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水中火

经方治腰酸白带多一例(答案已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0 08: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9/6/21 07:54 编辑


       手心容易出汗,早上嘴干苦,每年这时候会有盆腔炎,还有烂脚丫,这两天例假刚结束,腰疼,无力气,郁闷生气,
       吃过很多中药,现在只要吃药就嘴苦,胃难受:建中汤,温胆汤,桂枝姜苓汤,人参健脾丸,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丸,都是去年吃的,每种吃了1瓶,三七粉,西洋参也喝过几天,喝了胃不舒服
      喝的是桂枝姜苓汤治疗月经先期,效果不错: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这次例假结束后特别无力,虚脱的感觉,总想躺着,并非月经量大
      眼袋大,有黑眼圈,一直有白带多和口臭的问题,睡觉流口水,梦多!

      患者一直强调自己无力气,体虚,且 眼袋大睡觉流口水,这都是脾虚所致,然服用小建中、温胆汤、人参健脾、金贵肾气、补中益气、十全大补皆无效,三七粉、西洋参粉反而让胃不舒服,且只要吃药就口苦。服用黄元御的桂枝姜苓汤治疗月经先期则有效,现在服用之后反而无力感加重。这些都表明,温补脾胃之法方向错误,而没有注意与肝胆的和法。
      嘴干口苦已经有了小柴胡证之一,生闷气,同样指向肝胆,黑眼圈也是指向肝胆的问题,用丹皮、芍药、首乌、甘草、姜苓桂枝之剂,奏效于月经先期,亦即对于肝经血分有效,这些都指向小柴胡之剂。

      傅青主对于妇女白带之论曰: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小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燥湿健脾益气,姜枣和于营血,黄芩清肝胆之热,柴胡疏肝理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1 1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腰酸白带多,无力气,眼袋大,有黑眼圈,流口水,肾精亏虚,处肾气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1 15: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腰酸白带多,盆腔炎。附子理中丸合薏苡附子败酱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1 17: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过很多中药,现在只要吃药就嘴苦,胃难受:建中汤,温胆汤,桂枝姜苓汤,人参健脾丸,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丸,都是去年吃的,每种吃了1瓶,三七粉,西洋参也喝过几天,喝了胃不舒服


患者服用 很多补脾的方子,对 无力都没有什么效果。而且患者有嘴苦,用了这么多方子,都没有想到用柴胡类,尤其是作用范围 最广泛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 以前我们强调的少了。其治疗范围 包括 太阳 少阳 太阴。小柴胡汤 治在少阳。柴胡桂枝汤 治在 太阳少阳。
如果需要兼顾妇科,这个方子 ,还可以和 当归芍药散合方。 案例中的服用效果 只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


北柴胡24 桂枝9 干姜6 栝蒌根12黄芩9 牡蛎6(煅) 甘草6(炙)

有疑问,可以楼下留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2 07: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渡舟教授的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360百科)     
            
                                                          原作者应为刘老的学生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该方历代均被认为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但临床应用者寥寥无几,其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对此,刘渡舟教授探索多年,方阐明其奥妙,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神奇疗效,形成独到的经验。现就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理解与临床应用探讨如下,以飨同道。


      l 论病机 主张胆热脾寒

刘渡舟教授认为,《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所以少阳病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证,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正是与大柴胡汤证相对的方剂,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如此,则兼表兼里,里实里虚俱备,少阳为枢之意义才完美。仲景于146条论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紧接着在147条论少阳传入太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用意之深,令人玩味无穷。所以,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云:"用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治胃实相互发明,可见少阳为病影响脾胃时,需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之。"

关于"胆热脾寒"的提出,刘老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任主任陈慎吾先生"少阳病有阴证机转"悟而得之。笔者在跟随刘老攻博侍诊之时,刘老曾言,刚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任教之时,大家对本方的机理都感费解,陈老言柴胡桂枝干姜汤"有阴证机转",刘老问何谓"阴证机转",陈老左顾而言他,不予明言。刘老牢记此言,苦思多年,结合临床,方悟得其理。从此施治于临床,屡获奇效,可见刘老对医道之执着,也反映了刘老悟性极高,不愧为中医之大家。按胆热脾寒对本方主证进行解释,则顺理成章。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未影响胃腑之故。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便,故曰有"阴证机转"也。此与太阳病提纲证未言"发热"意义相同。




折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2 07: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2 抓主证 重视口苦便溏

      刘老临证,主张抓主证,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明确指出,本方"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然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应用本方,则以口苦便溏为主证。思之,方悟其机理所在。既然是少阳兼太阴之证,当然应该有一个少阳主证,作为病在少阳的证据,又有一个太阴主证,作为病在太阴的证据,方能放胆使用本方。刘老判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这也是他临床应用柴胡类方的主要依据。刘老曾经说过,火之味苦,然他经之火甚少口苦,惟肝胆之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张仲景把口苦作为《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第一证。

      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伤寒论》太阴病提纲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突出了下利为重。所以刘渡舟教授认为,阳明主阖,其大便秘结为实证,太阴主开,其大便作泻而为虚证。在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及其时间多久,凡见到腹胀满而又下利益甚者,应首先考虑太阴虚寒为病,则庶几近之。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对于便溏之证,理解地极其灵活,或为腹泻如水、或为溏泻,甚至大便不成形者,也作便溏而使用本方。学者应以病机为准,灵活掌握,莫拘一证之有无,方能学好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2 07: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3 谈应用 注重药量调整

      关于本方的临床应用,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十四讲》中写道:"余在临床上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证见胁痛、腹胀、便溏、泄泻、口干者,往往有效。若糖尿病见有少阳病证者,本方也极合拍。"刘渡舟教授初用本方取效,是用于治疗肝炎腹胀。肝炎病人,由于长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胆之药,往往造成热毒未清,而脾阳已伤,出现肝胆有热,脾胃有寒的胆热脾寒证。临床不但可见肝区不适,口苦纳差的肝胆热郁、气机不疏之证,且常常见到腹胀便溏的脾胃虚寒证。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加之脾虚不运,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故以腹胀殊甚。又因太阴虚寒,故腹胀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此时治疗,但清热则脾阳更伤,温脾阳则又恐助热生毒,加重肝炎症状。而刘老则能于经方中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该证,并且取得神奇疗效,决非偶然,乃刘老精研经方,感悟而得。

      4.治疗与临床

      余侍师一载,见刘老以此方治病取效者,非止肝炎一病。只要符合胆热脾寒的病机,无论何病,用之皆效。如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往往大便时溏时干,或者数日不大便、或者连续数日大便日数次而泻下不止,治疗极难。用此方治疗则能够调理肝胆肠胃之功能,并用天花粉生津止渴,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或者口渴口苦便溏者,正相合拍。其它如胆汁返流性胃炎、腹腔淋巴结肿大等病,刘老皆以此方治之而获奇效。临床运用该方,当理解方义,灵活调整药物的用量。该方之义,主要以柴胡、黄芩清利肝胆,以干姜、炙甘草温补脾阳,而桂枝则有交通寒热阴阳的作用。临床应用之时,便溏重者,重用干姜,而减轻黄芩用量;口苦重者,加重黄芩用量,而减少干姜用量。若不能掌握药量调整之法,则徒用无益而反受其害,不可不慎。      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情有独钟,临床应用频率之高,应用病种之广,取效之神,令我辈叹为观止。此仅就刘老对该方的病机、主证、临床应用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限于篇幅,不再列举诸多病例,学者若能参透其中机理,则临证取效有何难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2/24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