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谦明生

我的中医之路(愿后学者少踩坑少弯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2: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初学者,或者学了多年还不得要领的朋友看的。对于那些看了无数医书,可能不太重要了,因为他们脑子里装了很多方子,就算他们对医理之事糊涂,也能随便拿个方子来应用到临床上去。但是对于很多还自感没有入门的朋友,应该好好的多读几遍本文,应该放弃的东西就要放弃,回归到医学本质上来,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不实用的东西上面。

要直接去学《伤寒论》,搞清人体抗病的机制良能,帮助身体恢复健康。学通了《伤寒论》的思维,再去看时方,就会清清楚楚,因为你会知道这个时方,它的作用层面是在六经病的哪一经,或者哪两经的合病。这样进步会很快。就算在临床上,因为缺乏经验,开的方子不是很理想,你也有一把标准尺,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样调整。你的内功会进步很快。

在这里我推荐马家驹博士的一本书,这本书是打开经方学习大门,严谨而通俗的书,适合各种水平的人阅读,我认为它应该获奖。很多学了多年的人,看了这本书之后,犹如拨云见月之感。

这本书叫《六经入门讲记》,很便宜,看完这本书,建立经方思维框架,再去看百家之书,就很容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2: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给一点建议:
初学中医,要读当代人的书,不要一上来就看古藉,因为直接读古藉会为自己增加学习障碍。因为今人的语言你更能理解,可以节省你的时间,提高你学下去的兴趣。古藉要等自己有基础之后再读。学习要由浅到深,比较能够保持兴趣。

我初学中医的时候,老师要我看古藉,不要看今人的书,我的经验结论刚好相反:初学者应该看今人的书。因为初学者最重要的,是走对路,而不是做训诂考证某些条文对不对。对初学者来说,观念正确是最重要的。历代医家,没有一个名医是完美无缺的,对于经典的解读,每个人看法都有差别,会有学术之争,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先不要关心这些,你要关心的是路的方向是不是对,方向不对,再努力都白费。

古代也有明医,当代当然也有明师。你找到那个明师就可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视角步入中医之门。比如,你学伤寒论,用五运六气,周易这些角度去学,学一辈子都学不出来。学脉学,如果不懂医理,一开始就去背《频湖脉学》,就算背个烂熟,你到临床去,也摸不对。只有当你医理明彻之后,你再去看脉学,看舌诊的书,就很容易懂。

学中医,要用七成精力去学医理,把一个人生病的原因病机搞明白了,剩下三成精力学诊断,方药,学针法灸法。就可以。

当然了,当代医家也要有选择的看,不是什么人写的都要看。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治法
伤寒学,推荐胡希恕及门人的,郭生白的,刘志杰的。

温病学,看赵绍琴的,他是当代温病学集大成者。

火神派的书,不要急着看,先学了上面两类之后,再来学火神派比较好。我就是一上来就学扶阳理论的,走了弯路。

打下这些基础之后,再看百家著作。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灸:
可学董氏针灸,黄帝内针,腹针。因为这几种针法,不那么痛,又比较安全,而且不用手法,针入即效。传统针法要用手法的,需要师父手把手才会,不适合自学。针灸效果好不好,针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辩证明病机。

艾灸可以看日本田代志文的,谢锡亮的,理由也是他们用麦粒灸没那么痛。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2: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刮痧:
张秀勤《全息经络刮痧法》,李道政铜砭刮痧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2: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法:

推荐陈和平颅荐椎平衡术。易学易精,能调理的病种很广。尤其适合从业养生,开理疗店的人,以及疑难杂病人的家属,学回去给家人调理。这个技术安全,无副作用,舒适,也不需要消耗体力,只需5克的力放在身体上就可以。入门的门槛很低,但是做出来的效果,比很多学了几十年医的医生效果都要好,有些人学了之后,包装成道医术,吹得神乎其神。

我自己感觉,学得越多,越发现,越是上乘医术,越简单直接,大道至简,越是复杂难学的,反而是下乘之术。如果你觉得学医很难,肯定是你走错路,或者你学了下乘之术。

希望本文对你有用,我就是这样走来过的。

欢迎拍砖。

发表于 2021/12/11 09: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虽然心里对中医很热爱,但是一直很迷茫,找不到学习的方向,现在终于找到了方向了!能收到楼主为初学中医者那份心!
发表于 2021/12/11 0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深切的分享,本人想请教2个问题,第一,本人年少无知,染上sy恶习近20年,现在身体非常虚弱,五脏都伤了,能否给一个调理思路,我自己的想法是先补漏,再扶阳,再怎么调就不知道了。第二,补漏的话,明明身体很虚,但晚上一睡觉都会异常勃起,帮助解答一下原因并给出解决之道,万分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1 0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谦明生 于 2021/12/11 10:10 编辑
仙中鹤 发表于 2021/12/11 09:09
感谢楼主深切的分享,本人想请教2个问题,第一,本人年少无知,染上sy恶习近20年,现在身体非常虚弱,五脏 ...


明明是伤精了,但是却性欲很旺。这是因为肾阴不足了,不能包藏欲火。
这种情况就要先收藏住,把精气固住,不让它继续遗泄。
但是这个时候,补阴之法,不宜直接用滋腻厚重的熟地之类去补。
而应该从气上固摄住。

滋阴之品很容易败脾胃,您现在身体都弱了,脾胃也差,这些滋腻的东西,会加重脾胃负担,不仅补不进,反而会形成阴浊的东西,舌苔会增厚。
仲景是用龙骨牡蛎来收敛固摄的。
如果下焦湿热,郑钦安的封髓丹也可以参考。
把欲火控制住了,不再漏精了,身体才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才有可能加固基础。


接下来,集中精力是要调理脾胃,不要急于与补肾。
因为人体之精,不是靠药去补的,而是靠食物生成的。
如果您看不懂这些,就会被滋阴派,温补派,牵着鼻子走。


很多中医人都误解了张景岳的一句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很多人以为补阴补阳,就在一堆阴药中加一点阳药,或者一堆阳药中加点阴药。
张景岳还有一句:“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分,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人家讲的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是指精与气的关系,不是阴药与阳药的关系。精是阴,气是阳。所以要补阴精,要在阳气中求,不是在阴药中求。

身体的康复,首先是要拨乱反正之后,靠食物去调养的,不是靠药物去调养的。
调理脾胃处方用药,就要视你的情况而定了。
如果脾胃太虚了,有症状的时候,就要用汤药去解决,症状不明显的时候,用药丸去少少的,慢慢的调理。

五脏都虚弱了,一定是要把脾胃调理起来,因为“土生万物”。脾胃之阳气,是化生身体精气神的基础之基础。
人能吃饭,能消化吸收,能睡,就会进入良性轨道,
接下来,就是靠时间了。
身体的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身体要真正健康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您这种情况,不能乱补,一补就容易泄。



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同道朋友指正。


发表于 2021/12/11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谦明生 发表于 2021/12/11 09:58
明明是伤精了,但是却性欲很旺。这是因为肾阴不足了,不能包藏欲火。
这种情况就要先收藏住,把精气固 ...

多谢先生,我现在把扶阳的药停了,吃补中益气丸,确实应该按你的思路来,但是关于夜勃的问题,还是有疑问的,我现在真是没有欲念的,吃的是纯素。但是晚上只要一睡觉就会勃起。时间一长就漏了,白天睡觉就没事,所以这个问题是关键,怎么让晚上不勃起,不漏,是个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2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