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954|回复: 28

经络发难之一 “原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1 21: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经中并没有指明井荥俞经合对应的穴位,仅仅指出十二经原穴所在,故而,后人的井荥俞经合完全是推测,本身并没有可信性,十二经取原穴和俞穴为准

验证:
      刺肾经太溪穴后,阳明降,困倦,明显元气回肾经,刺其他穴位不明显,此一证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2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创造经络回阳刺法,太白,太溪,冲阳 所谓合阳明,枢少阴,开太阴 ,望验证之
发表于 2006/7/22 04: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 开太阳, 合厥阴, 开太阴, 枢少阴, 枢少阳.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0: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合枢 原穴所主 ,自己分析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0: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就这一句话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跟针法从此大一统,会用药就会用针,反之亦然
发表于 2006/7/22 12: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道之言,勿因其简而忽之。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2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渊穴进针 留七呼,半个小时内流鼻水,打喷气,第二次进针,头双侧胀痛,太阴出少阳,
刺阳池,半个小时症状若失。第二天感觉肺部清爽,呼吸等级提高一个层次,无任何不良反应。
篮球一场感觉体力充沛,气够使。
总结:1。 针法也有开合枢,也有排病反应,也要分六经。
          2。针法无补泻,刺针过程没有任何补泻手法。
          3。穴位取原穴足够。

针法如此容易也,是不是大家把这个想的太难了? 大道至简

[ Last edited by 灸道小虫 on 2006/7/26 at 22:09 ]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22: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单纯足三里不能合阳明,太阴不开,少阴不枢也,再者,足三里不是原穴,仅仅是补阴的作用,感觉跟吃六味地黄丸差不多,在此大胆嘲笑一下学院派的针灸其实跟温病派的灭火一个套路。
发表于 2006/8/4 2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中有井荥俞经合对应的穴位的内容(缺心经五输穴),参阅《本输》、《根结》篇相关内容即知,《内经》中反而是没有十二经原穴的全部内容,《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中的原穴是指五脏之原(各有二穴)与膏、肓之原,《本输》中虽有六腑原穴但无心经原穴,《难经》中才提到“少阴之原出兑骨”,直至《甲乙经》才明确提出心经的五输穴,正式确定了心经的原穴。
    原穴对于经络学说的发现和完善起了重大的作用,《内经》中有“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的明论,从历代和近现代临床记载也证实了原穴对本经病有良效,但"十二经取原穴和俞穴为准"未免太过武断,经脉的命名其实是以"经脉穴"的名字命名的,"经脉穴"就是手足动脉附近"原穴",如《内经》中所提到的“刺足阳明”、“刺足少阳”等内容实际上有很大部分是指刺相关经脉的“经脉穴”(即本经原穴)而非刺相关经脉上面的腧穴——因《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保留较早的“经脉穴”治疗的相关内容,相关考证可见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教授所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中国针灸经络通鉴》及南京中医药大学赵京生教授所著《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等书,您的发现尚停留于《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时代,到比《内经》还提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9: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