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56|回复: 0

群方之冠”——桂枝汤妙用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1 15: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群方之冠”——桂枝汤妙用多[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唐伟华 [url=]中医出版[/url] [color=rgba(0, 0, 0, 0.3)]2022-05-12 11:00 [color=rgba(0, 0, 0, 0.3)]发表于北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桂枝汤为仲景《伤寒论》第一方,古人称其为“群方之冠”。方由桂枝三两、白芍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本方具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滋阴和阳之功用,常用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或兼见干呕、脉象浮缓之表虚证。后世医家则将此方运用扩大到内、外、妇、儿等科疾病。郑钦安《医法圆通》指出:“桂枝汤一方,乃调和阴阳,澈上澈下,能内能外之方。非仅治仲景原文所论病条而已……凡是太阳经地面之病,皆可用得。”余用此方,或脉见浮缓、浮弱,或症见自汗、恶风,或病涉太阳地界,常考虑运用此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案1——头痛

何妇,年四十八。1987年8月11日来诊。

头痛数月,服药未愈,闻余暑假回乡,因来求治。切脉浮缓,舌淡苔白。询伊所苦,告谓:4个月前曾罹“重感”,住院数日,病得治愈。出院不久,出现头痛,日渐加重。刻下头痛晕胀,以前额正中为甚,以手按之,或以巾裹,痛可稍减,遇风及强烈日光,痛胀加剧。稍事活动,头身汗出,痛随汗减,坐歇汗止,头痛如初。伴见周身酸楚,易于疲倦。析其脉症,属风邪踞于太阳经脉,经气不通,营卫不和所致。治当调和营卫,行血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味。

处方:桂枝15g,白芍15g,川芎12g,炙甘草6g,大枣10g,生姜10g。水煎于饭后温服,每日1剂。

1剂头痛减轻,3剂而痊。

按:前额疼痛多以阳明论治,而本例何从太阳论治?乃因“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故额痛亦有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脉者。其痛以前额正中为甚,况其喜暖畏风,动辄汗出,脉象浮缓,因知其痛,为风袭太阳经脉,营卫不和所致。故投桂枝汤调和营卫,加入川芎旨在活血祛风,实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案2——背寒冷

刘祝文,男,年四十五,仪陇人。1966年4月29日来诊。

2年前患腰痛数月,在仪陇治疗获愈。1965年4月初,渐觉背部寒冷,且有酸胀微痛之感,后背冷逐日加重,虽夏日亦棉褂护背,冬季更需裘皮固护,先后在仪陇、南充等地医治罔效。1965年秋,随“社教”工作团来到岳池,派往罗渡分团,遂在罗渡区医院诊治月余,医投苓桂术甘汤、肾着汤、独活桑寄生汤等方十余剂,背寒如故。1966年4月,刘被派往罗渡下辖之香山公社,任某大队“社教”工作组组长。农村条件甚差,工作繁重,以致背冷益甚,精神益差。4月29日,求先父在中公诊治,余侍诊在侧。

观其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询得背部寒冷,冷面初仅杯口大小,以后渐次增大,虽盛夏烈日,头面热汗,背部仍瑟瑟畏冷,似痛非痛,夜喜仰卧,以使背暖。伴周身酸软,疲乏无力,频繁感冒,感冒后背冷加重,口淡纳差。查其背冷部位,当大椎至陶道间,大可容掌,扪之欠温。切脉细缓,舌淡苔薄白。先父诊为下元火衰,寒滞太阳经脉所致。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片、狗脊,温肾散寒。

处方:桂枝三钱(9g),白芍三钱(9g),附片三钱(9g)(先煎),狗脊三钱(9g),炙甘草二钱(6g),生姜4片,大枣4枚。仿仲景法,水煎温服,须臾啜热粥一小碗,温覆令周身汗出。

次日来诊,精神有振,胃纳有加,周身酸痛消除,背冷稍减。前方附片增至四钱(12g)。连进3剂,背寒遂除。

按:此病愈后,余询先父:“《金匮要略》有’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之论。本例患者背冷如斯,何未诊为’留饮’?”先父答曰:“留饮在胸者,必见“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而刘某并无此等脉症,却有上述肾阳不足脉症,故不可诊为’痰饮留于胸中’,而应诊为下元火衰,寒滞太阳经脉所致也。”余遂得辨证要点。

夫太阳为寒水之经,须赖少阴真火温煦,方能化为太阳经气,外达肌表,布护周身,而有固表御邪之用。一旦少阴肾火不足,不能温化太阳寒水,则阴寒之邪,亦可自内而生,阻滞太阳经气,故见背部寒冷酸痛。太阳为一身之大表,气化无力,卫表失于温养固护,故常易感冒。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片补火助阳,“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长沙药解·卷四》);狗脊治“肾气虚弱,补益男子”(《药性本草》)。二诊时,加重附子用量,其效益彰。如此组方,切中病机,经年顽疾,故能4剂而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案3——汗多便结

傅孩,女,2岁,住中和镇。1999年7月8日来校求诊。

孩母代述:半岁之后,大便渐燥,恒二三日一解,燥屎堵肛,努挣难出。多处医治,或予果导片,或予番泻叶,均得暂通,旋又燥结。后肛涂香油,润滑燥屎,亦可缓慢解出,未再求医。近半年来,大便常四五日一行,粪燥色黑,状如羊屎,油润亦难解出,遂来求治。乃询他症,则口渴喜饮,饮罢汗出,进食头面汗滴,胸背湿衣,夜卧亦汗,衣衾辄湿,虽汗出淋漓,扪之肌肤不温。频繁感冒,咳嗽气喘,几无宁日,纳谷呆滞,食喜粥羹,小便清利。来诊时,大便4日未解。

小儿指纹淡红,面色胱白,形体羸瘦,发枯不荣;唇舌淡白,苔薄白润,扁桃体肿大淡红;咳嗽阵作,气息微喘,喉中痰鸣,未吐痰出;按儿腹部,并不胀满。此营卫不和,卫外不固。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降气通便。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桂枝6g,白芍6g,黄芪6g,白术6g,防风4g,炙甘草3g,大枣8g,杏仁6g,紫菀6g,陈皮6g,生姜3片。水煎于饭后温服。

服药1剂,汗少咳缓,纳食有增,精神转佳,解便费时缩短。连进3剂,大便每日1解,且不燥结。拟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善后。随访半年,感冒已少,大便亦畅。

按:患儿因营卫失和,卫表不固,致汗液常泄。汗出过多,津伤肠燥,则大便艰涩难行;且汗出过多,肺卫益虚,又致感冒频发、咳喘咽肿等症。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则汗止津固、肠得滋润;加陈皮和胃理气;杏仁、紫菀不但止咳平喘,且能肃降肺气,温润大肠。诸药合用,汗止便通,诸症刈除。

本文节选自《悬壶杂记2·内科病医案集》。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悬壶杂记2·内科病医案集,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容简介

本书为《悬壶杂记》之二,乃民间铁杆中医唐伟华老先生的内科病医案集。作者躬耕杏林五十余载,所记病历,满架盈箱。为裨益后学,将常见病、多发病,疗效彰著者,治法有别者,奇异罕见者,以及临证有悟者,另册录出,作为经验;对初服方药,病情不减,再审脉症,细究病因,乃得癥结,而获治愈者,亦不避纰漏,实录全程,以期读者勿再重蹈其误。书中载内科疾病54种,选案179例。有复方愈大病、偏方痊危疾,亦有临证思考、用药心得,原汁原味地呈现了传统中医的绝活儿与魅力。

作者简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伟华,男,1941年出生,四川岳池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家学,师承其父在中先生,习内妇儿科。并问道针灸名家杨景成先生(针灸大师承淡安弟子)。20世纪60年代,赴成都中医学院,在文琢之先生门下进修外科,尔后悬壶乡里,年未而立,医名渐起。其躬耕杏林五十余载,善于就地取材,以简便廉验之法治各科疾病,立竿见影,屡起沉疴,充分展现了传统中医的魅力。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节选自自《悬壶杂记2·内科病医案集》,唐伟华 著。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书资讯 | 《读案知医——在鲜活的案例中理解中医》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你如何针对脏腑病位选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url=]阅读原文[/url][color=rgba(0, 0, 0, 0.3)]阅读 7442


分享收藏
129
6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rgba(0, 0, 0, 0.9)]中医出版
[color=rgba(0, 0, 0, 0.3)]2580篇原创内容3个朋友关注


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1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