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整体治疗法的理论依据。藏象学说是《内经》在古代粗略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病理现象的治疗,效应的观察,分析反证机体的生理功能,所形成的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学说。内容包括藏腑的功能活动,及其与形体组织的相互关系,精、气、血、津液等藏腑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作为机体功能活动发展最高形式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关系等等。 中医学的整体观,来源于《内经》的藏象学说。藏象学说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以藏象学说为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对人体的整体性和人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观的两个方面;人体、脏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藏与藏、藏于腑、腑与腑,在生理功能上紧密联系,以五藏为核心,互相协调,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五藏与形体诸窍各有特定的联系,五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构成了以五藏为核心,包括与五藏密切联系的其他因素,如六腑、形体诸窍、精神情志等在内的五藏系统。人体生活在自然界,为适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和自然环境密切联系。五藏系统和天人系统运动变化规律,机体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藏 腑 五藏功能与形体组织、四时阴阳的关系 心;心为生命的根本,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其气血上荣于面,故面部色泽的荣枯,可以反映心气的盛衰,如心气足则面色红润,心气虚则色淡,或面色青暗。心主血脉,心气充实于血脉之中,心气足则血脉充盈,血行流畅,运行不息;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运动无力,血行瘀滯。 心属火,位膈上,主宣达阳气,为阳中之太阳,与夏热气相应。由于本脏阳气转盛,心之实证多表现为火,在炎夏酷暑流行的季节,常见心火旺盛的病证。 肺;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肺所吸入的天气和来自胃中的水谷之气,均要通过肺气的宣发肃绛,贯注心脉,布达全身。肺主一身之气,通过呼吸出入,一升一绛,才能调节全身气机,推动营卫之气的运行,起到治理、调节的作用,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为肺所主。肺藏魄,表现为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属于精神活动之一,它依赖肺气的营养而发挥作用。肺主皮毛;毫毛附于皮肤之上,均赖肺气的宣发作用,将水谷之精气敷布于皮毛,使之获得温煦与濡养,皮毛的荣枯,可以反映肺气的盛衰,如肺卫之气充盛,则皮毛荣润,肌表固密,不易为外邪所乘袭;若肺气虚弱,则皮毛憔悴枯槁,腠理不固,可见自汗、盗汗等。 肺属金,位膈上,主肃绛阳气,为阳中之阴,与秋燥之气相应,本脏阴气不盛,肺之实证多表现为燥,在秋燥季节,多见燥气伤肺的病证。 肾;肾藏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是繁衍后代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所贮藏的生殖之精来源于父母,称先天之精,肾所藏的水谷之精,来自五脏六腑,称后天之精。人体精气足则生命力旺盛,精气虚则生命力衰减,因此肾精宜藏而不宜疏泄,所以肾为封藏之本。由肾精化生的肾气,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整个生、长、衰、老过程,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后天之精也需要先天之精的不断促进,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肾华在于发,发为血之余,需要肾气的充养,肾气盛则鬃荣润光泽,生长良好;肾气衰则发枯槁无华,容易脱落。肾藏精,肾精化生骨髓以充养骨骼,肾精充足,则骨得所养而动作有力;肾精不足,则骨髓空虚,多见下肢痿弱,或腰脊不能屈伸等证。 肾属水,位膈下,主闭藏阳气,为阴中之太阴,与冬寒之气相应。本脏阴气较盛,故肾之实证多表现为寒,在严冬季节,多见寒邪伤肾的病证。 肝;肝为罢极之本。肝藏血,主一身之筋膜。全身之筋需肝血、肝气的濡养,才能强健有力,耐受疲劳。如果肝血不足,肝气虚衰,则筋失所养,弛纵无力,易使人产生疲乏的感觉。肝藏魂,表现为谋虑及幻觉等,属精神活动之一,是与肝主藏血和主疏泄的功能分不开的,当人深谋远虑筹划策略,进行紧张思维活动的时候,需要肝气的升发和肝血的濡养,而肝血的输送,又是通过肝气的升发来完成的。幻觉的出现,失眠多梦、梦游、梦语等,也与肝血不足,肝气失调有关。爪为筋之余;是肝的精气所生,依赖肝血的濡养。肝之精血足,则指甲红润而坚韧;精气虚,则指甲枯槁灰暗,或凹陷而易于脆裂。筋;即肌腱韧带,要依赖肝血和水谷精气的濡养,当肝血或水谷精气供给不足时,均可出现精力疲惫,运动乏力的现象,严重时可引起肢体屈伸不利,痉挛拘急等。 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同时又主升发阳气,促进全身气血的流畅,具有生养人体之气的作用。如果上述功能失常,不仅对肝脏有所影响,同时对人体气血的生化和流通,也会带来障碍。在妇科月经等病中,具有非常显著又重要的意义,古代医家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肝属木,位膈下,主升发阳气,为阴中之少阳,与春温之气相应。若本脏气不盛,故肝在六气病变中多表现为风,在春温季节,常见风邪伤肝的病证。 脾;脾胃仓廪之官。水谷入于胃,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其中精微部分,必须通过脾气的转输,才能到达全身,以供给各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需要。这些水谷精微,是化生营、卫、气、血、津、液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脾主运化水谷,具有化生营气,统摄营血的作用。如果脾气虚弱,失于健运,营卫生化不足,往往导致心神失养,出现健忘,少寐,不耐思维等证。脾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其气主上升,故精气上荣于唇。如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口唇及周围红而润泽;反之,则色淡无华。全身肌肉依赖胃中水谷精气的充养,胃中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全身,必须通过脾气的转输,才能使肌肉获得营养。脾气健运,则营养充足,肌肉丰盈有力;脾气虚,则肌肉消瘦,倦怠乏力。 脾属土,位居膈下,运行水谷,称至阴之脏。胃喜湿而脾喜燥,湿土之气虽盛于长夏六月,但四时皆有湿气存在,本脏阴气转盛,而脾之实证多表现为湿,在湿盛之时,多见湿邪伤脾的病症。 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器官,具有受纳和传化水谷的作用,它们有各自的职能,但均主水谷的摄入,转化和排出。在生理上需要经常保持畅通,才能行使其正常的输泻功能,否则就会引起一系例的病变。胆主决断。胆,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安。胆气春升,则余藏从之,所以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人体阳气需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维持人体各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少阳主半表半里,是三焦阳气升降出入的枢纽,当春令阳气升发之时,胆气能否向上升发,直接影响各藏腑的功能活动。 十二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心;心主宰全身,具有君主的职能。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从心产生出来。心之所以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精神意识思维,在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因为“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缘故。精神意识活动虽与五藏有关,但都要受心的统帅和支配。另一方面,心主神明的作用,又是在心主血脉的基础上产生。经说“心藏脉,脉全神”,十分精僻地说明了心,血脉与神志二者的内在联系。 肺;肺主治节。肺有协助心脏运行气血,调节脏腑的功能,治理全身的作用。肺主呼吸,吸入清气,与水谷精气,合化为宗气,宗气贯心脉,推动气血运行,营养和温熙全身,维持各藏腑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血液的运行虽为心所主,但必须依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才能推动血液通达全身,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全身藏腑器官组织的功能协调一致。 肝;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太过,失于疏泄,易于使人急燥发怒。肝脏内寄相火,肝阳易于偏亢。肝主谋虑,与肝气的升发作用以及肝藏血的功能有关。当人深谋远虑,筹划策略进行禁张思维活动的时候,需要肝气的升发和肝血的供给,而肝血的输送,又赖于肝气的升发。 胆;胆主决断。胆有使人刚毅正直,不偏不倚,正确处理问题的功能。临床上胆气虚的患者,常表现为易惊、易恐、多疑、不决。肝胆在藏腑关系上相互为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进行正常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膻中;心主之宫城。膻中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的功能。外邪侵犯心脏,心包络代心受邪,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膻中为臣使之官,代心行令,能传达心脏的喜怒哀乐情志,心的喜怒哀乐情志由它发出。 脾胃;仓廪之官。脾胃以膜相连,位居中焦,共同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转输。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者的作用性质和生理特点正值相反,却也因此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即所谓纳运相成,升降相应,燥湿互济的功能。 大肠;大肠接受小肠传送下来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部分水液,形成粪便,然后由肛门排出体外。 小肠;小肠承受来自胃中的水谷,加以分清泌浊,进一步以消化。使其中清者,即精微物质,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浊者,即糟粕部分,下注大肠,水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小肠分清浊的作用,有赖于脾的运化。 肾;肾为藏精之脏,贮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精足能充养骨骼,补益脑髓。骨强则能耐受重劳,动作有力;髓足则精神健旺,精巧灵敏。肾精不足,常见腰膝痠软,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头昏健忘,智力减退等虚弱的病症。 三焦;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及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等功能。脏腑之外,身躯之内,都属于三焦所辖范围。三焦功能与内脏功能相联系,在维持水液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肺在上焦,上焦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在中焦,中焦能运化转输水液。肾、膀胱在下焦,下焦功能化气行水,升清降浊,贮存水液,参与水液的排泄。 膀胱;膀胱位居下焦,是水液汇集之处。贮藏水液,是膀胱的主要功能。膀胱贮留的水液在肾阳的气化作用下,其清者上升于肺,复经肺之宣发,参与全身的水液代谢,其浊者,又在肾阳的气化作用下,变为尿,排出体外。 十二藏的协调关系;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彼此经脉相互络属,经气相通,在生理上相辅相成。人体内脏之间具有高度的、统一的相互协调关系,从而使人体、藏腑构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心为五藏六腑之大主 心主藏神,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藏六腑的生理功能有密切的联系。由心产生主宰的七情所伤;如心神思虑过度则伤脾,心神忧伤太过则伤肺等。所以从心主神明来说,心直接影响着五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协调平衡。心是藏神的处所,又是五藏六腑的主宰,其器质坚固,有心包络护外,外邪不能伤及,而且也不容外邪侵入。 心主血脉,全身藏腑组织赖心血濡养而维持其正常机能,同时又主神明,为精神思维活动的中枢。五藏六腑在心的协调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邪气入侵心肺,就会损伤心脏,以至神气耗散,人即死亡。 肺为各藏之长 肺居心上,故称为“心之盖”。全身经脉会于肺,以及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方面,肺在五藏气机升降出入和全身水液代谢方面的重要作用。肺主一身之气,自然之气由肺吸入,水谷精气经脾上归于肺,合为宗气,积于胸中气海。上出喉咙以司呼吸,贯心脉而敷布周身。心主血脉,肺主治节,全身经脉都聚会于肺,赖肺气的推动,血液始能转输全身,营养藏腑器官。肺主通调水道,由脾上输的水液,赖肺气的宣散作用,水液才能敷布全身。而且肺有肃降的作用,能通过使水液下输膀胱的方式,调节水液代谢,使之趋于平衡。只有肺主宣发,肺主肃降的功能正常,全身藏腑器官才能得到宗气、血、津液等,不同形式的水谷精微的濡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称肺为“肺之长”。 肾为水脏主津液代谢 肾脏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故称为“水脏”。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肾主水液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肾阳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水液的升清降浊,吸收排泄,皆赖肾阳的蒸化,如果肾中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液代谢的调节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开合不利,则水液不能升清降浊,正常的环流,泛滥停蓄,卧则上盖于肺,使肺气上逆而喘息,甚至引起小便闭结,点滴不通等症。临床治疗以温肾扶阳施治。 脾居中土、灌溉四傍、不独主时 脾属土,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布散精微,以养肝心肺肾四脏。肝心肺肾各主一季,唯独脾脏寄旺于四季之未各十八日,故脾为孤脏,功能灌溉四傍。 脾属土,位居中央,如地气能生养万物一样,灌溉四傍,以养心肝肺肾四脏。胃受纳水谷所化生的精微,必须通过脾的转输,方可布达全身。 肝主藏血 肝脏能贮藏人体大量的血液并通过肝气的调节,供给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需要。当人入睡的时候,血液随着肝气趋于平静回流到肝脏,使分布在其他方面的血液相对减少,当人醒觉和运动的时候,血液随着肝气的布散,运行于经脉之中,使需要的部分得到补充。 肝开窍于目,目得肝血的濡养,才会产生正常的视觉。如果肝血虚则视力减退,若肝气上逆,气血郁闭,可导致暴盲。人体四肢的运动,由筋所主管,只有筋脉得到肝血的充分濡养,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足得血的营养,才能行走,手得血的营养,才能握物;手指得到血的营养,才能摄取东西。反之,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四肢的运动就会受到障碍。 藏气的分布和作用 肝主人身生发之气,旺于东方,东方在左,故其气从左上升。肺主肃降,旺于西方,西方在右,故其气从右下降。心居膈上,居阳中之阳,功能布散阳气于表。肾居膈下,属阴中之阴,主治阴精水腑于里。脾土旺于四季,主运行水谷之气,功能如同趋走不息的使者,称脾为之使。胃主受纳,五谷所归,是水谷消化腐熟的场所,功能如万物汇聚的集市,称胃为之市。 五藏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为五藏之主;在心的主宰下,五藏各司其职。心有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又是全身血液运动的动力,五藏及其五窍五体等形体组职的功能,需要心的统帅下,才能协调一致,也需要赖心才能得到水谷精气的濡养,所以心是五脏六腑以及精神的主宰,耳目、肺肝脾肾都听命于心。心的功能正常,才能听音,目始能司视觉。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畅,宗气才能贯心脉,营运血液通达全身。肺能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所以,称肺为心相。 肝气升发,肝血充盛,则人能出谋虑,主决断,所以人的精神思维活动除为心所主以外,也与肝气的疏泄升发,和肝对血液的贮藏与调节有关,所以,称肝为之将。 脾主肌肉,肌肉能护卫五脏六腑。脾主运化,能转输水谷精微,化生卫气。四季脾旺,则卫气充盈肌表,五脏六腑不受邪,所以称脾为之卫。 肾主骨,为全身支柱。肾开窍于耳,肾的精气,上通于耳窍,能使听觉灵敏。 五藏与五液的关系 五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脾气的转输,分别归藏五脏,变化化而为五脏各自所主的水液,濡润相关的空窍,是谓五脏化液。心主血,汗为血液所化。津液从中焦进入肺脉,与营气化合,通过心脏的化赤作用,变化为血。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鼻为肺之窍,肺的津液上出于鼻为涕,以润鼻窍。肝藏血,开窍于目,目的肝血的濡养,而能视物,肝血中的津液满溢,则双目润泽。如情志失常,肝气上逆,迫液外泄而为泪,所以泪为肝液所化。涎为口中津液,其中转清稀的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津液,赖脾气的升清作用,才能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为涎为脾液。唾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两穴,为液出之通道,所以肾液可循肾脉上注于舌下,出廉泉、玉英为唾,润泽口舌。 五脏与五气的关系 五藏各有其所恶;肝为风木之脏,主管全身筋的运动,又与四时风气相通,易于感受风邪,而使筋拘急痉挛。肝的病变,容易出现各种动风的症状,如眩晕、昏厥、震颤、四肢抽搐、口眼歪斜等症。 心为阳热之脏,主管神志和全身血脉;又与四时热气相应,易于感受热邪。心的病变,容易出现各种火热的病症,如心烦口渴、狂躁不安、面目红赤、吐血衂血等。 肺为清肃之脏,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虽与四时的燥气相通,但更易于外来寒邪所侵。肺的病变中,容易出现风寒外束、肺气失宣、而症见恶寒无汗、头痛咳嗽喘息、鼻塞流涕的病症。 肾为寒水之脏;主藏精,生髓养骨,虽与四时寒气相应,但其性喜润恶燥,燥胜则精伤,骨髓枯竭,内热亢盛。在肾的病变中,阴精耗伤,则容易出现咽干口燥、骨蒸劳热、咳血盗汗、舌红而干,腰膝痠软等症。 脾为湿土之脏,主管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并主水液的运化与转输。脾的病变,容易出现湿胜,可见大便溏泻、脘腹满闷、头重身重,四肢困倦之症。脾又与四时湿气相应,易于感受湿邪。 五藏六腑皆禀气于胃 胃以受纳和消化水谷为其主要功能,所以胃是五脏六腑的营养汇集之处,称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水谷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要禀受胃中所化生的精微之气的营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人以胃气为本。如果胃气衰败,脏腑组织无从获得滋养,抗病能力衰退,药物治疗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是古今医家都十分重视顾护胃气的原因。 五味,食物和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五味入胃后,对五藏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五味对藏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味酸的入胃后,先入肝;味苦的,先入心;味甜的,先入脾;味辛的,先入肺;味咸的,先入肾。所以偏食五味,会导致五藏功能的异常,如多食酸味,能使肝气偏盛,影响及脾,而使脾气衰竭。 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均赖胃中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濡养。胃中水谷所化的水谷精微,上行注于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循行于十二经。所以尽管水谷精微在脉中的运行需赖宗气推动,但脉中的水谷精微来源于胃,并赖胃气的资助,才能向上传注于肺,然后在宗气的推动下运行全身,濡养五藏六腑。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的主要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精气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精微所化,但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或化为气;或合而为血;或化生为精;或表现为神。所以五脏所藏精气不同,所主精神活动也不相同,如心主血脉而养神,肝藏血以舍魂,肺主气以养魄,脾生营而藏意,肾藏精在神为志。 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其具体的分工是,胃主受纳水谷,小肠泌济别汁,大肠主传送糟粕,膀胱主贮存水液排泄水液,三焦主通调水道,而总的功能不外是传化水谷和运行津液两方面。 五脏主藏精气,其所藏精气是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只有所藏精气平满充盛,五脏乃至全身的脏器组织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五脏精气宜贮藏于内,不宜散泄于外,如果五脏失藏,精气不足,就会出现种种虚性的病变。 六腑不但有传送水谷的功能,而且也是水谷消化腐熟、化生精微的场所,水谷只有在六腑中依次传送,才能化生精微,排泄糟粕。六腑以通为用,虽常有水谷充实,但不能久留。如果水谷或糟粕久留不去,六腑不通,就会出现种种实性的病变。 奇恒之腑与传化之腑的生理特点 奇恒之腑脑、胆、女子胞。髓为精所化,脑为髓之海,故脑髓皆为精气所寓。骨藏髓;血运脉中;胆藏精汁;女子胞纳精气,孕胎儿。六者皆蓄藏精气,濡养机体,只宜丰满充盛,不宜散泄于外,故有藏而不泻的特点。六者大多中空似腑,但内藏精气又类脏,似脏非脏,象腑非腑,所以称为奇恒之腑。 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有受纳、运化水谷、通调水道,排泄糟粕的作用,以通为用,只宜转输运行,不宜久留蓄积,所以称为传化之腑。魄门与五脏密切相关,魄门的启闭要依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方能不失其常度。而魄门功能正常又是维持五脏气机升降协调的重要前提,所以魄门排泄大便的功能,为五脏所役使,五脏的功能,又为魄门所役使。 五脏与六腑的配合关系 肺合大肠;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手太阴肺之脉,下络大肠,上膈属肺;手阳明大肠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转输糟粕,为传道之腑。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肺气下降,大肠才能传送糟粕,大便始得通畅。反之,大肠传道失常,大便不通也会影响肺气的肃降而出现胸满喘咳之症。 心合小肠;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承受胃中水谷,并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手少阴心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太阳小肠之脉,络心属小肠。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经实热,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小便短赤,灼热疼痛或尿血等症。反之,如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薫于心,出现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等症。 肝合胆;胆是贮藏精汁的脏器,与其传化之腑受成水谷浊质不同,称为中精之腑。胆与肝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足厥阴肝之脉,属肝络胆;足少阳胆之脉,络肝属胆。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故胆中精汁是否充盛,取决于肝气疏泄与否。而肝气的疏泄与否,又与胆中精汁是否充盛,胆气是否畅达有关。 脾合胃;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足太阴脾之脉,入腹,属脾络胃;足阳明胃之脉,下膈,属胃络脾。脾与胃相互配合,胃主受纳水谷,为“五谷之腑”。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所以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因,共同完成体内升清降浊的作用。 肾合膀胱;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足少阴肾之脉,属肾络膀胱;足太阳膀胱之脉,络肾属膀胱。膀胱主贮藏水液,排泄小便,为“津液之腑”。归膀胱水液为浊,须赖肾阳的气化作用,浊中浊才能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才能再经三焦上升至肺。 三焦者,与六腑所合;三焦为水液的通道,水液在三焦水道的升降循环,必须依靠肾阳的气化作用,所以手少阳三焦隶属于肾。肺主一身之气,肺主肃降,则水液下输膀胱,其中水液之清者,再经肾的气化上升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如此循环,才使水道通调,唯有肾与肺互相配合,才能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膀胱为贮存津液的脏器,但需赖肾阳气化正常,才能使三焦水道调畅,膀胱开合有度。三焦是水液气化的场所,通行水道的器官,全身水液都在三焦之中升降流通。三焦与膀胱同为水腑,三焦是水液的通道,膀胱是贮存水液的器官,三焦运行的水液最终归藏于膀胱,浊中之浊排出体外。三焦为中渎之腑,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以水脏而统领水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