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本人身体状态一直不好,所以因缘巧合的学习了中医,当时学中医恰逢倪海厦老师讲课视频大流行的时候,所以就在淘宝上买了一整套,跟着倪师系统的学习了一遍。倪师推荐的一些书也专门买来读,还自己搜罗了好多医书看,为了检测自己水平咋样,还在网上搜到很多医案书,把医生的方子挡起来自己先出方再和书上的对,慢慢觉得自己好像也是半个医生了。
后来就开始给自己和周围人用药,最初秉承的思路就是“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和“有是证用是药”,感觉差不多就照着原方抄着用,过程中有效有不效,但人是一种比较会自我欺骗和陶醉的动物,有效的时候就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水平还行,无效的就会偏向于原谅自己。其实现在想想,为什么效与不效可能并没有真的搞明白。
比如当时我爸大便不好,我给他喝过一副小承气,量很小,喝了以后排出很多大便,身体也轻松,联想到倪师说他给人喝承气就看人喝后舒不舒服,觉得自己是对的,其实,现在来看,我爸大便不好是虚实夹杂症,只用承气相当于饮鸠止渴,是以牺牲身体健康取得的短时效果。
再如我妈身体湿气很重,我用了苓桂剂,喝了后身体轻松很多,当时觉得效果确实好,但现在回头看,如果当时用肾气丸化裁治疗效果会更好。
再说说我在自己身上用过的方子,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小柴胡汤、小柴胡加芒硝汤、辅行决泻肺汤、四逆汤等,都是喝后感觉暂时有效,长远效果却不理想。
后来自己有了孩子,第一次感冒就得了毛细支气管炎,当时自己不敢用药送去了医院,孩子受了很大罪,自己心里暗暗发誓,不会再送孩子去医院,后边感冒就自己瞎治,每次最终是可以化险为夷,但过程总是焦头烂额,相信每个切身有过用药经验的人都有过这种感受。
后来有幸在当地遇到一个中医,他治病基本上全靠把脉,再结合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但效果很好。后来交流中逐渐意识到脉象的重要性。再反思自己的过往,觉得一开始忽略脉是个极大的错误,当然也和市面上很多人鼓吹脉不重要有关,理由就是伤寒论里很多条文都没有脉象,但他们却不想伤寒论里很多条文有脉象,如果脉不重要,医圣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篇幅讲脉。
我不知道是在哪个书上看过这么四个字”脉以定性“,在疑似难辨中脉确实可以定性,定一个病是偏阳还是偏阴,用药方向迥异。
比如说上边提到的我爸腹胀的问题,他的两手寸关弱,尺偏大,属于肾气虚且气下陷的郁症,在补气补肾基础上稍加行气品才是正治,只用行气通便法是误治。
比如我妈湿气重,虽然湿气重现象明显(大便粘、首如裹,苔白腻等),但她的左右手尺脉极沉弱,右手寸关浮中取偏大,沉取弱。其实也是肾气虚寒为本的毛病,去湿健脾虽然有效,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再比如我们家小孩子感冒的问题,虽然照着书用各种方剂勉强可以解决问题,但他的左手尺弦紧明显,每次感冒都会形成夹阴症的伤寒,治起来特别难入手,清热药发表药与去下焦沉寒药组合一旦失衡马上就出现变症,寒药多于热药就出现热郁于里的情况,热药多于寒药上热就会出现控制不住的现象。
脉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气血水平,以及气血处于当下的水平应该如何帮助人体恢复正常,比如伤寒表症如果脉浮紧都知道用麻黄汤,那是因为浮紧说明身体气血足,气血在大门口和敌人战斗呢,用麻黄汤下去就是再强行调一些气血到门口一举把敌人消灭(所以有种说法是麻黄泻肺,它确实是泻肺,因为这个调气血的过程就是消耗人体正气的)。但如果脉不浮紧呢,浮部摸不到脉,中部才能摸到,而且寸脉还弱,尺部还虚呢,那就不能直接用麻黄汤了,可能一发就把人的气都发到表,里边空了,人就完了。
研究脉研究清楚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用药下去错了,知道为什么错了,因为可以通过摸脉来看这个药下去气血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个变化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当然理论讲起来简单,实操起来还是很难,就好比数学老师高考也不一定数学考满分一样,理论到实践始终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感觉学医第一难在辨阴阳,只有辨清阴阳才知道用药的大方向,其次是细节辨症,搞清楚病虚实,虚在哪实在哪,再次是选方用药,而用药的量的配合特别难。比如说后世说伤寒论方不能治温病,我感觉其实未必是不能治温病,而是后代的人或者辩证没学好,或者用药不精准,你伤寒论里的组方用的药都比较猛,即使辨病辨准了,如果药物配合不好也容易出反效果。比如说麻杏石甘汤道理上肯定可以治疗一些温病,但麻黄与石膏用量掌握好才行,不然要么清热清过了,要么发表发过了,都会出现问题。
古人有句话,“如虫御木,偶而成文“,莫因偶尔解决了几个小病就认为自己对了,医学确实是个特别难的事情,况且有时候把疾病的现象解除未必真的是把疾病解除。
自勉勉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