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先读伤寒金匮?
去年我跟一位中医水平不错的朋友有过一次对话,他是祖传第三代中医,他是有家传的,从小父亲手把手教的。他说学中医要拿大学教材来学。但我是不认同的。我认为就是应该先学伤寒金匮。
现行的大学教材,是建国后,是一些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大家集体编辑而成的,是中医从古到今的所有流派的集合。这些教材凝聚了当时那些中医大家们的心血。其实教材都是好东西,它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条正确的主线把整个体系串起来,很杂乱。我说的主线,是指把握疾病进退的来路与去路,以及处理各种方法的体系。你必须要掌握这个进退之法,知道病的深浅,所处在什么阶段,你才不会被那么多的理论和方剂迷惑。
教材里的辩证主要是脏腑辩证法。教材没有搞清楚医经与经方两个中医最重要的区隔。
医经是外治法,《黄帝内经》是医经派别的经典,而经方派是内治法,《伤寒杂病论》是经方派的经典。一千多年来,所有的医家都会学习《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并且把两者串在一起,用《内经》的思维来解读《伤寒》。这是最大的问题。
其实它们是两个思维。
脏腑辩证,是医经派的辩证方法,是经络脏腑辩证的,是用来针灸的,经络与脏腑对应一体的,针灸的时候,在经络上扎针,可以调动脏腑经络之气。 但是用脏腑辩证来解读《伤寒论》以及其他内治法,就会成了“强扭的瓜”。
脏腑辩证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容易犯局部主义的毛病。如果是扎针,问题不大,你要调动哪一经络,那一经络就会响应你,但是喝汤药就不一样了,喝一碗药下去,他是全身走的,不是只到某一条经络的,不是象针灸那样,只在某一条经络起效应的。张元素的药物归经理论,只适合作为经验用药的指导,而不能作为临床把握病机的辩证思维。 脏腑辩证来分析病情,会犯局部主义的毛病。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代表,它是源于《汤液经法》,是根据人体疾病正邪双方的状态,整体把握主要矛盾的前提下,立方遣药的。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方子是两经或者三经的合并病,比如大小青龙汤等等。
伤寒经方,是把握整体思维去处方的,医生在用伤寒经方思维治病的时候,会考虑病在哪个层面,是在表,还是在里,还是表里同病。
如果你按脏腑辩证来开处方,一些患者是老病号,累及多个脏腑,如果你要兼顾平衡的话,就会把方子开得很大,会容易顾此失彼。
其实,伤寒经方思维,给初学者奠定一个最重要的是思维,就是“知进退”,就是当你掌握伤寒经方思维的时候,你知道患者的病情处在什么阶段,你知道如何进退处理病情,就算开错了处方,你也知道如何补救。因为伤寒论的学习过程中,你会训练出这种进退的思维的,你会有直觉知道病人的病情是严重了还是减轻了。但是你如果用脏腑辩证,就会搞不清楚,就象翘翘板一样,这边压下去,哪边翘起来,比较难于处理平衡问题。
伤寒经方思维,是表里层层递进的,思维会很清晰,知道病在哪个层面,而脏腑辩证思维是五脏均衡的,比如有时候你辩证出来是有阴虚之象,但是你如果直接去补阴,就不行,脾阳虚了,你直接补阴,就会增加湿气,然后你处方的时候,就会考虑处理脾阳虚的问题,去制衡它,方子就会增大。
这是我们要先学《伤寒论》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你掌握了《伤寒论》的思维之后,再来学脏腑辩证,会很简单的,一看就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