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医家,因为没有搞清楚医学源流,以为《黄帝内经》是经典之经典,所以用医经外治法的《黄帝内经》理论,来解读经方内治法《伤寒论》,又是学中医的一大障碍。
虽然医经与经方同属于祖国古代医学体系里的医学典藉,但是毕竟使用方向是不同的,他们的思维也是不一样的。强行混合解读,又会产生很多牵强附会的东西出来。
比如:把《伤寒论》的太阳病,解释为足太阳经证或者足太阳膀胱腑证,就很限制思维了。虽然也能解释一部分条文,如果真的等同起来,那是不是说,在足太阳经络上的病变,或者膀胱小便有问题,都用太阳病篇的治法来治呢?显然是不对的。又比如,前胸非足太阳经络走向的区域的病变,是不是不能用太阳病篇的汗法来治呢?要用三阴证的治法呢?显然,也是不对的。
经络,或者脏腑,都是解剖上的局部组织。
人体抗邪斗争,不是某一条经络,或者某一个脏腑能完成任务的,必定一个区域整体机能合力产生的效能完成的。
学过解剖学,就会知道,哪怕我们只是举一下手,这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调动整体的组织合力去完成。涉及筋骨肉血管等组织。治一个伤寒太阳病的感冒发烧,怎么可能只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取穴就能治好呢?
同样的道理,服汤药,也是一定要考虑整体的,不能用局部思维来开方子。哪怕是局部一个很小的病,你都要有整体思维先考虑整体阴阳的平衡,在这个基础上再加点引经药直达病所。
脏腑经络辩证,适合于针灸按摩刮痧这些外治法。但是服汤药内治,如果用脏腑经络辩证去用药,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局部主义。
您如果明白上面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出来不会看病了,他们在学校里可能考一百分,但是临床上去用那些方子,就是不好用。因为院校教材所有的汤药基本上都是脏腑辩证法来解释的。 不过呢,有些人学过了经方,再来理解脏腑辩证,就会避免犯局部主义的毛病。水平会高一些。
我是真的看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舍弃用脏腑辩证来处方用药,当然,针灸还是会用脏腑辩证的,但是开药方就用经方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