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3/5 0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潜平居士 于 2020/3/5 09:46 编辑
如果最初仅仅怕冷身痛无汗脉浮紧,用大青龙是不够准确的的,一定要有烦躁感,始终恶寒,排除口不干不苦,胸胁脐腹部按压无不适,而且麻黄和桂枝比例要是3:1,石膏不用太多,毕竟原方为鸡子黄大,没有烦躁就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比例3:2。
如果热起后不恶寒而怕热,就不是大青龙汤适应症,所以按照你的描述,不应该用大青龙。
最初病情,先恶寒后恶热,属于病已到少阳。嗓子疼当细查有无红肿热痛,脉不沉,可确定嗓子痛基本是热郁少阳脉引起。为何下午加重,下午为人体少阳时段。
所以最初发病是太阳伤寒和热郁少阳,脉浮紧可以用麻黄,但一定要合并小柴胡同时使用。
你的最初情况,若发热高热口干,使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机会多。发热不高热口不干,使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机会多。这只是参考,具体要看四诊资料。若处方到位,一般服药一次,下半夜热就自然退。
如果说你最初病就有胸胁满闷,那是你未领会少阳,最初诊断有遗漏,导致你未想到小柴胡。
你病后若脉弦细濡,那是你体质如此,不代表本次病情。但发病时,还是要综合看,下次脉浮紧也不能用三仁汤,四诊很重要。
三仁汤主要是脉弦细而濡,水湿在太阴,导致少阳热郁,发热侧重于下午发热,机理和小柴胡类似,但使邪去的路数不同,三仁汤不用黄芩平少阳郁热,而是用竹叶通草滑石等引少阳热从太阳脏腑出的路数。
希望对你有用,使你下次少走弯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