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之我见
四川绵阳 蒲志孝
乙肝就病机而言,系劳损;属于中医“内伤”病的范畴,其症状与中医所称“萎黄”相似。乙肝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一)体力劳动过度,肝为罢极之本,过劳所伤。(二)脑力劳动过度,肝主谋虑。(三)妇女生育过多,失血过多,肝为藏血之脏。(四)长期营养不良。(五)长时间心理失衡,如忧郁、愤怒、恐惧等。(六)先天因素(父母系乙肝患者,胎中感染)。
由于乙肝较难治,易恶变,往往形成谈乙肝色变的情况。其实,不必过分紧张,只要自身免疫力强,还是不易感染的,经常见到一个家庭中某一成员患乙肝多年,仍与家人同吃住,家人却并未感染,就是极有说服力的证据。《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高度的概括。
乙肝大致可分为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型,兼症则有气虚挟湿、湿郁化热、痰瘀互阻等虚实兼见的症型,但乙肝病的“本”属虚,其“标”则为实。千万不可将标本混淆。如果仅有表抗阳性,而无自觉症状,此类患者最轻;如果既有表抗阳性,而又自觉身倦乏力、消化力减退、头昏、失眠这一类症状者,病情又较重一些;有大三阳,又有肝功能损坏者,这一类患者就比较严重了。如果兼有极度乏力、气短、心悸怔忡、五心烦热、胁痛腹胀、自汗盗汗、遗精、腰痛、月经减少、面色黧黑,此类患者即属阴阳气血皆伤,最难速愈。
乙肝既属本虚标实,因此在治疗上应以补为主,兼顾其它。气虚者可选用四君子、六君子;挟湿者可选香砂六君子之类;气阴两虚可选人参养营、天王补心;阴虚挟热者可选用一贯煎等;气血两虚可选八珍汤加味、当归补血汤等;阴阳两伤、精血虚损者可选补天大造丸、龟鹿二仙胶等。如标实突出,所谓标实,指以湿热、气滞、痰瘀互阻等病机突出时,可选藿朴夏芩、柴胡疏肝、龙胆泻肝、通瘀煎之类。应注意此病的标实仅是兼夹,切不可作为主导,不然就会犯攻伐太过的错误,应是攻攻补补,不可拘泥一法。
兹举病例三则,以见一斑:
彭某某,男,22岁,北京某科研单位职工。
89年6月因考研昼夜攻读,劳心过度,自觉头昏、失眠、饮食锐减、浑身泛力,经检查患乙肝(大三阳)HBsAg高达1:512,在京治疗两月丝毫无进展,回川来我处求治。患者形容消瘦、面色黧黑、步履蹒跚、语声低微、巩膜微黄、脉象沉弱,显系脑力过用、气血大伤,嘱其停止考研攻读,以绝病源,处以逍遥散、八珍汤、乌鸡白凤丸等加减进退,一月后诸症大减,HbsAg下降至1:32,两月后各项指标消失,追访5年一切正常。此属谋虑太过伤肝,若不潜心静养,单靠药物难收全功。
李某某,女,40岁,城镇居民。
患者91年来诊,自述患有乙肝(小三阳)五年,消化力减退、疲倦乏力、脱发、头昏、耳鸣、月经量少、大便无力,经常卡在肛门上,憋得浑身大汗,气短欲绝,经常服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药,不但无效,各症还加重。患者舌质微红而少津,渴不多饮,脉弱无力,先扶其阳,每日“益元散”2g十余天,胃纳增加,精神好转,但口渴加剧,五心烦热,大便结燥,脉虚数,此为阳复阴末复,改用一贯煎加减,以后两方交替服用,半年左右完全康复,精神焕发,头发乌黑亮泽,肤色白嫩,追访五年,一切正常。
朱某某,男,47岁,绵阳市游仙镇干部。
97年11月初诊,自述96年初即感肋痛、疲劳、烦燥易怒,多次检查为乙肝(大三阳),DNA阳性,服清热解毒药数十剂皆无效,因上述症状加剧前来求治,脉症合参属阳气、精血两伤,为处补气温阳补血之“益元散”每日2g,并随症辅以汤剂,一月后,上述症状减轻大半,三月后,肋痛、疲劳、烦燥易怒等感觉完全消失,乙肝各项指标皆接近正常,DNA转阴,头顶脱发处全部长出又黑又硬的新发,精神饱满。98年底追访时,病者自述:“今年工作量倍于往年,异常艰苦劳累,若是以前早已卧床,今年丝毫不觉疲劳,皆得‘益元散’之力”。
除药物治疗外,乙肝患者一定要清心寡欲,切不可思欲太重,不然药物再好也难奏效。乙肝患者还要加强营养,但并不是什么营养价值高就多吃什么。饮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有些患者纳呆、厌油,饮食就应以素食为主,想吃荤时适当进一点荤,但一定要荤而不腻,如鲫鱼炖汤、清汤丸子、黄豆、花生磨浆煮稀饭,补充营养宜少吃多餐,更要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不然就适得其反。患者病退接受油腻能力强,病重则接受力减弱,越厌油病越重。乙肝由于长期积劳所致,所以治疗、康复所花的时间相对要长,最轻的也须三月以上,稍重者往往须半年、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康复。患者求治心切,服药过多过急,想几下子就痊愈是不现实的,甚至反而加重肝脏负担,使病程延长。婚期在即的乙肝患者,最好把婚期后推,已婚的乙肝患者,待病愈后再养孩子,以免影响下一代。乙肝易转为肝癌,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但绝不是所有的乙肝都会转成肝癌,久治不愈的乙肝患者、重症乙肝患者,身体已严重损伤,具备了恶化的条件,这时如能清心寡欲,抓紧治疗,合理营养,完全可以扭转恶变的势头。要强调一点的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若整天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十分恐惧“患了乙肝会转成肝癌”。恐怕什么名医良药也难奏效。
以上管见求证于诸同道。
转自:http://www.pszy.net/t-7.asp
[ Last edited by piao on 2006/7/21 at 18:2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