
人贵有谷,谷产生营卫二气。故营卫之病理,均在于营卫二气虚,致使营卫不和。虚致不和,符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卫虚,可致营不内守而外失;营虚,则致营不化卫而卫枯。营卫二气互根互用,同行于脉中。在皮之毛细血管壁薄处,卫气外逸运行于脉外而与营气相离。营卫的病理,无非是因虚而致的营卫俱虚,营卫失调。若营气不足,肌体少养而有感觉迟钝的“不仁”;若卫气不足,则肌体无阳而有运动无力的“不用”。营气、卫气都虚,就是肌体“不仁且不用”,就是感觉迟钝或肌体无感觉且运动无力而有“痿废”之势。这就是“肉苛”。中医以大补营血,兼大补卫气为主治。

本文结论:

1.营卫二气,是基于错误的二值阴阳逻辑,推理出的两个模型意义上的概念。应该是谷气演三气:营气、谷气、卫气。三者都进入血管,以谷气为主要存在形式。有少量营气化血所用;少量卫气充斥肌表;大部分以谷气流在血管中备用(化营、化卫、营养肌体)。
2.营、谷、卫三气,同源于饮食水谷而化演。均是谷物中最精华的部分所化生。
3.营、谷、卫三气,同源演化于中焦、下焦之肠胃,同入上焦之心肺。在脉中共同运行。只有在毛细血管未端血管壁很薄的地方,卫气才能逸出脉外成为独立的卫气。此时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营、卫二气对待分化。
4.在脉管里的营、谷、卫三气,不能以独立的形式而存在,只能以食物演生出的谷气(中庸之气)而存在。营、谷、卫三气的成份,交织混合在一起。但不影响卫气悍烈之性而推动血之运行,也不影响营气滋生血液以营养周身。谷气是备用之“中态”之气,时刻准备化生营卫二气。
5.营卫二气之差别,首先在于二者的质地、结构之差别。卫气,主要由谷之气所化;营气,主要由谷之味所演。卫气质轻易挥发,故悍烈漂疾能逸出脉外;营气质重凝静,不易逸出脉中,故可运行脉中化血营养。但营气仍然有极少部分可象卫气一样逸出脉外,而谷气只能困守于脉道之中。
6.营卫二气,均行于脉中。白天,在未端毛细血管薄壁处,卫气方能逸出与营气相离而行外脉外,与营气行于脉内相对待。夜晚,卫气又从未端毛细血管薄壁处入血脉,与营气相合,周游全身。
7.营卫二气的病理根本,在于营卫二气俱虚引起的营卫失调。调理营卫、或并补营卫,是临床常用之法。

————————摘自山东王全年即将出版的论著《脏腑演化律》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9: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1、太极是演化本源中统一的核心物质或内容。是“道”中最精粹的成份。

老子说“道生一”,此处一,就是统一意义上的“太极”,如果说道是一个对古人来说混然未知的一粒种子,那么太极只是种子中很少的一部分精华之物————胚。种子其它的部分,只是供胚演出生命的营养成份。道与太极的关系,在于太极只是道中一个核心部分。太极潜于道中。

道、太极不分,中医界糊涂得一塌糊涂!

2、太极永恒性、变异性

太极不会因生命的演化而消失,而是永远存在,或变异存在。如种子胚演出植物后再化出无穷的胚芽,这就是别一种存在的小太极。只有植物又结了种子,又回归了最原始意义上的种子态。即种子生种子。但内容物已经变化了,是否定之否定!

3、太极是以“一源三岐”为定型模型

为什么?老子说得清楚明白,“三生万物”也。太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始终的独立性,唯一性。所以一个植物只有一个始源。它以“一阴一阳之为道”二分,但包括太极或变异太极在内,永远是“三生万物”。阴阳,就是母太极演出的子代两个小太极,根据全息论,阴阳,也是两个全息胚,就是小太极。所以,正如叶的演化总是共中轴叶脉分演,所以,每两条子叶脉,都共相同的中轴主叶演化。所以,每两个子叶脉都与中轴叶脉构成一个三角恋,就是“一源三岐”模型。

所以说,三才模型是生命演化一个最初又是最重要的模型,是个铁律

4 太极不灭原理

太极是演化的核心,它一定以一定的方式永远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正如受精卵演化生命后,一个个体细胞,就是一个个变异的受精卵也,小太极也。

5 泛胚化原理

据张颖清教授的全息论,生命的演化,就是大胚小胚的无限叠加过程。生命任何演化,都是不同层次上的胚,处在不同的能级中。

6 三才等于五行

王全年的研究认为,三才、五行,都是生命这个大胚演化处于不同的能级中,选顶基数不同。三才,是初化,五行,是大化。两个三才,就是五行。如共中指的五指,就是两个三才共中指演化而成。所以,三加三不是六,而是五。?共中轴演化也。

尤其王推导出了素数演化简式,第一次统一了中医任何呈奇数存在的所谓的什么“太极、三才、五行、七行、九行、、、、、、”生命呈奇数演化,真是有意义的发现。这正是中医选取三才、五行,为其理论演化的重要根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