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emc 于 2022/1/18 11:52 编辑
有同仁对余扶正说质疑,是源于临证体验少、对前人理论没有去刻苦理解。 风邪损气、寒邪伤阳、热邪耗阴。扶正祛邪还是祛邪扶正,扶正力度多大,离不开具体的辨证。 现时代与旧时代气候、人的体质、生活饮食、社交习惯差别极大,亲近垃圾饮食和烟酒棋牌,熬夜晚起不锻炼,工作竞争耗伤心血,这就要求医者诊病、治病务必高度重视扶正。扶正,说的简单点就是把短板补齐。这实际上是传统辨证做法的要求,并非是新的发明创造。《伤寒论》中方剂,补与不补就分得很明确。 1、 以麻黄汤治风寒(寒重风轻、寒邪已经伤营)为例:里面并没有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从麻黄的煮法(去浮沫)、有杏仁和炙甘草制约麻黄可知,要求发汗力度并不强,微汗即可散邪且不伤正,说明患者体质尚可且病情不严重。加之此汤剂又非久用之品,不扶正也就不奇怪了。 但今之麻黄汤证患者普遍体虚,而麻黄耗气力度约为党参或黄芪8倍!又假若单纯补气而不养阴,患者汗后必腿脚酸软! 余遇麻黄汤证,习惯处药作法为:麻黄10克、防风10克、红花6克、山萸肉12克、党参20克、黄芪60克、知母12克、制何首乌60克。嘱患者煮药时不去麻黄浮沫。汗非微汗,但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一剂必愈。 时医只知麻黄汤原方中无补益之品,却不晓得桂枝甘草汤证就是麻黄汤证误治后阴损及阳而出现的变证。 2、 胃腑大热,脉弦洪,有来势而无去势,邪实而正不足,医圣张仲景主张清胃热不忘益气生津。 3、 小柴胡汤,通过升脾降胃使得胆热外出,立足于补。 4、 承气法急下,以厚朴、枳实类助力硝、黄,在旧时代老大夫们都是预先准备好人参或大剂量党参防下后虚脱的!以大黄牡丹皮汤重剂治急性阑尾炎,同样如此。但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得流感后承气汤证、大柴胡(含小承气)证有但非常少见。 5、 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活血汤剂重加黄芪,并非单纯增强活血力度,更是防活血药物伤正。 6、 许多破气力度峻猛的药物在必须要用的情况下需知:牛蒡子、黄连、龙胆草、半夏,破气力度大于党参或黄芪补气力度4倍,黄芩、黄柏、枳实、大黄破气力度大于党参或黄芪补气力度3倍。我曾治愈过很多先经过西化的中医专家以破气理气大杂烩药导致正虚邪恋的外感患者,更深知盲目攻逐之危害。 7、对于夹杂湿邪的风温,湿邪究竟是如何形成、在何处、以何种方法祛除,很多情况也需要养阴或补气或温阳或活血,即便是理气、消滞祛湿也是需要考虑祛湿不可伤正并且在中后期平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