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3/5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潜平居士 于 2020/3/5 15:42 编辑
温胆汤、黄连温胆汤之类。阳明痰饮停滞,则母少阳左心胆不降,热郁少阳怎会安眠,化阳明痰饮用太阴温脾化痰降胃法,同时平少阳郁热,痰热自除。
又有无痰饮少阳虚热难眠,栀子豆豉类方;又阴血虚,热郁少阳乃至少阴难眠,黄连阿胶汤,又阴血虚,热郁于太阳脏腑难眠,猪苓汤,等等。
五脏六腑都可致咳,那么五脏六腑都可致失眠。肾气丸、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丸、归脾丸、麦门冬汤、桂枝加龙牡、补中益气汤、泻心汤、承气汤、白虎汤、麻桂剂等等都有使用机会,不要盯着心肾,不能有固定思维,不要将病分类型去认识,病机可能在其他。整体认识是中医核心,论病分型不是中医核心。不要迷惑于古人发明什么中枢不中枢,炒作概念,会将自己带入固定思维。
所以对于初学中医者,我的建议是先沉下心将《伤寒杂病论》多看几遍,多看经方医案,形成人体的整体认识,不偏于阴阳任何一端,方算得上入门。
你今天学一篇去问,明天学一篇去问,估计论坛中少有人去回复你,先多读多思考几年,吴瑭自学中医十年都没给人看病,你更不应着急。
一家之言,非责怪之义,纯粹自己一点感悟一道说出来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