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略谈学习中医药学的门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1 1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hhbffq 发表于 2021/12/21 05:22
西方哲学教授为什么自学起中医药学?方向红:从西学到中医——我的致思之路                               ...

哲学教授受疾病困扰,经历了中外医师的无效治疗,不得不自学中医药自救;对西医师的描绘也是惟妙惟肖:“这是个案”、这是偶然的。”-什么叫做文过饰非,把功劳归功于自己、把错误归之于别人-这一套“话术”确实是无往而不胜!哲学教授用精确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很好!可惜的是流传不广!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1 14: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2-18 20:11:27字号:来源:微信公号“中植企业集团”阅读201828
最后更新: 2021-12-18 20:58:02 微信截图_20211221135453.png 微信截图_20211221135543.png 微信截图_20211221135613.png 【按:云南白药现在已经有胶囊制剂,即使是不方便煎中药,服用云南白药也不难吧,可惜过度迷信西医药,结果是抢救都来不及,最终造成不幸的悲剧!】
微信公号“中植企业集团”12月18日发布讣告:中共党员、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解直锟先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2021年12月18日9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4 0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截图_20211224081444.png 微信截图_20211224081624.png 微信截图_20211224081719.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5 12: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截图_20211224081755.png 微信截图_20211224081858.png 微信截图_20211224081938.png 微信截图_20211224082019.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8 19: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仲瑛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国学中医,亟待传承,勤学勤思,方有所成。
周仲瑛:构建中医内科学体系
◆ 他主持编写《中医内科学》等多部教材,创建内科学总论,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首倡“脏腑病机证素辨治”新论
◆ 他深入到出血热疫区10余年,首倡“病理中心在气营”、“三毒”等新理论,并形成“瘀热”病机学说
◆ 他擅长复合立法,组方选药,临床疗效显著
见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仲瑛的人,都会惊羡他的形象和气质。年过八旬的他,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花白的头发,宽大的额头,炯炯的目光,机敏的谈吐,红润的脸庞没有一点老年斑。
这位慈祥的老人,几乎为中医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从年幼随父在乡间治疗瘟疫,到深入疫区阻击流行性出血热病;从创建内科学总论,到提出“瘀热”病机学说;从抗击非典到走向甲型流感科研前线,周仲瑛始终在践行着中医的继承与创新。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周仲瑛意识到震后疫病流行的可能。经过深思熟虑,他提笔写下“防疫清解方”、“防疫化浊方”,分别用于防治疫毒犯肺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秽浊伤中所引起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随后紧急配制的6000服颗粒剂被送到灾区。不少人对于周仲瑛公开如此珍贵的处方感到不解,但他却说,“这两个方子说珍贵也珍贵,因为这是我60年从医经历积累而成;说不珍贵也不珍贵,因为中医原本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周仲瑛对大医精诚最朴实的注解。
成长  中医世家循循善诱  幼承庭训耳濡目染
1928年,周仲瑛出生在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祖辈几代以医为业,济世活人。
周仲瑛刚出生时,其父周筱斋虽年仅29岁,却已是闻名乡里的中医大夫。周仲瑛从小看到许多患者经父亲治疗摆脱病痛,被神奇的中医药所深深地吸引。“过去的医疗条件较差,在一般群众中,有了急性病才去找医生。这类病见效快,自己无形之中就受到了熏陶。”周仲瑛说。
13岁时,周仲瑛小学毕业便正式随父亲研习中医。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中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也能认识一些中药。但严格的父亲并没有让他立即开始研读医书,而是要求他“业医必先精文”,先选背古文,然后再系统学习《内经》、《伤寒》等医学典籍。
“虽然那个时候也觉得枯燥,但现在回想起来却受益匪浅。”周仲瑛说,“中医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艺术范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就不易搞懂中医理论的内在含义。”
1945年,17岁的周仲瑛开始跟随父亲出诊。他白天随父亲诊脉看病,晚上听父亲传授医道。1947年,已经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周仲瑛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当时上海的著名老中医章次公、朱鹤皋、 蒋文芳、盛心如等,都亲自授课并临床带教。周仲瑛在这里进一步夯实了中医经典和临床功底,也熟悉了不同医派的特长,思路更加开阔。
1949年,周仲瑛回到家乡马塘开始独立行诊。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农村病人,高烧不退,神志昏迷,不停抽搐。许多经验丰富的医生都不敢下手治疗,病人家里也做好了后事的准备。周仲瑛仔细诊查后,急用“紫雪丹”清热开窍,熄风止痉。按照他所开的处方,病人服后果然热退神清,转危为安。一时间,此事在当地医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周仲瑛也名声大振。
1955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招募学员。尽管在当地继续行医能够名利双收,但周仲瑛却毫不迟疑地参加了选拔考试,并顺利入选。
入学后,周仲瑛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任课教师邹云翔、曹鸣皋、时逸人、王慎轩、樊天徒等都是很有名望的老中医。在进修学校学习期间,他不仅重新温读了许多中医专著,同时还接受了西医学知识,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56年开始,周仲瑛留在江苏省中医院担任住院医师。
医术  传统绝学实效为凭  复法组方显示奇功
30岁的奚先生半年多来感觉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而且有尿黄的症状。经检查,他的肝功明显异常,全身皮肤高度黄染。一家大医院诊断为“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仍没有改善。
周仲瑛诊察后,认为其“慢肝久病,肝脾两伤,湿遏热郁,久病络瘀,湿甚于热”,并为其开了理气化湿、清热解毒、祛瘀退黄的药。奚先生服药1周后病情有所改善,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均有下降。调理两周,黄疸稳步下降,肝功继续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周仲瑛主张,在处理这些证候兼夹、病机错杂的疑难病证时,需要将两种以上的治法联合起来应用,以取得更好效果、这种联合组方的方法就是复法。复法主次兼顾,各个击破,是治疗疑难病证的重要方法。复法组方治疗疑难病是周仲瑛最具特色的学术经验之一。
急症同样也是周仲瑛长期致力研究的领域,并且大量的治疗案例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于“中医是个慢郎中”的偏见。
有位50岁的妇女,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使用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病情未能好转。后来因为感冒发烧,引发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周仲瑛诊察见其皮肤有大块的出血瘀斑,喉中伴有浓痰声,呼吸急促且神智不清。认为此证属于络热血瘀,阴络受损,迫血妄行,痰热壅肺,肺失清肃。周仲瑛为其开处方服药3剂之后,病人神志清醒,出血停止。
有位12岁的小学生,突然发高烧39.2℃,头痛、呕吐,继则抽搐,呼吸急促,神志不清。西医诊断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极期)。周仲瑛见其面部发紫,脖子僵硬,舌鲜红而苔黄腻,辨证为暑温,气营两燔,便立即用他研制的清气凉营注射液,同时配合补液、纠正呼吸衰竭、脱水等对症疗法,两小时后该患者额头开始微微出汗,体温逐渐下降;1天后体温降到正常,神志清醒;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1周便康复出院。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实际上,周仲瑛曾用中医中药救治过大批急危重症病人。
他用泻下通瘀合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少尿期202例,总有效率达到96.5%;他用清气凉营法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361例,病种包括出血热、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99.17%的患者都获得治愈,病死率仅为0.83%。
丰富的经验积淀使周仲瑛对中医急症充满了信心。周仲瑛认为,中医急症、疑难重症是最能彰显中医优势特色的领域,“继承发展中医急症医学是振兴中医药学的关键。”
医德  仁心仁术济世救人  不顾风险深入疫区
20世纪70年代末,欧亚大陆出血热病开始肆虐。由于没有可靠的控制办法,该病一度造成举国恐慌,人人谈之而色变。江浙一带也成为疫病流行的重灾区。正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的周仲瑛临危受命,开始了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
周仲瑛坚信实践出真知,为攻克流行性出血热,他先跟着查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治疗方案,逐渐积累了感性认识。之后,他身先士卒,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疫区,到疾病流行最为猖獗的地区,建立了临床研究基地。当地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医护人员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但周仲瑛和他的战友们不惧困难和危险,在防护设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设门诊、管病床,在临床第一线救治患者。
在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之后,他总结出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提出区别各病期特点,分别采用清气凉营、开闭固脱、泻下通瘀、凉血化瘀、滋阴生津和补肾固摄等治法,使上千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获得了新生。统计表明,周仲瑛带领的团队治疗了112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死率是1.11%,远远低于其他疗法。
几十年来,周仲瑛虽然身兼教学、行政和科研等多项职务,但却始终没有离开临床的第一线。而其显著的临床效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病人。现在,周仲瑛每周上6次门诊,每次都要诊治40多号患者。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政界要人、学术名流,他都一视同仁,按号排队。
学术  与时俱进业贵专精  继承创新发展理论
周仲瑛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善于综合应用各家学说之长,从实践运用中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
在研究流行性出血热时,周仲瑛综合温病、伤寒等各家学说,提出“热毒、瘀毒、水毒”的“三毒”理论,并针对出血热各个病期的病理特点,提出“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为营血”的新论点,按此治疗,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对厥脱证(即休克)的研究中,周仲瑛提出“气滞络瘀、内闭外脱”为其基本病理特点,首创气血同治,行气活血与扶正固脱合法,并创制辨证系列注射剂,治疗136例,病死率为4.41%。
在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中,周仲瑛认为“瘀热水结、阴津耗伤”是其病机、病证特点,确立泻下通瘀、滋阴生津治法,研制成泻下通瘀合剂,治疗202例,显效率88.6%,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42.9%和78%。
周仲瑛对病理因素的复合致病现象有深入研究,其中历时最久、范围最广、成果最著者,当属“瘀热”。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周仲瑛就曾对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发现了许多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的患者同时具有血热证和血瘀证,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为探求其内在规律,他通过复习有关文献,推求病机,并在临床进行反复验证和实验研究,最终明确提出“瘀热相搏”这一临床常见证候。
“瘀热”除了具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的致病特点外,尚具有自身特性。周仲瑛带领团队从理论、临床和实验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证型——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显示了中医以“证候”为中心的研究特色。
临床实践证明,以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如流行性出血热、伤寒、支气管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等,临床疗效显著。
“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奇葩。”是周仲瑛在80大寿上所题,这是他在治学科研过程中的座右铭。
传承  青胜于蓝春满杏林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初见周老师,我真的是战战兢兢!”已经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陈文垲这样表述他当初面试时的心情。
“当时觉得做周老的学生太难、太累,不如别人轻松。但回过头来,发现那几年的功夫绝没有白下。读了不少医书,整理了许多医案,对中医的感悟和临证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仅仅是陈文垲,周仲瑛的学生大多有这样的感觉。
周仲瑛在学术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认为作为中医的研究生,一定要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要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要做到知常达变,学以致用。
研究生一入学,他就会推荐一些必须研读的中医典籍;3年期间,他要求学生每周必须随其上门诊抄方2~3次;每个学期要上交5~10篇医案总结或学习心得。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他都要认真审阅,仔细点评。对于论文和科研,要求更为严格。强调临床病历必须详细记录病人的真实情况,复诊时如实记录服药后的临床效果,好亦录之,不好亦录之,决不弄虚作假。
他非常重视中医学科的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建内科学总论——辨证论治纲要,确立了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分化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周仲瑛于1988年即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中医内科急症学课程,并主编《中医内科急症学》教材,在本科班、专业证书班、研究生班及全国进修班进行系统讲授。他还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组建了中医急难症研究室,创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科。以后,该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在担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近9年的时间里,周仲瑛始终以发展中医为己任,坚持走中医特色的办学方向。从主编一大批全国统编教材,到对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从主张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最有益的补充模式,到倡导开办研修班、进修班,强化中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从促成和带动了对一批老教授的经验传承,到带领老一批专家完成对《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等巨著的编写,以及加强中医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等等,周仲瑛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周仲瑛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3年开始指导博士生。几十年来,他以独特的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周仲瑛培养的这些学生,都己成为中医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
生活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朴实淡泊养生之道
年过八旬的周仲瑛,依然童颜鹤发、精神矍铄,每周六次门诊总是精力充沛、细致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大家不禁好奇他的养生之道究竟有何秘方。周仲瑛笑着告诉记者,他的养生秘诀说起来非常简单,“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说“吃得好”,并不是指周仲瑛经常吃什么山珍海味、滋补保健品。相反,他的一日三餐其实就是老伴做的家常便饭,但他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不论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也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周仲瑛都能“睡得香”。有一次,周仲瑛和学生王长松一起到建湖诊治肿瘤病人,正赶上修路,路途异常颠簸。就在大家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却发现周仲瑛已经在前排的座位上酣然入睡了。
8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周仲瑛历经磨难和坎坷,有过困扰,受过屈辱,经历过失败,赢得过荣誉,但他都能心态淡定,做到宠辱不惊。周仲瑛的秘诀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能够拿得起;闲暇休息时,则心境平和,杂念全无,能够放得下。可谓“想得开”。
周仲瑛生活俭朴,唯以读书为平生最好。研读医书,不仅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养生秘诀。周仲瑛生活规律,一般不过度熬夜。尤其在退休以后,养成了按时就寝的习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其实就是他最简单有效的养生之道。
周仲瑛小传
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
1941年,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
1947年,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
1948年-1955年,在家乡开业行医;
1955年,考取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
1956年,任江苏省中医院住院医师;
1983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1990年,成为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
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        国医大师周仲瑛: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        国医大师周仲瑛对青年中医治学的五点建议
·        周仲英讲中医临证技巧
o   四诊合参之 望诊 闻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一)
o   四诊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
o   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与内容--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三)
o   中医辨证的内容--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
o   知常达变 掌握证的五性--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五)
o   中医辨证要点及影响因素--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六)
o   立法的具体应用--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七)
o   复法运用解析--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八)
o   临证选方要领--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九)
o   临证选药规则--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十)
o   中药的用量与炮制--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十一)
o   药物配伍之同类相须--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十二)
o   药物配伍之异类相使--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十三)
·        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
o   风病善变
o   寒多阴伏
o   火热急速
o   湿性缠绵
o   燥胜伤津
o   痰病多怪
o   水饮同源
o   血病多瘀
o   气病多郁
o   虚病多久
o   毒多难痼
o   疫为戾气
o   多因复合(上)
o   多因复合(中)
o   多因复合(下)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8 20: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医大师周仲瑛: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简单自然,生活规律,饮食平常,就是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周仲瑛:1928年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届国医大师。
周仲瑛外表非常年轻,鹤发童颜,脸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敏锐,令人好生羡慕。提起他的养生之道,他说,简单自然,生活规律,饮食平常,就是最有效的养生之道。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即是招”,而周仲瑛的养生之道也颇有此意。用孙思邈的话来说,就是“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九字养生真经
周仲瑛的一位学生曾经总结他的养生秘诀,九个字:“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这九个字折射出的,其实是周仲瑛淡泊安定的生活态度。
说周仲瑛“吃得好”,并不是指经常吃什么山珍海味、滋补保健品。相反,他的一日三餐其实就是老伴亲自作的平常饭菜,但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用俗语来说,“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睡得香”,周仲瑛的众弟子都有体会。周仲瑛不管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也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他倒头便能睡得着。曾经有一次,他的学生随他到建湖诊治肿瘤病人,正赶上修路,道路异常颠簸。就在大家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却发现周仲瑛已经在前排的坐位上呼呼大睡了!晚上,这位学生和老师住在一起。由于到了新的环境,加上白天的忙碌兴奋,学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久发现,一边的老师却早已酣然入梦!
“想得开”,更能得到家人和众弟子的认可。8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周仲瑛历经磨难和坎坷,有过困扰,受过屈辱,经历过失败,赢得过荣誉,但他都能心态淡定,做到宠辱不惊。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短期修炼的结果。学生们透露,周仲瑛的秘诀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能够拿得起;闲暇休息时,则心境平和,杂念全无,能够放得下。周仲瑛勤于思考,善于领悟,但绝不冥思苦想,殚精竭虑。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能够科学而合理地用脑,避免了不健康的用脑方式。
保持生命活力
周仲瑛生活俭朴,不追求物质享受,唯以读书为平生最好。其实,研读医书,不仅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养生秘诀。在品读经典过程中,周仲瑛结合临床,常能悟出切合实用的辨治方法,顿悟之后的喜悦油然而生。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就他独特的“学乐养生真法”!
周仲瑛说,自己一般不过度熬夜,尤其在退休以后,养成了按时就寝的习惯。闲暇时,他会和家人一道散散步,聊聊天。而出道的弟子登门拜访,也往往是他最高兴的时候。学生的近况如何,有何新的感悟,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常常一聊就是半天。
周仲瑛在教学、临床、科研上总是把济世活人作为最高标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治病无数,年愈八旬,还坚持为人看病。由于医术精湛,显著的临床效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病人,周仲瑛每周上六次门诊,每次都要诊治40余号患者。就这样,在忙碌的生活中,周仲瑛的精神专注而充实。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医好了不计其数的病人同时,周仲瑛自己也保持了生命的活力。(达士野)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8 2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医大师周仲瑛对青年中医治学的五点建议
韩旭 李七一 陈四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对于青年中医如何治学,国医大师周仲瑛结合自己的体验,提出以下5点意见。
学当求径 学无捷径、无取巧之门径。学习中医的门径有二:一种是从源到流。以四部经典著作奠基,要系统学习,然后再下溯历代医著。这种方法,能打下较好的理论根基,弄清水源木本,备足“后劲”。在初学阶段,尤其在苦背《内经》等典籍时,年轻学子往往感到枯燥、茫然,难以领悟其中奥义,但如能把一些主要篇章条目背熟,到临床后则能激发灵感。另一种是从流到源。就是把后世浅近实用的读物,如《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加以背诵记忆,同时阅读《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医宗金鉴》、《医学心悟》、《医方集解》等书,进入临床时还要选读2~3家医案。这种培养途径,容易与临床接近,但理论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才能加深功底,否则缺乏后劲。
学精于勤 勤学五诀如次:一精读。应以奠定基础、切合实用之书为读本,以少而精为原则,要带着疑问读,循着中医学理论体系读,有序地抓住主要内容,逐项理解巩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机、辨证、治则、方药。二勤记。摘要(卡片)、电脑辅助节录,写读书心得体会,专题综述多家独特的学术见解,并予评析。二深思。要深思、明辨,敢于质疑。四熟背。要有像背外语单词那样的劲头,背是为了用,不要片面斥为死背硬记。该背的就要背诵,要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五多问。要问道于师,珍惜现在学习的好条件。
学忌门派 中医学术源远流长,既有伤寒、温病不同学派,又有经方、时方之争,金元四大家流派及众多的学术观点之间有源与流的发展关系,应兼收并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绝不能迷信一家之言,因“无偏不成派”,作为医生应该胸无成见,做到圆机活法,切忌以偏赅全。另外,从中西医汇通学派起,到今天的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高等教育,从中医本科西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与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比较,说明中医并没有因为强调保存国粹,而拒不接受相关西医学科知识,但也反应出重西轻中的思潮值得深思。周师认为在“西为中用”这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既要看到中医自身特色和优势,如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精髓,又能引进有关微观辨病诊断知识及某些实用技能,为我所刚,这是有利于发展中医学术的。
学要专攻 我们是中医事业的继承者,为此,必须加强专业思想的自觉性,乐业、敬业,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高级中医药人才。当前的中医高等教育改革,还处在实践探索之中,人才知识结构的设计还不够成熟,如何优化课程组合,也是见仁见智。从总体上说,扩大学生知识面,应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发展中医是必要的。从具体措施而言,又必须理解:学好中医专业主干课是首要,要狠抓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关课程的学习,因为社会需要的是能为他们应用中医技能解决病痛的人才。同时还应掌握西医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为我所用。至于开哪些选修课,就要看与本学科是否有相关性,是否有实用价值来抉择了。周师曾经对研究生教育提出“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的见解,可作为加强中医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想认识。
学以致用 中医学理论源于临床,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门实践医学,中医教育实际是适应患者需求的职业性教育。为此,在教学全过程中,必须狠抓临床基本功训练,培养动手能力,早临床、多临床,如能把传统的师徒传授有计划地纳入现代中医高等教育范畴之中,就可弥补当前教学安排中的薄弱环节。为此,在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必须认真随师实践,增长自身的实践知识,为今后的独立临床医疗增强信心和能力。D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1 20: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1/12/31 20:11 编辑

四诊合参之望诊闻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一)
http://www.zysj.com.cn/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
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诊疗技能,进而推动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立足经典,学融百家,博采众长,这是基础。综合应用多门专业知识,构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证因脉治诊疗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是把理论转化为知识和技能的临床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从理论、知识到技能的熟练运用。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证体会。
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舌诊为重点。
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四诊的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的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真谛,而“五色诊”的启示,尤胜于望神情、望形体、望动态。
1.色诊
色诊亦称“五色诊”。以观察面部的色泽为主,其他部位也可类推。观察面部色泽的荣枯,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因为十二经脉气血皆上注于面,在病理情况下也有其相应变化。不论五色如何,分辨其善恶的共同基本特点是:善者明亮、含蓄,恶者晦暗、暴露。
同时,还当进一步联系八纲辨证,掌握病变的不同性质。例如:面见赤色,属实者为面目红赤,属虚者两颧潮红;面见青色,属寒者面色青苍,属热者面色青赤。
《素问·五脏生成篇》根据面色判断病人的吉凶善恶,指出“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鸟羽者生”;“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煤炭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这些颇为具体。
在特殊情况下,还可根据脏腑在面部的分属,结合五色的不同,以测知某一脏腑的病变。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顺逆。但应以面部整体色泽为主,分部位察色为辅,不可机械对号,确有特异表现者可参合辨析。《内经》对面部分候五脏的具体方法有二,《素问·刺热论》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似较《灵枢·五色》分候法简要。
望目是望面时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看两目有神、无神,明亮、浑暗,还要注意其病理特征。目胞浮为风邪犯肺或脾虚湿蕴,目胀睛突为肝经火郁、痰瘀阻络,斜视为风火,直视、上视为痰瘀上蒙神窍,两侧瞳孔大小不等为颅脑水瘀,目睛色青而视物转动灵活多属肝旺体质,目赤充血多属心肝火盛,两目深黄多为肝胆湿热,目睛及眼脸淡白少泽多为血虚,目眶暗黑者多属痰瘀、肾虚,目睛内眥见黄色瘤斑者为痰浊瘀结。
2.舌诊
舌诊主要是观察舌体的舌质、舌苔、形态及其润燥。由于五脏之脉皆络于舌,赖气血津液上输濡养,故通过舌诊可以直觉观察到病变所属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盈亏,病邪的性质及浅深。望舌苔要注意苔色和舌质的变化。舌质淡红为平人,淡白为气血亏虚,红绛为热盛伤阴,青紫为血瘀。苔色有白、黄、灰黑之分,白苔主表、主寒,薄白而润为常人,薄白而干为表证津伤,薄白而滑为寒湿,厚白为湿浊、痰饮、食积,腐苔为湿热秽浊上蒸。黄苔主里、主热,薄黄为邪热未盛,初传入里;黄腻为湿热内蕴或食积化热;黄而黏腻为湿浊痰热胶结;黄而干燥,甚至焦黄者为燥热伤津;淡黄润滑者,多为湿蕴痰聚。苔灰黑,质干者主里热,质润者主里寒;白腻灰黑,舌面湿润为阳虚寒湿、痰饮;黄腻灰黑为湿热久蕴,焦黑干燥为热极津枯。
同时,还要观察苔质的润燥,以测知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临证对舌诊的辨析,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外感内伤,分别掌握其重点。
外感急性热病:重在观察舌苔,以了解病性的寒热,邪正的消长进退。
内伤慢性杂病:重在观察舌质,以了解脏腑气血虚实,证候特征及病机的属性重点。
②同一舌苔,在邪正虚实寒热方面,有轻重深浅的差别,例如:舌苔白腻病属寒湿,但白腻的程度悬殊较大,必须依此判断湿邪的轻重;同一黄腻舌苔,病属湿热,如深黄厚腻者为湿热深蕴,中部聚积成腐者又有夹滞之候,若干燥少津,已有伤阴之机。
③判别病机属性真假:同一黑苔,如黑而润滑者为阴寒内盛,有水极似火之势;若黑而燥裂有刺者,又为热极之证。
④注意病机的错综夹杂:如舌苔黄白相兼多为寒热错杂,或温邪由表初传入里,表里同病之候。舌质光淡少津者,多为正虚气阴两伤之象。
⑤舌面五脏分候法的鉴别:一般以为“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笔花医镜》)。临证虽有参考价值,但不可机械。
概而言之,舌与心胃病变关系密切,因舌为心之苗,观舌尖部位的色质,多能显示心经的病候;舌为胃镜,舌苔是由脾胃之气上蒸而生,故观苔之色质,多能显示脾胃的病候。至于肺的分属部位虽无明确界定,如结合《伤寒指掌》胃经分候法,似当界于上脘舌尖与中脘舌中之间,上脘病涉心肺,中脘则关乎肺胃。
观察舌体形态,亦是重要的一环。察老嫩以辨邪实或正虚;视胖瘦以辨是阳虚、水湿或阴血亏虚,舌有裂纹者为精血、阴津亏耗;见点刺舌者为脏腑热盛,舌边齿印为阳气虚衰、水湿内蕴。舌体暴萎为热极阴伤,久萎为气血虚衰;舌强为热盛伤阴,或风痰阻络;歪斜为内风夹痰,瘀阻络脉;舌卷缩为寒凝络绌,或痰阻舌根,或热伤津液;舌下络脉粗胀青紫为血瘀。
观察舌苔、舌质、舌态,虽各有不同的病理重点,但临证必须综合分析,方能提高辨识的准确性。
闻诊是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情,提供辨证依据的诊察方法。
听声音:如果语声嘶哑,甚则失音,暴病突发者多实,久病积渐加重者多虚,或正虚邪实。谵语、狂言属实,多为痰火瘀闭;郑声、独语多属心气大伤,或气郁痰阻;舌强多因风痰阻络。喘哮病人,喘以气息急迫为主,哮以喉中痰鸣有声为主,且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喘而痰涌声高气粗为实,喘而痰声如鼾、气怯、动则加剧为虚;少气或气少不足以息,声低不足以闻,属虚,不同于短气之气急短促,息数不相接续,而证有虚实之分。咳嗽频剧、阵发、声高气急,多属外感实证;咳嗽轻微间作,声低气怯,多属内伤虚证;久咳致喘者,则夜卧咳剧持续不己,少气不足以息。呕吐应辨食入即吐,朝食暮吐,吐势缓急等以分虚实;呃逆声高而频作属实,声低气怯无力,断续时作多虚。
嗅气味:如口出酸腐臭气为胃肠积滞;口中腐臭,牙龈糜烂为牙疳;咳吐腥臭脓血浊痰为肺痈;温热病口臭喷人或汗气臭秽为疫毒炽盛;病体有尸臭味为脏气衰竭的危候等。结合辨病而言,如尿毒症的口中尿臭,肝昏迷的肝臭,糖尿病酮中毒的烂苹果味,咳吐血病者的血腥味等。
当前在临证时还应采取现代相关检测手段和方法为我所用,延伸我们的感官,获取更多的信息。如用听诊器检查心肺病变,听取肠鸣音;用血压计测量血压等。
进一步来说,听患者诉述病情,了解其所苦,亦与闻诊密切有关。
周仲瑛,男,1928年生,我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首届国医大师。曾任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院长。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1 20: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1/12/31 20:15 编辑

四诊合参之问诊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http://www.zysj.com.cn/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特别要理解中医问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辨证,不同于西医学的完全辨病。如问寒热,要问清是恶寒发热及寒热的轻重主次,还是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寒热往来,发热是壮热还是潮热、身热不扬等,以辨病位、病性。问疼痛要问清是胀痛、走窜痛、刺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空痛及拒按、喜按等。以辨寒热气血虚实,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还须注重内外环境、气候、居住地区、生活及饮食嗜好、性格情绪、体质类型等与疾病的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切诊主要含脉诊、触诊两部分。
一、脉诊
脉诊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
脉诊首先应当了解如何调息,如何下指,以及掌握三部、七诊、九候、五十动的基本要求。三部脏腑取诊法,脉与时令、个体、饮食、生活、情志的关系,正常平脉的形态等,然后才能识别有病之脉。
脉象的分类,一般说来有二十八脉(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又作疾)和十怪脉。为了便于临床掌握,前人也做过不少比类、对举、归类工作,选择主要的若干脉象,作为纲脉,其中如滑伯仁的浮沉迟数滑涩六纲,也有再加虚实或短长而称八纲的。
脉诊结合临床体会,尚须注意下列几点:
1.兼脉
临床所见,脉象单见者少,兼见者多,凡属兼见之脉,必须区别主次,综合分析。
2.脉症合参
根据《内经》所说“色脉合参”的道理,把脉象与其他症状联系考虑,互相对比,肯定问题,解决疑点,决定顺逆。既要“凭脉辨证”,也要“舍症从脉,舍脉从症”,分别真伪,认清本质。
3.掌握病机演变
脉诊不但要求“凭脉辨证”,认清现在症状的病理变化,还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归。例如无病之人,脉见结代者,为“脉病人不病”,真藏之气己伤,将有暴病之变;阴证脉见沉细的病人,忽然暴出虚大脉,为阳越于外,有脱变的危机;阳证脉来洪数的病人,忽然脉转沉细,有阳病入阴的转变;眩晕患者脉见弦劲搏指者,势将内风上旋,有暴中的可能。
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既要掌握诊脉的基本操作规则,基本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加深体会,逐步提升辨识有病之脉的能力。不能轻率地认为诊脉仅是为问诊提供时间的一种形式。持上述认识者,关键在于陷入诊脉不能辨病的误区,没有把辨证作为立足点。如换位思考,脉的浮沉迟数,对证的表里寒热不是昭然若揭吗?
另一方面,诊脉辨病也有特异性。心主血脉,血液的原动力在心,因此,心血管系统病变,又往往能显示病的特异性,如结代、十怪脉中的某些脉型,就能直觉反映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者多见弦滑劲而不和之象等等。至于湿温病初起的濡缓脉,重症病者脉快而弱的濡数脉,薛生白所说“脉无定体,或洪或缓”等,与西医学中伤寒病的相对缓脉,在辨识病的特异性方面又何等地相似。
即使西医在检查脉搏有异常表现时,亦常注意描述其特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脉见骤起骤落者,称之为“水冲脉”,这颇与中医所指大失血后的芤脉类似;因左心衰、冠心病而脉见强弱交替者,称之为“交替脉”,与中医脉诊所描述的“乍大乍小”意义类同。由此使我们感悟到,对具有中医诊查特色,自成理论体系的脉诊何能轻易言玄?只有进一步应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加以研究,才能有所发展提高。
二、触诊
包括胸腹、四肢、皮肤等部位,但在临床上尤以胸腹诊的意义最为重要。
按胸胁:胸膺为心肺之所居。如胸部胀满,甚至隆起,手击音清者多属肺胀;手击音浊者多病痰饮。手触虚里搏动过剧者为宗气外泄,心气衰竭之候。两胁为肝经之分野,肝胆位居右胁,脾胰居左,若肝病癥积,脾患痞块、疟母等则触之质硬,皆有形可征。如两胁连及腰肾区,叩触酸痛不适者,还可与肾有关。
按脘腹:脘在心下、上腹部,属胃所居;大腹当脐,属脾,大小肠所主;小腹在脐下至耻骨,属肾、膀胱、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属肝所主。病则有相应部位的症征。
触查胸腹:一是要了解有无痞满、疼痛、包块、膨胀等,及其所在部位;二是了解其拒按、喜按、怕冷、恶热、固定不移、气窜不定、刺痛、气胀、新病、久病,及与饮食饥饱、二便等相关症状的关系,妇女经带胎产情况,以辨虚实寒热气血,进而识别不同疾病的特异症状。

 楼主| 发表于 2022/1/2 0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2/1/2 01:42 编辑

实事求是!张伯礼院士谈新冠“特效药”
http://www.szhgh.com/Article/health/zhongyi/2021-12-30/288875.html
2021-12-3015:41:4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壬岷
点击: 3361    评论: 6 [url=](查看)[/url]
12月26日,张伯礼院士接受健康时报的采访,谈了自己对目前各种冠名之“新冠特效药”的认识,再次体现了一位老党员实事求是的品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
  张伯礼院士:“在新药刚研发上市时就称之为‘特效药’,是不严谨的叫法,经过广泛炒作后可能会对广大群众产生误导作用”。瑞德西韦、羟氯喹等一开始就被捧为是特效药,现在来看,基本可以认为是轻率的,显然也是有违实际的。
  的确如此!
  新冠全球大流行2年了,人们对新冠有效药物的期待是很大的,尤其是海外疫*情严重的国家,毕竟现在都是地球村了,在这种大流行中,各个国家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因此,有新冠有效药物研发出来是好事,但是这些药物一出来,很多媒体都以“特效药”等标题进行报道,实际上却多只是报道时轰动一时,股票市场变化剧烈,却并没有媒体所报道的或人们所预期的那般“改变游戏的规则”。
  张伯礼院士说:“特效药一般认为是对一个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稍具体一些就是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的药。”“特效药都是经过严格临床评价后被公认的,所以特效药应该是疫*情阶段性结束后,对疫*情进行一个宏观的复盘,综合总结分析疫*情救治情况,然后对其中发挥良好临床疗效且副作用轻微的药物进行评价得到的一个称谓。”
  所以,刚研发上市就称为“特效药”不严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早先的瑞德西韦被冠以“人民的希望”,但很快随着疫*情的发展以及实验的进行,结果很是差强人意,瑞德西韦很快跌落神坛。后来的羟氯喹也是如此,并没能“改变游戏规则”。但中国却在较短时间内趟出了一条抗疫成功的路:群防群控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整套疫*情防控体系。
  尽管如此,其他国家却没能抄好这个作业,或者说欧美等国一向比较自大,要保障的根本也不是人民的利益,所以他们要探索不同的抗疫之路,比如“将新冠当成一场大型感冒”或是“躺平”“群体免疫”,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如果说2020年上半年全球都还比较懵时出来这些不太严谨的报道,似乎还可以理解,但现在都2年了,还是这样。
  仔细想想,不止对新冠药物的报道是这样,对新冠疫苗的报道其实也是类似。媒体也是紧紧抓住了人们对疫苗的期待,疫苗刚面世的时候,那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诸如“100%防感染”“100%防重症”等等表述都能见诸于报道标题。但在真实世界中,这些又被一一打破,人们也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渐渐看到了真相或是选择性遗忘并接受。
  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地报道。
  从去年到今年,张伯礼院士总是敢于“逆流而上”,实事求是地讲话。
  去年5月12日,张伯礼院士在给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上的抗疫思政课上,点名批评了方方等人价值扭曲,毫无家国情怀。可谓是一身正气!
  当时,张伯礼院士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了中华医药抗疫的高度自信。
  《找“特效药”》
  文/张伯礼
  特效、特效、特效药,
  找呀、找呀、找不到。
  偶尔找到有些效,
  价贵副作用更糟。
  还是疫苗靠些谱,
  研发出又用不着。
  因为疫*情已过去,
  下轮再来等着瞧。
  全国都在用中医,
  简便廉验有疗效。
  睁大眼睛看不见,
  灯下黑呀憨傻笑。
  这首诗放到现在仍不过时。
  今年6月26日,张伯礼院士做客江西卫视《闪耀东方·中国大思政》节目,在这个节目上,张伯礼院士讲了在武汉抗疫的过程和结果,谓之“科学的中医抗疫”,并直说有些败类被海外跨国集团收买故意抹黑中医药。可谓是有理有据,义正辞严。
  还有很多,总之,张伯礼院士的言行体现了“大医精诚”的中医人精神,体现了一个老党员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
  最后,再说“特效药”。
  按照这个定义:“特效药一般认为是对一个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稍具体一些就是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的药。”,在一线抗疫中开发出来的中医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便是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的药物,中医药便是“特效药”。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
  在近2年的抗疫中,清肺排毒汤一直都在临床使用(中医用药会随症加减),今年3月,三方作为新药已经获批上市。真要认真来讲,从临床疗效来说,中医药并非不及那些见诸报端的“特效药”,只不过对市场的影响较小,不受媒体“青睐”罢了。
  张伯礼院士说:“我们也需认识到,新冠疫*情不会因为一款新药的横空出世而瞬间消失,实践证明中国群防群控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形成的一整套疫*情防控体系是抗疫新冠肺炎的有效利器。”
  所以,别再炒作“特效药”。

    【文/壬岷,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人民健康论坛”,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相关文章
·                  西安新冠研判,请的是张伯礼院士;再看其他中医的建议
·                  西安实行最严管控,看战疫中的中医药力量
·                  毛主席对中医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纪念主席诞辰128周年
·                  亲历封城(2):中医药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支柱,特殊时期更是如此
·                  疫苗接种率高达98%的西安成为疫情中心,中医药再次出征
·                  子午:“群体免疫”再次被打脸,关键时刻还得靠中医药
·                  疫苗接种率高达98%的西安成为疫情中心,中医药再次出征,正力挽狂澜!
·                  西安“封城”,高接种率下终极屏障还得靠“严控+中医药”
·                  子午:“中医科学大会”就是请西医来给中医普及“科学”?
·                  中医发布会:中医药抗疫做到多个“第一”,对奥密克戎有办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