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样的节日里,我们细数过去一年中故去的中医人,列出了一份长长的名单,王玉川、郭维淮、翁维健……还有更多没能呈现在版面上的逝者,他们都曾在各自的领域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谨以此版向他们致敬,同时从他们的人生片段中,学习他们的品格,汲取他们的智慧,传承他们的精神。
现代内经教育奠基人
王玉川 1923.9-2016.4
您学术临床造诣深厚,编撰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二版《黄帝内经》教材,对阴阳学说的演变、气血循环理论、五行学说、运气学说、河图洛书等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您生前一直强调理论和临床结合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长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
当年,在没有现代文翻译可借鉴的情况下,您率领教研室同事夜以继日地研究、整理和翻译,完成集前人大成的《内经讲义》,建立了现代内经教育理论体系,打开了内经教育的新时代,让古老的《黄帝内经》在上世纪散发出新的生命力。您承古而不泥于古、注重创新的进取精神,为古老的中医理论赋予了新的活力。
了解您的人,对您的第一评价大多是“低调”“不争”,您生性高洁,淡泊。您说,人生几十年,没必要争名夺利。
您对所有的中医学子都毫无保留,您甘为人梯、无私传授的风范使很多人受益终生,很多学生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求学经历,还常说“师恩难忘”。您的学术成就、治学态度以及对后辈的无私大爱,都将化为永恒的精神存在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每个角落,校园里晨读的莘莘学子,课堂上诲人不倦的老师,还有很多中医药后学会谨记您的教诲,潜心学问,为中医药事业不懈努力。
正骨国手 大医风范
郭维淮 1929.9-2016.4
您是我国中医药界第一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那枚奖章分量很重,全国仅有5人获此殊荣。同时,他也是“国医楷模”称号的获得者和实践者,是与改革开放一起赶路的坚定跋涉者。
您是平乐正骨第六代传人,幼承庭训,精研医道,16岁独立应诊。您从医60载,使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平乐正骨”发扬光大,成为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
1952年春天,您和您的母亲高云峰对刚刚起步的新中国中医事业满怀热忱,毅然将祖传秘方“展筋丹”和“接骨丹”献给国家,公之于世。
对于骨伤疾病,您提出整体辨证、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互补,主张治病求因、药法结合、互相促进;对于骨折用药,您提出“破、活、补”三期用药原则。
您有一双奇妙的手,这双手春风一拂,多少骨病患者就解除了痛苦;您在学术上保留平乐正骨之精华,同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并打造出新的“洛阳正骨”技术。
您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中医药事业,您的成就和品格赢得了大家的爱戴和敬仰。
德高望重的回族名医
沙凤桐 1942.8-2017.2
2017年2月14日早晨,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北京花市清真寺庄严肃穆,一幅幅挽联倾诉着人们对您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启光达明医术纯青,治病救心医德高尚”“承载行医,荣恩归真”“苍生大医,音容宛在”……
您是中医眼科大家,坚持整体辨证与眼科局部辨证相结合,在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变性、儿童视神经萎缩等疑难眼病方面有独特见解和显著疗效。同行们都很赞赏您预防和治疗眼病的“沙氏三招”:一是注重辨证调整全身疾病,强调眼科用药的特殊性;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眼科仪器检查,为中医眼科辨证论治服务;三是积累眼科疑难病治疗经验,著述丰厚。
您是中医药膳专家,您以中医理论指导药膳研究,强调寓养于膳、辨证施膳,保障药膳使用安全,弘扬普及药膳文化。
近半个世纪行医路上,您不仅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致力于回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等的深度研究和有效利用。
人们铭记您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感谢您为中医药事业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一切为了患者的康复
沈绍功 1939.5-2017.1
作为一名医者,您行医五十余载,每天应诊近百名患者,去世前一天上午还为全国50余名患者诊病,临终前口中依然念叨着中医药方。您在学术上追求创新,事业上追求精品,成果上追求效益,学风上追求实干,处事上追求真诚。“全身心地投入,一切为了患者的康复,一切为了民众的保健”是您的座右铭。
作为沈氏女科的第十九代传人,您继承祖业,传承医道,不仅重视发扬创新,精于临证,而且勤于笔耕,编写专著近20部,撰写论文百余篇。其中《沈绍功中医方略论》专著在其父珍贵效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近半个世纪的业医经验,在医理、临证、方药3个主体里阐述中医之道,总结临证之得,发挥医疗之新,深受读者欢迎。
更难能可贵的是,您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毅然抛弃门户偏见,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家规,通过家族传承、硕博培养和师带徒相结合等形式大力培养传承人才,打造沈氏女科流派人才群体,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帮、带”的合理人才梯队,扩大流派辐射影响,使有六百余年历史的沈氏女科在祖国大江南北皆有传薪火种。
您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把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留给了所有的学子们,把对中医付出的光和热永远留在了人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清明到来,愿您安息。
众望所归的“龙头校长”
龙致贤 1935.11-2017.2
2017年2月4日15时18分,新年的春天还在路上,龙校长,您却走了。
留校任教,您是一位好老师。您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注重科研,钻习学术,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众望所归,您是一位好校长。在您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期间,经过艰苦努力和艰难公关,率先将“学院”更名为“大学”,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使得中医药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在此影响和带动下,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中医院校相继更名为“中医药大学”,“龙头校长”美誉也不胫而走。为进入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他同全校上下呕心沥血,勇挑重担,继续发挥学校在重大事件面前攻坚克难、连续奋战的优秀传统,为学校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财富。
您在研究探索复方中药的“多靶点作用”和“全成分分析”方面,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致力于中医药国际传播,您为“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 的人生理想努力实践,耄耋之年仍不止步。您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的国际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推动学院与英国伦敦“密德萨斯大学”合作办学,开创我国高等院校与发达国家合作办学先例。
您一生坚持坦诚待人、以身作则、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鞠躬尽瘁。
您走了,更多的中医人将秉承遗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中医药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创立中医养生康复专业
翁维健 1933-2016.8
您讲课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深奥的道理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您深受学生欢迎,学生感觉上您的课总是听不够,下课铃声响起时,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学中药出身的您,阅读了大量的古本草和方书。在研究中,您深切体会到“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中医食疗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您以此为研究方向,创建了中医营养教研室。上世纪80年代末,您带领院内外教师,苦战一年半,编出《中医饮食营养学》初稿,征求专家意见,反复修改,于1992年出版。
您创立了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在王永炎院长的支持下,您联合南京中医学院等单位筹建中医养生康复专业,让这一专业在1986年正式成为全国高等院校医药本科中医门类的新专业。
您致力于推广药膳,参与了《食疗本草》的辑佚注释工作。您出版的《药膳食谱集锦》,两版总印刷数达19次,这在当时出版界并不多见。
您重视科普,电视台、报纸、媒体、网络上经常能看到您做讲座、访谈的身影,宣传养生保健理念,介绍食养食疗方法。您还开设养生微博,与网民们交流互动,答疑解惑。
在学生眼里,您不仅是学术师爷,更像是邻家爷爷。学生们有什么问题或私事都愿意向您请教,您也总是细心指导和出招。
2016年8月7日送别的日子,您的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早上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老天爷都在给翁老师送行”。
天若有情天亦老,那一刻,他们突然意识到,再也看不见老师慈祥的笑容,再也看不见老师讲课的风采,再也听不到老师的教诲,再也听不到老师的批评,再也不能向老师诉说心中的甘苦……
失去方知珍贵,往事并不如风,您的那份情谊、那份呵护、那份叮嘱、那份期盼,永远地留存在我们心中。
中医药国际贸易探索者
黄建银 1966.5-2016.5
经济学专业背景、起步于国际贸易的您选择了加入中医药队伍,自此,您为中医药事业燃尽一生。
您在中医药行列不到10年,硕果累累,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各方充分的认可。
您曾敏锐地注意到中医药国际贸易这一亟待研究和开拓的领域,在进入中医行业后不到10年的时间,迅速地成为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研究和实践的开拓者和领导者。30多篇中英文相关研究文章,是您对中医药国际贸易掷地有声的走向判断。
您认为,中医药走出去宜采取跟随性战略。中成药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风向标,中成药要想走出去,必须入乡随俗,符合国外的相关规则和标准。
您呼吁以文化引领产品设计。中医健康旅游产品设计应该以文化来引领,没有文化的中医服务将很难开拓市场。
您认为“一带一路”是一种新思维、新模式:从经贸通道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带动中医药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从文明互鉴角度看,中医药海外发展有助于重构文明互鉴的全球价值体系,而中医药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与推广又会带动中医药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海外传播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这些年来,即便下班回家,每夜挑灯伏案,读书学习到深夜已经成为您生活的常态。全天候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让您忘记了身体的不适,对中医事业的忘我投入让您忽视了病魔的早期征兆,直到您再也无法在岗位上继续坚持。
事业未捷身先逝,长使英雄泪满襟!
您书桌上的那盏台灯,总会伴随着孜孜不倦的身影,点亮到后半夜。
您也如那高悬的灯盏,照亮后来者们前行之路,那是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之路,那是中医药贸易走进国际市场之路。(本报记者黄蓓、刘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