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略谈学习中医药学的门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2/6 17: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4/2/6 19:47 编辑

《临证解惑—陈潮祖教授学术经验研究(宋兴)》

微信截图_20240206165741.png 微信截图_20240206165838.png 微信截图_20240206165946.png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2: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铁涛: 中国目前最缺中医
【怀念邓老!】
发布时间:2006-12-08
·        https://www.cacms.ac.cn/zykxy/mtzy/200612/8cecd34e86bc4ab689bd95799f43e056.shtml
·         
  刚刚度过90岁寿辰的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在少数人上演取消中医闹剧之际接受记者专访。他指出,人类不能没有中医,中国目前最缺中医,全国中医只有27万。
  五次上书促中医发展
  我是上书专业户,一直积极充当中医的宣传员、加油站。从事中医药临床实践60多年的邓铁涛,在19852004年间,先后五次上书国家领导人,为弘扬中医国粹出谋献策,成为中医界的顶梁柱。
  1985年,邓老为徐向前元帅保健时提出了我给你看病,你要救中医的要求,他写给徐帅的信函后来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1990年,邓老联合当时全国八大名老中医上书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应当加强中医药局功能,建议获得采纳。
  1998年,邓老再次联合八大中医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中医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到重视。
  2003年非典肆虐,邓老上书胡锦涛总书记、副总理,就中医药抗击非典的优势和经验献策,国家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并在58日组织中医药专家座谈,从而确立了中医药在抗击非典中的重要地位。
  2004年,邓老又上书温家宝总理,对中医中药的管理体系提出了意见。
  有人借批评中医出名
  谈到最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取消中医闹剧,邓铁涛笑言:以前是名人批评中医,现在是有人借批评中医出名。
  在个别人士鼓吹中医不科学,要求中医在五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之际,邓铁涛专程到广州西关国医馆参观,并为荔湾区中医界作报告。他说:所谓万人取消中医,最后不过是几百人的网上签名,还不及西关国医馆一天的门诊量,每天这么多的市民甚至远至东南亚的病人来国医馆看病,恰恰说明中医在老百姓心目中是科学的,是能治好病的。在广东省中医院,一天开出的药材就有6吨。弘扬中医文化,就要靠千千万万像广东省中医院、西关国医馆这样的铁杆中医。(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廖怀凌  毕清  谢秋平  叶健强)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64f4a6720b78b7db3704c28884fe0d6f.jpg 微信截图_20240207181259.png 微信截图_20240207192113.png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9: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吃薯类食物防中风
【此短文也许说得有理,都是植物性食物,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没有附加生长激素与转基因,就是好食物!】
发布时间:2008-04-21
·        https://www.cacms.ac.cn/zykxy/mtzy/200804/26771da18afa484fabb52466cabe0fb1.shtml

  马铃薯(土豆)、红薯、芋头等薯类食物,所含营养素丰富,它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比苹果高得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钾的含量,可以说在蔬菜类里排第一位。薯类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那么,怎么吃薯类才正确呢?
  首先,要有量的保证,每天吃薯类食物大约应在80克左右。其次是荤素搭配好,只要搭配好,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减肥降脂,保持苗条身材的目的。在吃薯类时,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取,可按照薯类与主食3∶1~4∶1的比例控制。如果每天吃80克左右的薯类食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危险。
  土豆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优质纤维素,在人体延缓衰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土豆富含的膳食纤维、蔗糖,有助于防治消化道癌症和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其中的黏体蛋白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与其他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香蕉、杏、桃一样,土豆能减少中风的危险,且无任何副作用。有学者指出,每日吃1个土豆,即可使中风的机会下降40%。(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惟恒)

 楼主| 发表于 2024/2/9 17: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截图_20240207192544.png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16: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4/2/12 17:01 编辑

我们今天怎样当中医
发布时间:2007-01-05
·                                       https://www.cacms.ac.cn/zykxy/mtzy/200701/22bb0ef3ca35417eb82a9741d422105c.shtml
  面对祖先的智慧,面对现代西方医药的冲击,面对世界范围的“中医热”,面对我国政府“中西医并重”、“中西结合”、“继承与发扬传统医学”的政策导向,今天,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医,怎样才能肩负起继承与发展的重任?
  古人经验需要继承但不能生搬硬套
  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中医临床经验底蕴深厚,所以,中医药要发展,首先是继承。我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随着临床的体验与感悟加深,更觉得古人经验需要继承,但不能生搬硬套。
  随着西医药的介入,尤其是那些服用了西药后再来看中医的病人增多,其证型和临床表现,已与古人总结的证型有别。因此,一味地按古人的经验生搬硬套,不是科学的继承方法。如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因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但临床上却发现,有许多病人并无“三多一少”的症状,即使是“三多一少”症状表现典型的病人,经服降糖药治疗后,其证型也成另类。因此,中医临床医生应当按照实际的证型进行辨证,不应拘泥于古人的“三消”辨证思路。
  按常规,中医师在选方用药中,应遵循药典和大专院校教材中所规定的药量。然而,由于野生药材和地道药材的减少和家庭种植中草药的增加,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普遍降低。例如,中国药典规定,柴胡的家庭种植期为两年,而药农大多只种一年即采挖销售。
  还有就是中西药混用或长期服药的病人,形成了一个自身有抗药性和耐药性的庞大群体。故传统的药量在临床使用中普遍有所加大。至于个别中药一剂中的使用剂量,更因医生的临床经验不同而悬殊有别。如有毒的川草乌,有用至30~120克者,制附子有用至30~120克者,麻黄有用至20克者,干姜有用至90克者,细辛有用至30克者,炒枣仁有用至100克者,生地有用至90克者,川芎有用至50克者……如此大的剂量,与药典所规定的药量相去甚远。然而,正是这种“违规”行为,才成就了一部分名老中医的疗效和名气,如近代名医戴云波、刘寿山、李继昌、李可等。有报道说,云南名医吴佩衡,一剂药中附子用量达450克(白附片300克,生盐附子150克),而对仅10天的婴儿,附子用量达10克之多。
  现代医学需要借鉴但不能丢弃辨证论治
  中医学科自身的缺陷是不容回避的,因为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难免受到历史的局限。因此,中医既有需要继承的一面,也有需要完善的一面,中医也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从临床来看,中医既有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心身疾病、亚健康状态等优势,又存在鉴别诊断、适宜病种、治疗危急重症的局限。这种局限促使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借助现代化诊疗技术和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辨证论治是应用中医的理论和诊疗方法,检查诊断疾病、观察分析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这种原则和方法,经历了长期反复验证和不断充实完善,已发展成独特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然而,一部分现代中医,不善于收集“四诊”资料,不善于全面分析病情,临床上难分证之主次,难辨寒热真假,难审病之标本,难识邪正虚实,难循辨证论治中的诊察、辨性、定性、求因、明本、立法、选方、遣药、医嘱等步骤,而较多的是借鉴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和诊疗思路辨病治疗,丢弃了中医特色和优势。难怪很多人在感叹,现在的年轻中医里,再也出不了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那样的大师了。现实确实令人担忧。从继承和发展中医的角度看,现代中医决不能丢弃辨证论治,因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根”与“本”。
  中西医学需要结合但必须优势整合
  中西医学各有优势与缺陷,这些优势与缺陷是中西医结合的契机。事实上,现在的中西医学理论与实践,已经是中中有西,西中有中。已经在理论上、实践中互学所长,互补所短,已经是相互交叉、渗透、综合。这是中西医学在发展中,接纳和认可自身的缺陷和对方的优势使然。
  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与综合,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随着世界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已成必然。这种必然,体现在中医与西医在各自发展中的互学所长与互补所短上,体现在未来医学的特征是整体综合地认识疾病、诊断疾病、防治疾病上,体现在理论上的互补与整合、临床的协作与汇通上,这也许就是中医走向现代化,西医走向整体化,中西医结合走向统一化的发展模式。(摘自健康报 编辑:祁芳 作者: 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杨俏田)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1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截图_20240214180027.png 微信截图_20240214180051.png 微信截图_20240214180118.png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2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截图_20240215212641.png 微信截图_20240215212725.png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脾胃学研究成绩卓著的中医学家刘炳凡
    刘光宪 整理
编者按 刘炳凡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从1926年拜长沙名
医柳缙庭为师学习中医始,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逾70年。
本文全面介绍了刘氏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尤其着重论述了他在长
期研究脾胃学中对其从理论到临床应用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不仅提
出了他把握脾胃学应用的四条基本要求,概括了脾胃学应用的四条机
理,还论述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全面关系,言简意赅,让人读之即得其
要领。刘氏在临证中灵活应用脾胃学理论指导临床,圆机活法,本文
总结28种具体的治法,并多结合实际病例加以分析评述,使人时时拍
案叫绝,深受启迪。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刘氏治疗肿瘤、内科疑难急
症、老年病等方面的经验和理论认识,均与实际病例紧密结合,介绍的几个典型医案也是如此。
可以说,理论和临床的紧密结合是本文最大的特点,相信读者定会从中得到许多的教益。
        昔日之成不足以自矜,今日之获不足自限。
    ———顾炎武治学格言
刘炳凡,1910年生于湖南省汨罗市,中共党员,曾为中共湖南省第五届代表大会代表,湖
南省第四、五届人大代表,湖南省科委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科研系列高评委员会委员。
现任全国中医学会第一、二届理事,湖南分会一、二、三届副理事长,湖南省中西药品高级评审
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学术顾问、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
师。
    刘氏幼习文史,1926年拜长沙名老中医柳缙庭为师,专攻内、妇、儿科。50年代后期至60
年代,从事晚期血吸虫病的研究,深入疫区,创“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辨证论治”的经验。70年代
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总结出中医药对肿瘤辨证论治的规律,创用蛞蝓、鼠妇治疗上腭
混合瘤及喉癌的经验。80年代初任本院硕士研究生班主任,伤寒、内经专业导师,并主持“抗
衰延寿”课题的研究。根据马王堆出土文物竹简《养生方》“还精补脑”之秘旨,结合本院名老中
医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研究出抗衰老新药“古汉养生精”。
    在医疗实践中,刘氏坚持理论与临床结合,提出“中医治病,首先治人”。通过调整机体的
功能状态以提高免疫力,发挥自然疗能作用。临床上注重后天之本———脾胃,先天之本———
肾,在处理先后关系上尤重调护脾胃,认为“只有资助后天,才能培养先天”。临证处方“时时考
虑脾胃是否胜药,胃气一败,百病难治”。对疑难杂证的治疗,注意在健脾助化、益气养阴的基
 
    第四卷400
     
####
础上配合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总结出“归经汤”、“蛭桂散”、“三藤汤”、“三参首乌汤”、“艾附
汤”等临床效方。
    在教学方面,承担本院硕士生的带教工作,培养的硕士生11名、继承人2名均成为单位骨
干。此外,1985年受聘为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湖南分校校长,业余为中医培养人才,使两届四年
制1234名学员获得毕业证书,补充了基层医疗网络。在教学中提出“教学、临床、科研是有机
联系的。脱离临床的教学必然是教条式,苍白无力的,脱离科研的教学必然是辑录式,支离破
碎的,教学必须紧扣原文,熔铸实践,联系科研。使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训练中寻找规
律。”主张“教学相长”,启发学生自学能力。
    主要著作有:《脾胃论注释》(执笔卷下,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年版)、《金元四大医家学术
思想之研究》(执笔刘河间、朱丹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版),主编《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
一、二、三辑(湖南科技出版社1980、1981、1991年版),主编高等中医函授教材《中医儿科学》(光
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编著《脾胃学真诠》(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饮誉国内,传入日
本。主要论文有:“行气活血治则基本理论研究”(全国首届中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选编》1979
年)、“论治疗肿瘤宜察个体差异、因人以施治的经验”(《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肿瘤专辑》1992年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等,共发表论文50多篇。
    自参加工作以来,历年被评为先进,受到多种嘉奖。主要有:1953年获湖南省人民政府奖
状,1956年获湖南省先进卫生工作者奖章,1959年获卫生部乙等获,1978年所著《脾胃论注释》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参加省组织的劳模观礼团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中央领导接
见。1986年获卫生部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年获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
年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被载入《中国人物年鉴》,1991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
家”称号。
    学术精华
一、对脾胃学研究的贡献
  刘氏对脾胃学的研究,代表作有与李聪甫老先生合著的《脾胃论注释》、《金元四大医家学
术思想之研究》,近年融汇自己临床心得所著的《脾胃论真诠》,有学者评价为“开建国以来研究
脾胃学之先河”。现代学者符友丰氏认为他的“脾胃学说经典性研究卓有成效”(均见《中国中
医药报》1995年4月10日)。
  (一)提出把握脾胃学应用的四条基本要求
    刘氏研究脾胃学十分重视临床运用,认为要把握好脾胃应用的基本原则,才能更好运用于
临床。对此他提出必须注重的四个方面。
    ?应重视脾胃的盛衰
    刘氏素来主张:治病必须治人,注意人的素质,治人必须重视脾胃的盛衰,因为脾胃居人体
     
    第四卷401
####
之中,主饮食水谷之纳运,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内燃机”,是维护生命活动的重要
条件。《灵枢·五味篇》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就是这个意思,“中焦受气取汁,变
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
者为卫”(《灵枢·营卫生会篇》),“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藏论》),均反
映了脾胃对人体饮食营养消化吸收敷布的作用,是维护脏腑功能,生成气血、津液的奉身养神
的首要因素。故有“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的经旨。
    刘氏认为:中医所说的脾胃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功能概念,除了消化系统外,还涉及到许多
全身性功能范畴,如调节、代谢、免疫等;脾胃不仅是热能动力的源泉,而且是提高疗效,增强抗
病能力和促进机体康复的重要因素。因为“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人生而有形,先天之精
气,唯赖后天水谷之充养,脾胃一虚,四脏皆无生气”。故有“百病不已,宜从中治”之说。
    唐·孙思邈云:“五脏不足,调于胃”。东垣云:“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唯
益脾胃之药为切”。这是治疗内伤杂病的要法,实为金针暗度之名言。
    但脾胃各有阴阳,东垣所言,重在健运脾阳多用温燥升提。刘氏认为饮食进入机体,必须
经过胃的消磨腐熟,脾的吸收运化,才能发挥营养脏腑、百骸、五官、九窍的作用,所谓“脾宜升
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即是根据此生理特性而确定的治法。胃阴之说虽
完善于叶天士,但刘完素已开其先河,如论“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源,……地干而无水湿
之性,则万物根本不润而枝叶衰矣”,“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气皆在脾胃,土湿润而已。”所以
刘氏在调整脾胃用药中强调,凡脾胃湿胜者,宜温燥之药以去其湿,脾胃干涸者,宜清润之品以
润其燥,语云:“太潦物不生,太旱物亦不生,”除湿润燥,而使土气得其平,此乃用药之关键。
    为什么要重视脾胃的盛衰?刘氏认为:一是“土为万物之母;”二是脾胃是一切活动的原动
力;三是增强脾胃,有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此诚为临床实践有得之言。
    2.辨清内伤外感
    在运用脾胃学中,应注意辨清内伤、外感。刘氏指出:“东垣在实践中,应用《内经》‘阴虚则
生内热’的原理,又理解到《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益)之’是温养之温,非温热之温。故发明
‘甘温除热法’,创治内伤发热之制剂补中益气汤,并写出《内外伤辨惑论》以严内外之别。但事
    实上常遇到外感中有内伤,如《伤寒论》:‘伤寒解后,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又内伤
中有外感,如《伤寒论》:‘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刘氏所举之例,说明内
伤外感,在辨证上可以分析,在处方用药上可以综合。关键在于辨清内伤外感。
    3.知机审情、多向调节
    刘氏认为东垣的脾胃学特点是:知机审情,多向调节。如东垣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药8
味,当归补血汤药2味,而清暑益气汤药15味,清燥汤药18味。后人评其药味多而用量少,组
方似乎庞杂,其故何在?刘氏认为:这决不是无师之智,仲景《太阳篇》中的干姜甘草汤、芍药甘
草汤,药只2味,而《厥阴篇》中的麻黄升麻汤,药14味,分五个层次,五个药组,集寒、热、温、
凉、升、发、补、泻于一方。刘氏在论治疑难病中,根据其双向性病理反应的性质、部位、层次及
趋势的差异,配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复方,即姜春华氏之言“病性的多向交叉,用药就得多向
调节”。常滋阴、助阳同用,或益气、活血并施,或温补、清泄结合,或升清、降浊并行,以纠正疾
病双向性病理反应,使失衡的机体恢复动态平衡。如刘氏治汪某,男,44岁,患慢性舌炎,反复
发作,服药未见疗效。症见舌红如柿,无苔垢,上腭溃疡满布,自诉口鼻经常现火,渴饮温水,盐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21: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卷402
   
汤刺激舌面作痛,因进食困难,头晕失眠,双下肢如踏冷雪中,小便多,脉细。辨证属肾虚火浮,
治从补益肾气,引火归元。方用:生地、熟地、怀山、枣皮、丹皮、茯苓、泽泻、菟丝子、牛膝、附片
(用此以双足冷感为据)、炙甘草、芡实、金樱。每日1剂,共服28剂后症状消失。舌质已淡红,
    薄白润苔满布,进食吞咽无阻。剖析此例,患者肾阴、阳皆亏,理法方药颇费心思,非大剂辛温
燥热,或苦寒滋阴方药所宜。刘氏以群队甘温滋润、炉中覆灰、柔剂养阳之法,使“温之则浮焰
自熄,养之则虚火自除”,共同组成阴阳并补、双向调节之剂,不伤脾胃而达到治疗目的。
    4.师古不泥、药随病变
    刘氏非常赞赏“东垣治痞,消食强胃,在他的老师张元素用仲景枳术汤加荷叶烧饭制成枳
术丸的基础上,按辨证论治的精神,制出4个子系统枳术丸,既继承又发展了前人的学术思想,
为后人演变为消食助化的‘焦三仙’导开先路。正如朱丹溪云:‘用古方治今病’,主张‘药随病
变,病随药愈’。即‘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是前人在医疗实践中符合辩证法的思想反映。”
刘氏在调脾胃、助运化的学术思想基础上,根据人的素质及病的主要特征,辩证地结合益气活
血,养阴温阳。此即先哲所言“小病治气血,大病治阴阳”之义。常用化瘀通络的虫类药,如:水
蛭、地龙、蜈蚣、全蝎、僵虫、壁虎、蛞蝓、鼠妇之类;以及藤类药,如:常青藤、鸡矢藤、鸡血藤、夜
交藤、银花藤、钩藤、爬壁藤等。因为人的血脉经络是用药的载体,若载体畅通无阻则事半功
倍。此外,虽寻常运用之药品,亦于剂量、炮制、气味和合等特别注意(如水蛭气味腥臭易慝胃
作恶,即伍以少量肉桂,既芳香制秽,亦以性温中和水蛭的咸寒)。至于大苦、大寒、大辛、大热,
有毒之品,则运用更为慎重,若需从权而用,则病退即减,恐其“久而增气”。
  (二)概括脾胃学应用的四条机理
    刘氏认为,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西医消化系统病症的范围。这是因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饮食营养的纳运,不仅是热能动力的源泉,而且是提高和巩固疗
效、增强抗病能力和促进机体康复的重要因素;
    ?脾胃居五脏之中,脾胃功能障碍可以影响其他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而其他脏腑疾病
也往往影响脾胃的纳运,所以脾胃在五脏六腑中显得十分重要;
    ?中医对一切病后调整,都着眼于脾胃。“形气不足者调以甘药”,“久病不已,宜从中
治”;
    ?口服给药,脾胃为第一关,通过脾胃而达到病所,以发挥疗效,就必须考虑到脾胃能否
“胜药”,必须时时维护胃气,胃气一败,百病难治。
    基于以上四点,刘氏认为:要从内外环境的变化,针对其有关脾胃“寒热温凉”的病因,所谓
“寒热温凉则逆之”,此治病的正治法也;辨析其有关脾胃“升降浮沉”的病机,所谓“升降浮沉则
    顺之”此治人的调节法也。所以刘氏强调:不论是正治其寒热温凉,调节其浮沉升降,关键在于
重视人体的机能活动,所谓“治病必治人”,治人在于权衡阴阳,注重素质,特别是脾胃盛衰与其
思想状态。此脾胃学真谛之所在,亦即治而不治,不治而治的微妙机理所在。
  (三)论述脾胃学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由于脾胃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脾胃学适应范围也十分广泛。刘氏认为:可以从
脾胃学与脏腑证治的关系予以探讨。孙思邈云:“五脏不足,调于胃”(《千金要方·脾胃》)。东
     
    第四卷403
####
垣著《脾胃论》,论证了脾胃虚实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刘氏认为:东垣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所概括的脾胃与心、肺、肝、肾四脏相关的发病机理有指导临床的积极意
    义。刘氏从实践经验中提出治则20个字。即:治肺宜温、宣、清、润;治心宜开、通、化、养;治脾
宜升、降、健、运;治肝宜疏、达、平、调;治肾宜滋、填、温、纳。
    刘氏阐发肺与脾胃关系时指出:肺主气,肺气有赖于脾气散精而脾又需肺气宣发,则水谷
精微敷布于全身。若脾失健运,则湿气凝聚化为痰饮,上逆犯肺,以致肺失肃降而咳喘,所以有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在治疗上刘氏认为:用药之关键,在于不是见咳止咳、见
    痰化痰,而是重在根本,按标本先后,从健脾助化入手,“执中央以运四旁”,用整体疗法改善局
部。
    刘氏在阐发心与脾胃的关系时指出:心主血、脾统血,脾气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则心
血充盈,体健神旺;若脾虚不健,生化之源不足,则心失所养,而呈现心悸、健忘、记忆衰退;或因
脾虚不能统血而心无所主,导致血不循经而产生各种出血疾患。更重要的是“心主血脉”。历
代医家认为:脉资生于胃,其根在肾,以脉动在于心阳,脉所以动在于肾气,食前脉衰,饭后脉
旺,更与胃气有关。
    刘氏在阐发脾与胃的关系时指出: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胃宜降则和。运化主脾,脾宜升
则健。能食不能消,病在疲;能消不能食,病在胃。所以叶氏制养胃汤以补东垣之不逮,对不欲
进食的病人要作具体分析,如舌红少苔,口干便结,心烦失眠,属胃阴虚损无疑,用叶氏养胃汤:
玉竹、沙参、石斛、麦冬、生地、甘草等加生北山楂,养胃生津,则胃气和,食纳增,卧亦安矣。《素
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予半夏秫米汤其卧立至,此和中降逆,协调阴阳之效也。又
如“脏躁悲伤欲哭”而不得卧,用甘麦大枣汤,甘平以缓中和脾胃,从而达到静脑安神之效。
    刘氏对于脾胃与肝之关系认识中,强调“肝主疏泄”,“木喜条达”,“肝病传脾”,这些寓有规
律性的东西。如肝硬化腹水,即有腹胀大静脉曲张、淋溲便难、尿黄等见症。肝郁脾虚则纳少
运迟,“肝为罢极之本”,则肢瘦乏力。“肝病传脾”虚则能受,实则能传,不治其虚,安问其余。
因此,用六君子汤以健脾,加丹参、灵脂、蒲黄活血化瘀,楮实子、刘寄奴、隔山消、白芍、?木、半
边莲以疏肝利水,麦芽、鸡金以助消化……。以治肝硬化腹水之经验。
    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得肝之疏泄,则升降协调,运化功能健旺;脾气健运,则水谷精微充
足,才能不断输送营养于肝以周全身。刘氏治一小儿,某医院诊断为“好动症”,曾从肝论治而
无明显疗效。刘氏察之,患儿面色白,挤眉弄眼,手足乱动,禁不能止,夜卧不安,自汗、盗汗,食
欲不振,舌质淡,边有齿印,舌苔薄白,神疲,脉缓。此系脾胃气弱不能滋养肝木,以致肝失所
养,治宜健脾培中,养肝熄风,予以六君子汤加白芍、夜交藤、钩藤而愈。刘氏认为,小儿“好动
症”,临床多从平肝熄风着手,但要注意,脾胃不能滋养肝木,导致诸风掉眩。虽然“肝为刚脏,
治宜柔克”,但“脾主四肢”在于健运,故宜健脾培本,使化源不绝,并结合“静以制动”则善行数
变之风不治而自熄。
    刘氏在论述肾与脾的关系时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体现在相
互资生,相互制约。脾肾如此,诸脏皆然。
    刘氏治慢性肾炎水肿,宗“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之旨,常以真武汤加党参、黄芪、
苡米、毕澄茄、鸡内金、杜仲、补骨脂、怀山。如腹水盛则重用苍术以助化,全身肿而无汗,则重
用苏叶、藿香以开汗窍,即《金匮》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旨。肿消食增后,以香砂六君补
 
    第四卷404
     
####
后天以培养先天,此从治病治人之法也。
    总之,刘氏认为脾胃学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内经》曰:“饮食入
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是“代”的过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精并行”,这是“谢”的过程;“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可见整个机体的代谢
过程,脾胃是关键。东垣云:“人以胃气为本”。善医者只论元气精神。即所谓:“知其要者一言
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二、论治疗肿瘤的四个关系
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人们谈虎色变,但实质上并不可怕。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和掌握了
防治规律,它也同其他急烈性传染病一样,会被人们征服的。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
多种征服肿瘤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宋代杨仁斋的《直指方》云:“有癌疮颗颗累垂如瞽眼,其中
带青,由是簇头各类一舌,毒深穿孔,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令人昏迷,急用
地胆为君,佐以白牵牛、滑石、木通,利小便以宣其毒,更服童便灌涤余邪乃可得安也”。刘完素
亦用地胆为主“治小肠、膀胱气痛不可忍者”,方名全圣散。从痛不可忍的病情来看,类似泌尿
结石或膀胱肿瘤,阻塞和压迫尿路,不通则痛。从证测方,药只四味(地胆、滑石、朱砂、苦杖),
具有消肿块,通淋泌的作用,可见完素方有所本。方中主药———地胆,属卵生虫类,活动于土壤
或石隙中,长五分至一寸,体黑微碧,尾赤色,有翅不能飞,此药制法与斑蝥同,现在有人用于治
恶性肿瘤,已取得疗效。其他虫类药如斑蝥、壁虎、蜣螂、地鳖虫、鼠妇、蛞蝓、蟾蜍、蜈蚣、全蝎、
僵蚕、蟾酥、蜂房、蛇蜕等,多用于治疗肿瘤,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亦说:“乳房属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若不得于夫,不得于舅
姑,忧思郁怒,昕夕积累,脾气滞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大如茶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方为
疮陷,名曰奶岩,以其疮形凹似岩穴也”。他并用疏肝解郁,活血行经之法治愈其族侄妇的乳癌
初起。至于颈项淋巴肿瘤,石疽、噎膈、肠覃、石瘕等等,历代名医医案中治愈者不知凡几,治愈
这些病的方法是怎样的?刘氏认为应注意以下4个关系。
  (一)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整个自然界是个整体,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又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不断运
动变化的,这种认识有人把它叫做“整体恒动观”。因而刘氏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便
处处从这一观点出发,并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这是祖国医学认识论的精华和防治疾病的
指导思想。比如《内经》说:“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又说:“从阳引
阴,从阴引阳”;“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治病之道,气内为宝”。这就是说,整体观既要注意形
质,更要注重精神,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观点而坚持辩证的神形统一观。刘
氏曾治一例脑肿瘤,患者肖某某,男性,48岁。头部剧痛,眼复视,且具有顽固性呕吐(历时5
个月)。西医院作头颅侧位X线摄片检查(照片号76307号,编号199)均确诊为颅底蝶鞍区占
位性病变,脑部蝶鞍瘤。认为必须手术治疗,并且告诉患者家属,手术的结果可能是“一死、二
残、三苟延”。患者不愿手术而于1975年5月来所求治,头痛剧烈时,双手抱住后脑,挺向墙
壁,头晕、恶心、呕吐与进食无关,眼睛视向右侧则见物为两,烦躁不眠,大便干结,口干喜饮,舌
     
    第四卷405
####
质红,苔黄白而干,脉弦劲细数,诊为肝风上冒,肝邪犯胃,治宜平肝降胃,熄风通络:丹参12
克、首乌15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12克、生赭石30克、珍珠母20克(二
味先煎)、广皮5克、竹茹10克、天葵子10克、蜈蚣1条、蛇蜕(焙)3克、紫草10克、牛膝10克、
黄连3克。另用锈铁、灶心土烧红入黄连淬水兑药服。15剂后,痛缓,呕稀,大便已润。舌质
红,黄苔已退,原方去旋、赭、竹茹、黄连,加龟板24克、鳖甲20克、茺蔚子12克、石决明20克,
服30剂,头痛渐止,呕更轻稀,舌红而干,少津,脉弦带数,原方加减:太子参15克、沙参10克、
丹参10克、首乌15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甘草5克、女贞子15克、旱莲10克、炙龟板20
克、生牡蛎20克、紫草10克、牛膝10克、桑叶15克、蛇蜕(焙)3克,五诊用原方加减共服80
剂,5个月后,头痛复视消失,呕吐已止,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弦不数,以养肝肾药收功。
1981年复查,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体重增加,疗效巩固。
    又治一例潘某,男,45岁。患右侧偏头痛,阵发性加剧,头昏眼胀已一年有余,右眼视物模
糊,因头晕目眩不能行动,夜晚尤甚。扪及右额颞部冠状缝开裂,1?5cm×5cm,凹陷0?8cm,裂
缝中有肿块,经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X光检查为:“右额颞冠部裂缝新生物”,1976年8月来我
所就诊。症见头痛剧烈,浅表静脉怒张,眼球突出,视物模糊,头昏失眠,血压偏高,口干、便结,
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弦带数。此属肝阳上亢,络阻血瘀,治宜平肝潜阳,清润通络。方用三
甲复脉汤加减:生地15克、白芍15克、丹参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10克、龟板20克、鳖甲15
克、生牡蛎15克、磁石12克、朱砂0?5克、骨碎补10克、牛膝10克、旋复花10克、红花5克。
服16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头痛头昏缓解,视物较前明晰,但大便仍结。原方加生首乌、草决
明,服20剂而大便通畅,头痛止,视力接近正常,冠状裂缝渐缩小,眠食俱佳,舌质淡红而润,脉
弦小,因夜尿多,原方去磁石、朱砂、旋复花、红花、生地易熟地,加怀山12克、山萸10克。10剂
后,夜尿减少,冠状部裂缝仍明显,再加鹿角霜10克、核桃肉15克继服30剂。3个月后复查,
头部裂缝愈合,新生物消失,返回工作岗位,至今疗效巩固。此二例,“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治
宜上病下取,从阴引阳,通过整体改善局部,从而取得疗效。
  (二)注意机体素质与免疫的关系
    刘氏刻意探索了《内经》广义的治本思想和《内经》所指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
所凑,其气必虚”的相互关系。邪是致病因子,正是抗病能力,“扶正祛邪”(养正邪自除),“祛邪
扶正”(邪去正自安)无非是要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又从长期医疗实践中体会到“脾胃为后
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均属人体生化之源,临床上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慢性疾病,虽然错
综复杂,而治疗时必须保护脾胃的健运为第一要图,故前人有“四时百病,胃气为本”的说法,只
有资助后天,才能达到培养先天的目的。这样,通过自然调节,使全身的阴阳相对平衡,从而增
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例如刘氏曾治一例肺部肿瘤,患者易某某,女,55岁,1973年6月因胸胀,
透视发现钙化点,在贵阳职业病防治院照片,右肺门有肿块如核桃大。后去上海肿瘤医院复
查,不排除肺癌,登记住院手术,患者不同意,于1973年10月来所要求中药治疗。症见胸闷气
急,胸骨柄后隐痛,咳嗽间见痰红,面黄倦怠,神色沮丧,眠食俱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无
力。此属脾虚气弱,肺失肃降,治宜健脾固本,兼清肺化痰,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条参15克、怀
山12克、茯苓10克、苡仁20克、炙草5克、冬虫草5克、紫参15克、白芨10克、白英30克、冬
瓜子15克、土贝母10克、蛤粉12克、田三七3克,每日1剂,服20剂后,胸闷气急减轻,痰红
 
    第四卷406
     
####
未再出现。病者有治愈的信心,眠食转佳。原方坚持继服20剂,呼吸均匀,胸骨隐痛已止,原
方去白英、冬瓜子,加白术10克、生鸡金5克健脾助化。又30剂,自觉症状全部消失,1977年
10月乃去北京首都医院断层照片复查。右肺门前缘可见一圆形致密影边缘不齐,时期较长无
    明显变化,考虑良性肿块(X线号:778927)。继续间服中药观察4年,健康情况无变化。其旅
美女儿惊为神奇,去年12月,一同来所面谢,患者红光满面,疗效巩固。
    另治一例杨某某,男,65岁。患下唇肿核,初起一粒胡椒大,6个月渐如梅核大,质坚硬,发
展迅速,在湖南医科大学附一院切片检查为鳞癌。手术后,历时两个月复发,因白细胞在
3500/立方毫米以下,不能进行化疗。1978年6月来所就诊时,唇肿大如覆杯,原切口处翻花如
    剥开之石榴状,溃烂流水。诉进饮食困难,疼痛牵引到右侧头面部,右颌下淋巴结肿大如豌豆
大,口干,大便结,小便黄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带数。此属阴伤热炽,毒滞血瘀之候,宜养
阴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化瘀:太子参15克、沙参10克、首乌15克、生地15克、黄精15克、丹皮
10克、白芍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10克、蒲黄10克、天葵子10克、土茯苓12克、甘草5克、
    蛇蜕(炒)5克、皂角刺炭3克煎服,每日服一剂。外用蛞蝓(鼻涕虫)、鼠妇(地虱婆)等分烘干
加冰片少量,共研极细,撒布癌灶溃烂处。初上此药觉痛感加剧,患者坚持,每日涂约4次。内
服外涂,服上方20剂,溃烂面已消平缩小,头痛缓解,进食不感困难,大便通畅,尿转淡黄。坚
持原方继续内服外涂,两个月后复诊,癌灶已全部平复,收口生肌,颌下淋巴结肿大也相继消
失,口不渴,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小而缓,改用六君子汤加沙参、石斛,调理脾胃善
后,3个月复查,疗效巩固。
    本例证见阴虚火炽,益肾水以资化源,口渴止,二便通调,改健脾胃以增进营养,结合消肿
软坚,虫类搜剔,仍然是通过整体疗法以改善局部。
    此二例标本兼治而重在治本,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治脾治肾各有侧重。
  (三)辨证论治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在恒动的整体观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刘氏曾治几例腹主动脉瘤,治法同
中有异。例一,伏某某,男,54岁,近年来,自觉腹部有一股气向上冲,发作时,心悸头昏,耳鸣,
恶心欲呕,颈动脉搏动明显,经湖南医科大学附一院诊断为“腹主动脉瘤”。于1979年7月来
所就诊时,脐上二指处扪及肿块约4cm×3cm×1?5cm,搏动应手,身体俯仰受限,纳差,倦怠乏
力,形寒便溏,舌质紫,苔润白,舌下静脉曲张,脉弦缓滞涩,此属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治宜温
中助化、活血通络,主以附子理中汤:党参12克、白术10克、炮姜3克、炙草5克、附片3克、加
酒芍10克、肉桂2克、水蛭5克、地鳖虫10克、海藻10克、田三七3克、荜澄茄3克、鸡内金5
克。服14剂,食纳增进,形寒消失,大便成形,冲逆症状减轻,发作已稀,肿块未再增大。原方
去附片、炮姜,加丹参、隔山消、瓦楞子(煅红醋淬)。坚持服3个月,肿块逐渐消失,冲逆止而未
作,眠食俱佳,复诊,舌质淡红,脉已不涩,体重由52千克增至57千克。最近复查疗效巩固。
这种化瘀通络的方法,是通过健脾胃、助消化而达到治疗目的。
    例二,卿某某,男,45岁,患者近年来自觉腹部有股气向上冲,发作欲死,心忡心烦,头晕眼
花,颈动脉冲动,恶心作呕,经湖南医科大学附一院诊断为“腹主动脉瘤”。于1980年2月就诊
我所,患者纳差,睡眠不好,口干,便结,舌质暗紫,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数带涩,证属阴虚阳亢冲
气上逆,瘀血阻络,治宜镇冲潜阳,活血通络:丹参12克、首乌15克、生地15克、白芍5克、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4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