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想一想

[转载]《四圣心源》译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 代
  [原文]动代者,阴阳之起止也。气欲发而不能,则为动,气中歇而不属,则为代。
  动者,郁勃而不息也。「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关者,中气之变现,阴阳之枢机,阳自此将而为阴,阴自此升而为阳。阴升于寸,则遂其上浮之性,不至为动;阳降于尺,则遂其下沉之性,不至为动。惟阴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郁于关上,而见动形。阴阳郁勃,不能升降,是以动而不止也。郁勃之久,不无胜负,阳盛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盛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热发则汗不出,汗出则热不发,汗出而热发,阴阳之胜负乃分,方其动时,阴阳郁荡,未知将来之孰胜而孰负也。动见于土位,木气盘塞而莫达,甲木不降,乃悬虚而为惊,乙木不升,乃冲击而为痛。甲乙横逆,而贼戊己,则土气败矣。
  【翻译】动、代脉,阴阳的起止。气欲发而不能,则为动脉,气中歇而不连续,则为代脉。
  动脉,郁结壅塞但不停止。「脉法」说:阴气阳气互相争斗、搏击,叫动脉。阳气动则出汗,阴气动则发热。如果是数脉表现在关口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的,名叫动脉。关脉,中气的变现,阴阳的枢机,阳气从这时候将转化为阴气,阴气从这时候上升为阳气。阴气升于寸口,则发挥他上浮的本性,不至为动脉;阳降于尺,则发挥他下沉的本性,不至为动脉。只有阴气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气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郁结于关上,而表现为动脉形态。阴阳郁结壅塞,不能升降,所以跳动不止。郁结壅塞的时间久了,不会没有胜负,阳气盛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出汗,阴盛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发热则汗不出,汗出则不发热,出汗而发热,阴阳的胜负于是分出来了,刚刚开始动的时候,阴阳郁荡,不知道将来孰胜孰负。动脉表现在土位,木气盘塞而不能发达,甲木不降,于是悬虚而为惊,乙木不升,于是冲击而为痛。甲乙木都横逆,而贼克戊己,那么土气衰败了。
  [原文]代者,断续而不联也。《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与之短期。与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乍疏乍数者,断续之象也。盖呼吸者,气之所以升降也。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呼吸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呼吸定息,经脉五动,故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脏之气,一脏无气,则脉必代矣。十一难: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肾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可类推矣。代脉一见,死期在近,不可治也。(代为死脉,与脾脉代之代不同。脾脉代者,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也,此为病脉。)
  【翻译】代脉,断续而不连结。《灵枢?根结》说:营血行脉中,阴阳十二经脉流行,一昼夜五十周于身,以营运五脏的精气,不符合这个数的,叫作超出常度。五十周动脉而没有一个代脉的,五脏都接受精气,四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一个脏器没有精气,三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二个脏器没有精气,二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三个脏器没有精气,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四个脏器没有精气,不满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五个脏器没有精气,相当于短期。遇到短期,乍疏乍数(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序或时慢时快,属“怪脉”的脉形。见于气血即将消亡,病属垂危)。乍疏乍数,是断续的象。因为呼吸,是气之所以升降的原因。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呼吸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呼吸定息,经脉五动,(“呼吸定息脉五动”,人体一呼一吸叫作一息,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经脉、脉搏又运动了一次,所以说“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2次)、一吸(2次)、呼吸之间(1次),加起来经脉、脉搏刚好动了五次。)所以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脏之气,一脏无气,则脉必然是代脉了。十一难说: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哪一个脏呢?吸的时候是随阴气进入,呼的时候是因阳气出去,现在吸不能到达肾,到了肝就回来了,所以知一脏无气的,肾气先没。由肾到肝,由肝到脾,由脾到心,由心到肺,可以类推了。代脉一现,死期就在近期,不可治了。(代为死脉,与脾脉代脉的代不同。脾脉代,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这是病脉。)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3: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 卷四
  [原文]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外有伐性之斧,内有腐肠之药,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未壮而衰,未老而病。顾保炼不谨,既失之东隅,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古圣不作,医法中乖,贵阴贱阳,反经背道,轻则饮药而病加,重则逢医而人废,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叹竖子之侵陵,痛鬼伯之催促,书穷烛灭,百慨俱集,作劳伤解。
  【翻译】人不能有生而没有死,但死多数达不到应有的年龄。体外有杀伐性命的利斧,体内有损伤肠胃的药物,又有许多想法纷纷向往,种种感慨忧患劳苦,往往没到壮年就衰老,没到老年就发病。回过头来看保养锻炼不严谨,少年时代已经错误,而医药没奇异,希望晚年挽救。古圣不作,医法中途乖离,重视阴轻视阳,违犯经典所说的道理,轻的喝了药病加重,重的碰到庸医人就残废了,金将军先将玉打碎了,石学士不见得能够瓦全。叹小子的侵扰欺凌,痛惜阎王的催促,寻根究源到深夜,许多感慨都聚集起来,作劳伤解。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劳伤解
  中 气
  [原文]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土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翻译】脾为己土,沿着太阴经而且主升,胃为戊土,沿着阳明经而且主降。升降的权力,则在阴阳的相交,这就是中气。胃是主管接受和盛纳的器官,脾主消化研磨,中气旺那么胃气下降并且接纳良好,脾气上升并且研磨良好,水和食物腐化分解,精气产生,所以不生病。脾气上升则肾肝气也上升,所以水土不郁积,胃气下降则心肺气也下降,金火不凝积。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正常人下面温而上面清,因为中气的运行良好。
  [原文]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婴儿奼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医书不解,滋阴泄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翻译】中气衰败则升降阻塞不通,肾水下寒而得精病,心火上炎而得神病,肝木左郁而得血病,肺金右滞而得气病。神病是胆怯惊恐并且不安宁,精病是遗泄而不藏,血病是凝瘀而不流畅,气病是郁结而不疏导。四维的病,全部起因于中气。中气,和济水火的枢纽,升降金木的枢要,道家叫黄婆,朱砂水银的化学反应,没有媒介不行,道理精密。一般的医书不理解,滋补阴气泄掉火,杀伐削减中气,虽然病了不都是死,但药却一生离不了了。因为足太阴脾经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经随从燥金化气,所以阳明的燥不能匹敌太阴的湿,等到发病,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
 [原文]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翻译】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循序移动,升降作用相反,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的衰老病死,没有不是因为这个的。所以医家的药,最先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的方法,没有比这个更妙的了。
  [原文]黄芽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炙 茯苓二钱 干姜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
  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疏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四维之病,另有专方,此四维之根本也。
  【翻译】黄芽汤
  人参11克 甘草(炙)7克 茯苓7克 干姜7克
  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的治疗,崇尚阳气补火,适宜用人参、大姜,固土泻水,适宜用甘草、茯苓。
  如果有心经虚火上升的病证(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恐惧心悸烦乱,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稀的大便,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流畅,则加桂枝、丹皮以疏肝。肺气右滞,胸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四维的病,另有专门的方子,这是四维治疗的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3: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阴 阳
  [原文]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人。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翻译】中气的升降,因此产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旋周流。阴气位于下面,下从左边上升,则为清阳,阳气位于上面,上从右边下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不下陷,因为阳气在上面慢慢释放,浊气不逆行,因为阴气在下吸纳。浊气不逆行,则阳气下降而转化为阴气,阳气的根潜藏在下面,因而阳气不往上飞;清气不下陷,那么阴气上升而转化为阳气,阴气的根秘藏在上面,因而阴气不往下走,阴气阳气彼此相互为根,上下环抱,这是正常的人。清气的左升,依赖于阴气中的阳气生,阳气生便浮动并且向上,上升的权力在己土;浊阴的右降,依赖于阳气中阴气生,阴气生便沉静而向下,向下的权力在戊土。戊土己土的上升下降,全凭借着中气,中气一旦衰败,那么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这是阴虚、阳虚的由来。
 阴 虚
  [原文]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封蛰,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翻译】阴气旺盛在下面但产生在上,火中的水,这叫阴根,阴液(泛指体内一切有营养的液体)繁殖增生,于是产生金水。阴的性质是沉静,阴气一产,沉静并且喜欢下行,是阴气的本性,所以金收敛而水收藏。金水的收藏,全依赖胃土的下降,胃土右降,金收敛于西方而水藏在北方,阳气封闭潜藏,这是木火生长的根本。胃土不下降,金水失去收藏的功能,君相二火泄露因而上升发炎,阴液消耗,便是上热而发阴虚病。
  人们知道金水的亏损,但不知道胃土的脆弱。胃因为是阳体包含阴魄,旺盛便气化而产生阴气,因为气由肺统领但实际上产生在胃,肺气清降,从而产生阴精,即胃土的右转变化的。所以适宜降肺、胃来帮助收藏,不可只是滋生阴水(补阴)。
  [原文]地魄汤
  甘草二钱(炙) 半夏(制)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 芍药三钱 五味子一钱,研 元参三钱 牡蛎三钱,锻,研
  煎大半杯,温服。
  【翻译】地魄汤
  甘草(炙)7克 半夏(制)11克 麦冬(去心)11克 芍药11克 五味子(研)4克 元参11克 牡蛎(锻,研)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原文]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此补阴之法也。
  【翻译】水为阴,而阴产生于肺和胃,胃上逆而肺金不能收敛,君火相火上升外泄,心液消失,从而阴没有了产生转化的根原。麦冬、芍药,两个都清君相二火,半夏、五味,降肺胃的上逆,元参清金并增加水,牡蛎收敛神而且藏精。
  如果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就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巩固阴精的根本。这是补阴的法子。
 阳 虚
  [原文]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
  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以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翻译】阳气旺盛在上但产生在下,水中的气,这叫阳根,阳气生长养育,于是产生木火。阳的性质是浮动,阳气一产生,便是浮动而喜欢上升,是阳气的本性,所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的生长,全依赖脾土的上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方而火长在南方,纯阳的方位,阴气开始滋长,这是金水收藏的根本。脾土不升,木火失去生长的功能,一旦阳气沦陷,肾气灭绝消亡,于是下面冷寒而发阳虚病。
  人们知道木火的衰败,但不知道脾土的脆弱。脾因为是阴体而包含阳魂,旺盛则产生血而且神妙地潜移默化,因为血藏在肝但实际上产生在脾,肝血

补充内容 (2019/7/15 10:47):
温升而化阳气,实际是脾土的左转而变化的,所以适宜上升肝、脾来帮助生长,不可只是温暖肾气。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3: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阴 脱
  [原文]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阳性温和而升散,阴气左升而不陷者,有此坎阳以辟之也。其升散之权,全在于脾,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
  二十难曰:脱阴者,目盲。目者,阳神所发。阳根于坎,坎水阴也,而中抱阳气,坎阳温升,而生肝木。肝藏血而含魂,魂即血中温气之渐灵者。温化而为热,是魂化而为神。阳神发露,上开双窍,而为两目,目乃阳神之所出入而游行也。阴脱者,阳根澌败,精血失藏,魂神不能发露,是以目盲。
  【翻译】阳气从右边下降,降于心肾,从而转化为浊阴,却又包含阳气,这叫阳根。阳性温和而上升发散,阴气左升而不下陷的,有这个坎阳可以躲避。上升和发散的权力,全都在于脾,脾气不升,则精血快速走失而导致阴脱。
  二十难说:脱阴的,目盲(目盲是指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症状)。眼睛,阳神所发。阳根在坎肾,坎水属阴,但阴气中包含阳气,坎阳温暖上升,从而生发肝木。肝藏血而含魂,魂即血中温气的渐渐机灵。温转化为热,是魂转移化为神。阳神流露出来,在头上开双窍,便为两个眼睛,眼睛是阳神的出入和出游的地方。阴脱的,阳根灭绝衰败,精血失藏,魂神不能流露,所以目盲。
  [原文]凡人之清旦目盲者,是其阴气亡脱,定主死期不远。名为脱阴,而实以阳根之败,《素问》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者,亦是此理。后人不解经义,眼科书数千百部,悉以滋阴凉血,泻火伐阳,败其神明,以致眼病之家,逢医则盲。医理玄奥,非上智不解,乃以俗腐庸妄之徒,无知造孽,以祸生灵,可恨极也!
  【翻译】凡是人在清晨目盲的,是阴气流失脱漏,一定预示着死期不远。名叫脱阴,而实际上是因为阳根衰败,《素问》所说的眼睛接受血而能看见,也是这个道理。后人不理解经书的义理,眼科方面的书数千百部,全用滋阴凉血,泻火伐阳,衰败神明,以致于得眼病的病人,碰到就医就变成了盲人。医学理论玄秘深奥,不是大智之人不明白,如此庸俗腐朽浅陋妄为的人,无知造孽,祸害生灵,可恨之极!
  [原文]乌肝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炮 首乌三钱,蒸 芍药三钱 桂枝11克
  煎大杯,温服。
  【翻译】乌肝汤
  甘草7克 人参11克 茯苓11克 干姜11克 附子(炮)11克 首乌(蒸)11克 芍药11克 桂枝11克
  煎大杯,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 脱
  [原文]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阴性清肃而敛降,阳气右降而不逆者,由此离阴以翕之也。其降敛之机,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曰:阳脱者,见鬼。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居阴阳之半,仙鬼之交,阳脱则人将为鬼,同气相感,是以见之。凡人之白昼见鬼者,是其阳气亡脱,亦将续登鬼录矣。
  【翻译】阴从左升,升于离位(心),而化清阳,却又包含阴精,这叫阴根。阴性清平宁静而收敛下降,阳气右降而不逆的,有这个离阴可以和顺。下降收敛的枢纽,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说:阳脱,看见鬼。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在阴阳之中,仙鬼之交,阳脱则人将为鬼,相同的气相互感应,所以看见。凡是人在白天看见鬼的,是阳气失去,也将要死了。
  [原文]兔髓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五味一钱 半夏三钱 龙骨二钱,锻,研 元参三钱 附子三钱 牡蛎三钱,锻,研
  煎大半杯,温服。
  阳脱则白日见鬼,阴脱则清旦目盲。阴阳既脱,无方可医,于其将脱之前,当见机而预防也。
  【翻译】兔髓汤
  甘草7克 人参11克 五味7克 半夏11克 龙骨(锻,研)7克 元参11克 附子11克 牡蛎(锻,研)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阳脱是白日见鬼,阴脱是清晨目盲。阴阳既然脱离,没有办法可以医治,在他将要脱离之前,应当见机而预防。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3: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想一想 于 2019/7/15 16:38 编辑

精 神
  [原文]神胎于魂而发于心,而实根于坎阳;精孕育魄而藏于肝,而实根于离阴。阴根上抱,是以神发而不飞扬,阳根下蛰,是以精藏而不驰走。阳神发达,恃木火之生长,而究赖太阴之升,阴精闭蛰,资金水之收藏,而终籍阳明之降,太阴阳明,所以降金水而吸阳神,升木火以嘘阴精者也。
  阳明不降,则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太阴不升,则水木沉陷而精遗于下。盖阳中有阴,则神清而善发,阴中有阳,则精温而能藏。脾陷则精不交神,胃逆则神不交精,阳神飞荡,故生惊悸,阴精驰走,故病遗泄。
  阴升阳降,权在中气,中气衰败,升降失职,金水废其收藏,木火郁其生长,此精神所以分离而病作也。培养中气,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则精秘而神安矣。
  【翻译】神孕育在魂而发自于心,但实际上根源在肾;精孕育魄而藏于肝,但实际上根源在心。阴根环绕在上,所以神发而不飞扬,阳根蛰藏在下,所以精藏而不驰走。阳神发达,依赖木火的生长,但最终依赖太阴的上升,阴精封闭蛰藏,帮助金水的收藏,但最终借助于阳明的下降,太阴阳明(脾胃),所以降金水而吸阳神,升木火慢慢地吐阴精。
  阳明不降,于是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太阴不升,那么水木沉陷而精遗于下。因为阳中有阴,则神清爽而发散的好,阴中有阳,则精温暖收藏功能好。脾陷则精神不交合,胃逆则神精不交合,阳神飘飘荡荡,所以产生易惊善恐的心悸,阴精驰走,所以发病遗泄。
  阴升阳降,权力在中气,中气衰败,升降失去功能,金水的收藏功能废弃,木火郁积其生长,这是精神所以分离而病发作。培养中气,降肺胃以帮助金水的收藏,升肝脾以增加木火的生长,则补肾固精并且神安了。
神 惊
  [原文]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
  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源也。相火之降,赖乎胃土,胃气右转,阳随土蛰,相火下根,是以胆壮而神谧。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是以心定而神安。
  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缘君相同气,臣败而君危,故魂摇而神荡也。阳神秘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则善忘而不寐也。
  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足阳明化气于燥金,性清降而收敛,金收而水藏之,故阳蛰于坎府,湿则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阳飞也。
  火炎于上,肾水沉寒,阴凝气结,久而弥坚,历年增长,状如怀子,是谓奔豚,奔豚者,肾肝之阴气聚而不散者也。水寒木枯,郁而生风,摇撼不已,则心下悸动。悸见脐下,则根本振摇,奔豚发矣。奔豚上腾,侮土凌心,发作欲死,最为剧证。数年之后,渐而火败土崩,则人死矣。
  大凡脾肾寒湿,无不有惊悸之证,惊悸不愈,必生奔豚积块。此皆中气亏损,阴盛阳虚之病也。庸工不解,以为心血不足,乃以归脾、补心之方,清凉滋润,助阴伐阳,百不一生,最可伤也。
  少阳相火,其性甚烈,而惊悸之家,则阳败而火息,非少阳之旺也。其相火极旺,如小建中、炙甘草两证,乃少阳伤寒,将传阳明,故以芍药、生地,泻胆胃之燥热,内伤中此证颇少也。
  【翻译】神发自于心而交会于肾,就神清而不生病,神不能交会精,所以产生惊悸,其原由在胆胃的不降。
  乙木上行,产生君火,甲木下行,转化为相火,升则为君火而降则为相火,虽是不同体不同的名字,其实是一个根本并且是同源的。相火的下降,依赖于胃土,胃气右转,阳随土蛰藏,相火在下面产生,所以胆壮而神安宁。相火即是君火的辅佐,相火下藏,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所以心定而神安。
  胃土不降,相火失去根本,浮而不实胆怯惊恐,神态器宇不安宁,缘于君火相火是相同的气,臣衰败而君危险,所以心神不定。阳神秘藏,则安睡而记忆力好,阳泄而不藏,于是健忘而失眠。
  胃土的不降,由于脾土的湿气。足阳明经的气是燥金转化来的,气性清降而且收敛,金收而水藏,所以阳气蛰藏在肾,湿则胃土上郁,收藏的功能达不到,所以火泄而阳飞。
  上火发炎在上,肾水沉寒,阴气凝结,时间长了越发坚硬,过去多年的增长,样子如同怀孕,这叫奔豚(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奔豚,肾肝的阴气聚集不散的症状。水寒木枯,郁积而生风,震动不停,心里悸动。悸动在肚脐以下,那么就动摇根本,奔豚就发作了。奔豚向上跳越,欺侮土侵犯心,发作起来想死的感觉,是最为剧烈的病证。几年之后,渐渐的火败土崩,那么人就死了。
  大凡脾肾的寒湿,没有不有惊悸的病证,惊悸不痊愈,必然产生奔豚积块。这都是中气亏损,阴盛阳虚的病。庸愚的医生不明白,以为心血不足,于是用归脾、补心的方子,清凉滋润,助阴伐阳,百人中不一定活一个,最应该悲哀。
  少阳相火,其性非常剧烈,而惊悸的病人,则阳气衰败而火消失,不是少阳的旺盛。其相火极旺,例如小建中、炙甘草两证,是少阳经伤寒,将要传到阳明经,所以用芍药、生地,泻胆胃的燥热,内伤中此证很少。
  [原文]金鼎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惊悸之证,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应用茯苓去湿,半夏降胃,桂枝达肝,芍药敛胆,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阳降根深,则魂谧神安,惊悸不作矣。
  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
  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结,少腹气块,坚硬澌寒,此阴邪已盛。缓用附子,当燥土去湿,调其脾胃,后以温燥之药熬膏贴之,详具「奔豚证」中。
  【翻译】金鼎汤
  甘草7克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桂枝11克 芍药11克 龙骨7克 牡蛎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惊悸的病证,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应当用茯苓去湿,半夏降胃,桂枝通达肝,芍药收敛胆,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藏阳根。阳降根深,则魂静神安,惊悸不发作了。
  病上热的,加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的,加附子以温肾水。
  如果病重许多年了,奔豚凝结,少腹气块,坚硬冰寒,此时阴邪已经太盛。延缓用附子,应当燥土去湿,调其脾胃,然后用温燥的药物熬膏药贴之,详细的论述都在「奔豚证」中。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6: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 遗
  [原文]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
  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寒,阳归地下者,壬水之蛰藏也。壬水非寒则不藏,阴阳之性,热则发扬而寒则凝闭,自然之理。壬水蛰藏,阳秘于内,则癸水温暖,温气左升,是生乙木,升而不已,积温成热,是谓丁火,水之生木而化火者,以其温也。木火生长,阳气发达,阴精和煦,故不陷流。
  壬水失藏,则阳泄而肾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气下郁,则生疏泄。木以疏泄为性,愈郁则愈疏泄,以其生意不遂,时愈发舒之故也。遇夜半阳生,木郁欲动,则梦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木郁而生下热,宗筋常举,精液时流。庸工以为相火之旺,用知母、黄柏泻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
  乙木之升,权在己土,木生于水而实长于土。土运则木达,以脾阳升布,寒去温回,冰泮春生,百卉荣华故也。盖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行则化癸水,己土东升,则化乙木,南行则化丁火,金水之收藏,实胃阴之右转,木火之生长,即脾阳之左旋也。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运,乃以清凉固涩之品败其脾阳而遏其生气,病随药增,愈难挽矣。
  【翻译】精藏于肾而交会于心,则精温而不能透漏出去,精不交神,发病遗泄,其原因是由于肝脾的不升。
  丙火下行,转化为壬水,癸水上行,转化为丁火。壬水主导寒,阳归地下,是壬水的蛰藏。壬水不寒就不藏,阴阳的本性,热则散播而寒则凝结封闭,自然的道理。壬水蛰藏,阳藏于内,则癸水温暖,温气左升,所以生乙木,升而不停,积温成热,这就是丁火,水生木而化火,因为火的温暖。木火生长,阳气发达,阴精和煦,所以不陷下外流。
  壬水失去收藏,那么阳气泄而肾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气下郁,则产生疏泄。木以疏泄为本性,越是郁积就越是疏泄,因为木气的生长意愿不通达,时间上却愈发宣泄积滞的缘故。等到半夜阳生,木郁积欲动,则梦交接,木能疏泄但水不蛰藏,所以流溢不停。严重的有木郁积并产生下热,男性阴茎长时间的勃起,精液经常的流出。庸愚的医生以为是相火的旺盛,用知母、黄柏泻之,是增加癸水的寒并增加乙木的下陷。
  乙木的上升,权力在己土,木生于水而实际生长在土中。土运(凡甲年、己年均属土运,旺盛)则木发达,因为脾阳上升散播,寒去温回,冰开始融解春天生长,百花繁荣的原因。因为戊土从西方下降,转化为辛金,运行到北方便转化为癸水,己土从东方上升,转化为乙木,运行到南方转化为丁火,金水的收藏,实际是胃阴的右转,木火的生长,即是脾阳的左旋。土湿阳衰,生气不通达,所以木陷而不升。人们知道壬水的失藏却不知道乙木的不生,知道乙木的不生却不知道己土的不运转,于是用清凉固涩的药品衰败脾阳并且遏制生气,病的程度随着用药而增加,越难挽救了。
  [原文]玉池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附子三钱 砂仁一钱,炒,研,去皮
  煎大半杯,温服。
  遗精之证,肾寒脾湿,木郁风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桂枝芍药,疏木清风,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龙骨牡蛎,藏精敛神。水土暖燥,木气升达,风静郁消,遗泄自止。
  其湿旺木郁,而生下热,倍茯苓白芍,加泽泻丹皮,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谬用清凉滋润,败其脾肾之阳。盖肾精遗失,泄其阳根,久而温气亡脱,水愈寒而土愈湿。火土双亏,中气必败,未有失精之家,阴虚而生燥热者。其木郁下热,脾阳未亏,清其肝火,不至为害,若脾阳已亏,误用清润,则土败而人亡矣。仲景《金匮》失血亡精之义,后人一丝不解也。
  【翻译】玉池汤
  甘草7克 茯苓11克 桂枝11克 芍药11克 龙骨7克 牡蛎11克 附子11克 砂仁(炒,研,去皮)4克
  煎大半杯,温服。
  遗精的病证,肾寒脾湿,木郁风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桂枝、芍药,疏木清风,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龙骨、牡蛎,藏精敛神。水土暖燥,木气升达,风静郁消,遗泄自然止住。
  病湿旺木郁,而生下热,加倍用茯苓、白芍,加泽泻、丹皮,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错误的用清凉滋润,败其脾肾的阳气。因为肾精遗失,泄其阳根,时间长了温气亡脱,水愈寒而土愈湿。火土双亏,中气必败,没有失精的病人,阴虚却生燥热的。病人木郁下热,脾阳未亏,清其肝火,不至为害,如果脾阳已亏,误用清润的药物,就土败而人死了。仲景《金匮》失血亡精的道理,后人一点也不理解。
  [原文]灵雪丹
  甘草 薄荷 甘遂 朝脑 阳起石 紫苏叶各三钱
  共研,碗盛,纸餬口,细锥纸上密刺小孔,另用碟覆碗上,碗边宽余半指,黑豆面固济。沙锅底铺粗沙,加水,坐碗沙上,出水一寸。炭火煮五香,水耗,常添热水。水冷取出,入麝香少许,研细,蟾酥少许,人乳浸化,葱涕,官粉,炼蜜为丸,绿豆大,瓷瓶封收。津水研半丸,掌上涂麈头,约一两时,麈顶苏麻,便是药力透彻。秘精不泄,甚有良功。
  若遗泄不止,势在危急,先炼此药,封之日落,研涂,一夜不走,肾精保固,徐用汤丸。
  【翻译】灵雪丹
  甘草 薄荷 甘遂 朝脑 阳起石 紫苏叶各11克
  一块研磨,盛在碗里,纸糊碗口,用细锥在纸上密刺小孔,另外用碟子覆盖在碗上,碗边宽下半指,用黑豆面固定密封。沙锅底铺粗沙,加水,碗坐在沙上,高出水一寸。炭火煮五柱香的时间(大约两个小时),水消耗,经常添加热水。水冷下以后取出,加入麝香少许,研细,蟾酥少许,人奶浸化,葱汁,化妆用的白粉,炼蜜为丸,绿豆大,瓷瓶封存收藏。津水研半丸,掌上涂鹿头,大约一两时,鹿的头顶苏麻,便是药力透彻。秘精不泄,很有良好的作用。
  如果遗泄不止,病势危急,先炼此药,封之日落,研涂,一夜不走,肾精保固,慢慢的用汤丸。
 气 血
  [原文]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精未结而魄先凝,故魄舍于肺,气魄者,肾精之始基也;神未发而魂先见,故魂舍于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气也。气,阳也,而含阴魄,是以清凉而降敛;血,阴也,而吐阳魂,是以温暖而升发。及其魂升而神化,则又降而为气,魄降而精生,则又升而为血。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
  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守,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莫藏。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
  气秉辛金清凉之性,清则调畅,热则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故病上逆;血秉乙木温暖之性,温则流行,寒则凝瘀,行则鲜明,瘀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故病下陷。气滞之家,胸膈胀满,痰嗽喘逆,半缘上中之虚热;血瘀之人,紫黑成块,杯碗倾泄,多因中下之虚寒。下寒则肺气之降于肝部者,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热则肝血之升于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此气血致病之原也。
  【翻译】气统领于肺,血藏于肝,而总的都是由中气转化来的。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生精,阴化于阳。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精未结而魄先凝,所以魄包含于肺,气魄,肾精的始基;神未发而魂先现,所以魂包含于肝,血魂,心神的初气。气,阳性的,但包含阴魄,所以清凉而降敛;血,阴性的,但放出阳魂,所以温暖而升发。等到魂升而神化,却又降而为气,魄降而精生,则又升而为血。因为精血温升,是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洗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际上是一个物质,全由于中气的变化罢了。
  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保持,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不能收藏。所以补养神气,则适宜用清凉的药物,而滋益精血,则适宜用温暖的药物。
  气秉持辛金清凉的特性,清则和谐流畅,热则湿热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所以发病上逆;血秉乙木温暖的特性,温则流动通达,寒则寒凝瘀阻,流通则血色鲜明,瘀积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所以发病下陷。气滞的病人,胸膈胀满,痰嗽喘逆,多半缘于上中部的虚热;血瘀的人,血液紫黑成块,成杯成碗的倾泄,多是因中下部的虚寒。下寒则肺气之降于肝部的,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热则肝血之升于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这是气血致病的根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6: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 滞
  [原文]肺主藏气,凡藏腑经络之气,皆肺家之所播宣也。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方化,而已胎阴魄,故其性清肃而降敛。实则顺降,虚则逆升,降则冲虚,升则窒塞。
  君相之火,下根癸水,肺气敛之也。肺气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则生上热。凡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皆缘肺气不降。而肺气不降之原,则在于胃,胃土逆升,浊气填塞,故肺无下降之路。
  肺胃不降,君相升炎,火不根水,必生下寒。气滞之证,其上宜凉,其下宜暖,凉则金收,暖则水藏。清肺热而降胃逆固是定法,但不可以寒凉之剂泻阳根而败胃气。盖胃逆之由,全因土湿,土湿则中气不运,是以阳明不降,但用清润之药,滋中湿而益下寒,则肺胃愈逆,上热弥增,无有愈期也。
  【翻译】肺主藏气,凡是藏腑经络的气,都是肺所传播宣布的。气以清降为本性,因为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一转化,就已经孕育了阴魄,所以其性清肃而降敛。实症则是顺降,虚症则是逆升,降则恬淡虚静,升则闭塞。
  君火相火,在下的根源是癸水,肺气收敛他。肺气上逆,收敛的功能不发挥,君火(心火),相火(胆火)不沉降,反而上炎,则易刑伤肺金,产生上热。凡是胸闷、嗳气、哮喘、吐血、痰嗽的病证,都缘于肺气不降。而肺气不降的本原,则在于胃,胃土逆升,浊气填塞,所以肺没有下降的路。
  肺胃不降,君火(心火),相火(胆火)不沉降,反而上炎,火不生水,必然产生下寒。气滞的病证,病在上宜凉,病在下宜暖,凉则金收,暖则水藏。清肺热而降胃逆本来是定法,但不可以用寒凉之剂泻阳根而败胃气。因为胃逆的原由,全因为土湿,土湿则中气不循序运转,所以阳明不降,只是用清润的药,滋养中湿而越发的下寒,则肺胃越发的上逆,上热更增加,没有痊愈的日子了。
  [原文]下气汤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五味一钱 茯苓三钱 杏仁三钱,泡,去皮尖 贝母二钱,去心 芍药二钱 橘皮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滞在胸膈右肋者。
  【翻译】下气汤
  甘草7克 半夏11克 五味4克 茯苓11克 杏仁(泡,去皮尖)11克 贝母(去心)7克 芍药7克 橘皮7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气滞在胸膈右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6: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 积
  [原文]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在上焦则宜降,而既降于下,则又宜升,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气旺则气升,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而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以气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者,恃肝木之善达,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
  气盛于肺胃而虚于肝脾,故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泻。气积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以降之,气积脐腹左胁,宜补肝脾以升之,此化积调气之法也。
  【翻译】肺藏气并且性质主收敛,气病便是积聚而不散,肝气的积聚,比肺气的积聚更多。肺气积聚,便郁结在心胸,肝气积聚,便滞结在脐腹。
  气在上焦并且适宜下降,而且既降于下,却又适宜上升,升,是肝的职责,因为肝木主升,生命力旺盛那么气便上升,生命力不足,所以气陷落而且在下郁积。肝气的下郁,总是由于太阴太弱,因为气掌握着金的时节,总是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的,依靠肝木的良好通达,肝木的良好通达,脾土左旋的缘故。
  气旺盛在肺胃而虚在肝脾,所以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以泻。气郁积在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使气下降,气郁积在脐腹左胁,宜补肝脾使气上升,这是化郁积调理气的方法。
  [原文]达郁汤
  桂枝三钱 鳖甲三钱,醋炙焦,研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积在脐腹左胁者。
  【翻译】达郁汤
  桂枝11克 鳖甲(醋炙焦,研)11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干姜11克 砂仁4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气积在脐腹左胁的。(肝气郁积)
  [原文]肺胃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积气,在脐腹左胁,皆中气虚败之病也。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盖其本益虚,其标益实,破之其本更虚,补之其标更实,是以俱不能效。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半补而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
  【翻译】肺胃的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的积气,在脐腹左胁,都是中气虚败的病症。补气就越发的气闷,疏肝破气就越发的郁结,因为气的根本越发的虚了,气的表面上越发的实了,疏肝破气气的根本更加的虚,补气表面上更加的实,所以都不能有效果。善于治疗的医生,肺胃的郁积,泻多而补少,肝脾的郁积,补多而泻少。一半补而一半泻之,补不至于堵塞,泻不至于损伤人体,正气渐渐的旺盛,那么积聚就逐渐消失了。
 血 瘀
  [原文]肝主藏血,凡藏腑经络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血以温升为性,缘肾水左旋,则生肝血,肝血方生,而已抱阳魂,故其性温和而升散。实则直升,虚则遏陷,升则流畅,陷则凝瘀。
  盖血中温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则根于坎中之阳,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久而失其华鲜,是以红变而紫,紫变而黑。木主五色,凡肌肤枯槁,目眦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而肝血不升之原,则在于脾,脾土滞陷,生气遏抑,故肝无上达之路。
  肝脾不升,原因阳衰阴旺,多生下寒,而温气抑郁,火胎沦陷,往往变而为热。然热在于肝,而脾肾两家,则全是湿寒,不可专用清润。至于温气颓败,下热不作者,十之六七,未可概论也。
  血瘀之证,其下宜温而上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若木郁而为热,乃变温而为清,而脾肾之药,则纯宜温燥,无有二法。以脾陷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故,全因水寒。肾寒脾湿,则中气不运,是以太阴不升。水土湿寒,中气堙郁,君相失根,半生上热,若误认阴虚,滋湿生寒,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翻译】肝主藏血,凡是藏腑经络的血,都是肝所灌注的。血以温暖上升为本性,因为肾水左旋,所以生肝血,肝血刚生成,却已经含有阳魂,所以血的本性温和并且上升发散。血实就直升,血虚就遏陷,上升便流畅,下陷便凝结瘀积。
  血中的温气,是转化为火的根本,但温气的本原,却来源于水中的阳气,肾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所以木陷而血瘀。时间长了就失去血液的新鲜,所以红色变成紫色,紫色变成黑色。木主五色,凡是肌肤憔悴,眼角青黑色的,都是肝血瘀积的症状。肝血不升的本原,则在于脾,脾土滞积下陷,生气遏抑,所以肝没有上升通达的道路。
  肝脾不升,原因在于阳衰阴旺,大多数产生下寒,从而温气抑郁,火的根源沦陷,往往转变为热。然而热在于肝,而脾肾却全都是湿寒,不可以只用清润的药物。至于温气颓败,下热不发作的,有十分之六七,不可以一概而论。
  血瘀的病证,下适宜温而上适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如果木郁积转为热,可以变温而为清,但脾肾的药物,却只是适宜用温燥的,没有其它的方法。因为脾陷的原因,全是因为土湿,土湿的原因,全是因为水寒。肾寒脾湿,那么中气不运转,所以太阴不升。水土湿寒,中气郁结,君火相火失去根本,多半会产生上热,如果误认为是阴虚,滋补湿产生寒,短命早死,一百个不到一个能救治。
  [原文]破瘀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丹参三钱 桃仁三钱,泡,去皮尖 干姜三钱 首乌(蒸)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翻译】破瘀汤
  甘草7克 茯苓11克 丹皮11克 桂枝11克 丹参11克 桃仁(泡,去皮尖)11克 干姜11克 首乌(蒸)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血 脱
  [原文]肝藏血而性疏泄,血病则脱亡而不守。未脱之先,温气虚亏,凝瘀不流。瘀少则结积而不下,瘀多则注泄而莫藏。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阳虚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
  盖木性善达,水土寒湿,生气不达,是以血瘀;木郁风动,疏泄不敛,是以血脱,而肺血之脱亡,较多于肝。肝血下脱,则遗泄于便溺,肺血上流,则吐衄于口鼻。以血在下焦则宜升,而既升于上,则又宜降,降者,肺之所司,缘肺金主收,收气盛则血降,收气不足,则血涌而上溢也。而肺血之上溢,总由阳明之虚,以血秉木气,但能升而不能降,升而不至于上溢者,恃肺金之善敛,肺金之收敛者,胃土之右转也。
  血盛于肝脾而虚于肺胃,其脱于便溺,则由肝脾之寒,其脱于口鼻,或缘肺胃之热,而阳衰土湿,中气颓败,实为脱血之根。若专用清凉滋润,助阴伐阳,以败中气,人随药殒,百不一生。此非血病之必死,皆粗工之罪也。
  【翻译】肝藏血而性质是疏泄,血病便是脱亡而不守。没有脱之前,温气虚亏,凝瘀不流。血液瘀积的少便结积而不下,血液瘀积的多便注泄而不能收藏。凡是拉肚子流汗流血流泪,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下血,紫黑色血液成块,腐败不新鲜的,都是阳虚并且木气下陷,血瘀而不能容纳。
  木的本性是善于通达,水土如果寒湿,生气不通达,所以血瘀;木郁积中风,疏泄不能收敛,所以血脱,但肺血的脱亡,较多于肝。肝血下脱,便遗泄在大便小便上,肺血上流,便是口鼻吐血。因为血在下焦并且适宜上升,既升于上,又适宜下降,下降,肺的职责,因为肺金主收藏,收敛的气旺盛则血降,收敛的气不足,则血涌而上溢。而肺血的上溢,总是由于阳明的虚,因为血掌握着木气,只是能升而不能降,升而不至于上溢的,依靠肺金的善于收敛,肺金的收敛,因为胃土的右转。
  血旺盛在肝脾而虚在肺胃,发病血脱拉肚子,就是因为肝脾的寒,发病血脱在口鼻,有的源于肺胃的热,从而阳衰土湿,中气颓败,实为脱血的根本。如果单纯的用清凉滋润的药物,增加阴气杀伐阳气,衰败中气,人随着用药就殒命了,百人不能活一人。这不是血病就一定死,都是粗陋的医生的罪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2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