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想一想

[转载]《四圣心源》译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2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阴湿土
  [原文]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源总由于湿盛也。
  【翻译】湿,太阴经的土气所转化的,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经以湿土主令,辛金随从土转化为湿;阳明经以燥金主令,戊土随从金转化为燥。己土的湿气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所以胃的燥不敌脾的湿,生病是土燥的少而土湿多。
  太阴经主上升,己土上升则癸水与乙木都上升。土之所以上升,脾的阳气发散生长,阳虚是土湿不上升,己土不上升,那么水木陷落了。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上降,那么火金上升逆行,己土不上升,那么水木下降陷落,其根源全是由于湿气旺盛。
  [原文]《子华子》: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
  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翻译】《子华子》说:阴阳相交,那么就生湿气。湿气,水火的中气,上湿则转化火为热,下湿则转化水为寒,但是上湿也有湿寒,下湿也有湿热。湿气旺盛湿气郁积,津液不畅通,火旺盛,湿气熏蒸产生热痰,火衰败,湿气泛滥受寒就咳嗽,这是因为湿寒在上。湿旺水郁积,膀胱不通利,火衰,流出白色或黄色黏液,火盛,梗阻滞涩而为小便浑浊色赤,这是因为湿热在下。
  小便黄的,土气的颜色传下来的,小便赤色的,木气的下陷。因为相火在水,一线通到阳根,温暖上升转化乙木。木中的温气,是生火的母亲,升则上达转化为火,陷则下郁积产生热。木气不通达,侵犯逼迫土位,以他郁积的热,传给己土,己土接受他的热,于是浸润膀胱,五行的性质,生病就传递他能够制服的,是本性导致这样的。
  阴气容易旺盛但阳气容易衰退,使用湿气持久增长但燥气持久消退。阴气旺盛就发病,阳气断绝就死亡,道理极其浅显,不是难知道的。后世人庸下愚昧,补阴气帮助湿气,泻火杀伐阳气,病人没有不冤枉早死在湿润上的,这是古今的大祸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燥金
  [原文]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太阴以湿土主令,肺金从令而化湿。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阴盛之家,胃土恒湿,肺金之湿,母气而非本气,母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阳盛之家,肺金恒燥。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
  【翻译】燥,阳明经的金气所转化的,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经以燥金主令,胃土随从金转化燥,太阴经以湿土主令,肺金随从湿土转化湿。胃土的燥气,子气而不是本气,子气不能抵挡本气的旺盛,所以阴盛的病人,胃土长久的湿气,肺金的湿气,是母气而不是本气,母气不能抵挡本气的旺盛,所以阳盛的病人,肺金长久的燥。
  太阴经本性为湿,阳明经本性燥,燥气或者湿气调摄养息,在于中气。中气旺那么从湿土转化而来的辛金气从而使肺不受燥气的伤害,从燥金转化而来的戊土气从而使胃不受湿气的伤害,中气衰败那么阴阳不能相交从而燥气或者湿气偏重,湿气胜过燥气,那么喝水减少并且吃饭也减少,小便不利并且小便失禁;燥气胜过湿气,那么饥饿快速而且容易口渴,水流逝的快速而且大便坚硬。
  [原文]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土燥而水亏者,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而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缘火胜则土燥,水胜则土湿,燥则克水,湿则反为水侮。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
  【翻译】阴气容易跃进但阳气容易消退,湿气胜过燥气往往比较多,燥气胜过湿气往往比较少,辛金转化为湿气,十分之八九,戊土转化为燥气,不到百分之二三。阳明经虽然燥,发病却是太阴经往往占优势而阳明经往往欠缺,土燥而且水缺损的,除了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仅有,这是仲景传留后世的法则,少阴水小于趺阳土,则土能制水,为顺。缘于火占优势就土燥,水占优势就土湿,燥就克水,湿土却反而被水克制。水弱于土就有生命,土弱于水就死亡,使用少阴适宜弱而趺阳适宜占优势,因为土能胜过水,那么中气不衰败,没有中气不衰败而人死了的。
  [原文]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
  湿为阴邪,阴性亲下,故根起于脾土而标见于膝踝。燥为阳邪,阳性亲上,故根起于大肠而标见于肘腕。所谓阴邪居下,阳邪居上,一定之位也。
  然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中风之家,血枯筋缩,其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非燥。使己土不湿,则木荣血畅,骨弱筋柔,风自何来!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奥堂可阶而升矣。
  【翻译】燥为寒或者热的中气,燥气上升就转化为火并且转化为热,燥气下降就转化为水并且转化为寒。反胃噎膈的病人,大便如同羊粪,胃土虽然湿但肠却燥。
  湿为阴气邪气,阴气的性质喜欢下降,所以阴气的根源起源于脾土但表面上显现在膝踝。燥为阳气邪气,阳的本性喜欢上升,所以阳去的根源起源于大肠但表面上显现在在肘腕。所谓阴邪气处在下面,阳邪气处在上面,一定的位置。
  然而上面的燥也是起因于下面的湿,中风的病人,血枯筋缩,他的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不燥。假若己土不湿,那么木气兴盛血流顺畅,骨弱筋柔,中风从哪儿来!医生识别了燥和湿的消退和增长,那么仲景奥妙的殿堂可以沿着台阶爬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9: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寒水
  [原文]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水火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
  【翻译】寒,太阳的水气所转化的,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经属水,手太阳小肠经属火。水火是不同的气,而用寒水统领导,因为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火中的阴,是水的根源,离火阴降而下交坎位转化为水,水降于火,所以壬水转化为丙火气。火转化为水,那么热随从寒水转化,所以太阳的气,水火一块统领,只是用了寒水名字。
  [原文]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水得此火,应当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盖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故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气常清。血生于木火,故血温而内发,气化于金水,故气清而外敛。人之经脉,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阳藏则外清而内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外易寒水而为热火,内易温泉而为寒冰,外愈热而内愈寒,生气绝根,是以死也。
  【翻译】水的本性是寒,少阳三焦的火,随太阳经下行,水得到这个火,应当不寒,不知道水是不寒的,是癸水而不是壬水。水以蛰藏为本性,火秘藏在内,水收敛于外,这就是正常的人。木火主里,从内生长,所以里气正常是温暖的,金水主表面,从外面收藏,所以表面上的气正常是清纯的。血产生于木火,所以血温暖并且是从内发出来的,气转化来自于金水,所以气清并且外敛。人的经脉,厥阴经在里,春天的木气从内生发,其次是少阴经,夏天的气从内生长,再其次是阳明经,秋天的气从外收敛,太阳在表面,冬天的气在外收藏。阳气收藏那么外面清纯并且里面温暖,阳气泄露那么里面寒冷但外面却热。外面寒水变换为热火,体内温泉变换为寒冰,体外越热而体内越寒,生命的气断绝根源,所以死亡。
  [原文]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以丁火化于癸水,故少阴之脏,最易病寒,壬水化于丙火,故太阳之腑,最易病热。是以病寒者,独责癸水而不责壬水,病热者,独责壬水而不责癸水也。
  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证。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此义魏晋而后,绝无解者,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
  【翻译】癸水温暖但壬水寒冷就正常,癸水寒冷但壬水热就发病。癸水病就必然是寒,壬水病就多是热,丁火是从癸水转化而来的,所以少阴的脏器,最容易得寒病,壬水是丙火转化而来的,所以太阳的腑器,最容易得热病。因此寒病,只是治疗癸水而不治疗壬水,热病,只是治疗壬水而不治疗癸水。
  张仲景的《伤寒论》,用六经制定法则,依据是六气。六气的性情形状,明白了当,医生必须知道这一点,然后知道六经的病证。六经的变化虽多,总是不外乎六气,这个道路魏晋以后,绝没有理解的,先圣的法则,没有一点流传下来,衰败到了今日,不堪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9: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气治法
  治厥阴风木法
             桂枝苓胶汤
             甘草 桂枝 白芍 茯苓 当归 阿胶 生姜 大枣
             上热加黄芩,下寒加干姜、附子。
  治少阴君火法
            黄连丹皮汤
            黄连 白芍 生地 丹皮
           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治少阳相火法
             柴胡芍药汤
             柴胡 黄芩 甘草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白芍
  治太阴湿土法
             术甘苓泽汤
              甘草 茯苓 白朮 泽泻
  治阳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汤
            百合 石膏 麦冬 五味
  治太阳寒水法
            苓甘姜附汤
            甘草 茯苓 干姜 附子
           太阳病,最易化生湿热,以化气于丙火,而受制于湿土也。若有湿热,当用栀、膏之类。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 卷三
  [原文]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生死。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着。既迷惘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躅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顾此悢悢,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翻译】六腑消化谷物,津液分散传播,沿着经络流泻,交会在气口,五脏六腑气口成寸,用来判断生死。微妙在脉,不可不仔细研究。
  医法没有流传,脉理于是埋没,宝贵的书简长久的封存,珍贵的文字永远的埋没。记载或论述方剂的著作叠放在书架上,七诊的道理没有听见,医书册籍久别,九候诊法没有着落。既迷惘于心中,又糊涂于指下,心中犹疑之外,性命饱受浅陋妄为的庸医毒手。看到这些令人悲伤的事,放下书抒发情怀,作脉法的解释。
  {解读}黄师悲天悯人,可敬可叹!
  七诊九候: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者病,是谓七诊;人有上中下三部脉,每部有天地人三诊,三三为九,是谓九候。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脉法解
  寸口脉法
  [原文]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翻译】吃喝的东西进入胃里,腐熟消化研磨,手太阴经散发精华,沿着经络游溢,以运化气血。气血环绕流动,显现于气口,形成尺脉和寸脉。
  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是阴阳的中气。寸口在鱼际穴处划分,关上在太渊穴处划分,尺中在经渠穴处划分。
  {解读}王叔和说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脉,是以两手的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以便三指按切,这是后世医家常用的一种方法。
 [原文]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翻译】心与小肠切脉的部位在左手的寸,肺与大肠切脉的部位在右手的寸,肝胆切脉的部位在左手的关,脾胃切脉的部位在右手的关,肾与膀胱切脉的部位在两手的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也依附这一点。《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尺内的两旁,是胁下小肋骨,尺外诊断肾,尺里诊断腹。两手关部脉,左外诊断肝,内诊断膈,右外诊断胃,内诊断脾。两手寸部脉,右外诊断肺,内诊断胸中,左外诊断心,内诊断膻中。总而言之,寸为前,尺为后;分而言之,上半部为前,下半部为后。诊寸部脉时,手指向上(掌侧)推至脉的尽端,所谓上寻鱼际,以测候病位;诊尺部脉时,手指向下(臂侧)移至脉搏尽端,所谓下寻尺泽,以测候病位。谨慎仔细的了解尺脉寸脉,并且表里上下,于此得到病的部位。
  {解读}“寸口诊法”是中医最主要的脉诊法。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共有六部脉。历代医家尊《内经》之旨,认为寸关尺分候一定的脏腑,因而在病理条件下就可以在相应的部位表现出异常脉象,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1964年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审定的《中医诊断学》讲义宗《内经》本义,采众家之长,明确为:左寸候心与膻中,左关候肝与胆,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寸候肺与胸中,右关候脾与胃,右尺候肾与小腹。这种分法很切合临床实际,体现了上(寸部)以候上,中(关部)以候中,下(尺部)以候下的原则。
  一家医理一家脉,黄元御的医学理论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脉法也与众不同,首先,要知道黄氏脉法大的层次。黄氏脉法首重在于三焦气机升降,其次才是各脏腑、气血等等。
  第二、要知道六部脉所主。黄氏六部脉并没按照脏腑排序,而是按照三焦气机升降排序,也就是说黄元御的脉法首先诊断的人体气机升降的大秩序。然后才有脏腑、气血的详细分析。
  所以在黄师脉法中我们会看到左关大为肝不升,右关大为胆不降的说法。不明白这个大的原则,黄师书中的很多论述是无法理解的。
  黄元御并不是不讲脏腑,只是他更注重内经。这个对应关系是人体先天生成决定的,简单的说就是寸应上,关应中,尺应下。黄师正是以此来断三部气机。加之,肝位左主升,肺位右主降。左右又因此而分断升降。
  第三、要知道脉相所主脏腑,黄师并没有过多的讲“某脉主某”,而是讲一直在讲机理。要得其机理就不能停留在脉形上。必须体会到“脉神”。举个例子,弦脉何以主肝?弦脉的脉形是端直以长,但弦脉的脉神确实一种,脉气欲发,而脉壁束缚的“感觉”。这就是黄元御说的肝欲泄而愈不得泄,愈不得泄而愈欲泄的感觉。这个脉神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气质”。
  [原文]盖肺主藏气,而朝百脉,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平旦寅初,肺气流布,起于寸口,运行十二经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五十度毕,次日平旦寅初,复会于寸口。寸口者,脉之大会。(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已也。)故十二经之盛衰,悉见于此。《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此气口所以独为五脏主也。(气口即寸口。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大小肠腑虽至浊,而经行头上,则为至清,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越人十难,实为定法,近人乃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乖谬极矣。)
  【翻译】肺主藏气,对应于百脉,十二经的气,都接纳于肺。清晨寅时开始,肺气流传散布,起于寸口,运行十二经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五十度毕,第二天清晨寅时,又交会于寸口。寸口,是脉的大交会处。(这里说的寸口,是寸脉尺脉三部的总名,不只是鱼际。)所以十二经的旺盛衰败,都显现在这里。《灵枢?经脉》说:经脉,通常是不可见的,他的虚实,从气口知道,这是气口所以唯一是五脏主脉。(气口即寸口。手的三阳经,从手走到头部,大小肠腑虽然极其浑浊,但旋回往返到头上,就变为极其清纯了,所以和心肺共同诊断在两寸部位。秦越人的第十难,其实就是定法,近代的或现代的人竟然小诊断大小肠于两尺,极其荒谬背理。)
寸口人迎脉法
  [原文]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喉结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翻译】气口,手太阴经的动脉,在鱼际穴的下面;人迎在颈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足阳明经的动脉。太阴的气运行在三阴经中,所以寸口可以诊断五脏,阳明的气运行三阳经中,所以人迎可以诊断六腑,因为太阴是五脏的首领,阳明是六腑的君长。
  [原文]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麋,少气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翻译】五脏阴气亢盛那么人迎小但寸口大,五脏阴气虚损便是人迎大而寸口小;六腑阳气衰败便是寸口大而人迎小,六腑阳气亢盛便是寸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说:寸口主内脏,人迎主体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这样的是正常的人。人迎大于寸口一倍,病在足少阳经,大一倍并且躁,在手少阳经;人迎大二倍,病在足太阳经,大二倍并且躁,在手太阳经;人迎大三倍,病在足阳明经,大三倍并且躁,在手阳明经。旺盛便为热,虚缺便为寒,紧脉(脉来绷急)便痛痹,代脉(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便忽然紧急忽然间歇。人迎大四倍,一面大一面是数脉(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的脉象),叫做溢阳,溢阳为外格(阳气亢盛之极,盈溢于外,不能与阴气相交所致的格拒现象),人死不能治。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经,大一倍而且躁,在手厥阴经;寸口大二倍,病在足少阴经,二倍而且躁,在手少阴经;寸口大三倍,病在足太阴经,大三倍而且躁,在手太阴经。亢盛便胀满寒中食物不消化,虚便热中出麋,少气色变,紧脉便痛痹,代脉便忽然痛忽然不痛。寸口大四倍,一面大一面数脉,叫做溢阴,溢阴为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人死不可治。《灵枢?经脉》上说: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都亢盛四倍以上,叫做关格(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小便不通称为关,呕吐不止称为格),关格,遇到就短时间内死亡。《灵枢?五色》说:人迎亢盛坚固的,伤在寒上,气口亢盛坚固的,伤在吃上。洒气口主内脏,伤食(因饮食过量、生冷不均、杂食相克而导致食物滞纳在胃,不能消化致使脾胃功能减退而出现腹胀腹痛,吞吐不适的病症)便阴郁在内脏,所以气口亢盛坚固;人迎主体表,伤寒(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便阳气郁积在体外,所以人迎亢盛坚固。这是诊断寸口、人迎的方法。(寸口、人迎脉,记载在经文上,后世却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说方案,无稽妄谈,不值得批判。)
  {解读}春夏阳气盛实,故脉顺之,微大为平;秋冬阴气盛实,故脉顺之,微大为平。平者,和气无病者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部九候脉法
  [原文]十二经皆有动脉,上部之动脉在头,中部之动脉在手,下部之动脉在足,是为三部,一部三候,是为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足少阳之颔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足阳明之地仓、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手少阳之和髎也。中部天,手太阴之太渊、经渠也;中部地,手阳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阴之神门也。下部天,足厥阴之五里也;下部地,足少阴之太溪也;下部人,足太阴之箕门也。
  【翻译】十二经都有动脉,上部的动脉在头,中部的动脉在手,下部的动脉在足,这就是三部,一部有三候,这就是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有天有地有人。上部天,两额的动脉,足少阳经的颔厌穴;上部地,两颊的动脉,足阳明经的地仓、大迎穴;上部人,耳前的动脉,手少阳经的和髎穴。中部天,手太阴经的太渊、经渠穴;中部地,手阳明经的合谷穴;中部人,手少阴经的神门穴。下部天,足厥阴经的五里穴;下部地,足少阴经的太溪穴;下部人,足太阴经的箕门穴。
  [原文]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下部之天,女子则取太冲。下部之人,胃气则候于阳明之冲阳,仲景谓之趺阳。此三部九候之法也。(《难经》: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与《素问》不同,此一部中之三部九候也,另是一法。)
  【翻译】下部的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的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的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下部的天,女子则取太冲。下部的人,胃气则候于阳明之冲阳,仲景谓之趺阳。这是三部九候的方法。(《难经》说:三部,是寸关尺,九候,是浮中沉,与《素问》不同,这是一部中的三部九候,是另外的一个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0: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藏腑脉象
  [原文]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其甚者为脏,其微者为腑。《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其它藏腑,依此类推。甚者沉而得之,微者浮而得之。
  【翻译】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既然不同,脉象迅速分辨。肝脉弦(脉气紧张),心脉洪(脉象浮而有力),脾脉缓(弛缓松懈的脉象),肺脉涩(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肾脉沉(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甚的为脏,微的为腑。《难经》说:心脉急甚的,肝邪冲犯心;微急的,胆邪冲犯小肠。心脉大甚的,心邪自己冲犯心;微大的,小肠邪自己冲犯小肠。心脉缓甚的,脾邪冲犯心;微缓的,胃邪冲犯小肠。心脉涩甚的,肺邪冲犯心,微涩的,大肠邪冲犯小肠。心脉沉甚的,肾邪冲犯心;微沉的,膀胱邪冲犯小肠。其它藏腑,依此类推。甚的脉象由沉脉得来,微的脉象由浮脉得来。
  [原文]大抵腑脉浮数,脏脉沉迟,「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是也。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阳平而脉息调。腑病则气不内交,是以但浮而不沉;脏病则气不外济,是以但沉而不浮也。(观越人十难一脉十变之义,大肠、小肠俱候于心脉,可知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之误。)
  【翻译】大抵六腑的脉象浮和数脉,五脏脉象沉和迟,「仲景脉法」说:浮脉为在体表,沉脉为在内脏,数脉为在腑,迟脉为在脏。因为阳气在外阴气在内,一定的道理,六腑的气内交,五脏的气外济,便是阴阳平衡而且脉息调和。腑病便是气不内交,这就是只浮而不沉;脏病便是气不外济,这就是只沉而不浮。(看秦越人的十难一脉十变的道理,大肠、小肠都候于心脉,可以知道想诊断大小肠用两尺是错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0: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频率体
  [原文]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与天地同气也,阳气生长,则脉浮升,阴气收藏,则脉沉降。是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翻译】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与天地同气,阳气生长,则脉浮升,阴气收藏,则脉沉降。因此春天的脉象升,夏天的脉象浮,秋天的脉象降,冬天的脉象沉。
  [原文]《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升降浮沉,随时变更,寸脉本浮,而一交秋冬,则见沉意,尺脉本沉,而一交春夏,则见浮机。此气化一定,毫发不爽也。
  【翻译】《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天地的变化,阴阳响应,由那春天的温暖转化为夏天的暑热,因着那秋天的收敛之劲,转化为冬天的严寒。而这天的四季变化又与人体的脉动升降浮沉相联系,表现为:春天脉象清软而滑,如同圆规滑过的圆充满生机;夏天脉象宏大而盛犹如矩尺,方正广大充满天地;秋天脉象浮漂而平如同天平高低起伏,平平衡衡;到了冬天沉实而下,犹如秤砣沉沉在骨潜藏生机。所以说冬至以后四十五天到立春,阳气渐生而阴气下降;夏至以后到立秋的四十五日,阴气渐生而阳气下降;阴阳的变化与人体的脉象如同约定好的一样一同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脉象与四季不相应,医生就可以通过错乱之脉诊断疾病,从而知道死时。春天的时候脉象如同鱼儿浮在水波之间游动一样;夏天脉动充满体表如同盛夏时节的万物充满天下;到了秋天就像将要冬眠的动物一样,脉搏开始潜于肤下就先将要离去的样子;而冬天脉搏动于骨间,像冬眠的动物又像君子一样深处内室不出一样。升降浮沉,随着季节变化更替,寸脉本性是浮,然而一进入秋冬季节,便见沉意,尺脉本性是沉,而一进入春夏,便见浮脉的机象。这气的变化是一定的,毫发不差。
  [原文]「仲景脉法」: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也;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能遽沉。大约春脉沉而微浮,夏则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则全沉,「仲景脉法」原与经义相同耳。
  【翻译】「仲景脉法」: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弦脉,浮升的脉象,洪脉,浮脉的极限;浮脉,金气开始收敛,微有降意,但还没有能急沉。大约春脉沉而微浮,夏则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则全沉,「仲景脉法」本来与经书的义理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0: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脏脉义
  [原文]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
  【翻译】土,是四维的中气。脾是阴土而含阳气,所以脾阳左升,便转化为肝木,胃是阳土而孕含着阴气,所以胃阴右降,便转化肺金。金降于北方,凉气转化为寒,这就是肾水,木升于南方,温气转化为热,这就是心火。肺肝心肾,四象的迅速分辨,其实是脾胃的左升右降变化。
  [原文]脾胃者,四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脏,则人死焉,故四脏之脉,必以胃气为本。肝脉弦,心脉钩,肺脉毛,肾脉石,脾胃脉缓,其弦钩毛石而缓者,是四脏之有胃气也,其弦钩毛石而不缓者,是谓真脏脉。真脏脉见,胃气败竭,必死不救也。「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翻译】脾胃,四脏的母亲,母气亏败,四子失去供养,脉见真脏,那么人就死了,所以四脏的脉,必须以胃气为本。肝脉弦,心脉钩,肺脉毛,肾脉石,脾胃脉缓,弦钩毛石而且缓,是四脏有胃气,弦钩毛石并且不缓,这是真脏脉。真脏脉见,胃气衰败竭尽,必然死亡不能救了。「玉机真脏论」说:脾脉,属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平人气象论」说:平常人往往气禀于胃,胃,平常人的正常气,人无胃气叫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所以人绝水谷就死,脉无胃气也死。所谓无胃气,只见到真脏脉,摸不到胃气。
  [原文]所谓真脏脉者,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羽毛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翻译】所谓真脏脉,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肝脉,即十怪脉的偃刀脉。脉象特征为,脉来弦急,如循刀刃。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羽毛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解读}《黄帝内经》中,经常有“弦”“弓”“机”“矢”“弩”“镵”等字出现,这和当时人们多精于弓弩习射的历史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后世尚武之风已渐趋式微,弓弦等物不容易随手触摸到,对于“弦”脉,也就只好用“如按琴弦”来比喻了。
  [原文]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胃而至于手太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翻译】五脏,天赋的气性都来源于胃,胃,是五脏的根本。脏气,不能自己到达手太阴经,一定是起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胃而至于手太阴。胃为五脏六腑气血之化源,气盛血盈才能成脉。是故人之脉不可一日无胃气。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原文]盖土位乎中,一身之元气也。土生于火而死于水,故仲景垂训,以少阴负趺阳为顺。少阴水胜,则火灭而土败也。自医法失传,后世庸愚,乃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败胃气。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良可哀也!
  【翻译】土位于中,是一身的元气。土生于火而死于水,所以仲景垂示教训,少阴水小于趺阳土为顺。少阴水占优势,那么火灭而土衰败。自从医法失传,后世人庸下愚昧,却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至于败坏了胃气。以此毒害天下,而百姓跟随之,美好就变成了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4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