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745|回复: 6

赵绍琴.“在卫汗之可也”并非应用汗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3 18: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当用辛凉轻清疏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早有“在卫汗之可也”之明教,但其所谓“汗之”,并非应用汗法之意,现就“在卫汗之”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对“在卫”的认识
      温邪初感,自口鼻而入,即叶天士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肺主气属卫,所以温邪郁于肺卫均称为在卫,亦即卫分温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论述卫分证时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从脉象上来看,卫分证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既不同于太阳中风,亦不同于太阳伤寒。卫分证的一般证候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咳嗽,咽红或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应如何理解卫分证的脉证呢?吴又可说:“阳气通行,温养百骸。阳气壅闭,郁而为热”(《温疫论·服寒剂反热》)。温邪犯肺,肺病则气必贲郁,肺主卫,卫阳之气宣发受阻,故发热。卫分证之发热,为热邪郁阻于肺卫,实属郁热;因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而恶寒,正如吴鞠通所说:“肺病先恶风寒者,肺主气,又主皮毛,肺病则气贲郁不得捍卫皮毛也。”(《温病条辨·原病篇》)但温为阳邪,温邪犯肺(卫),不是风寒外束之表闭,所以其发热、恶寒也是发热重而恶寒轻,或恶寒时间短暂,常不为病者所重视。温邪郁于肺卫,肺气失宣,阳气郁闭,所以卫分证常可见无汗。但若郁热较重,热蒸迫津液外泄,有时也可见少汗或头面汗出,这是热迫津出之邪汗,并非正常之汗出。所谓正常之汗,当是营卫通、三焦畅、气机调、津液至的自然微微汗出。咳嗽为火克金也,热邪迫肺,肺失宣降,轻则咳嗽,甚则作喘。咽喉乃肺胃之门户,热郁于肺,则咽喉被灼,红肿疼痛,甚则白腐。温为阳邪,热变最速,易于伤阴劫液,故温病初起,邪虽在卫分阶段,亦可见口微渴之症。郁热鼓动故脉浮而数。
      总之,温病卫分证为温邪郁于肺卫,病虽轻浅,已有轻度津伤之象。
      (二)对“汗之”的认识
      伤寒为外感寒邪,风寒束表,表闭阳气受伤,必须以辛温走窜之品(如麻、桂之类)以运阳气,强其作汗逼邪外出,故以汗法兼助热粥,促其汗出,邪随汗解。而温为阳邪,如前所述,温病卫分证,为温邪郁于肺卫,以郁热为主,病虽轻浅,已有轻度津伤,决不能用辛温发汗之法,以免再度伤阴,治疗只要“汗之”就“可也”了。叶氏指出,温病的治法与伤寒“大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银翘散方论中说:“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可见此处“汗之”绝非用发汗之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火郁发之”。王冰注之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柳宝诒则进一步论述说:“暴感风温,其邪专在于肺,以辛凉轻散为主,热重者兼用甘寒清化。”(《温热逢源·论伏气发温与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温邪郁于肺卫,属“火郁发之”之例,亦即汗之令其疏散也,当用辛凉清解之法。辛能宣邪,凉可清热,轻清举上,清解肺卫热邪,邪去热清,卫疏,三焦通畅,营卫调和,津液得布,自然微微汗出而愈。因表解里和,自然邪透汗泄,虽则不发汗而达到了汗出的目的,“汗之”不是方法而是目的。此即“在卫汗之可也”的意义之所在。
      (三)“汗之”的运用方法
      对于卫分证的治疗,叶天士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外感温热篇》)说明卫分证初起一定要用辛凉轻剂,辛以散开其郁,凉以清泄其热,轻清宣透,宣郁清热。但在临床运用时,又必须根据郁的轻重、热的多少及夹风、夹湿的程度全面考虑,决定辛散与清凉药物的配伍、比重及加减,以体现辨证论治的原则。一般说来,郁重热轻,以辛散为主,佐以清凉;热重郁轻者,以清热为主,佐以辛散;如脉浮重于数,身热不甚,恶寒明显,虽咽痛而不甚红,口干而舌润,苔白腻而质淡,说明以郁为主,清化之品为辅;若脉数重于浮,甚滑或数或近乎洪数,咽红肿痛,身热重而恶寒轻,口干心烦,渴思凉饮,舌质偏红而苔白,咳嗽气呛,此热重而火郁不宣,以清热为主佐以辛散。此辛散,意在开郁,并非解表。更忌辛温发汗,误汗则伤阴助热,甚则成昏厥。所以说开郁药物,用之宜恰如其分,郁开则已,不可过重,更不可连服多剂,反而成害。
      温邪内郁在卫分时,亦常夹风、夹湿。治虽宜辛凉开郁泄热,但夹风者必加散风之品,使风热外透。至于表湿,当取微汗之法,但不论夹风、夹湿,或透之于外,或渗之于下,总之宜早,切不可待其与郁热搏结。若是湿与热合,湿热裹结,湿在热中,热在湿内,如油人面,难解难分,则病多缠绵,经久不愈。至于薄荷、牛蒡子、芦根、滑石之类,举例而已,意思是说夹风者,辛散凉泄,不用发汗,如薄荷、牛蒡子之类就够了。虽夹湿,但毕竟以热为主,芦根、滑石并用,清热利湿且保津液,不可过用淡渗,以防伤阴。
      在临床时,大体可按下述方法分类。
      1.温热在卫
      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或素体阴虚,复感温热邪气,以热为主,郁次之。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主要特征,但也常伴有头痛、口干微渴、咳嗽、咽红肿痛等。宜辛凉清解,方如银翘散。方中在大量清凉药物中配以少量荆芥穗、淡豆豉等辛温之品,仅取其辛散、宣阳以开其郁,并非发汗解表之用,故合而成辛凉平剂。
      若风热之邪侵于肺卫,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或汗出齐颈而还,咳嗽咽红或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且干,脉浮数或动数,常以银翘散加减,以宣肺退热。药用:银花9g,连翘9g,薄荷1.5g(后下),前胡6g,淡豆豉10g,牛蒡子3g,芦根20g,竹叶3g。
      加减法:身热头痛较重,舌苔薄白略腻,二便如常,咽不红痛者,加苏叶6g,或用荆芥穗3g;咽红痛甚者,加盐青果6g、苦桔梗6g、生甘草6g;热郁重,脉滑数,口干渴者,加桑叶10g、菊花10g、白蒺藜10g;口渴重,阵阵汗出,脉滑数有力,加生石膏12g(先煎);咳嗽重,痰不多者,加杏仁10g、浙贝10g、苏子10g。
      若时值春末夏初,体弱之人感受温热之邪,除具有一般卫分证外,并兼见脉微濡软,舌苔薄白腻而根厚,头沉,食欲较差,可用轻扬宣化法,药用大豆卷、山栀、前胡、杏仁、浙贝等,不可过用寒凉,恐伤气分而助湿阻,不可不知。
      2.湿热在卫
      本病多见于夏秋之交,阴雨连绵,天暑地湿,湿热蒸腾,弥漫空间,加之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湿自内生;或心情抑郁,脾胃失调,阻遏不化,蕴久化热,加之湿热外袭,则内外相引,遂致发病。临床上以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恶寒身重,肢倦,少汗或头额汗出,胸脘痞满,不饥不渴,大便溏等症为主,舌苔白腻,甚则滑润,面色淡黄,脉象以濡缓软弱为主要特征。本病因湿热裹结,阻滞气机,过伤阳气。徒清热则湿不去,徒祛湿则伤阴助热。治疗必须宣化上焦,苦泄其热,通利下焦,以畅水道,即辛开苦降。方如三仁汤、藿香正气散之类。若同时见热郁中州,湿阻不化,头晕且胀,胸闷而周身酸楚,漾漾泛呕,舌苔白滑腻润,大便通而不畅,小溲赤黄。我常用辛开其郁以利三焦,苦降其热而燥湿邪,少佐淡渗分消走泄。药用:白蒺藜10g,佩兰叶12g(后下),白芷3g,半夏10g,杏仁10g,厚朴6g,黄连粉3g(冲),炒苡仁12g,白蔻仁2g,赤茯苓12g,滑石12g。
      3.暑湿在卫
      外感暑湿之邪,复为寒凉郁闭,症见身热头晕,恶寒无汗,恶心欲呕,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而水滑,脉濡滑且按之软弱,若因热而恣食冷饮,则胸痞太息,甚则喘逆。治之宜辛香宣透,方如新加香薷饮加减。药用:陈香薷5g(后下),藿香叶10g(后下),大豆卷10g,厚朴6g,草豆蔻5g,半夏10g,黄连粉2g(冲),鲜芦根20g,鲜荷叶半张,益元散10g(布包),杏仁10g。
      4.燥热在卫
      多见于初秋,天气偏热,或久晴无雨,秋阳暴晒,天气温燥,感之而病,症以发热为主,且微有恶寒,头痛少汗,干咳少痰或痰黏成块,咽干鼻燥,甚则鼻衄唇裂,口渴喜饮,舌质红而苔白且干,右脉洪数或细数,可用润燥疏化法。方用桑杏汤:北沙参10g,川贝6g,桑叶10g,杏仁10g(后下),淡豆豉10g,栀皮6g,鲜梨1个(连皮去核切片)入煎。
      上述皆属宣郁疏卫清解方法,必须邪祛则营卫调、三焦畅,皮肤微有小汗出,从而达到“在卫汗之可也”的目的。
      另有在卫分阶段而治疗失误,或正气虚弱,或因夹湿,或为湿热,或属暑湿蕴热,由于饮冷、贪凉或因热而恣食冷饮,或过服寒凉而成湿阻、凉遏、寒凝、冰伏者,此四类都是因湿阻而寒邪遏阻中阳,轻、重程度不同,必见胸胁满闷而痞堵甚,或气短而欲太息,或痞堵腹痛,甚则四肢微冷或厥逆,皆属湿阻而正气受寒凉所遏制,阳气不通,卫失宣畅,舌必白滑润腻,面色多淡黄、苍白,脉象以沉涩、沉迟、沉细或弱为主,可用辛微温或辛温、辛香以宣阳透邪为主。药用香薷、藿香、苏叶、生姜等。若素体阳虚,气分又衰,邪为寒凉遏阻,甚者致寒凝、冰伏,卫分证未罢兼见胸闷、痞堵、面苍白、四肢冷、舌白胖滑润腻,急用辛温通阳,以开寒闭。宜用桂枝、干姜、苏叶、草蔻、生姜等。但用量宜当,俟闭开邪透即可。
      (四)“汗之”禁忌
      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属轻浅,用药宜辛凉轻清,切不可辛温发汗,否则伤阴助热,发为昏厥之变;亦不可早用甘寒、苦寒,防止引邪入内;若用升阳发散,则迫血致衄或外发斑疹;若用大下,则克伤脾胃,而成洞泄;若早用滋腻,则阻滞气机,邪不得透,病无愈期。

[ Last edited by 夜听春雨 on 2006/7/23 at 18:46 ]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到气才可清气”
气分证是温邪化热入里的阶段。所谓入里,是指邪气损伤了脏腑的功能。病在卫分,邪气损伤的是卫外功能,进入气分,则伤及脏腑功能,但尚未伤及人体的营养物质,所以相对于营血分证而言,仍属轻浅。
      气分证的病变部位非常广泛,其特点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气抗邪激烈,有一举祛邪外出之势,故症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一派阳热有余之象。
      气分证因邪盛而正气不衰,治疗应以清气为主。所谓清气是指用寒凉之品(辛寒、苦寒)清解气分热毒。“治热以寒”(《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气分证因其具一派阳热有余之象,故应以寒凉之品,清火之炎以灭邪热之威。病在气分,正气抗邪力强,所以清气法多使已入气分之热外达而解。
      若热邪由卫初入气分,扰乱了人体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其邪郁于胸膈,病介于卫、气之间。症见身热微渴,心烦懊侬,起卧不安,舌微黄者,则宜轻清宣气,宣郁清热,导热外达,方如栀子豉汤加味。栀子豉汤在临床上用于热郁于上焦,用之每获良效。
      若热邪壅肺,炽盛于阳明,均应以辛凉之剂宣郁清热,达热出表。
      若热蕴中焦气分,邪热化火,则宜苦寒直清里热,祛热邪外达。
      热结肠腑,病在气分,其治疗在《温病学》教科书中多列入下法。因病在气分,正邪激争,邪多有外达之机,因之,苦寒攻下,使热下泄而去,亦属清气。
      清气法之用寒凉,应注意寒而不涩滞,以利于郁热外达。
      “到气才可清气”,不仅论述了气分证的治疗原则,而且指出了清气不可过早、不在气分不能用清气之法。误用者不是有闭塞气机之嫌,就是有诛伐太过之弊。
      (一)邪在卫分不可清气
      温病卫分阶段,病轻邪浅。因卫分证是“温邪上受”,“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位最高,邪必先伤;且肺为娇脏,受邪则郁,肺气郁闭,则全身气机不畅。因此,卫分证的病机主要是肺的宣发肃降和卫外功能失常。其属于肺经的郁热证,治之只宜辛凉轻剂,或在大队寒凉药中加入少量辛温之味,组成辛凉之剂,以宣郁清热,使邪去而营卫通畅,表清里和,津液得以正常敷布,自然微汗出而愈。此即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我在前文中已有论述。
      吴鞠通立三焦辨证,虽着重论湿热,但对温热邪在上焦的卫分阶段也作了原则指示,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即是用轻清之品,清宣上焦J分邪热,亦即叶氏“在卫汗之”之意。
      若过用寒凉,则闭塞气机,诛伐正气,正伤邪实,且卫分气机郁闭,邪无外达之路,遂内陷于里。因此,吴氏《温病条辨》中论辛凉轻剂、辛凉平剂,指出“肺为清肃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故取辛凉微苦之味,并认为风温肺病用药宜轻清,不可过煎,过煎则味厚人中焦矣,亦即言病在卫分,勿用清气。
      (二)邪已入营不可清气
      邪已入营,营热阴伤,热邪耗伤了营阴即血中之津液。治宜清营养阴,宣畅气机,使已入营之热复转出气分而解,即清营透热转气,对此我在《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一文中对其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专门论述。叶氏《外感温热篇》中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明确指出,热邪入营,即“撤去气药”。所谓撤去气药,即是指治疗不是以清气为主,辛寒、苦寒清气之晶应慎用,而宜用一些具有轻清透泄作用的药物宣畅气机,使已人营之热透出气分而解。
      邪已入营,气分无邪,用辛凉清气,只能伤正,无助祛邪外出。且营分证中,热邪伤及营阴,苦寒当慎用,因苦燥亦可伤阴,阴伤则气机涩滞不流,更使营热无透转之机。
      (三)中间阶段的治疗
      对温病卫、气、营、血4个阶段的治疗,叶氏在《外感温热篇》中明确提出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但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卫分之邪不解而热已传里,即卫气同病及“气热复炽营热又起”的气营两燔证,其治疗当卫气、气营兼顾。
      卫气之间型,一定以卫为主,疏卫同时清气,决不能以清气分之热为主。卫气疏利则热可外达,故卫疏气热即减,若余热未尽则再行清气,这样才不留余邪。如身热口渴,思凉饮,脉洪大,有汗,同时仍有头痛恶寒,周身酸楚,脉象略浮,舌苔略黄而中部糙老不甚,此温热蕴郁肺胃,邪在阳明,本当白虎清之,由于脉象略浮,微有寒热,所以用清气法必兼疏卫之品,如荆芥穗、薄荷仍可加入。若郁热较重时,酌加蝉衣、僵蚕、片姜黄、苇根等人白虎之内,但生石膏不可过多,恐其抑郁不宣,气热反而不除。
      气营之间型,为气热炽盛,邪热内逼入营,此虽入营而脉仍洪滑有力,其多有神志欠清,或是痰浊未尽,因内郁不宣,必须先开其郁,兼以豁痰。若用药过于寒凉,因寒则泣滞,气机不畅,也能逼邪入营,必须用疏调气机法,使热郁开,寒凝解,气机调,热郁寒凝皆解,则病自除,也是透热转气之法。若气热较盛,重点是疏卫清气,若专用某些寒凉之药以清除气热,热并不能清,过寒则冰伏邪气,闭塞气机。如临床见温邪蕴热较甚,高热,脉洪有力,舌苔老黄根厚,此属热郁。若不先解郁,用药纯属寒凉,则脉象由滑洪有力转成沉涩,面色由红润转为青暗,舌苔从红老转为暗紫等,这些情况全是热郁内闭。治疗热郁,必须先用解郁之品以开郁,郁开再行清热。此不是用辛温开郁法,而是于清法内含升降分化之意,如升降散之类(药用蝉衣、僵蚕、片姜黄、杏仁等)。若属血郁或滞热郁结,则加人大黄粉甚则玄明粉以开泄火郁,若属湿郁先治湿,若属痰郁就以祛痰为主,总之应针对问题解决,不是一法总用,而是辨证用药。
发表于 2007/8/6 03: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温病,大家好好看看,怎么温病学也能治病???
发表于 2007/8/7 01: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伤寒是阳不足,麻黄汤,桂枝汤皆以助阳发汗。
太阳温病是阳有余,感受的邪性质不同,为热邪阳邪。直接夺津。故用药用辛凉助津以作汗而出。
邪的性质一认定,就好区别对待。
发表于 2007/8/7 0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龙一的解答。

可论坛为何不谈 辛凉的温病学 呢?
发表于 2007/8/7 13: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睡虎 于 2007/8/7 01:24 发表
谢谢龙一的解答。

可论坛为何不谈 辛凉的温病学 呢?

也许有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等的存在,就不必谈辛凉的温病学了。伤寒杂病论确实涵盖了一切,396种方法包治万病。而温病条辨是其延伸,虽有可取,但造成弊端太多,不能成为主宰。应该用伤寒杂病论统一温病条辨才是。
发表于 2007/8/8 03: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一 于 2007/8/7 13:12 发表

也许有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等的存在,就不必谈辛凉的温病学了。伤寒杂病论确实涵盖了一切,396种方法包治万病。而温病条辨是其延伸,虽有可取,但造成弊端太多,不能成为主宰。应该用伤寒杂病论统一温病条辨才是。


有道理,期待龙一更多关于伤寒温病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1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